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普通心理学考点习题集 下载本文

普通心理学考点习题集

(内部资料,请勿泄露)

1

目 录

第一部分:感觉和知觉 第二部分:记忆 第三部分:表象与想象 第四部分:言语与思维 第五部分:注意第六部分:情绪、情感第七部分:意志第八部分:需要、动机和兴趣第九部分:能力第十部分:人格

2

第一部分: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和知觉的含义:

(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最简单

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2)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

的反映。例如:某物体用眼看,有一定大小,椭圆状;用手摸,表皮光滑;用鼻子嗅,有清香的水果气味;用舌头尝,有甜味。人脑把这些属性综合起来,就知道它是“苹果”。这就是对苹果的知觉过程。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的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3)关系:二者的区别是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仅依赖于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于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运动。二者的联系是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二.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1. 外部感觉:视觉(视敏度,也称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 内部感觉:机体觉(内脏感觉,如胃塞、胸闷、恶心等)、平衡觉、运动觉(关节肌肉的感觉) (二)知觉的种类:

1.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时间知觉、运功知觉 运动知觉又分为真正的运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例如,给被试呈现两条直线,一条水平,一条垂直,当时距为60ms左右时,人们就会看到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的运动;而如果时距过长或过短,都不会看到这种现象。

②诱导运动: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③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3

④运动后效: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 社会知觉:

①社会刻板印象: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物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②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例如,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③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初效应。

④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⑤投射效应: 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 3.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错觉的种类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时间错觉、倾斜错觉等。

三. 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别阈限;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视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会显得暗些;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③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视觉的后效很显著,又称视觉后像。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里,这时出现的就是正后像。正后像出现以后,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的斑点。因为此时出现的后像和刺激在品质上是相反的,所以是负后像。彩色视觉也有后像,但一般都是负后像。

4

④感觉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技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例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

⑤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紫色给人以安静、黑色给人以沉重的感觉。 (二)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的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的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例如,学生听教师讲课,教师的语言就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其余事物,如室外的声音、室内同学的私语,就成为背景。

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例如,一张新产品设计图纸,专业人员既能知觉到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又能理解整张图纸的内容和意义;而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则只能说出图纸的构成部分,不能理解图纸的内容和意义。

3.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如无论是清晨、中午、傍晚,都会把中国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

练习题: 一.单选

1.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相对感觉阈限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感觉适应

3.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这种现象是( )

A.正后像 B.负后像 C.视觉适应 D.感觉对比

4.看两歧图形时,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发生变化,这说明了知觉的(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5.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 ) A.诱发运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6.漫画家在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人们就能看到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是知觉的( )特性。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5

7.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 ) A.观察 B.想象 C.意志控制 D.记忆

8.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是临别时的情境,这体现的是( ) A.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9.“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映的是(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社会刻板效应 D.近因效应 10.找工作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前三分钟,这是利用了( ) A.投射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11.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举例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2.人际交往过程中会把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特征强加在他人身上,以己度人,其中涉及的主要心理概念是( )

A.第一印象 B.光环效应 C.定势 D.投射

13.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的印象,往往也会倾向于肯定其人格品质。这种效应是( ) A.晕轮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投射效应 二.多选

1.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

A.自主运动 B.诱发运动 C.动景运动 D.运动后效 E.感觉后效 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集中性 D.整体性 E.恒常性 3.印象形成效应有(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6

第二部分: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及品质

1.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的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人能及时、迅速、灵活的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人们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2)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性质。例如,我们对法则、定理或数学公式的记忆。

(3)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4)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如在头脑中保留的体操动作、舞蹈动作等。

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生活常识。

(2)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三.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环节。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识记和保持的内容。 (一)识记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7

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一般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延长进程呈减少的趋势,甚至遗忘。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还表现为记忆恢复。记忆恢复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一方面,记忆内容中不重要的细节部分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显著特征能较好的保持,从而使记忆内容简略、概括和合理;另一方面,记忆内容中的某些特点和线索有选择的被保留下来,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成为较易理解的“事物”。 2.遗忘:

(1)遗忘的种类:根据遗忘的时间,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假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真性遗忘);遗忘还可以分为主动性遗忘和被动性遗忘;根据遗忘的内容,可以分为部分遗忘和整体遗忘。 (2)遗忘的原因:

① 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

② 干扰说: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③ 压抑说(动机说):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决,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经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④ 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起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就能提取出来。 (三)再认或回忆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如好友重逢,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旧地重游,处处有熟悉之感,就是再认的现象。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称为追忆。

再认和回忆都是过去经验的恢复,即信息提取的两种形式,也是记忆的关键环节,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保持程度上的不同。

练习题: 一.单选

1.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2.学生在做问答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8

3.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的记忆属于(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逻辑记忆 D.形象记忆 4.对弹琴、骑车等活动进行操作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长久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语词性记忆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

A.情绪记忆 B.言语记忆 C.动作记忆 D.逻辑记忆 6.由于考试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属于(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7.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8.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9.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印象,这种记忆是( ) A.情绪记忆 B.逻辑记忆 C.形象记忆 D.动作记忆 10.最早对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 A.冯特 B.弗洛伊德 C,艾宾浩斯 D.罗杰斯

11.小明今天在参加物理考试时,对于一些简单而熟悉的力学公式,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其中涉及的遗忘理论主要是( )

A.衰退理论 B.干扰理论 C.动机性遗忘理论 D.提取失败理论 二.多选

1.下列哪些理论是对遗忘的理论解释( )

A.共同要读说 B.痕迹衰退说 C.干扰说 D.同化说 E.动机说

2.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 )

A.语义记忆 B.情境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E.长时记忆

9

第三部分: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1)概念:表像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分类: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如想起母亲的笑脸)、听觉表象(如想起吉他的声音)和运动表象(如想起舞蹈动作)等。

(3)特征: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概括性(表象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可操作性(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二.想象

(1)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分类:根据想象的目的和计划性,可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如学生常常出现的“白日梦”现象。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3)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神话中的孙悟空)、夸张(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调,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拟人化(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如雷公电母等许多形象)、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功能:预见功能(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活动进行的方向);补充功能(弥补人们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替代功能(现实中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调节功能(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技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品质:主动性(是就想象的目的性、意识性的程度而言的)、丰富性(是就想象诶荣的丰富程度而言的)、生动性(是就想象表现得活泼鲜明的程度而言的)、现实性(是就想象与现实相符合的程度而言的)、新颖性(是就想象所构成的形象的新异程度而言的)、深刻性(是就想象所构成的形象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程度而言的) 三.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我们阅读鲁迅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再就是再造想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的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如科学家对于科学研究的设计和研究成果的预见,革新家对生产工具和产品的改革与发明等。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有强烈的创造愿望、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例如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人类因看到鸟儿飞翔发明了飞机)、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出现新形象的状态,称为灵感,灵感是想象者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勤于积累经验的结果。)

10

四.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空想三种形式。

(1) 科学幻想: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如一个多世纪前人们做出的到天空和海洋遨游等科

学幻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2) 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如想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为

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3) 空想:是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空想往往使人脱离现实,

长期陷入空想的人往往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练习题:

1.人脑对过去感知对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 A.表象 B.想象 C.后像 D.印象

2.当谈到某一个朋友时,他的音容笑貌会浮现在脑海中,这属于( ) A.表象 B.想象 C.联想 D.思维

3.人们对已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 A.表象 B.想象 C.幻想 D.印象

4.当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们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这说明想象是( ) A.预见功能 B.补充功能 C.替代功能 D.压抑功能 5.千手观音的形象属于想象的( )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6.设计师设计、描绘城市规划的蓝图的过程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7.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8.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

A.樱桃小嘴 B.白日做梦

C.发明家设计将要发明的工具 D.根据描写,头脑中呈现阿Q形象

11

第四部分:言语与思维

一. 言语

(1) 概念: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

统。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词。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 (2) 种类:言语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其中,口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对话言语(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等,是一种直接交际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和简略性等特点)、独白言语(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如报告、讲演等,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一种展开性的、有准备的、有计划的语言活动)、书面言语(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等特点)。

(3) 言语的理解过程:可分为三级水平,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是言语理解的第一级水平,

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第二级水平,第三级水平是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二. 思维

(1)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特点:①间接性:所谓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例如,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 。②概括性:包括两个意思,第一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例如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的树木称之为枣树,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称之为果树。第二是将多次感知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例如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的结论。

(3)品质:①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②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③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感性 ④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4)种类:根据思维的内容凭借物,任务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只管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是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例如三岁前的幼儿的思维就属于直观动作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触摸,摆弄物体的活动。聋哑人靠手势与摆弄对象的动作进行交往,也属于直观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的思维过程,也叫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是人类思维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逻辑思维会聚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吵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5)思维的一般过程:

12

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① 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例如 把一棵树分解为根、茎、叶、花等。综合是指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例如构想把一个过去与现在的经历联系起来编成一个短剧,儿童把几个积木块达成一个小房子的思维过程都是综合。 ② 比较与分类:比较是指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分类的基础。 ③ 抽象与概括:抽象是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 加以综合的过程。 ④ 系统化与具体化: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如把犬科、猫科动物归为哺乳类的过程。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如用某数学公式解一道具体应用题的过程。

练习题: 一.单选

1.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

A.经验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2.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

A.分类与比较 B.具体化与系统化 C.抽象与概括 D.分析与综合

3.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办事,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样的思维是( )

A.直觉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4.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 )

A.求异性思维 B.集中性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发散性思维

5.有些学生能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应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有些学生则显得比较困难。 这是思维的( )

A.广阔性 B.批判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 6.言语通常分为( )

A.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B.内部言语和口头言语

13

C.独白言语和书面言语 D.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7.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属于( )

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8.自问自答的言语活动属于( )

A.独白言语 B.对话言语 C.内部言语 D.书面言语 9.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是对( )的理解和识别。 A.语音 B.词汇 C.句子 D.课文 10.言语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

A.语言知觉 B.词汇理解 C.词汇加工 D.文本理解 二.多选

1.口头言语包括( )

A.对话言语 B.自言自语 C.独白言语 D.书面言语 E.内部言语2.对言语的理解包括( )

A.语音知觉 B.词汇理解 C.句子理解 D.文本理解 E.语义理解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

A.独创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敏捷性 E.流畅性

14

第五部分:注意

一.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特点有指向性(如学生在听课时,心理活动不是指向教室里的一切事物,而是把教师的讲述从许多事物中挑选出来,并且长久的把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和集中性(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注意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二.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初学文言文,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时候的注意是有意注意。此后,随着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凭兴趣可自然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

三. 基本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在感知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的保持固定不变,有时候会出现注意的起伏和注意的分散。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的加强和减弱造成的。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的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

2.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的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3.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例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第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第三是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例如有些演员自拉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边表演等。

4.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练习题:

1.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A.注意 B.知觉 C.想象 D.观察

15

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的表现了( )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

3.教师讲课时,一位小学生一会儿听教师讲,一会儿翻书看,一会儿在本子上写什么,你认为这位小学生这时的注意状态是( )

A.稳定的 B.起伏的 C.转移的 D.分散的 4.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不稳定 D.注意的分配

5.当个体专注于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6.小刘打算用五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但是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又很快把精力投入到新任务上,这说明小刘的( )

A.注意广度大 B.注意稳定性强 C.注意分配性好 D.注意转移快 7.有了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目的注意 8.熟练的骑车、打毛衣是( )

A.有意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无意注意 D.不随意注意 9.在中小学生的注意发展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 )占主导地位。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目的注意 10.教师抑扬顿挫的声音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是( ) A.有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11.实验发现,人很难做到在左手画圆形的同时右手画正方形,这涉及(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强度 D.注意的稳定性

16

第六部分: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二者的区别: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二者的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 二.情绪的分类:

(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久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心境。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有人用激情爆发来原谅自己的错误,认为“激情时完全失去理智,自己无法控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也能够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它。

(3)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状态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应激状态持续的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会有害健康。 三.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的主观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2)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理智感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情绪和情感的规律

1.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如古语“知之深,爱之切”;情绪和情感反过来对认识过程起调节作用。 2.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

17

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产生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 3.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干扰、破坏作用);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健康功能(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感染功能(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可以互相传递和感受,具有感染性。如“共鸣”“移情”)。 五.压力与自我防御机制

1.概念: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在压力状态下,个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消化道蠕动等。 2.自我防御机制:

(1)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的加以否定,因为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例如,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事,以减少心灵上痛苦。

(2)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如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

(3)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的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如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

(4)移置。是无意识的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例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

(5)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于客观或别人。

(6)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如一个强烈的性冲动压抑的人可能积极参与检查淫秽读物或影片的活动。

(7)退行。是指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放弃已学到的比较成熟的对应技巧和方式,而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例如,老人做出幼稚的表现,童心未泯,像个“老小孩”或“老顽童”,很可能是内心孤独,渴望得到子女的关爱。

(8)过度代偿。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例如有些残疾人可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的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9)抵消。如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吐口水或用说句吉利话来抵消晦气或不吉祥的感觉。 (10)升华。是指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

18

创造性的活动。从文艺家的一些著名创作,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均可见到升华机制的作用。

(11)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12)认同。是指无意识的取他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例如,儿童在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六.调节情绪的方法

(1)认知调节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力法 (5)幽默法 练习题: 一.单选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 4.“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 )对情感的影响。 A.认知 B.意志 C.需要 D.个性

5.“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 )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

6.“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7.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8、车祸、地震、火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9.事业心、自尊心属于( )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道德感

19

)10.“动之以情”体现了情绪情感的( )功能 A.信号 B.感染 C.替代 D.调节

11.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的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这属于( )防御机制。 A.抵消 B.移置 C.反向形成 D.过度补偿

12.当一个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时,拒绝相信此时,以减少心灵上的痛苦。这事( )的防御机制。

A.压抑 B.否认 C.文饰 D.代偿

13.“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属于( )防御机制。 A.压抑 B.代偿 C.升华 D.文饰

14.小刚去买东西,人家多找了10块钱,他一直犹豫要不要送回去,最后他想如果是别人的话,也应该不会送回去的,这属于( )自我防御机制。 A.压抑 B.转换 C.投射 D.文饰

15.章山同学高考失利后,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影响章山的情绪是( )

A.激情 B.应激 C.热情 D.心境 二.多选

1.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 )等形式。 A.理智感 B.道德感 C.责任感 D.美感 E.荣誉感

2.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 ) A.心境 B.心情 C.激情 D.感情 E.应激 3.情绪与情感的反应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持久性 C.外显性 D.内隐性 E.稳定性 4.情绪情感的功能有( )

A.信号功能 B.动机功能 C.适应功能 D.组织功能 E.健康功能 5.情绪情感由( )组成

A.主观体验 B.认知 C.生理唤醒 D.外部表现 E.意志行动 6.关于情绪和情感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B.情绪依赖于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

20

C.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D.情绪具有外显性、冲动性,而情感具有内隐性

第七部分:意志

一.概念:

是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由意志支配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 二.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武断) 3.意志的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4.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性和执拗性)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动机斗争可分为四类:

(1)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冲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高考填志愿时,有的学生既想学文科,又想学理科。

(2)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怕学习又怕受处分,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 (3)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如,有些同学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

(4)双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多种选择的冲突是这类冲突的典型实例。 (二)执行决定阶段 四.意志品质的培养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21

(4)教育学生正确的对待挫折

(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练习题:

1.与动摇性和执拗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2.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3.小明在择业时面临多重选择,这种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4.“进退维谷”是一种( )式的动机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5.教师鼓励学生要克服和战胜重重困难,别惧怕困难,这是指意志的(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6.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他们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7.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为了锻炼学生的( )意志品质。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独立性

8.一个男人想结婚,但又怕结婚后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多重趋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避冲突

22

第八部分:需要、动机和兴趣

一.需要

1.概念:需要时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动的原动力,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具有对象性、动力性和社会性。

2.种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指与保持个体的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饮食、睡眠、休息、运动等。社会性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友谊、权力等的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人对于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等的需要,物质需要既包括生理性需要,也包括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如对知识、文化艺术的需要等。它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二.动机

1.概念: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它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原因。

2.分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动机也称内驱力。也称内驱力。其中,饥饿动机、干渴动机是研究的最多的两种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后天习得的动机,包括两个层次,(1)比较原始的三种驱动力,即好奇心、探索与操作;(2)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权力动机、社会交往动机等。 3.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兴趣

1.概念: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具有定向和动力功能。

2.种类:(1)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人事事物本身的需要引起的,如对看电视、小说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引起的,如科学家可能对繁杂的数据处理没有兴趣,只对研究结果有兴趣。

(2)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中心兴趣是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极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广阔兴趣是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兴趣。

(3)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个体兴趣是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如美术是某人一生的爱好。情境兴趣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如某人最近突然对游泳感兴趣。

23

练习题:

1.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 )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目标

2.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是( ) A.自然需要 B.社会需要 C.后天需要 D.生理需要 3.以下对需要的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需求B.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4.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是(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诱因

5.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 ) 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强化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6.渴望有归属感、被社会承认属于( )

A.社会性动机 B.生理性动机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7.教师给学生讲努力学习可以让他们以后过上好生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A.直接兴趣 B.个体兴趣 C.间接兴趣 D.情境兴趣 8.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9.在行为的坚持性上体现的是动机的( )功能。 A.激活 B.指向 C.维持 D.调整 10.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爱与归属需要 C.生理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4

第九部分:能力

一. 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二.能力的分类

根据能力适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 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一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三.智力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论、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按心智能力功能上的差异,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液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认、记忆、理解等。流体智力的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其彼此间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显然,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但在个体差异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晶体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四.能力的测量

一般能力测验即智力测验。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称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的翻译和修订,改名为斯坦福—比纳量表。这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传的智力测验之一。 五.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遗传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练习题:

1.多种能力的独特综合称为( ) A.技能 B.技巧 C.认知能力 D.才能 2.音乐能力、绘画能力属于( )

25

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认知能力 D.社交能力 3.在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上,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 B.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C.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可以根据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大小 4.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

A.创造力 B.抽象概括能力 C.记忆力 D.想象力 5.下列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A.音乐能力 B.数学能力 C.操作能力 D.想象力 6.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少的能力是( )

A.流体智力 B.人际智力 C.模仿能力 D.晶体智力 7.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创造能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8.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能辨别400—500种不同的漆色,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受到了( )的影响。

A.实践活动 B.学校教育 C.主观能动性 D.早期经验 9.如果说一个儿童是天才儿童,那么他的智力至少应该是( ) A.110 B.120 C.130 D.140

10.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该测验的( )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1.关于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人必须具有一般能力和该活动需要的特殊能力 B.能力是通过行为来体现的,可以只通过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能力的大小 C.不同类型能力在不同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强弱不同 D.模仿也是一种能力

26

第十部分:人格

一.人格 1.概念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针对人格而言的。 (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分裂人格”。

(4)功能性: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时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5)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3.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三个方面。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调控人格的各个成分,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二.气质 1.概念

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2.气质类型

胆汁质:胆汁质的人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多血质:多血质的人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为特征。 粘液质:粘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27

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 三.性格

1.概念: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1)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概括化与定型化的结果。 (2)性格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 (3)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2.性格的类型

(1)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在心里机能方面哪一个占优势,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理智型的人通常用理智衡量一切,并支配自己的行动。他们观察事物认真仔细,思维活动占优势,很少受情绪波动的影响。情绪型的人内心体验深刻,外部表露明显,情绪不稳定。言行举止受情绪的影响,缺乏理智感,处理问题常感情用事。意志型的人行动目标明确,积极主动,勇敢、坚定、果断,自制力强,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但有的人会表现出固执、任性或轻率、鲁莽等。

(2)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格分为外向型内向型。

内外向的概念是由荣格提出来的,他认为,多数人并非典型的内向型或外向型性格,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

(3)按照个性活动的独立性程度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独立型的人具有坚定的个人信念,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独立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信心抢,不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情况和困难时,显得沉着冷静。顺从型的人做事缺乏主见,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干扰,常常不加分析的接受别人的观点或屈从于他人的权势;在突发事件面前,常表现为束手无策或惊慌失措。 四.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

性格与气质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二者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相互影响。 区别:

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能最直接的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五.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人们生活在共同环境中形成的;反映了社会的习俗和价值,是人格的共同部分。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

28

质。个人特质根据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清高、率直、聪慧、孤僻等都属于林黛玉的中心特质。次要特质也是人格的组成因素,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六.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练习题:

1.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极易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这反映的性格的特点是( )

A.向师性 B.依赖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3.“性格决定命运”突出了人格的( ) A.独特性 B.社会性 C.稳定性 D.功能性

4.按照典型气质分类,《红楼梦》中王熙凤和林黛玉分别属于( ) A.胆汁质和粘液质 B.胆汁质和抑郁质 C.多血质和抑郁质 D.多血质和粘液质

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是( )的特点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7.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这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的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29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9.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

A.共同特质 B.中心特质 C.首要特质 D.动力特质 10.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是(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倾向性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