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广电网络灾后重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松潘县广播电视网络灾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11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1987.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7.2主要污染源分析 7.2.1项目建设过程污染源

项目建设过程的污染源主要有:施工机械和机动车辆行驶排出的废气;施工过程粉尘对大气的影响;

第57页

松潘县广播电视网络灾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施工过程施工机械和设备、运输车辆等造成的噪声;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丢弃等。 7.2.2项目建成后的污染源

1、污水

项目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2、噪声

本项目噪声来源主要是机械噪声产生,如:空调系统噪声和通信设备噪声。

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另有少量的通信设备包装物、报废的设备以及其他废弃物等。

第58页

松潘县广播电视网络灾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7.3 污染治理对策

7.3.1 施工噪声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从噪声角度出发,可以把施工过程为光缆线的埋设以及设备的安装发出的噪声。只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即可达到要求。 7.3.2 施工期水土流失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本项目施工用地目前植被覆盖率较小,施工过程中经雨水冲刷,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季。

7.3.3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两类。施工期建筑垃圾主要为混凝土碎块、废弃钢筋、废油漆、废弃通信设备包装材料等。施工期间的生活垃圾以有机类废物为主,其成分为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剩余食品等。

第59页

松潘县广播电视网络灾后重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上垃圾应按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分类集中后运送指定地点处理。

7.3.4水环境影响防治对策

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主要是由施工人员吃饭、洗衣、洗澡和粪便等过程产生。施工期生活污水需经隔油处理后排放。

第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