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与优秀生培养的策略研究 下载本文

数学教学中后进生转化与优秀生培养的策略研究

———《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进展侧记

总课题组

编者按: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 规划课题《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开题以来,总课题组将所含的一百多个子 课题组成了6个子课题组。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这些子课题组在近两年的研究中取得不少阶段性 的成果,目前已经汇集印制了包括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教学设计与实录等在内的40万字以上的一共两期 课题研究简报。这里报道的是其中一个子课题组《后进生转化与优秀生培养的研究》(海珠区教研室刘会 金老师任子课题组组长)开展研究的简况,供同行参考。

《后进生转化与优秀生培养研究》子课题组活动 纪要之一 一、活动时间:2004年5月28日。

二、活动地点: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

三、参加人员 :课题组第一小组全体成员,番禺区教研室严运华,钟村中学校长,教导主任等29人。

四、组织与记录 :海珠区教研室刘会金。 五、活动内容:

1、公开课:由课题组成员,钟村中学何子文老师承担;

2 、研讨会: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七位课题组成员在大会发言,他们是:广州87中王星老师、广州流花中 学罗滨老师、广州南武中学李宁老师、广州3中李惠兰老师、广州番禺石基二中冯锦洪老师、广州番禺钟 村中学何子文老师、广州番禺南沙中学杜曼巡老师。 六、会议总结:

1、课例展示:本次会议的主要 议题是本课题组的中心工作,后进生转化与优秀生培养。针对这个问题,钟村中学何子文老师用了一堂生 动的课例向到会人员展示了在该校是怎样实施这个课题的,同时这个课例的主要思想也在何子文老师的报 告中有所体现。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组织对这节课进行评点。

2、会议交流:进行大会交流的七位同志都 在会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工作,所有的发言都有发言文字材料。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们感到,本课题小组的 工作是有效的和积极的。七位老师分别从怎样转化后进生和怎能样培养优秀生的方案设计、操作过程、注 意事项和最后结果进行了阐述,虽然在完备性与合理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外,在工作的成效性方面都不 得有些不同程度的成果表现。

广州87中的王星老师在课内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特别是中下生的训 练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兴趣导入入手总结出一套自己易于操作的训练方法,为她自己的教 学插上了翅膀。

流花中学的初一数学科组对后进生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时段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体会,为薄弱学校对后进生的转化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案例。

南武中学的李宁老 师在优秀学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好学生存在于每一个角落,她同时在文中提到我们容易忽视的非 智力因素其实在优秀学生培养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文章用数据表达,论据充分。

广州3中的李惠 兰老师在研究怎样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转化学困生。她在分析了学困生与优秀生的差异后总结出转化学困 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阐述了坚持长期的宏观转化策略:优化外部环境,激活内部机制,培养综合素质, 提高学力水平。

石基二中的冯锦洪老师分析了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成因与防范策略。运用“数学美”来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与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厌恶感”,发展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学感 ”。

钟村中学的何子文老师运用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 大胆的实验,成效果显著。他在改变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实验中运用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 交流的精神,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南沙中学的杜曼巡老师在研究如何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转 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总结出分层计分与不同记分的作用,从研究掌握后进生的心理入手,首先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运用体态语言让教学生动有趣,其次在研究如何增强后进生的自信与自尊方面作了一些有意义的 研究。 3、课题的规范管理:

会议最后,课题组长对所有教师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管理作了 规范与统一的管理要求。

首先讨论了对“差生”一词的运用必须慎重,建议课题组成员将所有文中的“ 差生”一词用“学困生”和“后进生”代替比较合理;

其次要求所有的教师在进行课题总结时最好用数 据说话,包括阶段性总结和结题报告; 要求一年结题的老师要在2004年7月份结题,结题报告在8月底上 交; 4、研讨会结论:

研讨会在优秀学生培养与后进生转化方面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决定不再用“差 生”一词来表达

“后进生”与“学困生”,以保护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对一些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进行滚 动式研究,即使一年结题了,也可以继续进行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最后,大会决定 针对优秀学生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分别由南武中学李宁老师和番禺钟村中学何子文老师代表本课题组 在市课题会议上发言. 子课题组组长 刘会金 2004年5月30日《后进生转化与优秀生培养研究》子课题 组活动纪要之二 一、会议地点:流花中学三号楼电教室。

二、会议时间:2004年10月29日下午2:30 ~5:00。 三、会议内容:后进生转化与优生培养的实验研究。

四、参加人员:全体成员(有二人请 假),流花中学谢校长、汤副校长、教研室谢梅芳主任和荔湾区教科所张向民老师共25人。 五、会议简述:

本次会议由荔湾区流花中学承担。由该校邬青松老师上了一堂“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一)”的公 开课,并提供了本节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流花中学谢校长和汤副校长参加本次听课活动。流花中学教 研室主任谢梅芳和荔湾区教职工科所张向民老师自始至终参加了我们的活动。

听课活动结束后,与会教 师进行了座谈,共有六位教师发言。在本次小课题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一些闪光的东西,例如:向莉文 老师的后进生与校外不良人员的关系等,流花中学罗滨老师谈到的怎样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胜心”,流 花中学邬青松老师在公开课中所使用的课内操作评价及海珠区教研室刘会金老师将培养优生与培养青年教 师放在一起研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

会议最后确定了二位老师代表本组在大课题 组会议上发言。一是流花中学罗滨老师关于后进生转化的专题发言,一是本课题组长刘会金老师关于优生 培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专题发言。 六、会议发言:

1、荔湾流花中学邬青松老师:

一元一次不等 式复习(一)的教学反思。 2、番禺钟村中学何子文:

对数学后进生的分析与教学研究。

何子文老 师认为:我们的研究是从局部入手,让一些后进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去。对后进生的一些学习障碍 进行研究,对学生学习不好的学生为什么思想品德也不好?

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转化的过程中正在探索。 第一:在作业中要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学生有错必纠的习惯;第三:培养他们完 成作业的习惯;第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后进生转化的三个关系:第一是表扬与与批评的关系 ;第二是严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第三是惩前与毖后的关系。

3、番禺沙湾象骏中学欧阳秋霞等: 谈后进生的转化。

我们认为想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要的是要转化后进生。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 要面对全体学生,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该课题组研究了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在下列的过程中 产生了后进生:第一:基础较差;第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第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 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4、番禺化龙中学向莉文:

以有效教学技能训练提高中下生学习积极性和成 绩。

该研究认为后进生产生的三个原因:一、由智力因素造成的;二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这里首先是 欠缺学习动机,其次是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三是意志薄弱,第四是情感联系不够。 该课题组成员认 为,学习兴趣是首要进行后进生转化的工作,必需要做好;其次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数学学习方法,让 他们体验到一些成功的快乐;然后是要培养他们的意志力,要减少他们与外界的不好的人群的接触,以减 少外界对他们的影响;而且要从情感上对他们进行感化。 5、荔湾流花中学罗滨等:

实施达标教学, 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

本备课组在新教材实施后进行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不大。但我们还是进行 着认真的工作。由于资料不多,所以难度较大。

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班,转变观念;

其次是重视教学 各环节,特别注重课堂教学,尝试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他们有五个环节的操作 。

首先是从贴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有一个感受性的认识,其次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与学 生的学习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第三是课外作业按层次来布置;第四是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好胜 ”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第五是在课外进行个别辅导。

罗老师谈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并归纳了六条体会:一是一段时间的实验看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