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上海市嘉定、宝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下载本文

////

21、文中两处“激动”原因各不相同。第6段中“我”“激动”是因为 第⑦段中“两位小记者”“激动”是因

为 (4分)

22、第⑧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分) 23、对文章最后三段,下列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点明老伯的身份其实是大学老校长。 B.表明老伯依旧坚持从事着研究工作。 C.突出老伯是一个有文化有礼貌的学者。 D.借老伯自语告诉读者人生的重要意义。

24、有人认为,第?段可以删掉。你的看法呢?请简述理由。(4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5-26题(10分) 【材料一】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厉害,后来却好起来了, 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材料二】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 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 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摘自“360百科‘对联’目录条” 【材料三】

对对子是文人雅士的游戏,题写对联是古代重要的文化活动。常见的题写方式有: A.拆字:用拆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B.谐音:用语音相谐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C.回文:用顺读或逆读均可的对联。 D.叠字:用重叠其字的方式写成的对联。 E.歇后:用歇后语格式写成的对联。 F.集句:用集取名句方式写成的对联。

——选自《高中文史拓展阅读·语言科技分册》

25、从上述三段材料中,我们可以从中提炼有关“对联”的信息各不相同。(4分)

////

////

【材料一】反映出少年时代的鲁迅要在私塾里学习“对课”。 【材料二】简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下列两组对联,依次分别运用了【材料三】中所说的______、_____题写方式(2分) 第一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第二组:“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2)根据上述材料中的相关介绍,与“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对应的,可以用《醉翁亭记》 中的“_____________”作为下联。(2分)

(3)简单分析“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这则联语的题写方 式以及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进步,从这里开始 要求:

(1)字数在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 (3)不能抄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 (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