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下载本文

扬雄还有什么突出之处受人推崇?请简要分析。 【分析】参考译文: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扬雄小时候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为人简朴,悠闲自在,很少特别的喜好,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自己有最低的限度:不是圣贤的书不喜欢,不适合自己心意的事,即使能富贵也不去做。

扬雄喜好辞赋。此前,蜀有司马相如,作赋很壮丽典雅,扬雄心中佩服他,每次作赋,常把他作为榜样模仿。又惊讶屈原文才超过相如,却至于不被容纳,作《离骚》,自己投江而死,为他的文章感到悲伤,读时没有不流泪的。认为君子时势顺利就大有作为,时势不顺就像龙蛇蛰伏,机遇好不好是命,何必自己投水呢!便写了一篇文章,常常摘取《离骚》中的句子而反驳它,从岷山投到江水中来哀悼屈原,名为《反离骚》。

起初,扬雄四十多岁时,从蜀来京师游学,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为他的文才感到惊奇,就召来把他 任命为门下史,推荐扬雄待诏,一年多后,上奏《羽猎赋》,拜为郎官,任黄门给事,和王莽、刘歆并列。哀帝初,又和董贤同官。成、哀、平年间,王莽、董贤都作了三公,权力超过人君,推荐的人没有不提拔的,但扬雄三代不升官。到王莽篡位,论谈者用符命赞美其功德而被封爵的人很多,扬雄仍不被封侯,因年纪大而渐升为大夫,他就是如此淡泊势利。 那时,刘歆和范逡敬重他,桓谭则认为他的文章无与伦比。桓谭说:“现在扬子的书文义最深,论述不违背圣人,如果后来遇到逢时的明君,再经历几个贤明的人的阅读,被他们称道,那么必定超过诸子了。”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BD.正确;

C.句意为:但扬雄三代不升官。徙:指调动官职。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25

①句中重点词有:过,超过;乏,贫困;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句子翻译为:(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 ②句中重点词有:及,等到;称,称颂;获,获得;甚众,很多;句子翻译为:等到王莽篡位的时候,谈论的人用符命赞美(他的)功德而获得封爵的人很多,扬雄还是未被封侯。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一问:先回忆《陋室铭》一文,可知作者赞颂的是扬雄的安贫乐道的精神;而本文中“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也表现了这一点,这就是两文所表现出的共同点。

第二问,根据选文第二段内容,可以看出扬雄喜好辞赋,并对司马相如、屈原等前辈无比的尊崇敬佩;第三段“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召以为门下史,荐雄待诏”来侧面表现扬雄的才华横溢,“刘歆及范逡敬焉,而桓谭以为绝伦”也是表现了大家对扬雄的推崇,桓谭的赞美之语,即可看出他认为扬雄生逢其时必将超越诸子,赞美度极高。根据这些理解来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

(1)C.调动官职。

(2)①(扬雄)的家产不超过十金,贫困得没有一石两石的储粮,他安之若素。 ②等到王莽篡位的时候,谈论的人用符命赞美(他的)功德而获得封爵的人很多,扬雄还是未被封侯。

(3)【参考答案】①都推崇扬雄淡泊名利:如家境贫寒却安之若素:未遇明君、贤知,才华未显于天下,但扬雄不戚戚汲汲。

②本文中扬雄还有年少好学、博学深思;才华横溢、文赋绝伦;尊崇圣贤、怀悼屈原等突出之处受人推崇他的才华横溢、文赋绝伦:王音赞叹他的文章,推荐其任职;其位与王莽等人并列;受到刘歆、范逡的敬重;桓谭认为他生逢其时必将超越诸子。他的尊崇圣贤、怀悼屈原:不是圣贤之书他不喜欢;读《离骚》痛哭流涕,并作《反离骚》悼念屈原。

【点评】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

26

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11.(2分)名著阅读

下面有关《伊索寓言》的评论,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指出错在哪里。 《伊索寓言》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驴和狼》警示大家不要相信坏人的甜言蜜语,《乌龟和老鹰》告诉我们应对困难要有充分准备。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解答】答案:

《乌龟和老鹰》评论有误,这个故事通过一只乌龟非要让老鹰教它学飞翔,结果从高空中落下来从而摔死的悲剧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12.(2分)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理解,解答此题,可结合课内外积累,结合对名著人物,重要情节的理解去辨析。

【解答】《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

27

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其中的 衍太太是鲁迅笔下的第一位女性仇敌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这与《故乡》中的“杨二嫂”有诸多相同之处。

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出自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故乡》。杨二嫂年轻时被称作豆腐西施,体现的是作者所说的“过着辛苦恣睢的生活“的人的特征。 答案:

衍太太。两者都心术不正、自私自利、爱搬弄是非,是典型的庸俗、市侩的小市民形象。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平时积累,学生必须熟知名著内容,了解人物经历,把握主要故事情节,方可轻松应对。

13.(18分)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自行车之歌

苏童

①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

②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