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学习资料 下载本文

专题三: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分析

一、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分析

(一)国家法律政策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规定 1.《教育法》的总纲规定

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法》对于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的要求。政治思想素质的核心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业务素质是通过教师资格、职务和聘任制度得以提高和考核,以期优化和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

2.《教师法》的素质纲领 总则的第三条,首先,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教师的地位是“专业”人员;接着,对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具体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概括起来基本包括三项素质要求: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3.《教师资格条例》的具体规定

教师资格由五个要素构成:一是国籍,必须是中国公民;二是思想品德,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修养,热爱教育事业:三是学历,学历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经历,一般表明其具有的文化程度。所以,学历因素是教师资格的主要方面,是教师任职资格的一般标准。四是教育教学能力,指教师从事相应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技能;五是程序,教师资格必须经过法律授权的行政机关或其委托的其他机构认定。从《教师资格条例》可以看出,教师必备的素质结构应当是职业思想和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学历水平。

(二)教育学者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研究 1.二分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认为教师素质结构主要由“知识和道德品行”两方面构成。 传统的教育学视野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也主要认为包括两大方面:“德”与“才”。“德”主要指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对教育、学生、教师集体和自身的政治与思想、职业态度和道德要求。“才”是指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才能。

“政治思想过硬和业务素质”较强是邓小平同志所认为的教师应当具备的两个基本素质。 2.三分法

叶澜将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分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结构” 3.四分法

教师的观念结构素质、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教师的身心结构素质。 第一,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之核心。 第二,“T”型化的知识素质——结构之基础。 第三,复合型的能力素质——结构之重要方面。 第四,健康的身心素质——结构之必要部分。 4.五分法 认为,教师素质包括“教师素质结构的业务方面、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教育理论素质”。并且, 教师素质结构中的五个主要因素不是处在同一平面的并列关系,而是在三维空间规律而有序地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处于最高层次和主导地位的

政治思想素质;二是处于中心地位的业务素质,三是处于基础地位的文化和身体素质,概括为“五因素三层次”说。

我国著名学者林崇德教授将教师素质分为:教师的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和策略。 5.三维空间立体素质结构

英国学者卡特的关于人才素质的一般分类: 将专业教育目标划分为3个领域10个方面: (1)知识:事实知识、经验知识;

(2)技能:心智技能、信息技能、行动技能、社会技能;

(3)个人品质:心理特征、态度和价值观;个性特点;精神品质。 有研究者认为:人才素质结构可划分为应是(思想道德和个性品质维)、应知(知识维)、应会(技能和能力维)三个领域,以及普通要求与专业要求二个层级,并构成2×3矩阵结构: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18世纪以前:教师所教“学科(内容)”方面的知识。 19世纪早期:学科的知识,关于教学的知识。

20世纪80年代初起: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习者知识、教学环境知识、自身知识和有关当代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等等。 目前,一般认为,教师专业素质的知识结构主要是由教师在系统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的知识构成的体统。

1.一般方法论知识(最上位层面)。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知识等。 2.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中间层面)。,包括基础知识、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化科学发展史知识和文化科学的新发展和新成果三个方面。 3.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 4.学科专业知识 5.实践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技能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四、教师的专业情意 1.专业理想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师的专业理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德,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包括诸如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等方面内容。 第一,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①对教师职业社会定位的认同及其表现——敬业意识。 ②教师职业目标理想的确立及其表现——乐业意识。 第二,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

教师的勤业与精业是教师对其职业价值的积极追求和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精神的重要表现。勤业表现为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执行规范,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它是实现教师职业功能的基本保证。精业表现为本职工作的业务纯熟、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它是实现职业劳动最高效益的价值追求。 2.专业情操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从内容上看,教师的专业情操包括:①理智的情操:光荣感和使命感;②道德的情操:责任感和义务感。

第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教师对职业规则的信奉和职业规范的遵守是教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态度的具体表现。 第二,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①知识传授上的道德性,即以科学、准确的科学知识和例证等发展学生的身心,使学生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②人格发展上的道德性,即以公正、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以身正而正身。

③思想品德教育上的道德性,即以道德的方式方法实施道德的教育。 3.专业性向

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或者说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优秀的教师的专业性向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①有见识; ②有奉献精神;

③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力,见微知著,富有预见性;

④有独立性。不囿于教学的刻板教条、清规戒律,勇于实验与创新; ⑤在人际关系中,耿直、坦率、幽默、诙谐。 4.专业自我

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专题四:教师成长的周期与规律

一、教师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学界有关教师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研究

弗兰西丝?富勒4阶段发展模式:任教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关注学生。

卡茨: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

伯顿教师生涯循环发展理论: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费斯勒整体、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

司德菲教师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休伯曼: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教职期。

(二)有关教师发展阶段的本土性分析 第一阶段,专业预备期。 第二阶段,专业形成期。 第三阶段,专业成长期。 第四阶段,专业高原期。 第五阶段,专业更新期。 第六阶段,专业成熟期。 第七阶段,专业退化期。

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 1.社会舆论定位 2.教育政策

3.家人的支持程度

(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因素 1.学校的组织文化 2.教研组(年级组) 3.校长

(三)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

1.教学反思(是新手教师转变为专家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2.教师工作中的需要、动机和态度

三、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与发展途径 (一)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 1.优秀教师及其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