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实验学校2019学年初二第一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江南实验学校2019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开学考

一、积累(20分)

阅读下面方框里的文字,完成1-2题。

田野里到处可以看到蒲公英、野蔷薇、雏菊花等,在花 (cóng)里尽是些忙忙碌碌的蜜蜂。它们带上花蜜和花粉后,就兴高采烈地回去了。它们一回到自己的城市里,就会立即改变飞行方式,它们很低地盘旋着,好像对这么多外观 (kù)似的地穴产了迟疑,不知道哪个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绿装,无数的杨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变成了一个迷人的奇境;在许多清幽的花园里,人们很难相信在金 (bì)辉煌的宫殿的大屋顶外边,还有一个劳苦的、饥饿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国侵略的中国。在这里,饱食终日的外国人,可以在自己的小小的世外桃园里过着喝威士忌酒、打马球和网球,无忧无虑地完全不觉得这个伟大城市的无声的绝缘的城墙外面的人间脉搏。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1)花 (cóng) (2) (kù)似 (3)金 (bì)辉煌 【答案】(1)丛 (2)酷 (3)碧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字音的掌握能力。 2.划线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兴高采烈 【B】好像 【C】巍峨 【D】世外桃园 【答案】D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能力。D选项中“世外桃园”应为“世外桃源”。 3.古诗文名著填空和理解。(8分)

(1) ,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6)下列诗句所表达情感与思乡无关的一项是(3分)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 / 10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外》)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答案】(1)朔气传金柝 (2)独怆然而涕下 (3)草树知春不久归 (4)濯清涟而不妖 (5)惟吾德馨 (6)C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外古诗文的背默能力和理解能力。(6)小题中C选项诗句表现出来的是春天的勃勃生机,和思乡无关。

4.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作品:《孙权劝学》、《卖油翁》、《爱莲说》。

【B】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海底两万里》、《哈利·波特》。 【C】时辰计时:一天12个时辰,子时是23时至1时,也叫三更。 【D】表示“百姓”:白丁、苍生、黎民。 【答案】B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C选项中《哈利·波特》是魔幻文学作品,而非科幻小说。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 ..【B】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只是)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适宜)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父母) ..【答案】C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实词的掌握能力,所选句均出自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文言文。“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中“宜”为应该、应当之义。 二、阅读(35分) (一)名著阅读(6分)

6.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不同名著的评论,请分别为下面的名著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

2 / 10

名著 评论 《红星照耀中国》 《寂静的春天》 《昆虫记》 A.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B.它在全世界有亿万读者,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书。 C.哲学者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7.同学们读了《红星照耀中国》《长征》,感受到坚定的信仰是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仿照示例,再另写一句话。(3分)

示例:当国名党举起屠刀屠杀共产党的时候,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前仆后继。 【答案】 6. B A C

7.当叛国贼围剿共产党的时候,英勇战士奋勇杀敌,是信仰的力量让他们视死如归。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女儿的猫 崔立

11岁的女儿喜欢猫。

暑假的时候,女儿抱回来一只小花猫,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身上柔软的毛,无比可爱。女儿期盼地说,爸爸,我能养这只猫吗?是我同学家里的,他们家的猫生了几只小猫……好几秒,周强的脸绷不住笑了,说,那你能答应我照顾好它,并且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吗?女儿如释重负地拍着手,大声说,爸爸,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女儿调皮地朝周强敬了个礼。

猫陪伴了两个月。女儿要上学了,周强说,家里没人照顾猫,我看,要送人了……女儿嘟囔着嘴,像马上要哭出来,小猫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气氛,呜呜地。突然,女儿想到了什么,说,我能把猫送奶奶那儿吗?周强愣了愣,说,那也行啊!

母亲一个人在乡下。周强好几次叫母亲到城市里和他们一起住,母亲都不愿意,说,这乡下,我住习惯了呢!

周强他们上午9点出的门,到老家11点多。热辣辣的天,母亲刚从外面进来,周强叫了声,妈。女儿也甜甜地叫了声,奶奶。母亲回着话,说,你们怎么回来了?还没吃饭吧?你们等等,我赶紧去弄点菜……院子里有自家种的青椒、番茄、黄瓜等等,母亲一阵倒腾,忙了个不亦乐乎。 青椒肉丝、番茄炒蛋、凉拌黄瓜,几个菜很快端上了桌。女儿吃了一筷青椒肉丝,说,奶奶,

3 / 10

好吃。女儿又吃了番茄炒蛋、凉拌黄瓜,不禁点着头,说,奶奶,这菜可比爸爸烧得好吃多了。周强笑了,母亲也笑了。吃过饭,周强和母亲说了,想把猫放在她那里养。母亲说,没问题啊,我这里就是地方大,猫拉屎撒尿上蹿下跳上房揭瓦都行得通的。母亲是故意逗女儿的。女儿听着直乐,说,奶奶,你可真幽默。

猫放在了乡下。一到周末,女儿就缠着周强去看猫。周强拗不过女儿,只好陪着去了乡下。小半年,乡下跑了10多趟。每次回去,女儿陪着猫玩,妈妈忙里忙外地,周强想要搭把手,都被阻拦了,说,你上班累,回来就休息休息!周强能感受到,妈妈发自内心的喜悦。以往,周强每年回去,春节、五一、十一,不过三四次。

那天,从乡下回到家,周强洗了澡出来,听到女儿打电话的声音:“你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我感觉奶奶都年轻很多了呢……”这个鬼灵精!周强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惭愧。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4分)

9.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突然,女儿想到了什么,说,我能把猫猫送奶奶那儿吗?(真的“突然”吗?)

(2)周强拗不过女儿,只好陪着去了乡下。(“只好”一词写出了周强当时什么心理?)

10.文中插叙母亲宁愿一个人住在乡下一恶补愿意再城里生活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1.小说结尾写到“周强有几分欣慰,又有几分惭愧”,如何理解周强的“欣慰”和“惭愧”?(4分)

【答案】

8.11岁的女儿从同学那里要了一只小花猫,“我”提议将猫养在乡下母亲家,后来得知是女儿故意要将猫养在奶奶家,这样就能顺理成章地完成多去看看奶奶的心愿。

9.(1)“突然”写出了女儿其实心里早就有盘算,与下文女儿打电话的情节埋下伏笔,体现了女儿的

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