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复习题 下载本文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1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 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 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将_________,N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 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则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 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 物料衡算 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 鲍尔环 矩鞍环 阶梯环 波纹填料 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也可理解为空塔液速)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料的表面

15、填料应具有较_____的__________,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 大 比表面积

16、吸收塔内填装一定高度的料层,其作用是为气液两相提供足够的_________。

传质面积

二、选择题

1、吸收速率主要决定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收效果,则要_________。B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

2、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_________控制,此时,总吸收系数KY近似等于_________。A、 D

A. 气膜; B. kx;C. 气液膜同时;D. ky;E. 液膜;F. Kx

17

3、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过程的阻力集中在_________。A A. 两膜层中; B. 界面上; C. 液膜之中; D. 气膜之中;

4、升温会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_________,对吸收操作_________。C、 D A. 有利; B. 变大; C. 变小; D. 不利; E. 不变; F. 无影响; 5、_________,对吸收操作有利。A

A.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 B.温度低,气体分压小时; C.温度高,气体分压大时; C.温度高,气体分压小时;

6、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_________的流速。A

A. 气相; B. 液相; C. 气液两相;

7、若享利系数E值很大,依据双膜理论,则可判断过程的吸收速率为_________控制。B A. 气膜; B. 液膜; C. 双膜

8、在吸收塔某处, 气相主体浓度y = 0.025,液相主体浓度x = 0.01,气相传质分系数ky = 2 kmol.m-2.h-1,气相总传质系数Ky = 1.5kmol.m-2.h-1,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yi 应为_______,平衡关系y = 0.5x。B

A. 0.02 B. 0.01 C. 0.015 D. 0.005 ye = 0.5×0.01 = 0.005 NA = Ky(y-ye)= ky(y-yi) 1.5(0.025-0.005)=2(0.025-yi) ∴yi = 0.01

9、通常所讨论的填料吸收塔的设计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_______。D

A. 回收率趋向最高; B. 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 C. 操作最为经济; 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11、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CO2量将_____气相总传质系数Ky 将_____,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_____。B. A. B.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12、选择吸收设备时,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_____。A

A. 填料吸收塔 B. 板式吸收塔 C. 喷淋吸收塔 13、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_____或_____。A、 C A. 升温; B. 加压; C. 减压; D. 降温;

14、对于脱吸操作,其溶质在液体中的实际浓度_____与气相平衡的浓度。B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15、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_____于液泛速度。B A. 大; B. 小 ; C. 等

16、对吸收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_____。A A. 比表面积和空隙率; B. 机械强度;

C. 对气体阻力要小;

18

萃取 一、单选题

1.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A的( ) C

A 分配系数大于1 B 分配系数小于1 C 选择性系数大于1 D 选择性系数小于1 2.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B值:( ) B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难以判断,都有可能

3.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增加时(进料量和组成均保持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变化是( )。 D

A 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

4.单级(理论级)萃取中,在维持进料组成和萃取相浓度不变的条件下,若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所得萃余相浓度将( )。 C

A 增加 B 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5.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则萃取相量与萃余相量之比将( )。 A

A 增加 B 不变 C 降低 D不定

6.单级(理论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代替纯溶剂,萃取液的浓度(指溶质)将( )。 B

A 增加 B 不变 C降低 D不定

7.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 C

A 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 B 溶解度曲线上 C 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 D 座标线上

8.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 )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C

A 挥发度 B 离散度 C 溶解度 D 密度

*9.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分率( )。 B

A 增大 B 减少 C 基本不变 D 增大、减少都有可能

*10.在B-S部分互溶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量增加而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浓度

( )。 D

A 增大 B 下降 C 不变 D 变化趋势不确定 二、填空题

1.萃取过程是 。 于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使溶质由原溶液转移到溶剂中的过程 4.萃取操作依据 。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5.萃取操作中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 、 和 。

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强,选择性高 ,易于回收

6.分配系数kA?1表示 。 萃取相中A组分的浓度yA小于萃余相中A组分的浓度 xA。

7.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与精馏操作中 相当。 相对挥发度

8.在B-S部分互溶的萃取操作中,若萃取相中含溶质A为85kg,稀释剂B为25kg,溶剂S为100kg,则萃取相中yA/yB =( )。 3.4

19

9.在萃取操作的B-S部分互溶物系中加入溶质A组分,将使B-S互溶度 ;恰当降低操作温度,B-S互溶度 。 增大 ,减小

10.在B-S部分互溶物系中,溶质A组分的量越大,B-S互溶度越( )。 大 *11.对于密度差很小且要求接触时间短的体系宜选用的萃取设备为 ,对于有固体存在的体系宜选用 。 离心萃取器,混合澄清槽或脉冲塔、振动塔 *12.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趋于无穷出现在 物系中。 B-S完全不互溶 13.从A和B组分完全互溶的溶液中,用溶剂S萃取其中的A组分,如果出现 情况将不能进行萃取分离。 选择性系数β=1 干燥 一.填空题

2.干燥这一单元操作,既属于传热过程,又属______________。 *****答案*****

传质过程

3.相对湿度φ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收水汽能力的大小,当φ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_________;当φ=0时。表示该空气为___________。 *****答案*****

小; 绝干空气

4.干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均恒定。 *****答案*****

干燥介质(热空气)的温度、湿度、速度以及与物料接触的方式。

5.在一定空气状态下干燥某物料,能用干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首先除去的水分为____________;不能用干燥方法除的水分为__________。 *****答案*****

自由水分; 非结合水分; 平衡水分

7.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其预热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降低相对湿度(增大吸湿的能力)和提高温度(增加其热焓)

8.当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相对温度愈_______,表明空气的吸湿能力愈__________,所以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之____________都要经______________。 *****答案*****

低、 强、 前、 预热器预热

9.在等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____________,物料表面始终保持被润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而在干燥的降速阶段物料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大(恒定)、热空气的湿球温度,上升(接近空气的温度)

10.固体物料的干燥是属于______________过程,干燥过程得以进行的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传热和传质,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11.固体物料的干燥,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