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 下载本文

9.4.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 9.4.1水能资源开发(水电站)

答题思路:

A:概念: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水利工程 B:水能资源的开发以水电站(水坝)建设为前提 ①水坝选址:地形地质条件

流域水文条件 库区条件

施工的交通条件(减小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降低建设成本、缩短施工周期) 资金技术条件 输电距离 保护环境

②建水坝面临的问题:区位因素

何时截流(气候、水文条件)

工程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试做题】根据国家防总《关于三峡水库2016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的批复》要求, 2016

年9月10日正式启动三峡水库2016年175米试验性蓄水(坝高185米),三峡水库9月30日蓄水位原则上按162米控制,10月底或者11月份争取蓄至175米。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三峡水库大坝在此选址的原因。(6分) (1)(6分)①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水落差较大,水流较湍急;

②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库区流域面积较大,汇集的水量大;③此处位于峡谷地区,大坝长较短,工程量较小;④库区地质条件稳定,利于修大坝和蓄水。(每个要点2分,任意答对3点得6分)

(2)分析三峡水库在此期间蓄水的原因。(8分) (2)(8分)①冬春季降水少,提前蓄水,能保证冬春季发电所需的水量和水位差;(2分)②保证上游航道的水深,满足大型船舶的航运需要;(2分)③保证次年春季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2分)④此期间库区降水强度小,来水含沙量较小,河水清澈,因蓄水产生的泥沙淤积量较小。(2分)

【练习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斯里兰卡中部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但由于技术落后,基本上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状态。由我国某集团承建的M坝工程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于2012年9月动工兴建,2015年3月大坝成功截流,2017年1月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图6示意斯里兰卡河流分布及M坝附近地区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简述M坝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大坝截流时间选择在3月的原因。(10分) (1)特点:全年高温.年降水量丰富(约2000mm) (2分).早、雨季分明((2分)。

原因:3月及前两个月流域内降水较少.河流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可降低截流难度.(保障截流安全.节省截流支出)(4分):3月及前两个月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便于施工. (2分)。

(3)推测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怎样的影响?分析其原因。(8分)

(3)(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周围农业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或多熟)(2分)

原因:该地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三熟(或多熟)(2分)。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早季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导致作物只能雨季生长。熟制受到限制(2分)。 该工程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调整了降水的季节分配).早季农作物可以生长(2分)

9.4.2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

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图4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本小题共9分)

(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本小题共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整治河道,裁弯取直,第一阶段 ① 、 。 年代 消除河道分汊。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② 、 、 。 谷滩地等。 第三阶段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恢复河流生态 分汊。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本小题共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烟瘴挂峡谷位于长江源头附近,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罕至,降水汇集,草甸灌丛丰富,成为珍稀动物雪豹的聚集区。峡谷将规划建设一个水电站,水电站建成将导致雪豹数量锐减。图8示意电站建成前后的M处水位及峡谷的淹没范围。

(1)分析峡谷内草甸灌丛丰富的原因。(6分)

(1)谷地汇集周边降水,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峡谷海拔较低,热量(谷地暖湿)满足草甸生长条件;峡谷沟壑纵横,地表面积大,地势起伏大,生长环境多样,人迹罕至,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从食物来源的角度分析水电站建成后将导致雪豹数量锐减的可能原因。(8分) (2)水库蓄水将使水位上升,谷内草甸灌丛大多将被淹没,食草动物缺乏食物来源,数量减少,雪豹的食物减少,谷地被淹没,雪豹捕食范围缩小;谷地淹没后,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由陆地变为水域,食物链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从而造成雪豹数量锐减。、

(3)在修建电站和保护雪豹的两难选择中,有人从经济效益方面对修建电站提出质疑,请你为该质疑提供论据。(8分)

(3)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水电站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位于河源附近,流量小,水能蕴藏量较小,流量的的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水位低,冬季结冰期长,发电量不稳定;电站附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电力需求量少;距离主消费市场远,输电距离长且消耗大;产业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9.4.3影响----兴建或拆除水利工程的原因

答题思路:A:兴建是为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B:拆除可能是其功能弱化 存在安全隐患

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需要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干流以里昂和阿堆尼翁为齐,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洪水发生在夏季,中游洪水发生在春季,下游洪水发生在秋季.罗讷河生活着大量的鲑鱼(溯河洄游鱼类),两岸约有200万人,农业发达.自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采用低坝进行多级开发;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因能源政策调整和环保理念变化,终止使用该河流上的电站,使这些电站和低坝“退役”并逐步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