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监管意见整改报告 下载本文

化各贷款品种作业流程,包括助学贷款、新一贷SOP流程和提前还款SOP流程等。三是加强产品定价。规范了零售信贷定价管理,使定价管理制度符合当前管理架构,明确了定价部门和定价审批流程。四是加强个贷贷后管理。对贷款资金流向控制管理办法进行细化并明确相关操作与管理。除按月对借款人放款账户流水进行资金流向分析外,还发文要求所有贷款凡贷款用途为购臵房产、购买车辆的,必须在贷款发放后的合理期限内提供所购房产、车辆过户后的权属证明。总行对检查结果按月进行通报,对资金流向异常贷款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修订《平安银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办法》,对贷后管理的工作与职责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分工,对以前没有实际统一管理动作的授信审批条件落实等工作着手进行系统改造及月度管理。制订《平安银行个人信用类贷款欺诈管理办法》,明确信用类贷款欺诈举报、调查定性及处臵的流程,有利于提高业务人员及征信审批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降低信用风险,提高我行个贷资产质量。五是加强对零售贷款虚假资料月度调查,按月检视,优化虚假材料判断标准,减少误判。六是强化贷款组合分析,加强数据监控,每日测量信用风险变化,为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本实现日、周报数据自动化,完善系统中的逾期日报表;同时,不断优化新一贷组合报告,完善新一贷分析方法。

2.规范零售信贷从业人员管理。一是加强培训,完善培训课件及考试题库,包括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重要知识点;二是颁布实施《关于设立零售信贷支持人员上岗资格证的通知》(平银发

9

?2011?584号),明确要求个贷支持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三是制定《平安银行零售信贷从业人员销售及操作管理办法(试行)》(平银发?2011?261 号),规范我行零售信贷业务的销售及操作管理;四是制定《平安银行零售信贷支持岗位职责及管理办法》(平银发?2011?279 号),进一步明确、细化各岗位工作职责。

3.开展零售产品全流程关键风险平台项目。零售产品全流程关键风险平台项目,是我行零售条线发起的,全面揭示包括抵押贷款、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在内的十一款零售重点产品的关键风险点和防控措施,旨在我行零售条线建立关键风险管理执行人和检查人的制度规章的项目;该项目自今年二季度开始颁布实施,目前正在试运行期间。

以上措施使得我行个贷不良率从年初的0.36%下降至5月底的0.32%;新一贷业务表现良好,预期损失率2.6%,比产品设计的损失率低 0.9 %;虚假材料比例呈整体下降趋势,已不足1%。我行资金流向异常情况有所改善,今年以来,个贷资金流向异常笔数呈下降趋势,3月及4月笔数在10笔以下。

今年下半年,我行将根据政策的执行情况,继续完善信贷风险相关政策,确保风险与业务的平衡;继续完善个贷流程;出台《零售贷款虚假资料类型划分及拟处罚措施明细》;积极参与“银行业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并进行风险排查。继续加强对资金流向检查工作的管理,完善相关措施,确保贷款用途的合理及真实性;完善“贷后授信审批条件落实”系统改造,确保授信条件落实;不断优化贷款组合管理,监控各类贷款组合变化。同

10

时,进一步加强分行个贷支持队伍建设,明确个贷支持人员考核及产能标准,对个贷支持工作进行量化,制定个贷支持人员考核及产能标准,合理配臵人力,保障个贷业务时效达成、质量达标;推进分行个贷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行职场布局标准化、硬件软件配臵标准化、工作人员行为标准化,以规避操作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监管意见:推进信贷科学、合理投放,持续优化信贷结构。要严格把握行业准入、环境评价、能耗审查等政策界限,从严控制“两高一剩”行业的信贷投放,确保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三农”、小企业、节能减排等领域。要加强行业研究,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年度经营计划,主动增强预见能力和应对水平。对已经发放的“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要严密跟踪监测,分析可能提前暴露的风险,提高风险管理前瞻性。 整改措施及行动:

针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截至2010年末,我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为70.2亿元,较年初下降9.4亿元,降幅为11.81%。2010年8月我行开展对落后产能企业风险排查,发现有一户涉及产能退出名单的,已完成整改。

已采取措施:

1.我行于2010年8月份印发了《关于加强“两高”、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等三类行业授信管理意见》,从严控制“三类行业”的授信准入标准,对于给予优先支持授信、新增授信审批权限上收、严格控制授信、暂停新增授信等各类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

11

同时在合同签订、授信资金拨付管理及环保风险监测预警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我行对三类行业授信实行组合限额管理。要求三类行业贷款余额控制在各项贷款余额的12%范围内,并纳入2011年度组合目标。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对”三类”行业贷款的组合监测工作,按月公布”三类”行业贷款组合占比。同时为加强对造船、中型设备、发电设备和通用设备等潜在产能过剩行业的监测,我行将每月监测口径扩大到潜在过剩产能行业,以切实防控潜在风险。

3.今年初,我行在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进行分析判断,对相关产业和行业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平安银行2011年对公信贷政策指引》和20个行业的年度信贷政策。2011年度信贷政策指导原则中规定调整信贷资产结构,严控“三类”行业贷款;在行业信贷总体政策要求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涉及节能减排的年度支持类、审慎介入类、禁止介入类的企业和项目类别。同时对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纺织、电力、水泥等具体行业依据节能减排等具体要求制订了增加类、控制类客户的具体标准,作为上述行业客户是否可进行授信支持的明确标准和依据。

4.我行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为原则,每年针对存量客户实施授信策略分类管理,将所有对公授信客户分为增加类、控制类和退出类。行业标准作为分类标准的第一项指标,主要判断依据为是否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明确规定鼓励类、限制类或淘汰类的项目及企业;是否符合国家关于“高耗能、高排放”、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等行业政策要求或其他有关产业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