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沙速率大于壤质土壤的起沙速率;砾质结构的土壤和戈壁土壤的风蚀速率小于沙地土壤;基岩质土壤供沙率极低,受风蚀的影响不大。以土壤质地图为底图,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出土壤质地对土地沙化敏感性的单因素评价图。
Ci—植被覆盖度
地表植被覆盖是影响沙化敏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水域、冰雪和植被覆盖高的地区,不会发生土壤的沙化;相反,地表裸露、植被稀少都会使土壤沙化的机会增加。因此,植被覆盖是评价土地沙化敏感性的又一重要指标。
Ci?(NDVI?NDVIsoil)/(NDVIveg?NDVIsoil)
式中:NDVIveg为完全植被覆盖地表所贡献的信息,NDVIsoil为无植被覆盖地表所贡献的信息。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获取植被NDVI影像图,进而计算植被覆盖度。由于大部分植被覆盖类型是不同植被类型的混合体,所以不能采用固定的NDVIsoil和NDVIveg值,通常根据NDVI的频率统计表,计算NDVI的频率累积值,累积频率为2%的NDVI值为NDVIsoil,累积频率为98%的NDVI值为NDVIveg。
— 31 —
③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石漠化敏感性主要取决于是否为喀斯特地形、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等因子。根据各单因子的分级及赋值(表4),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功能,将各单因子敏感性影响分布图进行乘积计算,得到石漠化敏感性等级分布图,公式如下:
Si?3Di?Pi?Ci
式中:Si为i评价区域石漠化敏感性指数;Di、Pi、Ci为i评价区域碳酸盐出露面积百分比、地形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各因子的敏感性等级赋值见表4。Di是区域单元范围内碳酸盐出露面积占单元总面积的百分比;Pi根据评价区数字高程(DEM)在地理信息系统下进行处理和分级;Ci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参照土地沙化敏感性。
表4 土地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指标及分级
指 标 不敏感 轻度敏感 中度敏感 高度敏感 极敏感 碳酸盐出露面积百分比 ≤10% 10~30% 30~50% 50~70% ≥70% 地形坡度 ≤5° 5°~8° 8°~15° 15°~25° ≥25° 植被覆盖度 ≥0.8 0.6~0.8 0.4~0.6 0.2~0.4 ≤0.2 分级赋值(S) 1 3 5 7 9 ④ 河滨带敏感性评价
— 32 —
依据河流水环境功能和水质目标以及滨岸带集水区土壤侵蚀强度,确定河滨带敏感性。参考国内外河滨带植被保护宽度设计经验数据,或通过试验研究滨岸植被带宽度-效益关系,提出滨岸带植被最小保护宽度。
H?f(a,b)
式中:H 为根据水质目标敏感性和土壤侵蚀强度确定的河滨植被最小保护宽度;a 为水质目标敏感性等级;b 为滨岸带集水区土壤侵蚀强度。
a.河流水质目标敏感性等级
依据河流水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水环境功能类型,确定水质目标敏感性等级,敏感性等级分别为极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表5)。
表5 水质目标敏感性评价分级
水质目标 不敏感 Ⅴ类 轻度敏感 Ⅳ类 中度敏感 Ⅲ类 高度敏感 Ⅱ类 极敏感 Ⅰ类
b. 河滨带集水区土壤侵蚀强度
滨岸带集水区土壤侵蚀强度可分为极剧烈、剧烈、强烈、中度、
— 33 —
轻度和无明显侵蚀。土壤侵蚀强度的确定参照SL190标准要求。
c. 河滨带植被最小保护宽度
参考国内外河滨岸带保护实践经验,确定滨岸带植被最小保护宽度(表6)。植被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推荐宽度是指植被覆盖度高、结构良好,尤其是草被覆盖较好状态下的宽度。
表6 河流滨岸带最小保护宽度推荐值
河滨岸缓冲带保护的最小宽度(m) 极敏感 高度敏感 水质 目标 中度敏感 敏感性 一般敏感 不敏感 滨岸带集水区土壤侵蚀强度 极强烈侵蚀 剧烈侵蚀 强烈侵蚀 中度侵蚀 轻度侵蚀 无明显侵蚀 40 30 25 20 15 40 30 25 20 15 35 25 20 15 15 35 25 20 15 15 30 20 15 15 10 30 20 15 10 10
d. 一般性实施原则
山区河流(包括水库):根据河谷地貌特征,保护河漫滩、邻近集水坡面(V型)或阶地坡面(U型)。
平原宽浅河流:保护百年一遇洪水淹没区范围。 ⑤湖滨带敏感性评价
按照渔业、水质、野生动物栖息地与生物多样性、休憩和视觉质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