11?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 6-10段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都?有什么表达作用??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4、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5、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如果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有偶然性,举两个例子,更具说服力,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6、这四个因素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可不可以先写古今差异?)不能,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
7、第8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8、第8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①句,这段文字是按逻辑顺序解说事理的。
9、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10、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11、第10段中,?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否删去?为什么? 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2、分别找出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②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13、什么叫逆温层?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哪些?①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比低处高的气层叫逆温层。②冷空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③一般出现在秋冬之交,尤其是在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
14、第一段第⑧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①举例子 ②以事实来证明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15、第九段可分为三层,③—⑧句为第三层,为什么详写这一层? 这种特殊情况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太清楚。 16、第二段第②句中的?后者?具体指代什么? 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7种禾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17、前后两段在说明影响物候来临因素方面出发点不同,前者是空间因素,后者是时间因素。(选择填空:空间、时间)
18、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答:强调说明相差数少 19、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答:表示春天短促 《奇妙的克隆》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答: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答:课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1-3段 1、?克隆?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在说明其含义是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列数字、下定义。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简要分析一下文章是怎样按照这种顺序行文的。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 3、什么叫有性繁殖?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依靠父母双方提的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举例子 下定义
4、选文最后一段写道孙悟空的故事,这有什么作用?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让人更容易理解,增加了神秘色彩。
5、语段的第一段与第二段调换顺序好吗?为什么?①不好 ②第一段从人们容易理解的常见的生物现象写起,显得浅显易懂,容易吸引读者;另外第一段是写植物的;而第二段是写动物的,这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
6、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左右?表示约数。?可能?表示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8段
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克隆鲫鱼
2、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
3、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 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称为?克隆鱼?。
4、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 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仅仅?一词在这里并不表示克隆鲫鱼的技术不复杂,而是突出克隆与有性繁殖的唯一区别,表明?换核?的重大作用。?实际上?有助于强调克隆的本质。 5、?1979年春?是时间,?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是所属单位,表明事件确切可信。然后用列数字的方式说明了克隆鲫鱼的准备工作。接下来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具体的操作过程。?只有一条?表明克隆过程的艰难程度。最后总结说明培育出的鲫鱼的成功特征,表明它是克隆鱼。 6、?385天??59代??10微米??189个??80多天~8厘米?等数据的运用,生动说明了中国科学家在试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7、?先??然后??并?等词的运用,把试验过程介绍得有条不紊。?在正常情况下?写出了所举现象的普遍性,语言准确有说服力。 8、?活蹦乱跳?写出了克隆爪蟾旺盛的生命力,说明了克隆技术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不难想象科学家在试验成功时的喜悦。 9、?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的克隆试验。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最后?一词准确地写出了试验达到的程度。 10、?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核。?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一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转入下文哺乳类的克隆研究。在内容上可以发现科学研究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思想上表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率先?突出了科学家们的追求精神。 9-11段
1、为什么说?多利?是?克隆羊?? ?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 2、与?克隆羊??多利?一同降生的生物学新见解是什么?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或?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3、?今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47次?,有力地说明了?多利?的诞生是科学家们锲而不舍、不断创新的结果。本自然段以设问开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4、第10段是按时间顺序来介绍的。?分裂??发育??形成?写出了胚胎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不是……而是……?
表示并列关系,先否定?多利?的有性繁殖身份,后肯定?多利?的克隆羊身份,语言简洁、准确。 5、?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轰动?一词写出了?克隆羊?的诞生对人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它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即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另一方面它既可能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 12-15段
1、以上几段是围绕哪一句来说的?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2、这几段介绍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哪些好处? ①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②挽救珍稀动物。③对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有重要作用。 3、?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这句话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
4、文段中的引号作用是什么? 特别强调。
5、文段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 6、?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文中说,克隆人可能产生伦理上的问题,你认为可能产生一些怎样的伦理问题? 比如,克隆人的身份难以确定,家庭角色难以确定,克隆人到底属不属于?人类?等等。 7、?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除此之外?,承上启下,体现了说明文的周密性,表明克隆技术的益处除了已经说明的。还有下面的好处。?等?,表明益处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8、?不可否认,?克隆绵羊?的问世也引起了许多人对?克隆人?的兴趣。例如,有人在考虑,是否可用自己的细胞克隆成一个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冻起来。在将来的某一天,自身的某个器官出了问题时,就可从胚胎中取出这个器官进行培养,然后替换自己病变的器官。这也就是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不可否认?,表示语意转折,表明本自然段的观点值得读者仔细思考,有待探究。?也?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9、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我想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来结束本文:?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本自然段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科技进步的正、负面影响。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它也越来越变得让人类难以控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人类。最后引用生物学家的话结尾,提出期望,深化主题,收束自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复习重点 21课《桃花源记》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2.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是: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 文中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生活幸福恬适)(老人及孩子肖像、神态)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环境优美)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描写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安居乐业)的语句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说明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的句子是:与外人间隔。 6.文中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之久远,与下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呼应
7.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痛苦生活而叹惋。 8分别概括文章二,三段的段意,并给第二段分层。 (二)渔人进入桃花源及见到的景象 (三)渔人在桃花源的生活经历。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9.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表达了桃园人怎样的意愿? 桃花源中的生活幸福祥和,外界战争连连,他们不被打扰也不愿和世人交往,也为渔人再寻桃花源埋下伏笔。
10、作者描绘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美好的社会,意图是什么?
①表达自己对黑暗社会的不满②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③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11文章结尾写?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后来却又为何?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假的地方,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找不到的。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 12、文章既然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最后又交待了?南阳刘子骥?,是否多于?为什么? 不多余。①再次点明作者对美好社会的追求②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同时委婉的表达了惋惜之情,增强表达效果 。
13、盛世少有隐者。面对当时的社会,作者在不苟且、不同流、难释怀的复杂情感下,隐居山林并描绘出仪真仪幻的?桃花源?。请你说说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一个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14、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①再次点明作者对美好社会的追求②说明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同时委婉的表达了惋惜之情,增强表达效果 。 15、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①环境方面(优美);②物质方面(富足)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④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16、表现桃花源社会环境安静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7、本中侧面描写桃花源不易为外人所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
18、本文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句子: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9、与?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之句,本文中与其意思相似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0、第一自然段描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奇境?,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2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渔人向桃花源人介绍的是秦末以来的黑暗社会的现状,引起了桃源人的叹惋。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理想生活的赞美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为下文?不足外人道也?作铺垫。
22、请你分析一下太守和刘子骥求访桃花源各自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他们后来都没有找到桃花源的原因又是什么? ①太守用桃花源换取功名,赚一己之私;刘子骥一睹仙踪,心向往已久。②桃花源并不存在,只是作者的一种理想,寄托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愿望,桃花源已成为美的代名词。 29、.作者在文中寄托了自己的一种美好理想,这种美好理想是从哪些具体描写中体现出来的?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写表现出来的。
30、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 31、?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 有什么作用?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32、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豁然开朗
3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3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景物描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渔人的行踪。 发现桃林 做客桃林 辞别桃林 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 1、《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铭?作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本文中的?_名__?、?_灵__?、?_馨_?等字就属同韵。 2、本文先以?山?、?水?喻陋室,以?仙?、?龙?喻室主,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本文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和来往客人、陋室主人日常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德馨?的内涵(有补充),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4、作者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以君子自况,安贫乐道的高雅情趣,与开头的_惟吾德馨_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