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2009年高考非选择题汇总 - --历史 - 图文 下载本文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2009年高考非选择题汇总

全国卷一

37.(2009年全国卷一,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家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 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波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

的原因。(14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

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

(3)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

39.(2009年全国卷一,39)(2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l2分)

⑶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11分)

⑷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到达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9分) ⑸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8分)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第Ⅱ卷(共2大题,共52分。) 非选择题

37.(1)特点: 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 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

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 (2)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

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

(3)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

39(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

(2)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全国卷二:

37.(2009年全国卷二,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

——邓实:《国粹学》(1902年)

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

——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

(1) 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 (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12分) (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2分) 39.(2009年全国卷二,39)(2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阳光家教网 www.ygjj.com 高考英语学习资料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4分)37.(32分) 37.(1)同:反对儒学独尊。

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

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2)评分标准:(1)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②对“亚洲古学复兴”

论的看法;③分析两者异同;④总体评价。

(2)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

(3)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 39.(60分)

(1)荆州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战略要地。

(2)鲁 肃:夺取荆州,确保江东;进而占据长江流域,形成南北对峙;实现建立帝业 的战略目标。

诸葛亮:夺取荆州,进占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形成三方鼎立;实现复兴汉

室的战略目标。

(3)双方围绕荆州必然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均视曹操为主要敌人,为抗击曹操,在荆州 问题上会有所妥协。(如考生答出历史分析需用史实予以证明等合理答案,可酌情

给分。)

浙江:

38.(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主任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

——梁启超《新民说》(19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