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 下载本文

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说明罗马法( )

A.维护财产私有 C .维护奴隶制度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诉诸赔偿”强调的是保护财产的私有,罗马法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所以A项正确。

15.(2015·海南中学)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是罗马帝国时代,万民法逐渐形成并完善,对公民的财产保护尤其重视。注重私法,A、D符合史实。罗马法的原则是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B项符合。C项不符合,罗马毕竟是奴隶制帝国。

16.假设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B.“郡县制”与“元首制” 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 【答案】 C

【解析】 “丞相”和“元老院成员”是解题关键词。A、B、D分别从法律、政治制度、中枢机构等方面进行对比,仅是一个侧面,排除。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罗马是民主政治。C项从治国原则上立意,故选C项。

17.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B.维护平民的利益 D.体现充分的民主性

【答案】 C

【解析】 本题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发展演变的正确认识。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史实对选项进行正确辨析。由于古罗马帝国在3世纪时是奴隶制国家,因而奴隶制度受到法律保护,奴隶要求获得自由是不可能的,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中涉及到公民与自由民的纠纷,从时间上来判断,万民法已经实施,因而是可信的。

18.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是帝国范围内的通用法

A.①② C.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实际案例创设情境,考查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材料来辨析历史的真实性。由小亚细亚商人遭无赖哄抢,而最终无赖受到严惩可知①②④正确,③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当时史实,应排除。

19.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这段话说明了( )

A.罗马法尊重习俗,但习俗的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B.习俗凌驾于罗马法之上 C.罗马法凌驾于习俗之上 D.罗马法与习俗是不相容的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透过题干中材料信息“习俗……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说明罗马法在尊重习俗的同时,更强调法律至上,故选A。

20.西塞罗认为,自然法( ) ①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 ②是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③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④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A.①② C.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上述选项都符合自然法精神,所以选D项。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这说明( )

A.罗马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 C.罗马法影响深远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罗马法的规定非常细全,所以选A项。

22.2世纪的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皇帝至高无上 B.皇帝高度重视法律 C.法律至高无上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答案】 D

【解析】 B、C两项材料中未曾体现,A、D两项中D项更符合材料主旨。

23.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朝政府派5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人于1906年5月9日在《奏在法考察大概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生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A.②③④ C.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考查阅读史料的能力。①②③④都是材料的体现,所以选C项。

24.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很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

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B.①②③ D.①③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 A.①②③④ C.②③ 【答案】 C

【解析】 罗马法中的许多内容被后世所继承,特别是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影响深远。①是封建君权神化的体现,④是奴隶社会中奴隶的悲惨命运的体现,都不符合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平等思想,故排除①④。

25.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符合材料所表述含义的是(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恩格斯强调了罗马法对欧洲商品生产及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影响,即为其提供了基础,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6分,28题9分,29题11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B.①②③ D.②③④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