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9《普通心理学(上)》2016年6-7月期末考试指导 下载本文

0269《普通心理学(上)》2016年6-7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和心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入门课,主要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 单项选择

根据题干,选择合适的选项,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可以采用直接选法、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 2、 名词解释

给出相关名词的基本含义。 3、简答

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无需展开论述。 4、论述

根据题干要求,回答要点,并展开论述,最好能结合实际,再整合进行说明。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门独立科学。 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生理学。 心理学的门类

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主要侧重研究心理理论。

应用心理学主要侧重研究心理学如何应用,包括: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等。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实验法

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形成理论假设:假设是基于某种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预见。 2.实验设计

自变量是指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

最常用的一个因变量:反应时,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有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3)选择被试

4)选择具体实验的类型:如被试间设计和被室内设计 3.实验观测 4.统计分析 5.得出结论 二、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和实验法相比,结果真实性更高。 三、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个案法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派别 1.构造主义学派

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 2.机能主义学派 3.行为主义学派 创始人华生。

(1)激进行为主义: (2)新行为主义学派:

承认有机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介的变量,对行为有一定影响。 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和惩罚

不管是在应答性条件反射中还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都是影响人的行为巩固和再次出现的关键因素。强化指凡是能够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都可以叫做强化物,强化物起作用的这一过程就叫做强化。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4.格式塔心理学

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行为;

心理是一个整体,不是简单、部分的相加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主要对知觉、学习进行研究,提出了知觉的组织原则,认知的学习理论等。 研究人的意识,但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整体。 5.精神分析学派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潜意识现象。精神分析学说主张性欲论,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的研究是他们的贡献,但过分强调无意识,夸大性欲的作用是错误的。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 三、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向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广义:凡是侧重研究认知过程的心理学都叫认知心理学。

狭义:是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强调认知因素在人类行为当中的作用;

将人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看做一种信息加工者;

主张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内部的心理机制,即研究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的过程。 采用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强调健康人的心理、人格;应该研究人类当中的精英;强调人的价值、潜能;强调环境和自我概念对行为的作用;强调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需要;强调意志的作用。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周围神经系统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功能:整和与调节全身,加工全部的神经信息,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发送指令。 构成:脑和脊髓

脑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小脑 脑干:中脑、脑桥、延脑 海马主管记忆。

脊髓的功能:1.是躯体与脑部神经传导的通路。2.一些简单反射活动的中枢。

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白质和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或网状系统,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意义。 (三)大脑的结构与机能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 大脑又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起来。胼胝体是指连接两个半球的神经纤维。

1.初级感觉区: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视觉的中枢在枕叶。听觉的中枢在颞叶。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在顶叶。 2.初级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功能: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 3.言语区 4.联合区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通过胼胝体联结的,一个半球的信息可以很快传递到另一个半球。

60年代,斯佩里(Sperry)对癫痫病人进行了切断胼胝体的外科手术。这就产生了所谓割裂脑。

把不同的物体,分别呈现在左、右视野,投射到不同半球。病人能够用语言回答投射到左半球的物体,但不能回答投射到右半球的物体。

通过割裂脑的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优势。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尤其是脑的活动密切相关。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例如,脑损伤的病人,有的智力水平下降了,有的丧失说话能力。脑部受伤后的盖奇变得脾气暴躁,不太善于容忍他人的缺点,说话带污言秽语,计划能力也受到损伤。额叶的损伤导致人格发生了改变。

第三章 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的测量

产生感觉的两个条件:感觉器官正常;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 绝对感觉阈限

定义: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的高低通过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受阈限越低,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小,绝对感受性越强,二者成反比。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叫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的大小通过差别阈限来衡量,二者成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低,差别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觉阈限的计算

韦伯定律: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韦伯定律只有在刺激是中等强度的时候才适用,在刺激强度非常弱或者非常强的时候都是不适用的。

对数定律:是由德国的物理学家费希纳提出的,认为感觉到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大小只是按算术级数增加

乘方定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提出的,认为心理量是刺激量乘方的函数,感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比如对电击的疼痛的感知。

第二节 视觉

人只能看到一定范围的光波。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到780毫微米的光波。 光波从长到短作用于眼睛,人看到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一、视觉的生理机制 (一)视网膜的换能作用

视网膜的换能作用就是一个感觉编码过程。

视网膜的构造:包括三层,主要有神经节细胞、双极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

其中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就是视觉的感受器,接受外界光波的刺激,将其转换为神经冲动。 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与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用于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棒体细胞:主要分布在中央窝周围及视网膜的边缘地带。

在夜晚比较黑时是由棒体细胞发挥作用,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主要用于感受物体的明暗,不能感受颜色,分辨细节的能力很差。 感受野是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该区域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级细胞的活动,则网膜上的区域就是这些细胞的感受野。 二、颜色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眼睛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颜色的三个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三、色觉的理论 1、三色说

由托马斯杨在1802年提出来的,后来由赫尔姆霍兹加以发展。 观点:认为有三种基本的颜色即红绿蓝三原色,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感红、感蓝、感绿,每种感受器只对特殊波长的光敏感。 2.四色说

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三对感光视素,黑白色素、红绿色素、蓝黄色素。

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并产生不同的颜色体验。 能够解释色盲现象,红绿色盲无法辨别红色和绿色,能解释颜色互补现象 四、视觉中的现象 (一)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是由于刺激物持续的作用而引起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根据感受性是提高还是降低,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突然停止,或者从亮的地方转入暗的地方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在其它感觉中也存在适应的现象,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感受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变化表现在或者提高或者降低感受性。在多数情况下,适应表现为感受性降低。 (二)后像

后像是指当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是立即消失,而是短暂的保留一定时间。

(三)闪光融合: (四)马赫带

在明暗交界处,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光带,暗和亮的光带称为马赫带。

第三节 听觉

一、声音的三个物理属性:频率(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波形 二、声音的三个心理属性:音调、响度、音色

听觉理论

1、共鸣理论,又叫位置理论 2、行波理论

行波理论又叫新位置理论,由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发展了赫尔姆霍兹共鸣理论中合理的成分。

认为声波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以行波的方式振动,但行波频率不同,振幅最大所在的部位也不一样。频率低的声波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接近耳蜗的顶部;频率高的声波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接近耳蜗的底部。耳蜗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析就取决于行波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 基底膜某一部位振幅越大,科蒂氏器上的盖膜就弯向那个区域的毛细胞,使有关神经元的激活比率上升。正是这些激活率最大的成组神经元,发出了声音频率的信息。

根据行波理论的观点,人耳实现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主要是看这种声波作用在耳蜗的哪个部位。

行波理论正确的描述了500赫兹以上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振动,解释了对500赫兹以上音调高低的辨别。但是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个部位相同的运动。 3、频率理论 4、神经齐射理论

第四章 知觉 两个基本概念 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觉事物时是从事物的感觉信息着手的,根据事物的个别属性,得到对事物的知觉的。 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感觉信息,把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识别出物体的过程,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又叫数据驱动的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利用头脑中已经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和调节外部信息的输入,进行知觉的过程。 记忆当中的知识影响了对信息输入的解释,又叫概念驱动加工。

第一节 知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1、对象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相互依赖的。

3、对象和背景是相对的,背景的确立有赖于对象的突显。 二、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体现在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在,知觉事物过程中要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的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表现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客观条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知觉到的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1、形状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明显变化。 2、大小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但是人们看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变化。 3、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 4、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表面颜色并不受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

第二节 空间知觉 一、形状知觉 二、大小知觉

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单眼线索:利用一个眼睛感受到的深度线索。 双眼线索:利用两个眼睛才能感受到的深度线索。 单眼线索: 1、对象重叠 2、线条透视

3、空气透视:空气中有尘埃、水分的存在,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看的清楚。根据空气透视,看的清楚的就觉得近,看不清楚的就觉得远。 4、相对高度

5、纹理梯度(结构级差) 6、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双眼线索即双眼视差。

双眼比单眼判断物体距离更准确。

人的两眼相距约65毫米,看物体时两眼视像不完全落在视网膜的对应部位,成像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叫双眼视差。

双眼系统就将它们融合为某个深度的物体。

物体离近时,双眼视差比较大;物体远时,双眼视差比较小。 双眼视差的大小提供了距离远近的信息。

根据双眼视差判断物体远近并不需要意识努力。 四、知觉的组织原则 1、邻近性原则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时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2、相似性原则

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3、对称性原则

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原则

具有良好连续性的事物,容易被看成整体。 5、共同命运原则

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6、封闭性原则

具有封闭倾向的事物,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7、线条朝向原则

当线条朝向共同的方向时,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8、简单性原则

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第三节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或事件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时间知觉分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1、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影响对时间的知觉。 2、人的兴趣和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知觉。 3、感觉通道性质的影响。

第四节 运动知觉 一、似动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类型: 1、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看到的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2、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 3、自主运动

自主运动产生的原因还不清楚。

有人认为我们的眼睛不可能将注视点精确地保持在黑暗中的光点上,眼睛的移动会引起光点的网像徘徊。 4、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概念 一、意识的含义

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

1、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作用。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是一个连续体,还存在一般性变化。

第二节 睡眠 一、睡眠的阶段

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人的脑电波主要时候贝塔波,波幅低,频率较高。

在清醒的情况下,闭上眼睛,安静地休息一会,大脑出现阿尔法波,波幅稍大,频率较低一些。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将睡眠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处于浅睡状态,非常容易被唤醒,持续时间约10分钟。

第二阶段是脑电波的频率和波幅变得更低了,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持续约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增大,出现德塔波,约持续40分钟。

第四个阶段以德塔波为主,频率很慢,波幅增大,属于深度睡眠阶段,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变慢,持续约1个小时至90分钟。

梦一般出现在睡眠的第五个阶段,即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第五个阶段德塔波消失,出现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呼吸、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松弛,难以唤醒。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约10分钟,以后持续的时间变长。醒来的最后一个小时有30分钟至60分钟都是该类睡眠,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此阶段做梦。 二、梦

梦是指在睡眠的某一阶段所产生的自发的想象活动。 梦产生的原因

1、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愿望、冲动的表现形式,梦是欲望的满足。 2、用生理学的观点对梦作出的解释,认为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脑要正常运作需要一定数量的刺激,在睡眠时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大

脑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因而产生了梦。 3、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用认知的观点来解释梦,认为梦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整合、加工,这些活动的一部分进入意识就成为梦。 三、催眠

催眠也是一种意识状态,与正常觉醒的意识状态不同。

催眠是指对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并在知觉、记忆、自我控制等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状态。 解释:

(1)催眠时,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功能分离。执行功能正常,但监督功能不起作用或者被弱化了。

(2)角色扮演的观点: 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二)催眠的作用

在医学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催眠控制疼痛; 在犯罪侦破方面,有百分之七十的案件通过催眠可以获得补充信息,但是人在催眠情况下回忆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

在心理治疗方面,利用催眠使患者进入放松的状态。

第三节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指将心理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

集中性体现在心理活动在某个对象或某个事物、某种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 注意的起伏会影响人的感觉,比如时而听得到噪音,时而听不到。 一、注意的种类

(一)从不同角度可以将注意分为不同的类别。

根据在注意过程中是否需要努力,是否有事先的注意目的,可以将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没有注意目的的注意叫不随意注意。 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

即具有什么特点的事物容易被人们无意识地注意到? 1、刺激物本身的特征 1)刺激强度。

如果刺激强度很大就容易引起注意;相对强度大时也会引起无意注意。

2)当刺激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对比关系时,或对比关系表现很强烈时,也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3)在静止的背景下,刺激物具有一定的运动时,也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4)刺激的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也会影响不随意注意。 人在不同时刻需要不同,情绪状态也不同。 人的期待也影响人的不随意注意。 经验也会影响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有明确的注意目的,需要一定努力才可以维持注意,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注意。随意注意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主要研究对什么事物进行选择。 持续性注意主要研究注意持续的时间。

持续性注意的时间长短是受一定因素影响的。

第三节 注意的理论

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主要用于说明选择性注意。 1、过滤器理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在1958年提出的,认为人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制的,需要一个过滤器对信息进行选择,被选择的信息就进入高级分析阶段,没有被选择的信息就完全被阻断在知觉分析之外,注意就相当于过滤器,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知觉分析系统负责识别这个刺激。无法解释鸡尾酒会现象。 2.衰减理论

3.反应选择模型: 3.认知资源理论

将注意看做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用资源有限的观点来解释注意的分配现象的理论,侧重解决注意的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注意在同一时间内分配到不同活动中去。如,左手划圆右手划方。

认为注意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注意资源的参与。 根据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有限的认知资源,是否能进行分配要看从事的活动是否都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 4.双加工理论

将认知加工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种叫自动化加工,不需要或需要很少的注意。

自动化的加工过程非常重要,在工作、学习时尽量将一些活动自动化,有助于其它高级认知加工的进行。

受控制的加工,需要注意的参与,受人的意识控制,需要较多的心理资源。 经过大量练习,受控制的加工可以转化为自动化加工。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心理经验的心理过程。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种类

一、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节记忆:又叫情景记忆,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过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就叫情景记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提取不容易。

语义记忆:指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提取比较容易。

二、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第二节 记忆的类型

三级记忆系统:将记忆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外界刺激首先进入感觉记忆,短暂地保留在头脑中,若受到注意,感觉记忆的信息就转入短时记忆,经过大量复述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又可以被提取进入短时记忆。 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编码短时记忆的编码:主要采用听觉编码方式,也存在视觉编码,也可能存在语义编码。

短时记忆的遗忘更多地受干扰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者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七加减二,单位是组块。

组块是指在记忆过程中联合较小的单位为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加工过程中组成的信息单位也叫组块,即熟悉的认知单元。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如何转入到长时记忆中的?

机械的复述并不能很好地使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中。只有精细复述才能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中,即将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 3.长时记忆:指存储时间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存储的时间比较长。 (一)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会发生变化的,信息存储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二)记忆错觉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 长时记忆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曲线,保持和遗忘都是时间的函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影响遗忘的其他因素: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

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也就是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即在在记忆过程中,一段材料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记忆效果比较好,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就比较差。

影响因素:1)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的影响;2)前后学习的两种材料的巩固程度的影响。

长时记忆提取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和回忆。

第三节 内隐记忆 定义: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的记忆,就叫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也称为无意识记忆,有很多研究表明内隐记忆是不同于外显记忆的一种记忆。 经典测量方法:词干补笔、知觉辨认。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不同:

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效果,却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时间。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内隐记忆不受记忆项目的数量影响。

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内隐记忆的感觉通道效应更显著。 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内隐记忆不易受到干扰。

第四节

如何提高记忆力:

使用夸张的表象、形成记忆链、将新的信息和已有经验连续起来。

1.编码阶段:1)要在清醒状态下记,2)学会做笔记,3)进行深层次的意义加工,4)多通道协同活动记忆,5)记忆的材料要形象化、韵律化,6)可以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7)利用一些记忆术,8)五步阅读法

2.储存阶段:1)组织有效的复习,经常复习,2)阅读和回忆交替进行的方式,3)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4)要进行系统化的复习,5)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3.提取阶段:利用编码的特定性原则,回忆时的情境与学习时的情境越相似,回忆的效果越好,在提取时尽量回忆记忆时的线索,帮助回忆。

三、重点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D )1.人眼有两种视觉感受器,其中棒体细胞感知_____,锥体细胞感知_____。 A、意识刺激/意识以外的刺激 C、明亮的光/暗淡的光

B、运动/形状

D、明暗/颜色

( C )2.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A、格式塔 B、人本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 D )3.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 实验法 B、观察法 C、 调查法 D、 测验法

( C )4.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但人们仍能辨别出它们距离的远近,这时利用的距离线索是:

A、眼睛的调节 B、视轴的辐合 C、空气透视 D、运动透视 ( B )5.一个熟悉的物体以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呈现,其保持不变的是:

A、网膜视觉形象 B、物体被估计的大小 C、物体的视角 D、物体在视野的位置

( B )6.某病人把杂志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记不住里面的内容,该病人损伤的脑组织

是:

A、小脑 B、海马 C、杏仁核 D、下丘脑

( B )7.三色说认为,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它们分别感受的光谱成分是: A、红、黄、蓝 B、红、绿、蓝 C、红、黄、绿 D、黄、绿、兰 ( C )8.“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 C )9.少妇/老妇人两歧图形说明了知觉的: A、相似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 C )10.“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离不开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 B )11.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 A )12.傍晚乌云的运动,使人感觉是月亮在动,乌云是静止的,这种现象是: A、诱发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 C )13.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集中性和紧张性 C、指向性和集中性 D、都不是 ( C )14.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集中性和紧张性 C、指向性和集中性 D、都不是 ( A )15.受意识控制加工的特点是:

A、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B、不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D、几乎不需要注意的资源 ( E )16.快速眼动出现在睡眠的哪一个阶段?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E、上述睡眠以外的另一阶段 ( B )17.受意识控制加工的特点是:

A、不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B、需要集中注意完成 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 D、几乎不需要注意的资源 ( B )18.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进程的特点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后遗忘速度相同 D、都不是 ( B )19.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组块:

A、9±2 B、7±2 C、5±2 D、6±3 ( D )20.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A、注意 B、知觉 C、思维 D、复述

二、名词解释 1.情景记忆

2.听觉的行波理论 3.自下而上的知觉加工 4.时间知觉 5.内隐记忆

三、简答

1.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感觉的对数定律和乘方定律。

3.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4.说明图形的组织原则(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四、论述题

根据所学知识,从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等方面,论述如何提高记忆力?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DCDCB BBCCC BACCA EBBBD 二、名词解释

1.情景记忆: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发生过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就叫情景记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提取不容易。 2.听觉的行波理论: 行波理论又叫新位置理论,由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发展了赫尔姆霍兹共鸣理论中合理的成分。认为声波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以行波的方式振动,但行波频率不同,振幅最大所在的部位也不一样。频率低的声波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接近耳蜗的顶部;频率高的声波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接近耳蜗的底部。

3.自下而上的知觉加工:知觉事物时是从事物的感觉信息着手的,根据事物的个别属性,得到对事物的知觉的。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感觉信息,把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识别出物体的过程,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又叫数据驱动的加工。

4.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或事件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时间知觉分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对时间的预测。

5.内隐记忆: 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的记忆,就叫内隐记忆。

三、简答

1.影响不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刺激物本身的特征 1)刺激强度。

如果刺激强度很大就容易引起注意;相对强度大时也会引起无意注意。

2)当刺激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对比关系时,或对比关系表现很强烈时,也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3)在静止的背景下,刺激物具有一定的运动时,也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4)刺激的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也会影响不随意注意。 人在不同时刻需要不同,情绪状态也不同。 人的期待也影响人的不随意注意。 经验也会影响不随意注意。

2.简述感觉的对数定律和乘方定律。 (1)对数定律是由德国的物理学家费希纳提出的,认为感觉到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大小只是按算术级数增加。

(2)乘方定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提出的,认为心理量是刺激量乘方的函数,感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当乘方指数小于1时是等同于对数定律的,刺激强度增加快感觉强度增加的慢;当乘方指数大于1时,则感觉量的增长是快于物理量的。

3.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潜意识现象。精神分析学说主张性欲论,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的研究是他们的贡献,但过分强调无意识,夸大性欲的作用是错误的。

4.说明图形的组织原则(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

(1)邻近性原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间上时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2)相似性原则: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3)对称性原则: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良好连续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的事物,容易被看成整体。

(5)共同命运原则: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6)封闭性原则:具有封闭倾向的事物,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7)线条朝向原则:当线条朝向共同的方向时,容易被知觉为整体。 (8)简单性原则: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四、论述题

根据所学知识,从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等方面,论述如何提高记忆力? 编码阶段:意义编码;扩大记忆组块;清醒时记忆;多通道感觉相结合。 储存阶段:及时复习;分散复习;阅读与重现结合;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提取阶段:利用联想;双重提取;利用线索、特别是记忆编码时的线索帮助提取。

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603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答案要点只作为参考,详见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