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诗经》导读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1.1

1【单选题】关于《诗经》中的词,以下哪个说法是不确切的?(D)

A、诗经中的词实际上是歌词

B、诗经中的词是最初通过歌唱传承的

C、诗经中的词是因为礼乐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 D、诗经中的词是可以当成诗来诵读

2【单选题】据研究,“诗经”一词是在(B)才被固定下来,并作为一本书的名称。 A、南朝 B、南宋

(南宋时人廖刚,以“诗经讲义”为自己著述冠名)

C、北朝 D、北宋

3【判断题】《诗经》中的词是在“礼坏乐崩”之后才被逐渐记录下来,并成为文本读物。(√)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产物,它最早是用于歌唱的唱词,后来由于礼崩乐坏,曲调消失,词与乐谱等歌唱表演因素脱离而得以保留,我们才开始以读的方式来欣赏《诗经》。

1.2

什么是《诗经》六义?

1、《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六义”进行了划分: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风、雅、颂——指《诗经》的体式 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2、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3、宋代朱熹在《诗集传》曾有清楚的解释:“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 比就是打比方,拿一件事物来比拟另一件事物

兴指的是诗歌在音乐上的起调或用来引起主题的景物或象征物

1【单选题】以下哪一部文献中是将“六义”称为“六诗”?(C)

A、《毛诗序》 B、《周易》 C、《周礼》

D、《毛诗正义》

2【单选题】“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是郑玄对“六义”中(A)的解释。 A、“赋” B、“比” C、“兴” D、“风”

3【单选题】根据郑玄的解释,“颂之言诵也,容也。”中“容”的意思是(C)。 A、容量 B、状态 C、舞蹈 D、容貌

4【单选题】“主文而谲谏”中的“谲谏”与以下哪一种劝诫方式类似?(B) A、正谏 B、讽谏 C、忠谏 D、戆谏

5【判断题】东汉时有“两郑”,郑玄被称为“前郑”,郑众被称为“后郑”。(×)

6【判断题】根据《毛诗大序》的阐释,“雅”诗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 1.3

1【单选题】“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语出(D)。 A、《毛诗序》 B、《毛传》 C、《毛诗大序》 D、《毛诗正义》孔颖达

2【单选题】根据朱熹的注释,“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的是以下哪一“义”?(C) A、“赋” B、“比” C、“兴” D、“风”

3【单选题】“螽斯门”中的“螽斯”实际上指的是(B)。 A、葫芦 B、蚂蚱 C、石榴 D、鱼籽

4【判断题】《诗集传》是由唐代孔颖达所著的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诗集传》是朱熹写的,孔颖达写的《毛诗正义》。

5

【判断题】“比显而兴隐”是说“比”一般很容易看出来,但是“兴”就相对含蓄隐晦一些。(√)

2.1

1【单选题】在十五国风中,属于王家直属区域的风是(A)。 A、周南和召南 B、曹风和豳风 C、魏风和唐风 D、王风和郑风

2【单选题】《诗经·豳风·东山》主要讲了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东征的故事?(D) A、公刘 B、管叔 C、蔡叔 D、周公

3【单选题】最早提到王官采诗的大致情况的先秦典籍是(C)。 A、《礼记》 B、《尚书》 C、《左传》 D、《春秋公羊传》

4【单选题】“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出自于《诗经》中的(B)。

A、《邶风·北风》 B、《邶风·谷风》

C、《邶风·终风》 D、《邶风·终风》

5【判断题】在十五国风中,唐风所在的位置位于今天的山西北部。(×) 6

【判断题】《孔子诗论》中“举贱民而蠲之”的“贱民”是指被流放的犯人。(×) 2.2

1【单选题】关于“孔子删诗说”,以下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C)

A、孔子删诗说仍然有较大的争议。 B、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

C、孔子是因为想做周朝的乐官才“删诗”的。 D、孔子信而好古,所以才自愿整理诗歌。

2【判断题】孔子是第一个整理《诗经》的人。(√) 2.3

西汉时期流行三家诗,分别是:韩诗、鲁诗和齐诗。

韩诗:创始人韩婴,作内外传,《内传》宋代失传。今存《韩诗外传》。后学有王吉、蔡谊、侯苞(字亦作芭,有《韩诗翼要》)明帝、赵晔、张恭祖、郑玄等。西晋基本失传,其书进村《外传》。

鲁诗:最早的大师是申培,鲁人(大力推动鲁诗的还有楚元王及其家族),学风较为质朴。后学有韦贤(宰相)、韦玄成、王式、汉昭帝、孔安国、褚少孙、刘向、汉元帝、卓茂、汉哀帝、龚胜、龚舍、包咸、鲁恭、张霸等。西晋时失传,留下残碑一块,不足二百字。 齐诗:最早的学者为辕固生;喜将诗与阴阳五行之说联系起来,有所谓的“四始、五情、六际”之说。后学有萧望之、翼奉、匡衡、师丹、汉成帝、马援、伏湛、恭。失传于东汉末。

三家诗辑佚,事于南宋王应麟《诗考》,后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勾沉稽考最全。

1【单选题】(B)时期“三家诗”成主要流行的诗歌。 A、东汉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周时期 D、西周时期

2【判断题】鲁诗的创始人辕固生,是一位鲁国人。(×) 2.4

1【单选题】以下哪一部作品不是清代研究《诗经》的著作?(D)

A、《毛诗后笺》 B、《诗经原始》 C、《诗经通论》 D、《诗集传》

2【判断题】《毛诗正义》由毛传、郑笺、孔疏三部分组成。(√)

3.1

1【单选题】以下哪一个时代是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时开始的?(B)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后石器时代 D、青铜时代

2【单选题】属于古代城市遗址的是(C)。 A、河姆渡遗址 B、仰韶文化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红山文化遗址

3【单选题】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A)。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判断题】“周公制礼,百世不通”体现了周朝近亲不能结婚的思想。(√)

5【判断题】夏禹是通过世袭制得到王位的。(×) 禅让制。 3.2

1【单选题】西周建国之后,周武王选择了(D)作为西周的都城。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单选题】周人建构的礼乐文明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A)。 A、《诗经三百首》 B、《尚书》 C、《楚辞》 D、《吕氏春秋》

3【单选题】根据《荀子·儒效》的记载,西周时期封了多少个国家?(B) A、七十个

B、七十一个 71个国家 C、七十二个 D、七十三个

4【判断题】“兄死弟及”是指哥哥去世后,由自己的弟弟即位做君主。(√)

5【判断题】“大封建”这种新体制是周武王在位的时候开始实施的。(×)

3.3

1【单选题】不属于给《诗经》断代的判断标准的是(C)。 A、诗的内容 B、诗篇风格 C、诗的作者 D、古人记载

2【单选题】《小雅·天保》这一首诗篇成于(D)时期。 A、周康王时期 B、周昭王时期 C、周穆王时期 D、周宣王时期

3【单选题】诗篇中出现“孙子”一词,则该诗篇有可能是(D)时期的作品。 A、周武王时期 B、周成王时期 C、周康王时期 D、周穆王时期

4【判断题】在古代,“大、小雅”中“雅”和“夏朝”中“夏”的读音是一样的。(√)

5【判断题】周穆王时期属于西周早期。(×) 西周早期:武、成、康、昭 西周中期:穆、恭、懿、孝(夷)

懿王和孝王是兄弟俩,他们的父亲是恭王。 西周晚期:厉、宣、幽

4.1

1【单选题】“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语出(B)。 A、《论语·子路》 B、《论语·季氏》 C、《论语·述而》 D、《论语·八佾》

2【单选题】西周时期一般不会用于礼乐活动的器物是(D)。 A、蛋陶壳高脚杯 B、玉琮 C、宗周钟 D、青铜戈

3【判断题】《论语·八佾》中“郁郁乎文哉”指的是西周的礼乐。(√) 4.2

1【单选题】关于“乡饮酒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乡饮酒礼”是周代很多时候举行的一次典礼。 B、“乡饮酒礼”这套典礼是很繁重的。 C、“乡饮酒礼”是一种有韵律的活动。

D、“乡饮酒礼”这一套典礼开始后,客人不需要注意太多的礼仪。

2【单选题】以下哪一首曲子在《诗经》中是只保存着题目没有词?(C)

A、《南陔》 B、《皇皇者华》 C、《白华》 D、《华黍》

3【单选题】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向客人敬酒要跪八次时,客人需要跪(B)次。 A、五次 B、六次 C、七次 D、八次

4【判断题】根据《仪礼·乡饮酒礼》的记载,主人宴请客人,主人一定是朝东坐,坐西向。(×)

5【判断题】“间歌”指的是堂上和堂下的乐工轮替着唱歌。(√) 4.3

1【单选题】《小雅·斯干》中,“秩秩斯干”的“干”指的是(A)。 A、涧溪 B、河流 C、泉水 D、瀑布

2【单选题】《小雅·斯干》中,“如翚斯飞”的下一句是(D)。 A、如跂斯翼 B、如矢斯棘 C、如鸟斯革 D、君子攸跻

3【单选题】“载弄之璋”中的“璋”在古代象征(B)。 A、美貌 B、权力 C、力量 D、善良

4【判断题】“似续妣祖,筑室百堵”中“似续”的意思是“继承”。(√)

5【判断题】殷商时期盖房有在四个屋角奠人的恶俗。(√)西周时期用歌唱来庆祝一座建筑的落成。 4.4

1【单选题】《左传·襄公十年》中记载,宋国君主为招待晋国君主特地叫人演奏歌舞(C)。 A、《南陔》 B、《白华》 C、《桑林》 D、《华黍》

2【单选题】王国维认为,《商颂》应该是(西周中期)时期的作品。 A、西周中期 B、西周晚期 C、殷商中期 D、殷商晚期

3【单选题】周昭王任命殷商后裔去打东夷,在(淮水流域)发动了战争。 A、淮水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汉江流域

4【判断题】殷商时期有一些礼乐活动是阴森恐怖的。(√) 5【判断题】《商颂》是殷商时期的诗歌作品。(×) 王国维认为,《商颂》是西周中期的作品。 5.1

1【单选题】关于《大武》乐章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D)。 A、《荀子》

B、《周易》 C、《春秋》 D、《左传》

2【单选题】以下哪一部作品中描述了《大武》乐章的演出情况?(B) A、《荀子·儒效》 B、《礼记·乐记》 C、《吕氏春秋·古乐》 D、《左传·宣公十二年》

3【单选题】以下关于《大武》乐章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节奏是比较缓慢的。 B、《大武》乐章在刚开始时,演唱者的声调短而急促。 C、《大武》乐章是东周的开国乐章。

D、《大武》乐章和《武》乐章是不同的两篇乐章。 4【判断题】武有七德,其中“保大”是保证发展的意思。(√)

5【判断题】“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这一段文字实际上描述的是《大武》乐章的六成结构。(√) 5.2

1【单选题】(B)最早注意到《左传》、《礼记》中记载了《大武》之乐与《诗经·周颂》篇章的关系。 A、王国维

B、朱熹 C、王质 D、何楷

2【单选题】“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与《酌》诗相应”出自(C)。 A、《诗集传》 B、《诗经世本古义》 C、《诗总闻》 D、《诗本谊》

3【单选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大武》乐章中一共有(三首)首诗。《武》、《赉》、《桓》 A、六首 B、五首 C、四首 D、三首

4【判断题】“谥号”是古代对地位身份较高的人去世后给予的一个中肯的称号。(√)

5【判断题】《诗经今注》的作者是龚自珍。(×) 5.3

1【单选题】“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出自《大武》乐章的哪一首诗篇?(B) A、《周颂·酌》

B、《周颂·武》 C、《周颂·赉》 D、《周颂·桓》

2【单选题】《大武》乐章《周颂·赉》篇是以(B)的口吻来唱的。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昭王 D、周穆王

3【单选题】《周颂·桓》中“绥万邦,娄丰年”的“绥”意思是(A)。 A、指安抚、安定

B、指古时登车时手挽的索 C、指古时的旌旗 D、指古时的旒

4【判断题】周成王即位时年纪太轻,是由周公辅佐其执政。(√)成王成年后,赶走了周公。

5【判断题】“无竞维烈”中“维烈”的意思是雄心韬略。(×) 5.4

1【单选题】根据《周记·春官·大司乐》的记载,以下哪一篇乐章不属于“六代之乐”?(C)

《云门》、《大卷》、《大咸》、《大》(同韶)、《大夏》、《大濩》、《大武》。

A、《云门》 B、《大卷》 C、《大文》 D、《大武》

2【单选题】“爱护民众”是对(D)的解释。 A、大卷 B、大贤 C、大武 D、大濩 hu

3【判断题】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这些诗歌都没有歌词流传至今。(√) 6.1

1【单选题】关于西周祭祖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西周的祭祖典礼是一种错误的宗教迷信 B、西周的祭祖典礼上会杀活人来祭祀先祖和神灵 C、关于西周祭祖典礼的诗歌都没有流传下来 D、西周的祭祖典礼有凝聚人们精神的作用

2【单选题】“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语出《礼记》四十九篇中的哪一篇?(B) A、《礼记·丧大记》 B、《礼记·祭法》

C、《礼记·祭统》 D、《礼记·祭义》

3【单选题】《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这本书作者的国籍是(C)。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真是讽刺呀 D、德国

4【判断题】周穆王周游天下只是为了寻找能工巧匠来制造和修补兵器,并无其他目的。(×)

周穆王周游天下寻找两种东西:1、寻找草原的力量

2、炼铁

5【判断题】根据后人的研究,西周中期以前的祭祖颂歌基本上都是献给周武王的。(×) 6.2

1【单选题】“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中提到的姜嫄与周家始祖后稷的关系是(D)。 A、姐弟关系 B、兄妹关系 C、父子关系 D、母子关系

2【单选题】“乌覆翼之,乌乃去矣”中的“乌”在古代象征(A)。 A、太阳 B、月亮 C、死亡 D、新生

3【单选题】以下哪一位西伯君主被周人称为“,?(B) A、周成王 B、周太王 C、周文王 D、周武王

4【判断题】朱熹的解释,“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中的“立”应是动词,通“粒”,有养育的意思。(√)

5【判断题】《大雅·生民》这首诗主要记述了周家始祖后稷出生的神奇和他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特殊才能。(√) 6.3

1【单选题】“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语出(C)。 A、《周颂·清庙》 B、《周颂·维清》 C、《周颂·天作》 D、《周颂·思文》

2【单选题】在《大雅·皇矣》中,“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中的“夏”和“革”实指(D)。 A、刀剑 B、棍棒 C、长枪 D、鞭子

3【单选题】不属于“周室三母”中的女性是(D)。 A、周太姜 B、周太任 C、周太姒 D、周太姬

4【判断题】“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中的“虞芮”是一位辅佐周文王的文臣。(×)

5【判断题】《大雅·皇矣》中出现的“上帝”是指西方人信仰的创造宇宙之神。(×) 7.1

1【单选题】(A)中记录周公教育子孙在享受舒适生活之前,要先知道农耕稼穑的艰难。 A、《尚书·无逸》 B、《尚书·尧典》 C、《尚书·舜典》 D、《尚书·禹贡》

2【判断题】西周的重农观念起源于周人早期的历史。(√) 7.2

1【单选题】记载“籍田典礼”的文献主要出自(D)。 A、《尚书》 B、《礼记》 C、《周易》 D、《国语》

2【单选题】商周时期周王举行籍田典礼,需要提前(C)天开始观察天气的变化。 A、七天 B、八天 C、九天 D、十天

3【单选题】有学者认为,《周颂·噫嘻》中“骏发尔私”的“私”实指(C)。 A、隐秘之事,秘密 B、家属或者亲戚 C、一种农具 D、卿大夫的家臣

4【判断题】“籍田典礼”中“藉”字的意思是借。(√)借民力

5【判断题】《周颂·噫嘻》是在周成王时期创作的。 周康王(×) 7.3

1【单选题】《周颂·载芟》中“有略其耜,俶载南亩”的“耜”意思是(B)。 A、耕地 B、犁头 C、木头 D、水田

2【单选题】以下哪一首诗篇不属于农事诗篇?(D) A、《小雅·信南山》 B、《小雅·甫田》 C、《小雅·大田》 D、《小雅·伐木》

3【单选题】《小雅·信南山》中,“上天同云”的下一句是(B)。 A、维禹甸之 B、雨雪雰雰 C、黍稷彧彧 D、疆埸有瓜

4【判断题】“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不洽百礼”这句话是指在丰收之后,人们会将粮食做成甜酒,上贡给祖宗。(√)

5【判断题】“有渰萋萋,兴雨祈祈”这一诗句出自《小雅·信南山》。(×)《小雅·大田》 8.1

1【单选题】以下哪一先秦典籍记录了先秦时期饮酒礼活动的大致情况?(D) A、《通典》 B、《论衡》 C、《原道》 D、《仪礼》

2【单选题】先秦时期的“一献之礼”又被称为(A)。 A、三爵之礼 B、五爵之礼 C、三侯之礼 D、五侯之礼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一献之礼”的步骤?(B) A、献 B、俎 C、酢 D、酬

4【单选题】先秦时期的“跪”与以下哪一项同义?(C) A、蹲 B、躺

C、坐 D、站

5【单选题】先秦飨宴时升歌所唱的歌不包括(D)。 A、《鹿鸣》 B、《四牡》 C、《皇皇者华》 D、《白华》

6【判断题】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推测,西周时期发迹于西岐地区的周人一共有约2000万。(×)

7【判断题】先秦时期飨宴典礼的特征是离主近。(√) 8.2

1【单选题】《诗经·小雅·湛露》中的“湛露”指的是(C)。 A、浓艳的女子 B、湛江的露水 C、浓郁的露水 D、湛江的冰露

2【单选题】以下哪一句不属于《诗经·小雅·湛露》的诗句?(D)

A、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B、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C、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单选题】根据诗文的描述,《诗经·小雅·湛露》属于以下哪一种类型的诗歌?(B) A、箴言诗 B、劝酒诗 C、婚颂诗 D、哀悼诗

4【单选题】“唯酒无量,不及乱”语出典籍(C)。 A、《周易》 B、《尚书》 C、《论语》 D、《老子》

5【判断题】根据《诗经·小雅·湛露》的记载,先秦贵族在饮酒时并不注重威仪和德行。(×)

6【判断题】“民之失德,干糇以愆”语出《诗经·小雅·伐木》。(√) 8.3 1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伐木》的诗句?(D)

A、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B、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C、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2【单选题】以《诗经·小雅·伐木》为例,先秦宴饮中的饮酒礼传达了先秦贵族(C)的品质。 A、享乐 B、残暴 C、慷慨 D、吝啬

3、【单选题】“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中“丁丁”的正确读音是(D)。 A、dīng dīng B、dīng zhēng C、zhēng dīng D、zhēng zhēng

4【单选题】以下哪一种先秦青铜器的用途是装载粟米?(A) A、簋 B、鼎 C、卣 D、觥

5【单选题】根据“陈馈八簋”的描述,《诗经·小雅·伐木》记载了以下哪一阶层的宴饮过程?(B)

A、商王室 B、周王室 C、齐诸侯 D、楚大夫

6【判断题】根据《左传》的记载,先秦贵族只有威仪而无德行。(×)

7【判断题】根据先秦典籍的记载,先秦贵族宴饮具有奢华的特征。(√) 8.4

1【单选题】《诗经·小雅·常棣》中“常棣”指的是(D)。 A、腊月梅 B、菩提树 C、常青藤 D、海棠花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湛露》的诗句?(C)

A、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B、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C、父义母慈,兄友弟恭 D、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3【单选题】成语“兄弟阋墙”最早出自于先秦典籍(B)。 A、《周易》

B、《诗经》 C、《尚书》 D、《左传》

4【单选题】根据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的观点,“鄂不韡韡”中“鄂不”是指(D)。 A、花托 B、不正 C、湖北 D、何不

5【单选题】《诗经·小雅·常棣》中“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的文学表现手法是(C)。 A、夸张 B、白描

C、比兴 先说海棠花,并蒂花,再以海棠花比喻兄弟。 D、写实

6【判断题】根据杨树达的观点,《诗经·小雅·常棣》的创作年代为西周初期周公辅政时期。(×)

7【判断题】《诗经·小雅·常棣》中“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是批判先秦贵族在和平时期过于亲昵朋友而忽略手足之情。(√) 8.5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的诗句?(C)

A、宾之初筵,左右秩秩 B、酒既和旨,饮酒孔偕 C、谋之不臧,则具是依 D、大侯既抗,弓矢斯张

2【单选题】《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的创作年代是(B)。 A、西周初期 B、西周末期 C、春秋末期 D、战国初期

3【单选题】《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这首诗描述方式的特征是(C)。 A、夸张 B、白描 C、对比 D、平铺

4【判断题】“既醉而出,并受其福”是指先秦贵族醉酒之后不知失礼、放纵自我的下场。(×)

5【判断题】《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在诗歌体裁上属于抒情诗。(√) 9.1

1【单选题】“战争是万物之父”是著名哲学家(C)的名言。 A、希波克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赫拉克利特 D、毕达哥拉斯

2【单选题】《诗经》中战争诗的创作高潮时期是(D)。 A、周懿王时期 B、周成王时期 C、周孝王时期 D、周宣王时期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出车》中的诗句?(B)

A、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C、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D、设此旐矣,建彼旄矣

4【单选题】《诗经·小雅·出车》是一首以(C)身份的口吻写就的诗歌。 A、奴隶 B、国君 C、将士 D、平民

5【单选题】成语“忧心忡忡”首见于先秦古籍(D)。 A、《周易》 B、《左传》 C、《孙子》 D、《诗经》

6【单选题】“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与以下哪一首诗类似?(C) A、《周颂·天作》 B、《陈风·衡门》 C、《小雅·采薇》 D、《周南·关雎》

7【判断题】“城彼朔方”中“朔方”指的是南方。(×) 朔指的是北方,不是南方。

8【判断题】与希腊悲剧激化悲剧冲突相比,《诗经》中的战争诗旨在达成家国和谐。(√) 9.2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C)

A、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B、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C、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2【单选题】《诗经·小雅·采薇》的主体是(B)。 A、战争与望夫 B、战争与思乡 C、农耕与思乡 D、农耕与望夫

3【单选题】“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在文学上的比喻方式是(D)。

A、用抽象比喻抽象 B、用具象比喻具象 C、用抽象比喻具象 D、用具象比喻抽象

4【单选题】“王事靡盬,不遑启处”中“启处”指的是以下哪一种生活?(C) A、深海捕捞的生活 B、逐草而居的生活 C、安定和平的生活 D、兵燹不断的生活

5【单选题】“四牡业业”中“业业”指的是(D)。 A、道路结实的样子 B、马车结实的样子 C、车夫强壮的样子 D、牛马强壮的样子

6【单选题】《诗经·小雅·采薇》的整体格调是(A)。 A、感伤 B、雀跃 C、无情 D、狂怒

7【判断题】“杨柳依依”中的“杨柳”指的是一种先秦时期的杨树。(×)

8【判断题】先秦时期的猃狁与两汉时期的匈奴是同一人群。(×) 9.3

1【单选题】最早记载于《诗经》中的战争诗的事件是(C)。 A、檀渊之盟 B、土木堡之变 C、周公东征 D、淝水之战

2【单选题】“作册夨令方尊”铭文中记载了周王派遣(D周公子明保)主政东都。 A、鲁候伯禽 B、周成王 C、周公旦 D、周公子明保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国风·东山》中的诗句?(A)

A、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B、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C、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D、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4【单选题】“我徂东山”中“东山”位于现今的(C)。 A、湖北省境内 B、陕西省境内 C、山东省境内 D、浙江省境内

5【单选题】“有敦瓜苦,烝在栗薪”暗喻作者出征前处于以下哪一种状态?(D) A、得女 B、得子 C、新丧 D、新婚

6【单选题】“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中“仓庚”指的是(B)。 A、水鹳 B、黄鹂 C、大雁 D、乌鸦

7【判断题】从诗歌艺术角度而言,《诗经·国风·东山》的创作年代是西周早期。(×)

8【判断题】《诗经·国风·东山》通过示现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家庭的眷恋。(√) 9.4

1【单选题】《诗经·国风·兔罝》与以下哪一项战事有关?(B) A、武王伐纣 B、周室南征 C、周公东征 D、嬴秦伐蜀

2【单选题】根据闻一多的考证,“肃肃兔罝”中“兔”指的是(C)。 A、斑鸠 B、野兔

C、老虎 比喻为“乌兔” D、乌龟

3【单选题】《诗经·国风·兔罝》赞美的是(D)。 A、南蛮的将士 B、西戎的将士 C、周王室的将士 D、诸侯的将士

4【单选题】根据诗义的推测,《诗经·国风·兔罝》适合在以下哪一种礼仪场景演奏?(C) A、新婚仪式 B、国丧大礼 C、阅兵仪式 D、农耕仪式

5【单选题】“公侯干城”中的“干城”比喻(B)。 A、攻击者 B、捍卫者 C、投降者 D、统治者

6【单选题】《诗经》中战争诗的基本态势是(C)。 A、破坏和平 B、赞扬杀戮 C、反对战争 D、歌颂战争

7【判断题】“施于中逵”中“中逵”是指四通八达的大道。(√)

8【判断题】《诗经》中战争诗创作的高潮仅仅与南方蛮夷叛乱有关。(×) 10.1

1【单选题】根据西周封邦建国的制度,西周诸侯国贵族与当地土著居民之间的关系是(D)。 A、强制 B、敌对 C、陌生 D、通融

2【单选题】著名乡村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的作者是(C)。 A、牟宗三 B、熊十力 C、费孝通 D、梁漱溟

3【单选题】西周贵族男子娶妻时将妻的随嫁女一同吸收纳为妾的婚姻制度被称之为(C)。 A、多夫制度 B、走婚制度 C、媵嫁制度 D、对偶制度

4【单选题】根据西周贵族婚姻制度的特色,西周封建制的目的是建立以下哪一种形式的国家团体?(B) A、军事 B、道德 C、奴役

D、经济

5【单选题】根据《周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段的阐述,西周社会人伦的基础是(B)。 A、钟鼎琴瑟 B、男女婚姻 C、金戈铁马 D、铜钱纸币

6【单选题】“附远厚别”出自于古代典籍(C)。 A、《周易·复卦》 B、《诗经·周颂》 C、《礼记·郊特牲》 D、《尚书·禹贡》

7【判断题】“旧邦维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和繁荣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8【判断题】根据周公制作的礼乐制度,姬姓贵族百代之内不允许通婚。(√) 10.2

1【单选题】《诗经》中以婚姻为主题的诗主要集中在(C)。 A、《大雅》 B、《小雅》 C、《国风》 D、《颂》

2【单选题】根据流传度最广的《诗经》版本,《诗经》开篇第一首诗歌是(D)。 A、《采薇》 B、《文王》 C、《鹿鸣》 D、《关雎》

3【单选题】“关关雎鸠”中的“关关”指的是(A、大风 B、河堤 C、鸟鸣 D、碎石

4【单选题】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象征意义?(A) A、再生和多子 B、罪恶和混乱 C、阴冷和死亡 D、低劣和卑微

5【单选题】“君子好逑”中的“逑”是以下哪一项的假借字?(B) A、丑 B、仇 C、秋

C)。 以下哪一组是常见的“鱼”D、丘

6【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古乐器的是(D)。 A、编钟 B、鼍鼓 C、琴瑟 D、忽雷

7【判断题】根据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七弦琴与汉唐时期的古琴完全相同。(×)

8【判断题】“辗转反侧”中的“辗转”在声韵学上而言属于双声叠韵。(√) 10.3

1【单选题】根据考据学和文字学的观点,《关雎》的主题是(D)。

A、登基典礼上的乐歌 B、狩猎典礼上的乐歌 C、丧葬典礼上的乐歌 D、婚姻典礼上的乐歌

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婚姻“六礼”的范畴?(C) A、纳采 B、问名

C、纳争(X) 应该是:纳征。

D、亲迎

3【单选题】“愀然作色”出自于典籍(D)。 A、《礼记·大射仪》 B、《礼记·士昏礼》 C、《礼记·郊特牲》 D、《礼记·哀公问》

4【单选题】以下哪一项是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中最重要的一节?(D) A、纳采 B、问名 C、纳争 D、亲迎

5【单选题】根据《礼记》的记载,中国古代婚姻“六礼”中媒官需要手抱(A)。 A、雁 B、贝 C、蛋 D、鱼

6【判断题】根据《礼记》的记载,“纳吉”是女方通过占卜的形式来判断可否嫁给男方。(×)

7【判断题】先秦时期,所有的贵族男子都会亲自到妻子所在地进行迎娶仪式。(×)

10.4

1【单选题】《史记·后妃列传》的作者是(C)。 A、司马错 B、司马谈 C、司马迁 D、司马懿

2【单选题】以下哪一位历史人物是“霸王别姬”典故中的人物?(A) A、项羽 B、刘备 C、项英 D、刘沅

3【单选题】“婚礼不贺,人之序也”出自于先秦典籍(D)。 A、《尚书》 B、《墨子》 C、《离骚》 D、《礼记》

4【单选题】著名思想家(B)在其著作《毛诗本义》中提出“据文求义”的诗学方法。 A、司马光

B、欧阳修:据闻求义 C、王安石

D、周敦颐

5【单选题】西周初期政治文化中心位于现代中国的(C)地区。 A、辽宁 B、福建 C、陕西 D、广东

6【单选题】从历史的角度而言,西周贵族的婚姻是为了达成以下哪一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手段?(D) A、割地赔款 B、臣服妥协 C、诸姓分裂 D、诸姓联盟

7【判断题】先秦典籍《礼记》出自于战国中期儒生之手。(√)

8【判断题】根据西周封建制度的设定,先有“尊尊”后有“亲亲”。(×) 10.5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四大古代文明早期的诗歌著作?(C) A、《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飞鸟集》——泰戈尔 D、《诗经》

2【单选题】以下哪一句古诗不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诗歌?(A)

A、明月松间照——《山居秋暝》王维 B、行行重行行 C、涉江采芙蓉 D、与君生别离

3【单选题】古籍(C)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基础。 A、《乐府》 B、《楚辞》 C、《诗经》 D、《左传》

4【单选题】《关雎》的整体艺术格调是(D)。 A、佶屈聱牙 B、粗俗不堪 C、轻佻散漫 D、典雅庄重

5【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B) A、手如柔荑

B、所谓伊人——《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C、肤如凝脂 D、螓首蛾眉

6【判断题】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与古希腊史诗艺术风格完全一致。(×)

7【判断题】《卫风·硕人》的创作时间要晚于《周南·关雎》。(√) 11.1

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先秦时期贵族祭祖时吟唱的《诗经》内容?(C) A、《大雅》

B、《小雅》——大小雅是朝廷乐章。 C、《国风》 D、《颂》

2【单选题】“大盂鼎”是(D)时期的著名青铜器。 A、西夏晚期 B、北魏早期 C、西汉末期 D、西周中期

3【单选题】以《诗经》在西周时期的演变为例,中国诗歌的基本逻辑是(C)。 A、从景物描写到抒情言志

B、从抒情言志到景物描写 C、从典礼歌唱到个人抒情 D、从个人抒情到典礼歌唱

4【判断题】根据《诗经》的记载,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并不包括建议制度。(×)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建议制度。

5【判断题】根据《诗经》的记载,尹吉甫是西周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尹吉甫,西周末期,既是朝廷大臣,又是诗人。 11.2

1【单选题】以下哪一位是西周早期的君主?(B) A、周穆王 B、周康王 C、周幽王 D、周厉王

2【单选题】周孝王是西周君主(D)之子。 A、周武王 B、周成王 C、周懿王 D、周恭王

3【单选题】西周时期的“共和”是指(C)共同辅政的时期。 A、叔公和伯公

B、召公和朱公 C、周公和召公 D、周公和朱公 4

【单选题】以下哪一位西周君主在周厉王之后继承大统并中兴了周王朝?(B) A、周幽王 B、周宣王 C、周康王 D、周穆王

5【单选题】著名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发生在周朝国君(A)执政时期。 A、周幽王 B、周宣王 C、周康王 D、周穆王 6

【单选题】西周末期“二王并立”中的两位国君是(C)。 A、周穆王和周康王 B、周宣王和周天王

C、周携王和周天王——周幽王之后,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 D、周携王和周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