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散文学生版 下载本文

(1)、句段常见作用: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或总结上文,眉目清楚;或引出下文,脉胳有致;或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或前呼后应,结构谨严;或点明(深化、升华)主旨,激人深思。

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

(某一物品)作用:主体材料(某一物品)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

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旨。

关于引文(引述、穿插性材料)在原文中的作用的答题模式。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 ②对全文的作用;

③丰富文章内容或富有诗意等。

④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练习:

1、(《金色的飘落》)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2、(南京三模《哑巴与春天·朱以撒》)13.第②⑥⑦节各有一处描写了达子香花,请简要

分析第三处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3、(2011届南通三模《稻草人》)12.文中侄子说,“我热爱粮食,我也热爱鸟儿,它们每年

才在平原歇息一次,能消耗多少麦子?”“我怕有一天,一睁开眼,平原上再也见不到鸟儿啦??”从全文结构看,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4分)

5

(三)、人称作用题

例1:(10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

特点: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

作用: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解析:文章在第二、九段使用了第二人称“你”,其余各段使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内容方面,不同的人称便于叙事和抒情;表达效果及阅读心理方面,使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读者易于接受。

其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某物,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文章对某物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结尾段中却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3)这篇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

针对某一人称的命题,首先需要考生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方向,然后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每一种人称的作用如下:

人称作用题【知识储备】 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试题回放

(1).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来写,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4分)《捕蝶者》

答:①便于作者与捕蝶者直接对话,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

离,激发读者深入思考。(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请分析这样写得好处。(4分)《一只白玫瑰》

6

答:①“我” 是本文线索;②拉近和读者的距离;③便于自由抒发情感;④增加文章真实感。

(3).全文以第三人称叙事、议论、抒情,第③段却改用第二人称,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答:运用第二人称,①直接与屈原交谈,亲切自然;②易于深刻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③便于抒发对屈原的景仰之情。

(4).文中第二人称的妙用。(3分)《乡村稻草》

答:本文称“稻草”为你,将稻草拟人化,(1分)便于对稻草进行描写和展开与稻草相关的回忆,与稻草直接交流,亲切自然,(1分)便于直接抒情,表达对质朴无华、甘于奉献的稻草的热爱与赞美。(1分)

(5)2010年高考全国卷《灯火》:16文章在人称的使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问: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

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

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四)、标题作用题

? 常见主要考法 ?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 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指导

(一)揣摩标题的含义

一 联系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二 体会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三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四 结合文章主旨

《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 :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字“走”

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7

(二)分析标题的作用 散文标题作用【知识储备】

1、线索作用。如《背影》

2、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如《最后一课》

3、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 》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4、象征意味、寓意。

5、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 6、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解题思路

? 1. 揣摩标题含义

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 2.分析标题作用

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内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 ? 3.最后分析其效果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例1:(10年高考北京卷)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案:

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愁,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析:借物抒情类散文的“物”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多是行文线索。借物抒情类散文的“物”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是承载作者的情感。

例2:(10年高考湖南卷)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答案:

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 ,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午”的含义。这是非常典型的“炼字型”题,答题就从其本义和象征义入手来答: “午”的本义是指这朵荷花是在午后这个时间看到的,而其象征义则是这朵荷花像时间停留在午后,永远不会凋谢。这两点是很容易答出来的。

例3:(10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 答案:

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 ②灯火下的祖孙相连,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