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训练 下载本文

思路解析如下:

如果孩子的父母出面解决这问题,可能会有三个解决方案:(1)出高价;(2)苦苦求情;(3)夸耀自己的孩子非常听话;这三个方案都不能解决问题。这个5岁的孩子或许根本不懂什么叫发散思维,但他的思考却是发散的。孩子考虑的焦点是,从父母带孩子转向孩子带父母,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孩子说了句什么话呢?孩子说:“老爷爷,这个房子我租了。我没有孩子,我只带来两个大人。”房东听了哈哈大笑,就把房子租给他们了。

[发散思维训练3] 燃绳问题 烧一根绳子,从头烧到尾共需1个小时。现在有若干条材质相同的绳子,问如何用烧绳的方法来计时1个小时15分钟呢?

思路解析如下:

如果烧一根这样的绳,从头烧到尾1个小时。由此可知,头尾同时烧共需半小时。同时烧两根这样的绳,一根烧一头,一根烧两头;当烧两头的绳燃尽时,共要半小时,烧一头的绳继续烧还需半小时;如果此时将烧一头的绳的另一头也点燃,那么只需15分钟。

[发散思维训练4] 喝矿泉水问题

l元钱一瓶矿泉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矿泉水。问: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矿泉水? 思路解析如下:

思路l:一开始20瓶没有问题,随后的10瓶和5瓶也都没有问题;接着,把5瓶分成4瓶和1瓶,前4个空瓶再换2瓶,喝完后2瓶再换1瓶;此时,喝完后手头上剩余的空瓶数为2个,把这2个瓶换l瓶继续喝;喝完后,把这1个空瓶换1瓶矿泉水,喝完换来的那瓶,再把瓶子还给人家即可。所以,最多可以喝的矿泉水数为:20 + 10 + 5 + 2 + l + l + l=40

思路2:先看1元钱最多能喝几瓶矿泉水。喝1瓶余1个空瓶,借商家1个空瓶,2 个空瓶换1瓶继续喝,喝完后把这l个空瓶还给商家,即l元钱最多能喝2瓶矿泉水。20元钱当然最多能喝40瓶矿泉水。

思路3:2个空瓶换1瓶矿泉水,可知纯矿泉水只值5角钱。20元钱当然最多能喝40瓶的纯矿泉水。

[发散思维训练5] 模糊思维 有一个人早上骑车从甲地去乙地,在乙地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又骑车从乙地回到甲地。请问:在前后两天往返途中,这个人可不可能同一钟点经过同一地点?

思路解析如下:

思考这样的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进行精确的分析。大多数人首先考虑:这个人前后两天早上出发时间是否相同?前后两天骑车的速度是否一样?如果说有可能在同一钟点经过某个地方的话,那么究竟会在什么地方?什么钟点?然后,才会对问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实际上,这样的精确思考,对于解答这样的问题,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思考它,需要运用模糊思维:假若有两个人在同一天的清早分别从甲地和乙地骑车出发,那么可以肯定,他们俩总是会在途中的某个地方、某个钟点相遇。同理,在前后两天往返途中,这个人有可能会同一钟点经过同一地点。

[发散思维训练6] 细菌分裂

某种细菌在一分钟时间内,一个会分裂成两个;再过一分钟,又会分裂成四个。把这样的细菌放在空瓶子里让它分裂,只需60分钟,细菌就会充满整个瓶子。现在将两个这样的细菌放入空瓶中让它分裂,一直到充满整个瓶子为止。请问:需要多少分钟?

思路解析如下:

很多人都会这样计算:既然从一个细菌开始分裂,60分钟就能充满整个瓶子,那么从两个细菌开始分裂,充满整个瓶子就只需要60分钟的一半时间,也就是只需要30分钟。

这样计算是不对的。因为由两个细菌开始分裂,直到充满整个瓶子为止,同由一个细菌开始分裂相比较,只不过少分裂了一次而已。分裂一次要一分钟,少分裂一次,就是要减少一分钟。因此,正确的答案应当是59分钟。造成上面的错误计算,是因为受到了一种“自我干扰”。它来自从类似事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既然从一个细菌开始分裂要60分钟,现在从两个细菌开始分裂,那么按1/2“照减”就是了。

[发散思维训练7] 魔术方阵 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设计了一个“魔术方阵”,如图所示。图上的9个数字,纵、横、斜相加,其和都是15。现要求变动这9个数字中的一个、一些或全部,而将纵、横、斜相加之和都变为16。请问:该怎么办? 都加三分之一

6 1 8

7 5 3

2 9 4

[发散思维训练8] 换个说法 什么菜煮不熟?生菜什么菜洗不净?灰菜 什么蛋不能吃?脸蛋 什么饼不能吃? 铁饼 什么河没有水?银河 什么马不能骑?海马 什么牛不耕田?蜗牛 什么火不烧手?怒火 什么球不能踢?地球 什么珠不能摸?眼珠 什么嘴不讲话?烟嘴 什么药没处买?后悔药 什么刀不能切菜?剃须刀 什么锅不能煮饭?干锅 什么事人人不愿做都得做? 做梦

[发散思维训练9] 上楼

同事上班的办公楼和居住的家属楼都是6层楼,而我工作和居住的楼层均在3层。那么,我每天所爬的台阶数是同事的几分之几呢?五分之二

[发散思维训练10] 提高捕鼠效率

有5只猫能在5分钟内捉住5只老鼠。按照这种捕鼠效率,要求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猫?5

[发散思维训练11] 出国旅行

前些日子,小高与父母头一次出国旅行,他们三人来到完全陌生的国度。由于语言不通,他的父母显得不知所措。而只有小高未曾感受到丝毫不方便,仿佛仍在自己的国家中,这是什么道理呢?

[发散思维训练12] 鸡蛋 一位老太太挎了一筐鸡蛋到市场去卖。路上被一位骑车的人撞倒,鸡蛋全部打破。骑车人搀起老太太说:“你带了多少鸡蛋?我赔你。”老太太说:“总数我也不知道,当初我们从鸡窝里拣鸡蛋时是五个五个拣的,最后又多拣了一个;昨天我老头子查了一遍,他是四个一数的,最后也是多一个;

今早我又数了一遍,是三个一数的,也是多一个。”骑车人在心里算了一下,按市场价赔了鸡蛋钱。那么,老太太一共带了多少鸡蛋?61

四、换个角度思维

在创新活动中,如何将思维的角度进行转换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比如,“田忌赛马”故事中的孙膑就很聪明,他其实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而已,把顺序调整下即可了。

看问题的角度往往决定我们对于问题的看法,如果多寻求几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其中就多了一些智慧和明达。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就会变得更明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旱路不通走水路”,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你会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发散思维训练1] 升斗量水 一个长方形的升斗,它的容积是l升。现在要求你只使用这个升斗,较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请问应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思路解析如下:

用升斗斜着量就可以做到。习惯性的思维经常干扰我们。我们使用量杯或升斗时,常习惯于平直地计量体积。当你为解答这道问题而愁眉不展时,可能从没想到改变一下升斗的摆放测量方式,把升斗歪斜使用。改变虽然很小,却是打破习惯和解放思想的表现。

[发散思维训练2] 理发师的观点 有一位理发师说:“我宁可给10个瘦子理发,也不愿只给1个胖子理发。”请问:这位理发师为什么这样说?

思路解析如下:

很多人听了理发师的话都会感到奇怪,原因何在?胖子和瘦子的脑袋大小差不多呀,难道为1个胖子理发会比为10个瘦子理发更费事吗?人们之所以会这样想,那是因为都着眼于“给胖子理发更费事,还是给瘦子理发更费事”这个角度在想问题。如果从另一个角度,从“得多少理发费”这一角度去想,问题的答案就明显而简单了。因为给10个瘦子理发可以得到10份理发费,给1个胖子理发只能得1份理发费,所以理发师自然愿意给10个瘦子理发,而不愿只给l个胖子理发。

[发散思维训练3] 月球飞鸟 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有一种鸟在地球上飞20公里要用1小时,如果把它放到月球上,飞20公里要多少时间?

思路解析如下:

你必须知道月球上简单知识才能回答。如果你认为重力小飞行快,而用60/6=10 (分),那么这个答案将是荒谬的。因为月球上没有氧气,鸟根本没法呼吸,自然也就不可能飞了,恐怕它还未展开翅膀就会死掉。

[发散思维训练4] 最后剩下谁 l-50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教练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编号。教练又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如此下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他是几号运动员?如果教练下的令是“双数运动员出列!”最后剩下的又是谁?

思路解析如下:

①“剩下”的人是逐渐向中间靠拢的;

②第一次剩下的运动员的编号能被2整除,第二次剩下的运动员的编号能被4整除,第三次剩下的能被8整除??第N次剩下的能被2的N次方整除。最后剩下的是能被32整除的数,即最后剩下的运动员是32号。

[发散思维训练5] 称苹果 有10筐苹果,每筐里有10个,共100个。每筐里苹果的重量都是一样,其中有9筐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另一筐中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0.9斤,但外表完全一样,用眼看或用手摸都无法分辨。现在要你用一台普通的大秤一次把这筐重量轻的找出来,怎么办?

思路解析如下:

把10筐苹果按l-10编上号,按每筐的编号从里面取出不同数量的苹果,如编号为1的筐里取l个,编号为5的取5个,共(1 + 10 ) x 10/2 = 55个。如果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一共应该是55斤。由于有一筐的重量较轻,所以不可能是55斤,只能在54-54.9斤。如果称量的结果比55斤少x两,重量较轻的就一定是编号为x的那筐。实际上,为了称量的方便,第十筐的苹果也可不取,一共取45个,最多45斤。如果称得的结果正好是45斤,说明第十筐是轻的。否则,少几两,就是编号为几的筐的苹果是轻的。

[发散思维训练6] 填字 在“不、仁、王、()、吾”的括号内,要填入东、西、南、北、中的哪一个字? [发散思维训练7] 奇怪的下沉 “达可号”开始驶向波涛汹涌的海洋。虽然它可容纳50人,却只坐了48人。但离港仅40分钟之后,“达可号”突然开始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并非“达可号”有破洞,或发生爆炸、纠纷之类的事故??

分析:因为“达可号”是潜水艇。没有发生事故却往下沉,对这艘船只而言是正常的状态。换句话说,往下沉的船只而理所当然只有潜水艇。

[发散思维训练8] 清理垃圾 有一堆垃圾,规定由张、王、李三户人家清理。张户因外出没能参加,留下90元钱做代劳费。王户上午干了5小时,李户下午接着干了4小时刚好干完。问王户和李户应怎样分配这90元钱?

分析:1.应该知道,王、李两户所做的工作中,除帮张户外,还有他们自己的任务;2.很明显,每户的工作量为3 小时。王户干了5小时,帮张户干了2 小时;李户干了4小时,帮张户干了1 小时;王帮张的工作量是李帮张的2 倍,得到的报酬当然也应该是李的2 倍;3. 王应得60元,李应得30元

[发散思维训练9] 称零件 有13个零件,外表完全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合格品,其重量和其他的不同,且轻重不知。请你用天平称3次,把它找出来。

分析:A. 利用天平平衡原理,找出标准的零件作为“砝码”。利用轻重不知信息,推理出不合格品是轻还是重? B. 先在天平的两边各放4个零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坏的在另外的5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