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技巧 下载本文

3、约见家长来校或利用节假日,在教师办公室或学生家里等不受干扰的地方沟通。这类沟通内容往往较复杂,涉及的问题也较严重。如告诉家长住宿生夜不归宿了,参与打群架了,有攻击、自伤行为倾向等。此时教师可委婉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并和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1、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2、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没什么大不了的,学会用“多大点事”为自己排解压力和困扰、学会释放,不要让烦恼超过24小时。凡事不要不重视,但也不要揪住不放)。

3、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4、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5、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

6、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所以,教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7、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辩白和表白。

——当沟通无效时。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冷静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然后尝试采用迂回的沟通策略。一位教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位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在和家长沟通希望其引起注意的过程中,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甚至认为教师对

5

孩子有偏见。对此,这位教师既没有生硬地和家长继续交谈,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放弃教育责任,而是改变了沟通策略。教师首先把有关儿童多动症的文章送给家长阅读,然后主动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经过多次观察,家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幼儿相比,确实存在差异,便主动找教师沟通。在教师的建议下,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使孩子得到了及时矫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论多难沟通的家长,只要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确实是为孩子着想的,就能使沟通获得成功。

8、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老人),主动和孩子家庭中较开明的家长进行沟通。

9、在各种建议都无效时,可以说“您想怎么办”或“您有什么要求”等,让家长直接面对问题。

10、推荐一些相关的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

11、家长会时安排家长参加相关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与家长沟通,只要大家用心去做、心怀坦诚、真诚相待、尊重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学会倾听,学会微笑,学会灵活运用沟通计巧,用真心换真情,有朝一日相信大家会在家校沟通方面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让家长切实成为我们的朋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获得更大的不可估量的帮助和支持,成为家校交流的高手,达到家校交流的最高境界。

6

几种家校联系的途经与方法

一、班级小型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小型、方便、内容灵活,而且根据目的和内容的不同,班级家长会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开全班家长会,也可以开部分家长座谈会。

全班家长会是为全班学生统一要求召开的,其主要内容有:传达学校及班级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共同搞好班级管理的建议和要求;汇报班级管理工作,征求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见;针对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某些思想倾向和普遍问题,共同研究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组织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和体会等。部分家长座谈会则是为了研究解决某些特殊问题而召开的,如女学生的妈妈会等。召开家长会时,可举办小型的学业成绩、劳动成果展览以及文艺、体育表演,使家长们具体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和发展情况,以激励家长关心、支持班主任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活动。

二、书面联系。书面联系,是班主任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和家长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通过书面联系,班主任可以把学校或班级要开展的重大教育活动,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时告诉家长,使每个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

三、教师主动出访。家校交流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主动出访,主动出访有它独特的运作模式和作用,也是学校主动介入家庭教育的交流方式

主动出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为家长提供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式。通过班主任主动出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并和家长共同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既增强了班主任的高度责任感,又利于教师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密切学校与家庭的关系。

主动出访又分分片拜访和家访两种。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季节,可以对学生家长分片拜访。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对全班学生家庭按远近分片划分,做好“逐片”访问的计划,然后通过信函或

7

者学生带回家的便条,与所选“片”的学生家长约定会面的日期和地点(最好在约定好另外一个时间以防因天气不好而不能行)。见面地点可以选择在附近的比较安静的地方。

四、电话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电话日益普及,电话联系已经成为班主任和家长相互联系的重要手段。它快捷、省时,已成为班主任及时沟通家长最常用的方法。

五、便条或喜报。让学生带回家的匆匆而就、寥寥数语的便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交流手段。学生的精彩绘画、有趣的发言、优美的作文、好人好事等点滴的进步,都可以成为教师用便条或喜报向家长汇报的内容。便条或喜报可使用一个固定的标记,如一张笑脸或者其他类似的符号。

六、家长访校。家长访校可以使他们熟悉孩子的教育环境以及老师和同学们,是教师和家长们联系、交流的重要机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