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票操作票管理制度 下载本文

a. 需要填写操作票的操作,是否按规定填写,是否使用正规的操作术语,操作人和监护人是否核 对模拟图;

b. 实际操作前是否进行模拟操作;

c. 监护人是否按所填写的操作票内容逐项发布操作命令,操作人员复诵操作命令是否严肃认真,

声音是否宏亮清晰。每一项操作是否分步打“√”,全部操作完毕后是否进行复查;

d. 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倒闸操作是否由熟练的值班员操作;监护人是否落实责任;

e. 操作中发生疑问时,是否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运行值班负责人和值长报告,是否擅自更改操作票 或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f. 非集控运行单元控制机组的停、送电操作是否填写“设备停电联系单”、“设备送电联系单”,

是否持停、送电联系单到现场进行核对; g. 是否存在无票操作或先操作后补票的现象;

h. 每次操作后,是否对本次操作过程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的落实进行总结;对于没有标准

票的操作是否按规定审批手续转入标准票库管理; i. 其它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有关规定和本标准。 操作票合格率的计算

已执行的合格操作票份数

操作票合格率= ──────────── ×100%

已执行的操作票总份数

注:作废、未执行的操作票”不进行合格率统计。 标准操作票使用率的计算

已执行的标准操作票份数

标准操作票使用率= ─────────────- ×100%

已执行的合格操作票总份数

操作票中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6.8.1 操作人应负的安全责任

6.8.1.1 填写操作票,对操作票是否合格、内容是否和操作目的相一致负责;

6.8.1.2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规程》和《危险点控制措施票》执行,规范操作行为;

6.8.1.3 严格按照监护人的指令进行操作,正确执行监护人的命令; 6.8.1.4 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疑问,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向监护人汇报; 6.8.1.5 脱离监护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向值班负责人汇报; 6.8.1.6 对发生的误操作负直接责任。 6.8.2 监护人应负的安全责任

6.8.2.1 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审核、补充危险点控制措施票; 6.8.2.2 审查操作票是否合格,内容是否和操作目的相一致,检查操作人是否一次性带齐所需操作工具;

6.8.2.3 在操作过程中监督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票,提醒操作人现场有哪些不安全因素;

6.8.2.4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规程》规范操作人的操作行为,对操作命令的正确性负责;

6.8.2.5 在操作过程中监督操作人不得进行与本次操作无关的工作; 6.8.2.6 及时发现操作票内容和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地方,并立即终止操作,汇报值班负责人,核实后,根据指令进行下一步工作。 6.8.3 值班负责人(运行班长、单元长)应负的安全责任

6.8.3.1 指派操作人、监护人,对监护人、操作人是否符合要求负责; 6.8.3.2 操作前组织操作人、监护人认真分析系统运行方式、操作环境特点、人员身体精神状况等,制定或补充、完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并交待注意事项;

6.8.3.3 审查操作票的操作内容与操作任务是否相符,是操作票是否符合标准的最终责任人;

6.8.3.4 操作完成后,组织操作人、监护人对本次操作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提高危险点分析的准确性和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6.8.4 值长应负的安全责任

6.8.4.1 组织或指定运行值班负责人进行复杂的电气倒闸操作和热力机械系统的危险点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并进行审查补充; 6.8.4.2 不得批准没有危险点控制措施的操作票;

6.8.4.3 确认相关设备、系统所处的状态满足操作条件,下达操作命令; 6.8.4.4 审查操作票是否合格,审查操作人、监护人是否符合操作要求; 6.8.4.5 确认监护人、操作人均没有同时安排其它工作;

6.8.4.6 重大操作完毕,通过录音对操作过程进行检查。 附图:

电气第一种工作票

NO。 编号:

1、工作负责人(监护人): 班组 附页: 张

2、工作班成员: 共 人

3、工作地点:

4、工作内容: 5、计划工作时间:自 年 月 日 时 分 至 年 月 日 时 分 6、安全措施:

下列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填写: 下列由工作许可人填写:

应断开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包括填写前已断开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注明编号)、应取熔断器(保险): 已断开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注明编号)、已取熔断器(保险): 应装设接地线、隔板、隔罩(注明确切地点),应合上接地刀闸(注明双重名称): 已装设接地线、隔板、隔罩编号 (注明地线编号和地点),已合上接地刀闸(注明双重名称):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