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设计 下载本文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设计

器取0.1

△P0﹑△Q0—分别为三绕组变压器的空载有功损耗和空载无功损耗 KW △P1k﹑△P2k﹑△P3k—分别为三绕组变压器一﹑二﹑三侧绕组的有功损耗 KW

△Q1k﹑△Q2k﹑△Q3k—分别为三绕组变压器一﹑二﹑三侧绕组的无功损耗 KVAR

?1max﹑?2max﹑?3max—分别为三绕组变压器一﹑二﹑三侧绕组最大负荷损耗时间h

主变的参数如下表:

空载损耗 负载损耗 中 135 20 712-14 阻抗电压% 高低 22-24 7-9 高中低 ?Q0=I0%3

SN=0.932400=2160 100SN=1432400=33600 100?Q1K=U1%3

?Q2K=U2%3

SN=-132400=-2400 100SN=932400=21600 100?Q3K=U3%3

T=6500, ?1max=6500﹑?2max=4500﹑?3max=4000

?A=n(△P0+K△Q0)T+

1[(△P1k+K△Q1k)?1max+(△P2k+K△nQ2k)?2max+(△P3k+K△Q3k)?3max]

10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设计

=40200000 kw2h

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年运行费用:

方案一:U1=a△A+0.1Z=4020000+966.2=4020966.2 万元 方案二:U2=a△A+0.1Z=4020000+1584.213=4021584.2万元 (4)方案的确定

技术的比较:单母线分段接线简单,控制简单,有利于变电站的运行。双母线接线可靠性较高,能满足220KV变电站。所以,选择方案一

经济的比较:U1<U2,方案一投资少,且能满足技术的要求。所以,从运行费用的角度考虑,选择方案一。

·2.3.4主变的选择

变电站主变容量,一般应按5—10年规划负荷来选择。根据城市规划、负荷性质,电网结构等综合考虑确定其容量。对重要变电站,应考虑当1台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允许时间内,应满足一类及二类负荷的供电。对一般性变电站,当1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其余,变压器容量应满足全部负荷的60%~70%。

22.3.4.1选择原则 1) 相数

容量为300MW及以下机组单元接线的变压器和330kv及以下电力系统中,一般都应选用三相变压器。因为单相变压器组相对投资大,占地多,运行损耗也较大。同时配电装置结构复杂,也增加了维修工作量。

2)绕组数与结构

电力变压器按每相的绕组数为双绕组、三绕组或更多绕组等型式;按电磁结构分为普通双绕组、三绕组、自耦式及低压绕组分裂式等型式。

在一发电厂或变电站中采用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不多于3台,以免由于增加了中压侧引线的构架,造成布置的复杂和困难。

11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设计

3)绕组接线组别

变压器三绕组的接线组别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有星形“Y”和三角形“D”。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一般考虑系统或机组的同步并列以要求限制3次谐波对电源等因素。根据以上原则,主变一般是Y,D11常规接线。

4)调压方式

为了保证发电厂或变电站的供电质量,电压必须维持在允许范围内,通过主变的分接开关切换,改变变压器高压侧绕组匝数。从而改变其变比,实现电压调整。切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带电切换,称为无激磁调压。另一种是带负荷切换,称为有载调压。

通常,发电厂主变压器中很少采用有载调压。因为可以通过调节发电机励磁来实现调节电压,对于220kv及以上的降压变压器也仅在电网电压有较大变化的情况时使用,一般均采用无激磁调压,分接头的选择依据具体情况定。

5)冷却方式

电力变压器的冷却方式随变压器型式和容量不同而异,一般有自然风冷却、强迫风冷却、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强迫油循环导向冷却。 22.3.4.2容量计算

本系统中有110kv 和35kv两个负荷等级,其最大负荷为200MW,cos?=0.85,和70MW,cos?=0.8

S总=200/0.85+70/0.8=322.8(MVA)

需要选择的变压器容量S=0.73322.8=225.96(MVA) 选用三绕组变压器,查手册,选出的设备如下表:

SFPS—7型220kv级三相三圈无载调压变压器 额定 容量 MVA 240 100/100/50 242±23YN,yn,d11 135 720 12-14 22-24 7-9 容量比 电压比 组别 空载 损耗 负载损耗 高中 高低 中低 阻抗电压% 12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系统设计

2.5%/121/38.5 本章小结

本章先从大的方面介绍了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然后根据要求提出了两个设计方案,最后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两个方案进行了比较,得出本系统所需的主接线形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