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物理上册双周练试题2 下载本文

高三年级学科双周练试卷

物 理

命题人:杨建华 审核朱攀

1.(江苏省苏北四市2008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试题)如图,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s.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 (l+s)

m F B.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f s M C.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f (l+s)

l D.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f s 2.(江苏省南京市2008年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能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下面列出的是关于三颗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距离s的表达式,其中正确的是( ) A.3R B.23R

4?2C.33

gR2T222gRTD.33

4?23.(青岛市2008届第一次质检)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轴方向运动,拉力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x0处时的动能为 ( )

x0 O A.0 F ? x 1F B.Fmx0

2C.

?4Fmx0 42x0

Fm

x0

D.

?O x 4.(济南市2008年5月质检)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动速度为v1,加速度为

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rA.1?

a2R

a1R2B.?2

a2rC.

v1r? v2RD.

v1?v2r R

5.(泰安市2008年5月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不考虑电机本身耗电及设备耗能)

1A.电动机做的功为mv2

22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v

?g1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

2D.电动机的功率为μmgv

6. (枣庄市2008年模拟考试)2007年我国发射了环月无人宇宙飞船——“嫦娥一号”。已知月球半径为R,当“嫦娥一号”到达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处时,地面控制中心将其速度调整为u“嫦娥一号”恰能绕月球匀速飞行;当其下降到月球表面附近匀速绕行时,地面控制中心应将飞船速度调整为( )

A.

u 2B.

2u 2C.2u D.2u

7.(青岛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 F 作用开始运动,拉力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用 EK、v、Δx、 P分别表示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水平拉力的功率,下列四个图象中分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v t

t B

Δx t C

P t D

E K 0 A

0 0 0 8. 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

?l3?l16?l3?l B. C. D.

3GrT23GrT2GrT216GrT2

9.( 08年高考全国II)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A.h B.1.5h C.2h D.2.5h

10.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人站在m1上用恒力F拉绳子,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位移分别为S1和S2,如图25所示。则这段时间内此人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 A.FS2 B.F(S1+S2) C.

111m2V22?(m?m1)V12 D.m2V22 222m m图

m 11(.山东省烟台市2008年诊断性测试)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2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面轨道,并与弧面下端相切,一物体自圆弧面轨道,并与弧面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滑下,圆弧轨道的半径R=0.45m,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不计物体滑过曲面与传送带交接处时的能量损失,传送带足够长,g=10m/s2. 求:

(1)物体滑上传送带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

(2)物体第一次从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所经历的时间;

(3)物体再次滑上圆弧曲面轨道后,能到达的最高点与圆弧最高点的竖直高度;

(4)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物体能否停下来?若能,请说明物体停下的位置. 若不能,请简述物体的运动规律.

12.(08年高考上海卷物理)总质量为80kg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m的直升机上跳下,

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试根据图像求:(g取10m/s2)

(1)t=1s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s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 13.(泰州市2008届第一次联考)开普勒1609年一1619年发表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定律,其中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它于1687年发表在牛顿的《自然

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1)请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等推导万有引力定律(设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月—地检验”来证明:

如果重力与星体间的引力是同种性质的力,都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那么,由于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就应该是重力加速度的1/3600。

试根据上述思路并通过计算证明:重力和星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已知地球半径为

62

6.4×10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8天,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

高三年级学科双周练试卷 班级:

物 理(B卷答题卡) 姓名:

选择题答案:

1

11.解答: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