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司其职,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同时将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初步估计简要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3.指挥部成员根据类别迅速向监理、业主、公司报告,并视事故类别、大小向当地公安、安监局、工会、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单位报告。

4.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态势、相关设施;

(2)事故类型: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等;

(3)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第五节 现场抢救

1.在各应急救援组未到之前,事故发现人员、事故班组,应根据事故类型,迅速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救措施,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2.各应急救援组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各自分工和职责,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避免事态扩大。

3.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及时与外援力量及相关方进行联络,请求支援救助。 4.当事故得到控制后,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

(1)事故调查工作组:由项目部应急救援总指挥牵头,各职能部门联合参与,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展开事故调查,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2)恢复生产工作组: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指挥下,组成由设备物资、生产、技术等相关部门和事故班组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尽快恢复生产。

第六节 应急恢复

救援行动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

第七节 应急结束

~13~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当事故处理完毕,执行应急关闭,由事故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第六章 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

发生伤亡事故、火灾爆炸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应急性急救,以减少伤亡。现将一般常用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药物简述如下。

第一节 急救技术

1、口对口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 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 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 —18 次为宜。 2、口对鼻人工呼吸

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捏口,对住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3、胸外心脏按压

由于电击、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 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 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注: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伴有内脏损伤、内出血、肋骨骨折等。)

~14~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第二节 常备药品

1、外用药

品 名 万花油 风油精 碘酊(2%) 酒精(70%) 棉垫、崩带 2、内服药

品 名 速效感冒胶囊 氟哌酸 复方甘草片 碘喉片 颠茄片 阿司匹林 3、急救设备清单 序号 1 2 3 4 设备名称 中暑药品 其它常用药品 及消毒剂 担架 电焊机 数量 若干 若干 1部 2台 负责人 赵明素 赵明素 赵明素 欧阳骏 有效期 截止日期 用途 中者治疗 应急治疗 应急转移 抢修 存放地点 药品箱 药品箱 医护室 施工现场 适应症 发烧、感冒 腹泻、尿道感染 镇咳、祛痰 咽炎、扁桃体炎 胃痉挛 解热、镇痛 品 名 扑尔敏 果导 安定 心痛定 多酶片 云南白药 适应症 抗过敏 治便秘 失眠 降血压、治高 血压、冠心病 助消化 散瘀、止痛、止血 适应症 烧烫伤 虫咬、牙痛、防治虫咬 局部消毒 局部消毒 外伤出血 品 名 创可贴 京万红软膏 清凉油 眼水、眼膏 止血胶带 适应症 小创伤出血 烧烫伤、关节痛 驱暑醒脑 眼部感染 外伤出血 ~15~

物体打击事故预防与应急预案

5 6 7 8 9 10 11 12 13

气割设备 套丝机 电锤 电钻 管钳 行灯变压器 应急灯、手电 电测量仪表 绝缘护具 2套 2台 5台 1台 1台 1台 若干 套 若干 欧阳骏 欧阳骏 欧阳骏 欧阳骏 欧阳骏 欧阳骏 欧阳骏 欧阳骏 欧阳骏 抢修 抢修 抢修 抢修 抢修 抢修 抢修 抢修 抢修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 现场仓库 施工现场 现场仓库 第七章 应急救援措施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 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第一节 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出入口位置应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长度以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外边沿两侧各超出0.8M, 宽度:当建筑物高度在15M—30M 时,搭设4M;当建筑物高度在30M 以上,搭设5M;超高层建筑物,搭设6M。 4、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5、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 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6、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