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预防接种人员资格认证考核试题
工作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81分)
1、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
2、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各剂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4、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接种。 5、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6、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7、承担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每年至少应提供6次
接种服务。
8、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承担预防
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9、预防接种证、卡(簿)由实施接种工作的人员填写。书写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齐全,时间(日期)栏(项)填写均以公历为准。
10、冷藏包(箱)的使用方法为:(1)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放在冷
藏包(箱)的底层;(2)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3)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放在上层,不要紧靠冰排,防止冻结。
11、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疫 苗 乙肝疫苗 接种部位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接种途径 肌内注射 接种剂量/剂次 酵母苗16岁以下5μg/0.5ml, CHO苗10μg/1ml、20μg/1ml* 0.1ml 1粒 0.5ml 0.5ml 卡介苗 脊灰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皮内注射 口服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百白破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臀部 麻疹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12、检查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为:将被检和对照的
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13、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
关注的事件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的法律、规章的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当按照疫情报告属地管理的原则,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报告疫情。
15、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工作人员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内、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6、《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6月1日起实施。
17、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
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
18、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底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二、论述题(共19分)
1、接种单位应当具备哪些条件?(10分) 1.1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1.2 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1.3 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制度。 1.4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2、四川省2009-2010年统一开展补种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为?(9分) 全县统一补种第一针时间在2009年12月14日-20日,补种第二针时间在2010年1月14日-20日,补种第三针时间在2010年6月14日-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