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部分练习题
1.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下述定义中最合理的是( C )
A 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根据的科学。
B 在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根据的科学。
C 在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下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根据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D 一门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 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 相关社会现象 B 社会心理现象 C 人的社会行为 D 前三者 3. 不属于社会心理学三个研究层面之一的选项是( D )。
A 个体层面 B 社会—大众层面 C 群体层面 D 国际社会层面 4. 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 麦独孤 B 罗斯 C 奥尔波特 D 冯特 5. 经验社会心理学的集大成者之一是( B )。
A 奥尔波特 B 冯特 C 罗斯 D 阿希 6. 社会心理学作为经验科学,诞生于( C )。
A 1908年 B 20世纪初 C 1924年 D 19世纪末 7. 社会心理学作为实证科学,诞生于( C )。
A 1908年 B 20世纪初 C 1924年 D 19世纪末 8. 社会心理学作为经验科学,其诞生标志是( )。
A 《社会心理学导论》 B 《哲学与心理学词典》
C 《社会心理学资料和论文集》 D 《精神发展的社会与伦理观——社会心理学研究》 9. 学者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抽象思维能力,提出相关的命题或思想,这些命题或思想无须或
无法通过实验检验,这种方法特点所属的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是( B )。 A哲学思辨 B 经验科学 C 实证科学 D 后现代 10. 根据生活经验专心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研究,研究方法仍以定性描述为主,这种方法特
点所属的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是( B )。
A哲学思辨 B 经验科学 C 实证科学 D 后现代 11.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数据测量或实证研究,这种特点属于( )。
A 质性研究 B 经验方法 C 后现代主义 D 科学主义 12. 认为只有测量、实验的方法才是科学的方法,这种特点所属的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是
( C )。
A哲学思辨 B 经验科学 C 实证科学 D 后现代 13. 提倡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这种特点所属的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是( D )。
A哲学思辨 B 经验科学 C 实证科学 D 后现代
14. 重视“建构”的意义,认可质性研究方法,这种特点所属的社会心理学发展阶段是( D )。
A哲学思辨 B 经验科学 C 实证科学 D 后现代 15. 在下列方法中,能够导致问题提出或发现,但却无法提示因果关系的方法是( A )。
A观察 B 实证 C 测量 D 实验 16. 能够定量探索事物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关系及关联程度,但却难以说明事物之间因
素关系的方法是( A )。
A观察 B 实证 C 相关 D 实验 17. 在下列方法中,能够提示因果关系的方法是( D )。
A问卷 B 实证 C 测量 D 实验
18. 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这种行为有悖于科研的( B )原则。
A 保密 B 真实 C 无害 D 自愿 19. 研究过程不得对研究对象(被试者)产生现实的、潜在的或隐含的不利影响,这个原则
被称为心理学研究的( B )原则。
A 保密 B 无害 C 真实 D 自愿 20. 研究工作开始前要向被试做出适当的说明,使被试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研究,这一原
则是心理学研究的( A )原则。
A 自愿 B 真实 C 无害 D 保密 21. 不向无关人员扩散被试者的个人资料和研究中的反应情况,这种做法反映了心理学研究
的( A )原则。
A 保密 B 真实 C 无害 D 自愿 22. 某教师上课时不加说明地要求学生做一张关于心理调查的问卷,这种做法所违背的研究
研究伦理原则是( B )。
A 不违反研究伦理 B 有悖自愿原则 C 有悖无害原则 D 有悖保密原则 23. 研究人员通过海报招募人参加心理学实验,但在实验开始前却没有告诉他们实验的真实
目的,而是实验结束后才进行说明,这种做法( A )。
A 不违反研究伦理 B 有悖自愿原则 C 有悖无害原则 D 有悖保密原则 24. 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属于其理论与方法三大来源的选项是( C )。
A 心理学 B 社会学 C 历史学 D 文化人类学 25. 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A )。
A 一次实验研究要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不可能的。
B 一次实验研究可以同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C一次实验研究可以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或外部效度。 D 一次实验研究不可能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或外部效度。
26. 实验研究难以复制出完全一样的社会情境,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要( B )。
A 放弃实验 B 保证心理过程的真实性 C 重复实验 D 现场实验 27. 因变量的变化唯一由自变量的变化所引起,描述这一情形的概念是( A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真实效度 D 预测效度 28. 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论能够推广到其他情境中的程度被称之为( B )。
A 内部效度 B 外部效度 C 真实效度 D 预测效度 29. 实验研究的一般原则是( A )。
A 先保证内部效度,再提高外部效度。
B 先保证外部效度,再提高内部效度。 C 在一个实验中同时保证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D 在一个实验中任选保证内部效度或外部效度。
30. 在实验研究中,不属于自变量,但也可能会影响因变量变化,因而需要考虑处理的变量
被称作为( C )。
A 外部变量 B 内部变量 C 控制变量 D 多余变量 31. 就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来说,不属于其直接选题维度的选项是( D )。
A 社会心理学理论 B 社会心理现象 C 研究工具与方法 D 社会现象
第一章 社会化 练习题
1. 西方社会心理学书著中鲜有“社会化”的概念,可能是原因是( )。
A 无人感兴趣 B 难以进行实证研究 C 没有必要形成概念 D 原因不详 2. 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和学校里学习各种知识和社会规范,这属于( )。
A 再社会化 B 早期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系统社会化 3. 在下列选项中,与“社会化”概念无关的选项是( )。
A 学习社会规范 B 适应社会生活 C 成为合格社会成员 D 形成独立自我 4. 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层面的概念是( )。
A 早期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社会化 5. 人走上社会后仍然要学习做人做事的知识和道理,这属于( )。
A 早期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社会化 6. 社会化过程的核心是( )。
A 政治社会化 B道德伦理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语言社会化 7.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是( )。
A 发展爱国意识 B 接受政治制度 C培养守法公民 D参与政治生活 8. 一切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政治社会化 B道德伦理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语言社会化 9. 少年儿童把国歌、国旗和国徽看作是国家的代表,对国家的认识属于( )阶段。
A国家标识 B抽象国家观念 C国家组织系统 D 国家形象 10. 对国家认识水平较高的阶段为( )阶段。
A国家组织系统 B抽象国家观念 C国家形象 D 国家荣誉 11. 通过对国家机关职能的了解而达到对国家功能的认识,这个阶段属于( )。
A抽象国家观念 B国家组织系统 C国家形象 D 国家荣誉 12. 罪犯被判刑后投入监狱劳动改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属于( )。
A 系统社会化 B 早期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13. 早期社会化完成的大致时期是( )。
A 幼儿时期 B 儿童时期 C 青少年时期 D 各人不同 14. 西方一些国家可以允许人公开批评国家领导人,但却容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这
说明社会非常重视人的( )。
A 政治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 行为社会化 D语言社会化 15. 父母买给男孩儿的玩具和买给女孩儿的玩具往往不一样,这会影响儿童的( )。
A 政治社会化 B道德伦理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语言社会化 16. 对国家认识水平较高的阶段是( )。
A国家组织系统 B抽象国家观念 C国家形象 D 国家荣誉 17. 儿童和青少年进入学校学习各种知识和社会规范,这个过程属于( )。
A 系统社会化 B 早期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18. 人基本学会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行为规范,初步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时期是( )。
A 幼儿时期 B 儿童时期 C 青少年时期 D 成年时期 19. 人基本学会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行为规范,初步成为合格社会成员,描述这一过程
的概念是( )。
A 系统社会化 B 早期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20. 不论何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对危害国家制度的行为都会严惩不贷,这说明社会非常重视
人的( )。
A 政治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行为社会化 D语言社会化 21. 成年后,人在未脱离原社会背景的情形下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被称之为( )。
A 系统社会化 B 早期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22. 人所处的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必须在全新环境中重新学习和适应,这个过程属于( )。
A 系统社会化 B 早期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23.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心理学道德社会化专业术语的选项是( )。
A 道德认知 B 道德情感 C 道德行为 D 道德教育 24. 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中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心理与行为模式
的过程被称之为( )。
A 社会化 B 个体社会化 C 个性化 D 个性社会化
第二章 自我概念部分练习题
1. 所谓“自我概念”就是对自己存在状态的( )。
A认识 B认知 C体验 D 体验和认知 2. 就产生过程而言,自我概念源于( )。
A自我反省 B自我反思 C反射性评价 D 社会比较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我概念功能的项目是( )。
A保持 B解释 C预言 D 监督 4. 最初提出社会比较理论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
A费斯廷格 B 麦独孤 C海德 D 阿希
5.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费斯廷格最初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的选项是( )。
A人都希望能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
B人一般倾向于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
C 当缺乏相同水平的比较对象时,人会与不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 D在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时,人会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
6. 根据发展了的社会比较理论,不属于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目的的选项是( )。
A 自我评价 B 自我强化 C自我激励 D自我控制 7. 人们对于有关自己的信息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更好的识记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
( )。
A 自我监控效应 B 自我优先效应 C自我敏感效应 D自我参照效应 8. 在嘈杂的社交场合,当无意中听到他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时,人往往会有特别敏感的反应,
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探照灯效应 B 鸡尾酒会效应 C聚光灯效应 D声音聚焦效应 9. 根据发展了的社会比较理论,不属于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目的的选项是( )。
A 自我评价 B 自我强化 C自我激励 D自我控制 10. “天生我才必有用”,反映诗人的自我概念属于( )。
A 消极自我 B 积极自我 C 悲观自我 D 狂妄自我 11. “我是一个乐观的人”,这种方式描述的自我属于( )。
A 关系型自我 B 简单自我 C 独立型自我 D 复杂自我 12. “我是一名211大学的学生”,这种方式描述的自我属于( )。
A 关系型自我 B 简单自我 C 独立型自我 D 复杂自我 13. “天生我才必有用”,反映诗人的自我概念属于( )。
A 消极自我 B 积极自我 C 悲观自我 D 狂妄自我 14. 在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自我识别能力的是( )。
A 狗 B 猩猩 C 海豚 D 黑猩猩
15. 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言行举止与自己的角色相适应,这体现了自我概念的( )。
A保持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言功能 D 监督功能 16.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我概念基本功能的是( )。
A保持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言功能 D 监督功能 17. 人的自我发展过程是( )。
A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 D 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 18.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我关注”基本需要的选项是( )。
A准确性需要 B自我提高需要 C自我一致性需要 D 社会比较需要 19. 为失败预设借口,为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自我压抑 B自我保护 C自我设障 D 自我否定 20. 为了强化对于自己的良好感觉,人通常会进行( )。
A上行比较 B平行比较 C下行比较 D 自我比较 21. 为了激励自己,满足自我进步的愿望,人通常会进行( )。
A上行比较 B平行比较 C下行比较 D 自我比较
22. 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结果可能是鼓励性,也可能是打击性的,其关键是取
决于优秀标准的( )。
A清晰性 B可达成性 C水平高低 D 相关与否
第三章 印象部分练习题
1.人利用自己得到的信息对一定对象形成的看法被称之为( )。
A 第一印象 B 刻板印象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2.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大,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 第一印象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近因效应 3.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后来获得的信息比先前获得的信息影响大,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 近期效应 4.对某一类人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被称之为( )。
A 印象 B 偏见 C 态度 D 刻板印象 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印象作用的是( )。
A 关系定向 B 行为引导 C 认知判断 D自我管理 6.在人的诸多特征中,对印象形成起重要影响作用的特征被称之为( )。
A 影响品质 B 中心品质 C 重要品质 D 关键品质
7.社会成员普遍担心某种不希望发生的社会状态即将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被称作( )。
A 社会偏见 B 社会恐慌 C 社会骚乱 D 社会动乱 8.“第一印象”的形成与作用机制是基于( )。
A 近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期望效应 9.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南方人”、“北方人”,属于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 )。
A 社会认知 B 社会偏见 C 社会态度 D 刻板印象 10.面试结束后,人事经理向总经理谈起对陌生面试对象的印象,这种印象属于( )。
A 刻板印象 B 首因效应 C 第一印象 D 近因效应 11.人们日常所说的“南方人??”、“北方人??”属于( )。
A 地域歧视 B 社会偏见 C 社会态度 D 刻板印象
12.由于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印证某种刻板印象而在行动时感到紧张,这种心理现象就称为( )。
A 社交恐惧 B 刻板印象威胁 C 重要品质 D 关键品质 13.在问卷调查中,把人口学数据的采集放到问卷的最后,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 )。
A 方便被试作答 B 控制减少误差 C 降低心理防卫 D刻板印象威胁 14.在人的诸多特征中,对印象形成起重要影响作用的特征被称之为( )。
A 影响品质 B 中心品质 C 重要品质 D 关键品质 15.人对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关于对象印象的过程称为( )。
A 第一印象 B 印象管理 C 印象输出 D 印象形成 16.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模式的选项是( )。
A 乘法模式 B 加权平均模式 C 平均模式 D 加法模式 17.两个相处多年的同事原本彼此印象不错,但最近却因一件“小事”而彼此交恶,造成这种印象改变的心理效应被称作( )。
A 晕轮效应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D 刻板印象 18.“一俊遮百丑”的说法反映的就是社会心理学中所说的( )。
A 晕轮效应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D 刻板印象 19.“爱屋及乌”现象反映的心理效应是( )。
A 偏差效应 B 首因效应 C 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 20.在形成了一定的印象之后,人们对对象的其他方面也会产生一致性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偏差效应 B 一致效应 C 相似效应 D光环效应 21.根据“积极性偏差”,人在认知或印象形成过程中倾向于给对象以( )。
A 公平的评价 B 更好的评价 C 更差的评价 D一般的评价 22.根据“负性效应”,在印象形成中,负性信息的影响作用比正性信息( )。
A 更小 B 更不确定 C 更大 D更易确定 23. 研究者发现,在对道德特质进行判断时,影响更大的偏差一般是( )。
A 正性偏差 B 负性偏差 C 相似偏差 D不定偏差 24. 研究者发现,较多出现在能力评价中的偏差是( )。
A 正性偏差 B 负性偏差 C 相似偏差 D不定偏差 25. 背景信息会影响到印象形成和社会认知,这种现象称为( )。
A 偏差效应 B 一致效应 C 融合效应 D上下文效应 26. 人们做出的判断或形成的印象与背景信息的方向相反,这种现象称为( )。
A 对照 B 对比 C 反差 D上下文效应 27. 人们做出的判断或形成的印象与背景信息的方向相同,这种现象称为( )。
A 同化 B 趋同 C 融合 D上下文效应
28. 当对个体信息的加工要求不高,或是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上进行加工时,容易出现的现
象是( )。
A 趋同 B 对比 C 同化 D融合 29. 当需要对个体的行为信息进行详尽、精确或系统化的加工时,不大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
是( )。
A 趋同 B 对比 C 同化 D融合 30. 人以一定方式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称为( )。
A 印象形成 B 印象管理 C 印象整合 D印象影响 31.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关键区别在于( )。
A信息保持状态 B 信息改变程度 C 信息流动方向 D信息可塑性 32. 恭维、赞美他人,目的是让别人喜欢自己,这种印象管理策略是( )。
A 显示 B 自我抬高 C 迎合 D恳求
33. 给他人造成一个可怕的印象,希望使他人害怕自己,进而接受自己的影响或控制,这种
印象管理策略被称作( )。
A 显示 B 威吓 C 迎合 D恳求 34. 让别人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过人的能力,给人以“强有力”的印象,这种印象管理策
略被称之为( )。
A 显示 B 自我抬高 C 迎合 D恳求 35. 力图以一种“完美榜样”的形象来展示自己,这种印象管理策略被称之为( )。
A 显示 B 自我抬高 C 迎合 D恳求 36. 通过“示弱”而非“逞强”来赢得他人注意、同情或帮助,这种印象管理策略被称之为
( )。
A 显示 B 自我抬高 C 迎合 D恳求
第四章 态度部分练习题 1.以一定的经验为基础,对一定对象形成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被称之为( )。
A 印象 B 态度 C 刻板印象 D 偏见 2.构成态度的三个要素是( )。
A 主体、对象、过程 B主体、过程、评价 C对象、过程、评价 D主体、对象、评价 3.根据态度的ABC模型,构成态度的三种成份是( )。
A 主体、对象、评价 B 认知、意志、行为 C主体、过程、评价 D 认知、情感、行为 4.表明态度倾向于某一方向程度的概念是( )。
A 强度 B 深度 C 向中度 D 外显度
5.一种态度在得不到支持时所产生的挫折感强度可以作为下列选项的测量操作指标( )。
A 强度 B 深度 C 向中度 D 外显度 6.有人内心感受非常强烈,但外表却看不出来,能描述这种情形的概念是( )。
A 向中度 B深度 C强度 D外显度 7.态度与个人核心价值观的接近程度被称之为( )。
A 向中度 B深度 C强度 D外显度 8.在下列选项中,对态度的稳定性有较好预测作用的指标是( )。
A 指向性 B深度 C强度 D外显度 9.在下列选项中,对态度的稳定性有较好预测作用的指标是( )。
A 指向性 B 向中度 C 强度 D 外显度 10.与态度相一致的、可观测的行为或情绪的出现频度称之为态度的( )。
A 指向性 B 深度 C 强度 D 外显度 11.有人说,他喜欢足球,这表明了他对运动态度的( )。
A 强度 B 深度 C 指向性 D 外显度 12.有人说,他非常喜欢古典音乐,这表明了他对音乐态度的( )。
A 强度 B 深度 C 向中度 D 外显度
1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视爱情的价值超过生命,这表明了人对爱情态度的( )。
A 强度 B 深度 C 向中度 D 外显度 14.在现实生活中,说某人的“城府”很深,这是在描述他态度的( )。
A 指向性 B 深度 C 强度 D 外显度 15.当情境的意义不明时,人常常启用的态度功能之一是( )。
A 适应 B 认知 C 表现 D 防御
16.“你明天有空吗?”“什么事?”对话中的后者反映的态度功能是( )。
A 适应 B 认知 C 表现 D 防御 17.“党与腐败水火不容!”这句话反映的态度功能是( )。
A 适应 B 认知 C 表现 D 防御
18.在要短时间内引发较大程度的态度改变,信息的发布者最好是( )。
A 低权威者 B 高权威者 C 低相关者 D 高相关者
19.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或自身行为相矛盾,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态度或行为发生改变,这种观点属于态度的( )。
A 认知反应理论 B 认知相符理论 C 诱因论 D 学习理论 20.根据费希本与阿赞的观点,对一般态度有更好预测作用的行为是( )。
A 重复行为 B 特定行为 C 多重行为 D 典型行为
21.拜恩(Donn Byrne,1971)在进行态度相似性与人际吸引关系的研究时,为了排除或控制其他因素(如外貌、人格)对态度的影响,发展出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技术是( )。 A 空椅子 B 角色扮演 C 虚构/虚拟他人 D情境模拟 22.根据一种具体行为预测人的态度往往不可靠,更为可靠的是( )。
A 重复行为 B特定行为 C多重行为 D典型行为 23.由若干同类行动组成的一组行为称为( )。
A 重复行为 B相关行为 C多重行为 D典型行为
24.当社会发生恐慌时,在要短时间内影响公众的态度,信息的发布者身份最好是( )。
A普通百姓 B地方官员 C科学家 D公众人物 25.认为态度的形成是人们主动权衡利弊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
A 认知相符理论 B 情境论 C 学习论 D 诱因论 26.由于认知冲突所引起的内在不一致状态被称之为( )。
A 认知差异 B 认知冲突 C 认知不协调 D 认知矛盾 27.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人的态度,这种做法的理论根据源自( )。
A 认知相符理论 B 认知不协调理论 C 学习论 D 诱因论 28.人具有保持自我内在一致性的倾向,这种观点属于( )。
A 认知相符理论 B 认知不协调理论 C 学习论 D 诱因论 29.当发生认知不协调时,人的反应中最不可能的情形是( )。
A 改变态度或行为 B 保持态度和行为 C 重新评价认知因素 D 增加辩解理由 30.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巩固人原有的态度,则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要尽量( )。
A 避免 B 鼓励 C 淡然处之 D 引导 31.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原有的态度,则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要尽量( )。
A 避免 B 克服 C 淡化 D 引发 32.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态度改变与否的一个重要或关键因素,是能否从外部找到行为的( )。
A辩解理由 B 充分根据 C 明显动机 D 显著特征 33.根据凯尔曼的理论,不属于态度转变三阶段的选项是( )。
A依从 B 保持 C 认同 D 内化 34.根据凯尔曼的理论,态度的真正转变阶段是( )。
A依从 B 保持 C 认同 D 内化 35.根据凯尔曼的理论,态度发生表面转变,实则为印象管理策略的阶段是( )。
A依从 B 保持 C 认同 D 内化 36.根据凯尔曼的理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仍需外力维持的阶段是( )。
A依从 B 保持 C 认同 D 内化 37. 态度成为主体内在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自觉、独立、稳定的态度,其存在不需
依赖外部压力及他人支持,社会心理学中描述这种态度状态的概念是( )。 A依从 B 保持 C 认同 D 内化 38. 低威信来源的信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后,对态度改变的影响作用会增大,这一
现象被称作( )。
A 叠加效应 B 辐射效应 C 睡眠者效应 D 霍桑效应 39. 当说服者的观点与受众态度之间的差异不大时,说服力较大的人应该是身份差异( )。
A 较大的人 B 中等的人 C 较小的人 D 不确定的人 40. 当说服者的观点与受众态度之间的差异较大时,说服力较大的人应该是身份差异( )。
A 较大的人 B 中等的人 C 较小的人 D 不确定的人
41. 当受众的文化程度较高,辨别能力较强时,具有较好效果的说服方式应该是( )。
A 单面沟通 B 双面沟通 C 重点沟通 D 反复沟通 42. 当受众的文化程度较低,辨别能力较弱时,具有较好效果的说服方式应该是( )。
A 单面沟通 B 双面沟通 C 重点沟通 D 随机沟通 43. 当受众的文化程度较高,辨别能力较强时,说服者的说服意图应该( )。
A 很明确 B 隐蔽些 C 无所谓 D 视情况
44. 根据精细可能性模型,在态度形成与转变过程中,人们选择中心路径还是周边路径,取
决于下列两个因素( )。
A 认知需求和情感体验 B 动机强度和情感体验
C 动机强度和感知能力 D 认知需求和认知能力
45. 在汽车销售中,向顾客详细介绍汽车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是在引导顾客走( )。
A 周边路径 B 中心路径 C 中间路径 D 理性路径 46. 在销售中,营造热烈的现场气氛,附赠其他商品和服务,这些做法都属于( )。
A 周边路径 B 中心路径 C 中间路径 D 理性路径 47. 对于认知性态度,说服效果较好的方式是走( )。
A 周边路径 B 中心路径 C 随机路径 D 综合路径 48. 对于情感性态度,说服效果较好的方式是走( )。
A 周边路径 B 中心路径 C 随机路径 D 综合路径 49. 要使改变后的态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则态度改变的路径应该选择( )。
A 周边路径 B 中心路径 C 随机路径 D 综合路径 50. 与中心路径相比,通过周边路径改变的态度保持时间( )。
A 较短 B 较长 C 中等 D 不定
51. 让态度的持有者先少量接触较低强度的反对观点,并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则会使态度
( )。
A 更加易变 B 更不易变 C 更难预测 D 更加模糊 52. 根据“抗拒理论”,过于强烈的外部压力和明显的说服会使态度的持有者( )。
A 更加易变 B 更加坚定 C 更难预测 D 更加模糊 53. 一种态度和行为如果受到严格禁止,人们对这种态度和行为的兴趣和行为意向会( )。
A 更弱 B 不定 C 一般 D 更强 54. 通过分散对象的注意力,让对象无法有意识地组织论点来反驳呈现给他们的信息,从而
降低态度改变的阻抗,这种方法被称为( )。
A 预防免疫 B 抗拒技术 C 耶鲁态度改变法 D 分心技术 55.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的是心理的( )。
A 相似现象 B 免疫现象 C 投射现象 D 极化现象
第五章 归因部分练习题 56. 对同样的人或事,人们的归因不同,态度和行为的反应会( )。
A 相同 B不同 C 有时同,有时不同 D 完全没有规律 57. 把人的行为原因归于个人主观特性,这种归因属于( )。
A 外部归因 B 本性归因 C 主观归因 D 个性归因 58. 把人的行为原因归于个人以外的原因,这种归因属于( )。
A 情境归因 B 本性归因 C 主观归因 D 环境归因 59. 把人的行为原因归于人的能力、性格等因素,这种归因属于( )。
A 外部归因 B 内部归因 C 主观归因 D 个性归因 60. 把人的行为原因归于环境等客观因素,这种归因属于( )。
A 内部归因 B 外部归因 C 客观归因 D 条件归因 61. 海德认为,人在归因中更偏好于( )。
A 外部归因 B 内部归因 C灵活归因 D 固定归因 62. 面对挫折和失败,外控者最不可能的反应是( )。
A 怨天尤人 B 祈求“神明” C反省自己 D 听天由命 63. 面对挫折和失败,内控者最可能的反应是( )。
A 抱怨他人 B 责怪命运 C加强努力 D 观望等待 64. 不属于凯利归因理论三种信息的选项是( )。
A 稳定性信息 B 一贯性信息 C独特性信息 D 一致性信息 65. 对相同的刺激,其他人是否也会做出同样程度的行为?凯利称这种信息为( )。
A 稳定性信息 B 一贯性信息 C独特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66. 一个人对于不同刺激做出相同反应的程度被凯利称之为( )。
A 稳定性信息 B 一贯性信息 C独特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67. 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中,一个人对同样刺激表现出同样行为的频率被凯利称为( )。
A 稳定性信息 B 一贯性信息 C独特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68. 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当行为的一致性及独特性低而一贯性高时,人们会做( )。
A 外部归因 B 内部归因 C灵活归因 D固定归因 69. 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当一致性、独特性及一贯性都很高时,人们会做( )。
A 外部归因 B 内部归因 C灵活归因 D固定归因 70. 在解释他人的行为原因时,高估其内在的人格因素,低估情境因素的倾向被称之为( )。
A 片面归因错误 B 主观归因错误 C基本归因错误 D 内部归因错误 71. 人在归因时,对他人行为往往进行内部归因,对自己的行为则进行情境归因,这种归因
偏差被称之为( )。
A 自利归因 B 基本归因错误 C 一致性偏见 D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72. 造成“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的原因之一是( )。
A 卷入程度差异 B 观察角度差异 C 信息可得性 D观察者差异 73. 造成“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的另一原因是( )。
A 知觉选择性 B 知觉完整性 C 知觉显著性 D知觉恒常性
74. 人们对自己的成功进行内部归因,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外部归因,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 偏差归因 B 自利归因 C 综合归因 D双向归因 75. 对他人的失败进行内部归因、对成功进行外部归因,这种情形属于( )。
A 偏差归因 B 自利归因 C 平衡归因 D利他归因
76. 认为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而坏事则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
A 探照灯效应 B 不切实际的乐观 C 公平世界信念 D 期望效应 77.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说法反映的是信念是( )。
A 因果报应 B法制社会 C 主观期望 D公平世界 78. “不切实际的乐观”与“公平世界的信念”同属于( )。
A 防卫归因 B 基本归因错误 C 一致性偏见 D自利归因 79. 认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人格相一致,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
A 探照灯效应 B 基本归因错误 C 一致性偏见 D公平世界信念 80. 对“一致性偏见”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
A 知觉选择性 B 知觉完整性 C 知觉显著性 D知觉恒常性 81. 过高地估计他人对自己的注意程度,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 自利归因 B 鸡尾酒会效应 C一致性偏见 D探照灯效应 82. 高估自己的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性程度,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
A一致性偏见 B 探照灯效应 C 基本归因错误 D自利归因 83. 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人都存在基本归因错误倾向,但在程度上(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后者大于前者 C 二者差异不大 D二者差异不定 84. 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人都存在归因偏差,在偏差程度上( )。
A 后者大于前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 二者差异不定 D二者差异不大 85. 就文化比较而言,“探照灯效应”更可能显著地出现于( )。
A 典型的美国人 B传统的中国人 C 任何文化的人 D特定文化的人
第六章 人际吸引与人际排斥部分练习题
86. 人与人之间由于积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而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相互趋近倾向被称为( )。
A 人际吸引 B 积极情感 C 喜欢 D友谊 87. 交往双方的个性特点、心理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相补充的关系,从而增加了人际
吸引力,这种现象称为( )。A 互偿 B 吸引 C补偿 D互补 88. 人际交往中一方的某些特点满足了另一方的心理需要,从而使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了吸引
力,这种现象称为( )。
A 互补 B 吸引 C 代偿 D补偿 89. “办公室恋情”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促成其“人际吸引”的因素是( )。
A 相貌 B 熟悉 C 恐惧 D寂寞 90. \远亲不如近邻\,这种说法反映了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之一是( )。
A 接近 B相异 C相似 D互补
91. 一些不出名的影视演员希望通过多上镜头“混个脸熟”,从而为自己争取“出名”的机
会,这其中利用的“人际吸引”因素是( )。
A 独特 B 相貌 C 熟悉 D 接近 9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说法反映了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之一是( )。
A 相似 B 熟悉 C接近 D 相貌 93. 拜恩(D. Byrne,1971)在进行态度相似性与人际吸引关系的研究时,为了排除或控制
与态度无关的变量(如外貌、人格)的影响,发展出的一种技术是( )。 A 空椅子 B角色扮演 C虚构/虚拟他人 D情境模拟 94. 由于增加接触而变得熟悉起来,从而提高了人际吸引力,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近因效应 B马太效应 C单纯接触效应 D接近效应 95. 根据单纯接触效应,能够引起人产生好感的因素是,( )。
A 相貌 B接近 C相似 D熟悉
96. “单纯接触效应”发生的条件是:人们对于所接触的对象的印象不能是( )。
A 正性的 B中性的 C负性的 D陌生的 97. “相似引发好感”,但这种相似不能是( )。
A 认可的 B中性的 C积极的 D负性的 98. 熟悉程度与人际吸引力的关系呈( )。
A “倒U”关系 B正态分布 C正相关 D负相关
99. 当人们的兴趣、需要或人格特点相左时,“增加接触”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是( )。
A 喜欢 B接近 C好感 D冲突 100.当人们的兴趣、需要或人格特点相近或相同时,“增加接触”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是( )。
A 喜欢 B接近 C反感 D冲突 101.随着陌生人之间熟悉程度的增加,人们的喜欢程度也可能会随之( )
A 减少 B增加 C持平 D消失
102.在异乡,“老乡”关系往往成为联系人们情感的一种纽带,造成这种人际吸引现象的原
因是( )。
A 接近 B乡音 C地域 D相似 103.在异乡,“老乡”关系往往成为联系人们情感的一种纽带,造成这种人际吸引现象的原
因是( )。
A 接近 B乡音 C地域 D相似 104.当灾难和危险降临的时候,即使是原本不熟悉的人也容易凝聚起来,造成这种亲和需要
的原因是( )。
A 接近 B相似 C相异 D恐惧 105.“犯错误效应”是指:人在犯错误时个人吸引力会( )。
A 下降 B上升 C保持不变 D消失 106.才能与人际吸引力的关系呈( )。
A “倒U”关系 B正态分布 C正相关 D负相关
107.根据N.H.Aderson的“形容词选择”研究,最具人际吸引力的心理品质是( )。
A 公正 B大方 C真诚 D勇敢 108.人对于一定对象的积极情感体验和心理上的向往倾向被称之为( )。
A 好感 B喜欢 C亲和 D爱慕
109.人与人之间由于消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而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相互离散倾向称为( )。
A 人际疏离 B人际排斥 C 人际竞争 D 人际冲突 110.常见的人际排斥现象不包括( )。
A 嫉妒 B竞争 C 冲突 D 争论
111.在现实或想象中,对于他人已经得到、或可能得到某种利益的情形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攻
击倾向的消极态度被称之为( )。
A 排斥 B嫉妒 C 焦虑 D 敌意 112.嫉妒与羡慕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具有( )。
A 攻击倾向 B 向往心态 C 明确态度 D 行为倾向
113.当人们察觉到他人得到了自己所看重的利益时,当下直接产生的嫉妒体验被称之为
( )。
A 内隐嫉妒 B外显嫉妒 C反应性嫉妒 D怀疑性嫉妒 114.仅仅是担心他人会得到自己所看重的利益而产生的嫉妒,是( )。
A 内隐嫉妒 B外显嫉妒 C怀疑性嫉妒 D反应性嫉妒 115.嫉妒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 )。
A 行为 B态度 C意向 D 敌意 116.嫉妒发生的基础是( )。
A 情境认知 B情感体验 C攻击意向 D 敌意累积 117.在下列选项中,嫉妒较少发生的情形是( )。
A 见到他人得益 B他人可能得益 C想象他人得益 D 没人能够得益 118.对别人得到或拥有的东西(或生存状态)具有一种向往的态度,但对拥有者本人没有攻
击倾向或负性态度,这种情形被称之为( )。
A 羡慕 B 嫉妒 C 向往 D 渴望 119.“当人眼睛是黑的时,心是红的;当人的眼睛变红时,心就黑了”,这段春晚小品台词
描述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
A 羡慕 B 嫉妒 C 向往 D 渴望 120.只在内心产生嫉妒的体验而在情绪与行为上无明显的外部表现,这种情形被称之为
( )。
A 内隐嫉妒 B 外显嫉妒 C 不完全嫉妒 D 内向嫉妒 121.对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对象的嫉妒被称之为( )。
A 上行嫉妒 B 平行嫉妒 C 下行嫉妒 D 强势嫉妒 122.对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对象的嫉妒被称之为( )。
A 上行嫉妒 B 平行嫉妒 C 下行嫉妒 D 弱势嫉妒
123.对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当的对象的嫉妒被称之为( )。
A 上行嫉妒 B 平行嫉妒 C 下行嫉妒 D 平等嫉妒 124.对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对象的嫉妒被称之为( )。
A 上行嫉妒 B 平行嫉妒 C 下行嫉妒 D 优势嫉妒 125.由于社会地位和力量的差距,上行嫉妒的攻击形式通常表现为( )。
A 内隐主动攻击 B 外显主动攻击 C 内隐被动攻击 D 外显被动攻击 126.由于存在社会评价的压力,在矛盾没有激化前,下行嫉妒通常表现为( )。
A 内隐攻击 B 外显攻击 C 隐蔽攻击 D 公开攻击 12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嫉妒发生的主观原因的选项是( )。
A 被剥夺感 B 不公平感 C 无安全感 D 满足感 128.引发嫉妒的根本原因是( )。
A 主观因素 B 资源不足 C 机会排他 D 客观因素 129.不属于嫉妒作用的选项是( )。
A 动机作用 B 维护自尊 C维护人缘 D 保护自我 130.在应对他人嫉妒的方法中,不合适的是( )。
A 低调处事 B 冲突对抗 C认知调整 D 行为控制 131.竞争是个人或群体在追求同一目标的过程中对他人产生的( )。
A 争夺性行为 B攻击性行为 C 排斥性行为 D反社会行为 132.当社会比较导致不公平感和嫉妒时,不适用于减弱或消除嫉妒的方法是( )。
A 重新评价自己 B 重新评价他人 C改变比较对象 D 改变比较时机 133.在可以选择合作或竞争的情境中,人们会优先选择竞争,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竞争本能 B 竞争倾向 C竞争优先 D竞争优势 134.多依奇等人进行的关于合作与竞争研究的一个经典实验名称是( )。
A囚犯困境 B卡车运输 C华尔街游戏 D社区游戏
135.资源与机会的不足,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和控制感,社会比较所产生的差距感,超越对方
的动机,以及对情境的不同解读等等都会导致竞争行为的( )。 A 增加 B 减少 C化解 D 转化 136.人在彼此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对抗的行为状态就是( )。
A 对抗 B矛盾 C敌意 D冲突 137.不属于冲突形成与发展阶段的选项是( )。
A 酝酿 B对抗 C平息 D冲突 138.人在彼此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对抗的行为状态就是( )。
A 对抗 B矛盾 C敌意 D冲突
139.冲突中的一方向对方施加压力和影响,要求对方放弃原来的对立要求来顺应自己,这种
冲突解决策略是( )。
A 协商 B控制 C妥协 D分离
140.冲突各方通过直接接触或第三方调停,找到一个能使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这种
冲突解决策略是( )。
A 协商 B控制 C妥协 D分离 141.冲突的一方或各方降低原来的要求,以求得冲突解决,这种策略是( )。
A 协商 B控制 C妥协 D分离
142.冲突一方或多方在冲突没有解决、或者是无望解决的情况下的“退出”行为属于( )。
A 协商 B控制 C妥协 D分离
第七章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部分练习题
143.人际交往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 )。
A 接近或疏离 B直接相互作用 C 互动结果 D稳定的关系 144. “来而不往非礼也”,体现的人际交往原则是( )。
A 交互原则 B效用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 D真诚原则
145.人们对一种关系的评价取决于自己在这种关系中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回报,以及二者之
间的比较。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146.人们在交往中并非只是简单地追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双方的
付出与收益之间的公平性。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147.重新建立一种人际关系与维持原有人际关系的成本比较也是决定人际关系的一个因素。
人总是倾向于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148.公平感决定着人际交往能否保持下去,保持公平的方法包括恢复实际的公平和调整主观
的公平感,如重新评价对方或重新评价自己。这种观点属于人际交往的( )。 A 公平理论 B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C 社会交换理论 D发展阶段理论 149.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不属于人际交往三种基本需要的选项是(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150.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需要接纳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所接纳;这种需要属于
(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151.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有控制、支配他人或被他人控制、支配的需要;这种
需要属于(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152.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需要给予或得到情感方面的关注。这种需要属于( )。
A 支配 B包容 C 控制 D感情 153.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际关系(包括群体)的建立过程是( )。
A 包容—支配—情感 B支配—包容—情感
C 支配—情感—包容 D感情—包容—支配
154.根据舒茨的人际关系取向理论,人际关系(包括群体)的瓦解过程是( )。
A失去控制—不能包容—感情失和 B不能包容—感情失和—失去控制
C 感情失和—不能包容—失去控制 D感情失和—失去控制—不能包容
155.根据阿尔特曼和泰勒的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理论,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顺序是( )。
A定向—情感交流—情感探索—稳定交往 B定向—稳定交往—情感探索—情感交流
C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 D 定向—情感探索—稳定交往—情感交流 156.根据阿尔特曼和泰勒的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理论,与“熟人”交往的原则是( )。
A 热情大方 B保持礼貌 C关注优点 D宽容缺点 157.交“朋友”的重要准则是( )。
A 不谈隐私 B保持礼貌 C关注优点 D宽容缺点 158.交“好朋友”的重要准则是( )。
A 不谈隐私 B保持礼貌 C 宽容缺点 D关注优点 159.各方有共同的利益并有足够的机会相遇,是合作的( )。
A 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促进条件 160.合作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朋友关系 B共同获益 C力量相当 D理性信任 161.合作的“开始”的规律是( )。
A 全面合作 B重点合作 C从一点开始合作 D随机合作 162.根据艾克斯罗德(A. Axelrod,1984)的研究,合作的最佳行为策略是( )。
A 对等反应 B 从不背叛 C 总是合作 D 严厉惩罚 163.根据艾克斯罗德(A. Axelrod,1984)的研究,合作的最佳策略特征是( )。
A 有固定程序 B 简单易识别 C 复杂难捉摸 D 灵活多变 164.影响合作的情境结构主要有三种,不属于这三种结构的是(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65.一方的获得、成功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失败,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66.体育比赛和管理中的“末位淘汰”这类情境结构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67.一方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就必须考虑和保证他人的利益,否则己方也无法
获得利益,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68.处于危难中的人通过相互帮助才能更快地脱离险境,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69.生物界的“共生”现象,如海葵与寄居蟹,在情境结构上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70.生物界“食物链”上紧邻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在情境结构上主要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71.个体的存在状态只与自身有关,不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72.在下列情境结构中,能够导致竞争而非合作的情况是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73.在下列情境结构中,能够导致合作而非竞争的情况是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74.对人的行为导向既不是竞争性的,也不是合作性的情境结构是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75.个体的存在状态只与自身有关,不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情境结构属于 ( )。
A 独立性存在 B 依赖性共存 C 竞争性共存 D 合作性共存 176.“沟通”是达成合作的( )。
A 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促进条件 177.作为一种竞争策略来使用的“合作”,其最终目的是( )。
A 共同获益 B消灭对手 C削弱对手 D扶植对手 178.以相互喜欢为基础、以相互帮助或相伴为指向的一种亲密关系是( )。
A 亲和 B喜欢 C友情 D爱情 179.与友情准则的遵守程度高度相关的因素是友情的( )。
A 持续时间 B双方性别 C 内容方面 D 深度
180.人在老年期的社交能力会下降,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的观点是
( )。
A 社交障碍 B角色退出 C 社会情绪选择 D 生理衰退 181.人在年轻的时候追求的是智力目标,而在年老之后追求的是感情目标。此时人会系统地
调节自己的社交圈子,提高对现有交往对象的满意感,而放弃一些不甚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理论观点属于 ( )。
A 社交障碍 B角色退出 C 社会情绪选择 D 对象选择 182.赖特认为,女性的友情特点通常是 ( )。
A 共同活动 B感情分享 C利益交换 D寻求帮助 183.赖特认为,男性的友情特点通常是 ( )。
A 共同活动 B感情分享 C利益交换 D寻求帮助 184.根据鲁宾的观点,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爱情和友情区别标志的选项是( )。
A 高度特异依恋 B无条件关怀与奉献 C 交往频度 D 亲密行为 185.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爱情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外来力量试图干预或破坏
双方的亲密关系,则亲密关系的双方会( )。
A 趋于分手 B关系更好 C关系不定 D关系更坏
186.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不属于“三元”成分的选项是(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187.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爱情中的感情性成份是(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188.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爱情中的认知性成份是(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189.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爱情中的动机性成份是( )。
A 亲密 B激情 C交流 D承诺
190.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亲密感而无激情和承诺的爱属于 ( )。
A 喜爱 B迷恋 C空洞的爱 D 平淡的爱 191.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激情而无亲密和承诺的爱属于 ( )。
A 喜爱 B迷恋 C空洞的爱 D 平淡的爱 192.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承诺而无亲密和激情的爱属于 ( )。
A 喜爱 B迷恋 C空洞的爱 D 平淡的爱 193.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亲密和激情而无承诺的爱属于 (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空洞的爱 D 愚蠢的爱 194.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亲密和承诺而无激情的爱属于 (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空洞的爱 D 虚幻的爱 195.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只有激情和承诺而无亲密的爱属于 (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空洞的爱 D 愚蠢的爱 196.根据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既有亲密,也有激情和承诺的爱属于 ( )。 A 浪漫的爱 B友伴的爱 C完美的爱 D 虚幻的爱
第八章 人际相互作用部分练习题 197.在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下,个人的态度或行为向着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的现象被称之为( )。
A 社会影响 B 人际影响 C 从众 D 社会干扰 198.为了把事情做对,在情境不明情况下跟随多数人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从众 D 信息性从众 199.明知他人是错误的,但为了不引起他人的反感,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喜欢而跟随多数人
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从众 D 信息性从众 200.阿希实验中的“从众”属于(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从众 D 信息性从众 201.在模糊情境和危机情境中,人易发生(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从众 D 信息性从众 202.在明确情境中,人容易发生(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从众 D 信息性从众 当个人中的人会增加从众性,而在明确情境中的人则会减少从众行为。 203.当个人的判断或行为很重要、情境模糊时,人容易发生(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从众 D 信息性从众 204.可以导致人们的私下接纳、公开顺从的是(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影响 D 信息性影响 205.可以导致公开顺从,但并不一定导致私下接纳的情形是( )。
A 从众 B 社会影响 C 规范性从众 D 信息性从众 206.当个人的判断或行为很重要、情境模糊时,人的从众性容易( )。
A 增加 B 减少 C 保持稳定 D 随机变化 207.当个人的判断或行为很重要、情境明确时,人的从众性容易( )。
A 增加 B 减少 C 保持稳定 D 随机变化 208.以实验的方法揭示了人具有服从权威特性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
A 阿希 B 奥尔波特 C 米尔格莱姆 D 费斯廷格 209.心理学家们对服从行为的解释中不包括( )。
A 行为策略说 B 被迫选择说 C 责任转移说 D 合法权力说 210.在无胁迫情形下答应他人请求的现象被称为( )。
A 服从 B 依从 C 顺从 D 从众
211.先提出一个大要求,遭到别人拒绝后紧接着再提一个小要求,从而使得小要求容易被接
受,这种依从诱导技术被称之为( )。
A 低球技术 B 留面子技术 C 登门槛技术 D 附赠技术 212.先提出一个小要求,得到满足后紧接着再提出另外一个大要求,使得大要求容易被人接
受,这种依从引导技术被称之为( )。
A 低球技术 B 登门槛技术 C 留面子技术 D 附赠技术 213.先提出一个小的、容易被接受的要求,当这个要求被满足后,再顺势扩大要求,这种依
从引导技术就是( )。
A 低球技术 B 登门槛技术 C 留面子技术 D 附赠技术 214. “行行好,给我五角钱吧!”这种乞讨策略属于( )。
A 低球技术 B 登门槛技术 C 留面子技术 D 引人注意技术 215.由于他人在场而导致了活动效率提高,这种现象属于( )。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社会惰化 D 社会补偿 216.由于他人在场而导致了活动效率下降,这种现象属于(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17.当任务比较简单或熟悉时,他人在场容易产生(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18.如果任务复杂、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或深入思考时,他人在场容易导致(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19.足球队由于主场观众的助威而表现得比在客场好,这种现象属于(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20.足球队在客场的表现通常弱于主场,这其中可能的社会心理原因是(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21.如果任务复杂、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或深入思考时,他人在场容易导致(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22.如果任务复杂、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或深入思考时,他人在场容易导致(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23.由于与他人一起工作而降低自己努力程度的现象属于( )。
A 社会干扰 B 社会助长 C 社会惰化 D 社会补偿
224.由于担心团队中的他人工作做不好,而增加了自己责任心和努力程度的现象属于( )。
A 社会干扰 B 社会惰化 C 社会补偿 D 社会助长 225.与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独自完成任务时要大,这种现象称为(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助长 226.当个人努力不易被识别出来,任务的复杂程度较高时,人容易发生(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懈怠 D 社会助长 227.当个人努力容易被识别出来,任务的复杂程度较低时,人较不易发生(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懈怠 D 社会助长 228.当个人的努力情况能够被识别出来,个体对群体成功的认同程度较高时,不容易发生
(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懈怠 D 社会助长 229.当个人的努力情况不易被识别出来,个体对群体成功的认同程度较低时,容易发生(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懈怠 D 社会助长 230.当群体成员一起工作时,群体负责人感受的责任压力较大,这时他容易产生(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懈怠 D 社会助长 231.当群体成员对群体工作的结果非常看重时,群体成员容易产生( )。
A 社会补偿 B 社会干扰 C 社会懈怠 D 社会助长 232.群体决策比个体决策更多冒险,这种现象称作( )。
A 风险决策 B 冒险转移 C 冒险决策 D 冒险升级
233.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由原来的一般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
性地位的现象称之为( )。
A 群体极化 B 社会助长 C 群体思维 D 冒险升级 234.通过讨论使群体意见由原来的两极状态向趋中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 )。
A去极端化 B 群体极化 C 冒险转移 D 社会抑制
235.在群体决策过程中,不同意见受到压制或忽视,群体以表面无异议的方式通过了一种决
策,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去极端化 B 群体极化 C 群体思维 D 社会抑制 236.一个相对封闭、凝聚力高、领导强势的群体容易发生( )。
A社会惰化 B 社会补偿 C 群体思维 D 社会抑制
第九章 反社会行为部分练习题
2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反社会行为”构成条件的选项是( )。
A主观故意性 B 行为破坏性 C 规范禁止性 D 后果严重性 23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反社会侵犯行为”构成条件的选项是( )。
A有意性 B 伤害性 C 规范禁止性 D 后果严重性 239.法警执行法院判决令,依法处决罪犯,这种行为属于( )。
A反社会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 侵犯行为 D 攻击行为 240.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 )。
A反社会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 侵犯行为 D 攻击行为 241.象交通肇事致人伤残这类过失犯罪行为属于( )。
A反社会行为 B过失行为 C 侵犯行为 D 攻击行为 242.下列理论中,不属于对侵犯行为进行理论解释的选项是( )。
A本能论 B挫折侵犯理论 C 社会学习论 D 社会交换论 243.挫折导致侵犯,挫折越大,侵犯的强度也就越大。这种观点属于( )。
A挫折侵犯理论 B早期挫折侵犯理论 C 后期挫折侵犯理论 D 社会侵犯论 244.“人之所以会产生报复行为,是因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种解释属于( )。
A 社会学习论 B 社会交换论 C 本能论 D 挫折侵犯论 245.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之外的其它后果。这种观点属于( )。
A挫折侵犯理论 B早期挫折侵犯理论 C 后期挫折侵犯理论 D 社会学习论 246.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
境因素的影响。这种观点源自( )。
A挫折侵犯实验 B武器效应实验 C 权威服从实验 D 从众实验 247.进行“武器效应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
A米尔格莱姆 B班杜拉 C 伯克威茨 D 多拉德 248.认为仅仅通过观察就能获得攻击行为的经验,这种理论属于( )。
A 挫折侵犯论 B 社会交换论 C 本能论 D 社会学习论 249.侵犯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强化获得,也可以通过去学习或再学习过程予以消除,这种观
点属于( )。
A 挫折侵犯论 B 社会交换论 C 本能论 D 社会学习论 250.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或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工具性侵犯通常与挫折( )。
A有直接关系 B 无直接关系 C 有间接关系 D 有随机关系
251.认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这种理论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 本能论 C 社会规范论 D 社会交换论 252.认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都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理论属于( )。
A本能论 B 社会学习论 C 社会规范论 D 社会交换论 253.个人身份和责任意识丧失的现象被称之为( )。
A 行为失范 B 个性缺失 C 自我同一性紊乱 D 去个性化 254.“去个性化现象”不易发生的情形是( )。
A 正常社会生活中 B 匿名状态下 C 群体事件中 D 酒精和精神类药物作用下 255.去个性化的情境会使人们发生侵犯行为的可能性( )。
A 降低 B 稳定 C 增加 D 随机化 256.影视节目中的暴力节目会导致侵犯行为的( )。
A 降低 B 增加 C 稳定 D 随机化 257.在下列措施中,更能有效预防和遏制犯罪的举措是( )。
A 严厉惩罚 B 及时惩罚 C 公正惩罚 D 及时公正惩罚 258.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说谎”这种反社会行为构成条件的选项是( )。
A 有主观故意 B 与事实不符 C 损人或利己 D 造成明显后果 259.所谓“善意的谎言”一般是出于利他的目的,这种行为应属于( )。
A 反社会行为 B 亲社会行为 C 性质不明行为 D 不道德行为 260.腐败行为的主要危害是( )。
A 破坏社会秩序 B 破坏社会心态 C 诱发犯罪 D 三者全是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部分练习题 261.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益的行为都属于( )。
A公益行为 B 助人行为 C 亲社会行为 D 利他行为 262.有人拣到钱包和证件后要求失主付给其一定的报酬,这种行为属于( )。
A 助人行为 B 敲诈行为 C 不道德行为 D 亲社会行为 263.以人为帮助对象的行为属于( )。
A 助人行为 B 利他行为 C 公益行为 D 亲社会行为 264.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救人行为属于( )。
A 助人行为 B 利他行为 C 公益行为 D 亲社会行为 265.认为人做好事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 本能论 C 社会规范论 D 社会交换论 266.认为人做好事都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 本能论 C 社会规范论 D 社会交换论 267.人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以及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 本能论 C 社会规范论 D 社会交换论 268.利他行为是一些生物与生俱来的行为,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学习论 B 本能论 C 社会规范论 D 社会交换论 269.坎贝尔提出的三种与助人行为有关的基本社会规范中不包括( )。
A社会责任规范 B互惠规范 C 社会公平规范 D 社会关系规范 270.最早提出社会学习概念的是( )。
A班杜拉 B多拉德 C 罗特 D 科尔伯格 271.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人的行为是习得的,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观察 B 模仿 C 强化 D 社会学习 272.与多拉德和米勒不同,班杜拉强调社会学习过程是通过( )。
A 观察 B 奖励 C 强化 D 亲历经验 27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直接对行为结果进行的强化是( )。
A 替代强化 B 外部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观察强化
274.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观察者虽然没有亲自受到酬赏或惩罚,但榜样得到的结果被他体验
到了,这种强化属于( )。
A 替代强化 B 外部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观察强化 275.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人在行为之前已经先确定好了评价的标准,并根据这个标准对获得
积极性评价的行为进行自我称赞,这种情形属于( )。
A 替代强化 B 外部强化 C 自我强化 D 观察强化 276.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不属于强化作用的选项是( )。
A 传递信息 B 诱发动机 C 调节行为 D 社会学习
277.在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况下,在场的人越多,出手救援的人可能越少,出手救援的时间可
能越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
A旁观者效应 B 社会冷漠 C 社会惰化 D 社会干扰 278.由于他人在场而降低了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这种情形被称之为( )。
A 社会干扰 B 社会惰化 C 社会冷漠 D 责任分散效应 279.根据Latané 和 Darley的助人行为决策理论,助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知识和理性决策
过程,这个过程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 注意并解释—确定责任—权衡利弊—确定能力与方式
B 确定责任—注意并解释—权衡利弊—确定能力与方式 C 权衡利弊—确定责任—注意并解释—确定能力与方式 D 确定能力与方式—确定责任—注意并解释—权衡利弊
第十一章 大众社会心理现象部分练习题
280.一定时期内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人群中迅速而广泛流传开来的社会现象就是( )。
A 流行 B 时尚 C 时髦 D 时狂 28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流行现象的选项是( )。
A 时髦 B 时尚 C 时滞 D 时狂
282.一种文化元素短时间内在一定社会人群中迅速流传开来的现象被称之为( )。
A 流行 B 时狂 C 时髦 D 时尚 283.一种新颖生活样式在一定人群中得到迅速接纳和尊崇的现象被称之为( )。
A 流行 B 时髦 C 时狂 D 时尚 284.短时间内众人迅速卷入的一种爆发性、非理性的流行现象被称之为( )。
A 时髦 B 时尚 C 时滞 D 时狂 285.当今社会中的许多“恶炒”现象,如炒黄金、炒股票、炒房地产等等社会现象都可归入
( )。
A 时尚 B 时髦 C 时狂 D 流行 286.法国学者塔德总结出的“模仿三定律”中不包括( )。
A 上升律 B 下降律 C 几何级数律 D 先内后外律 287.恶意捏造并在人群中故意散布的攻击性的负性消息就是( )。
A 流言 B 传闻 C 传言 D 谣言 288.在人群中传播的、真实性未得到证实的中性或正性的消息是( )。
A 传闻 B 流言 C 传言 D 谣言 289.人群中误传或讹传的消息就是( )。A 传闻 B 流言 C 传言 D 谣言 290.谣言、流言和传闻三者共同的特点是( )。
A 不确切性 B 恶意性 C 虚妄性 D 反社会性 291.谣言在传播过程中会被( )。A 削平 B 磨尖 C 同化 D 三者都是 292.社会成员普遍担心某种不希望发生的社会状态即将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
包含着不正确的认知和过度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这种情形被称之为( )。 A 社会骚乱 B 恐惧情绪 C 社会恐慌 D 过度焦虑 293.众多社会成员在短时间内对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所做出的非理性破坏行为就是( )。
A 社会恐慌 B 社会动乱 C 社会骚乱 D 群体事件 294.群体成员以对抗方式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冲突形式就是( )。
A 社会恐慌 B 社会动乱 C 社会骚乱 D 群体事件 295.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社会心理条件的选项是( )。
A 不公平感 B 不信任感 C 无助感 D 不确定感 296.群体性事件的触发条件是( )。
A 偶发事件 B 谣言和流言 C 有关部门不当行为 D 三者都是 297.人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态度就是( )
A 刻板印象 B 偏见 C 歧视 D负性刻板印象 29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偏见表现的选项是( )。
A 负性刻板印象 B 负性非理性情绪与情感 C 歧视行为 D 三者都是 299.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认为那些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跟自己更相像,这种现象被
称之为( )。
A 内群体偏袒效应 B假定相似性效应 C外群体同质性效应 D社会认同效应
300.人们倾向于把外群体的人看作是同质的人,即在特质、人格等方面都没有差别的人,这
种现象被称之为( )。
A 内群体偏袒效应 B假定相似性效应 C外群体同质性效应 D社会认同效应 301.人通常会对内群体成员给出更积极的评价,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更有利的归因,这种现象
被称之为( )。
A 内群体偏袒效应 B假定相似性效应 C外群体同质性效应 D社会认同效应 302.借助一定媒体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选择的信息发布行为就叫做( )。
A 新闻 B 宣传 C 舆论 D 谣言 303.反映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公众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这个概念就是( )。
A 新闻 B 宣传 C 舆论 D 谣言 304.对待谣言的原则应该是( )。
A 除早 B 除小 C 除了 D 三者都是 305.群体成员以对抗的方式表达诉求、处理矛盾的一种冲突形式是( )。
A 社会骚乱 B 社会恐慌 C 社会动乱 D 群体事件
306.反映民心与民意、对社会进行监控、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发挥这些作用的是
( )。
A 舆论 B宣传 C 传闻 D 流言 307.人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态度被称作( )。
A 偏见 B 刻板印象 C 歧视 D 敌意 308.人们对内群体成员有偏袒的倾向,这一观点属于社会( )。 A 认知理论 B认同理论 C 学习理论 D 动机理论 简答题
1.亲社会: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理论解释:进化心理学、社会规范论、社会交换论和社会学习论。
2.反社会:反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特别是公共道德、法律和职业伦理规范),对社会文明发展不利的行为。
理论解释:本能论、挫折侵犯理论和社会学习论。
3.凯尔曼态度转变:凯尔曼认为,态度的转变要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内化。凯尔曼的态度转变理论为社会控制和组织管理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理论。
4.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发展:阿尔特曼和泰勒(I. Altman & D. A. Taylor,1973)提出了人际关系发展的四阶段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大致会经历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