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司镇中心学校活页教案四下4.5单元 下载本文

都司镇中心学校活页教案 总第 节 课题 主备人 三角形的认识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 预习指导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问题导学法,分析法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问题导入、自主探究 2、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设计意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 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3、总结引导、知识生成 4、科学训练、提高能力 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 课堂小结 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反思 都司镇中心学校活页教案 总第 节 课题 主备人 三角形的认识 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 预习指导 教学目标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 问题导学法,分析法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问题导入、自主探究 2、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 (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 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 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