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韵味”的消散与机械复制
?本雅明1935年发表于《社会研究杂志》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奠定了他在西方文艺理论界的地位。
?(一)“光晕”(Aura)消失后的艺术作品?(二)以展览价值为主
?(三)对艺术品凝神专注式接受和消遣性接受?(四)从美的艺术走向后审美艺术?(五)机械复制艺术的典型—电影
(一)“光晕”(Aura)消失后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从艺术的“光晕”消失的观点出发逐渐展开的。“光晕”的概念是与距离感、崇拜价值、本真性、自律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机械复制文化的首要象征是丧失了传统文化的“光晕”,而光晕的丧失则意味着改变了以往使艺术远离人民群众,成为少数人天地的局面。本雅明不但把传统的有“光晕”的艺术与当代的机械复制技术对立起来,并指出这种对立主要在于“独一无二性”和“复制性”。
?他指出传统的古典艺术反对复制与仿照,强调“艺术品的现时现地性”,此种艺术作品的“真实性”问题表现在“原作的现时现地性组成了它的真实性”,与复制品比较起来,“获得了全部权威”,这是传统的艺术观念和价值观念。与此相反的,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不具有这种独一无二性,人们能用技术手段对其大量复制,导致区分不出哪件是原作、哪件是复制品。
(二)以展览价值为主
?本雅明强调,传统“光晕”艺术是崇拜价值(Kultwert)为主的艺术,复制时代的艺术是展览价值
(Ausstellungswert)为重点的艺术。本雅明认为人类艺术从光晕艺术向机械复制艺术的发展,是因为艺术内部这两个矛盾特性互为消长的结果。
?在光晕艺术中,艺术的崇拜价值占主导地位,这种艺术建立在崇拜功能和礼仪功能上,创造了一个与社会生活相离异的世界;在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展览价值占了主导的地位,这种艺术脱离了崇拜和礼仪功能,而用“尘世的美”所具有的世俗方式去表达,这在波特莱尔那里得到鲜明的体现。
(三)对艺术品凝神专注式接受和消遣性接受
?本雅明在对艺术品的崇拜价值和展览价值的论述中,他提出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是有不同的侧重,一种侧重于艺术品的崇拜价值,一种侧重艺术品的展览价值,而艺术接受的历史演变就是从如上所述的艺术接受的第一种方式向第二种方式演变。
?这第一种方式本雅明称之为凝神专注式的接受,接受者通过他的联想沈入到了作品中,这种方式是以个人方式实现,例如绘画就是如此。
?另一种方式则称为消遣式接受,此消遣式的接受是“沈浸在自我中”,这种接受最早见诸于建筑艺术的观赏,“对建筑艺术品的接受就是以消遣方式进行并通过集体方式完成的。”本雅明更以电影的出现为例,说明人类对艺术品的接受态度的转变。他认为,随着电影的出现,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对艺术作品的凝神专注式接受逐渐被消遣性接受所取代,这种接受也是顺应了艺术中展览价值越来越取代崇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