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儿童文学》讲义(下) 下载本文

第四章 图画书

一 、图画书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

英文名称为:Picture Book 日本、台湾:绘本 中国:图画书 概念 P264

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艺术形式

虽然图画书的外部形态主要是图画,但基础是文学。 图画书可分为文学类图画书和知识类图画书 (二)图画书与有插图的书

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常用下列公式表明图画书与有插图的书的区别: 文+图=带插画的书 文3图=图画书

插图:助读、成趣---次要地位 图画书中的图画:

讲述故事、表达意义---主要地位 (三)分类

(1)无文图画书。又叫无字书。

是完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的形式。

需要有高超的画面语言传达技巧,能让幼儿在翻阅中理解故事内容。 如(瑞士)莫妮克·弗利克斯《无字书》

无文图画故事内容浅显、主题单一,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促进儿童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2)图文并茂的图画书

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它们紧密配合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两种形式?a?a以图为主,少量文字;

文图并茂,文字丰富,构成一篇完整故事 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随着印刷和装帧技术的进步,婴幼儿图画书的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如立体活动书、带香味的书,带音响的书。游戏化、玩具化成为图画书发展的新趋势。

二、图画书的艺术特征 画面形象——可视性 画面造型——儿童性 画面创意——新奇性

画面语言——简洁性(画面语言、文字叙事的简洁) 画面叙事——连续性

▲画面形象——可视性

儿童的思维依然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及环境(写实或夸张)具体形象,让儿童感到逼真传神、生动有趣。

图画书以儿童感兴趣并足以引起他们注意的线条、色彩、画面营造可视化的故事空间,引领孩子们体会故事中的乐趣。

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利用可视性画面对母爱的具体化

1

▲画面造型——儿童性 (1)形象的儿童化

从绘画的角度看,“可爱”一般通过比例的“失调”、形象整体的滚圆、动作、表情的拙趣等表现 (2)夸饰手法的运用 “趣”---图画书的生命

夸饰: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对、拟人、特写、夸张、漫画等手段的灵活运用和对幽默、荒诞的创造) 如《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

《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作者:Todd Parr 翻译:艾斯苔尔 修图:歪歪

▲画面创意——新奇性

图画书要吸引幼儿,就应该具有“新”和“奇”的特点。?a?a适合他们接受的前提下,做到新颖、新鲜、新奇、新巧。

※儿童情趣的视觉化,画面要让儿童感到亲切

※包括画面和故事两方面的创意:角色造型的独特、构图的新颖、故事的奇巧等。 如《逃家小兔》黑白、彩色图片的交替 图画书欣赏: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构思巧妙,两个角色同样的话、同样的心理与画面配合,构成完整的故事,作品充满幽默感和趣味性。

《母鸡萝丝去散步》(8句话)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 她走过院子, 绕过池塘, 越过干草堆, 经过磨坊, 穿过篱笆, 钻过蜜蜂房,

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图画与文字的滑稽比照 ▲画面叙事——连续性

“图画书中的每一张画,在传递内容之余,都应扮演好?承前启后?的角色”“如此一张接一张,自然而然就有了动态,有了情感的起伏,于是,观图者在这些图画的带动下,终于得以完成异于一般书籍的阅读。”

——( 台湾)林真美《图画书—幼儿的阅读之窗》▲通过画面与画面的衔接组合来构建故事情节,形成内容连贯、情节完整的故事。 画面衔接的方法:主要借助主人公的动态来表现。 图画书欣赏: 《爱心树》

三、儿童成长与图画书

1.图画书是儿童阅读之旅“最早的导游”。 ?°图画书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生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多罗西·怀特)

2

图画书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早期的阅读能力。

2.图画书是亲子共读的最佳材料。

亲子共读——即父母或长辈陪着孩子 一起阅读。

亲子共读适用范围——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它的本质在于分享阅读的快乐。 美国诗歌: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珠宝与一桶桶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读书给我听的爸爸和妈妈

(1)亲子共读图画书有利于对儿童进行温馨的文学启蒙。

父母或长辈为儿童讲述图画故事,儿童可以在视觉感知的同时调动听觉参与对故事的理解,有效地帮助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2)图画书成为儿童与父母、长辈进行情感交流的园地,促进亲子感情。 “ 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读就是了,这是一个原则。 ”

“图画书对孩子们是快乐的。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不是问题集。那些厌烦每读一本书就要被问及感想的人,请你们想象一下,孩子们不也是这种心情吗?大人们讨厌做的事,孩子们也是一样。 ”

“ 从小给孩子读图画书。可以使他早识字、早读书。进了学校以后孩子的语文读解能力强,作文写得好,又能提高读书能力,又能获得情操教育,又能丰富知识,等等。看起来好处数不胜数。但是图画书被用于过多的目的.反而使大人们忘掉了图画书最重要的东西。在各种各样理由和目的的名义下,图画书本来的乐趣被忘却,被从孩子们身边夺走。而且,越是冠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给孩子读书时的气氛就越难轻松愉快,有时候,图画书甚至成了折磨孩子的工具。请重新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图画书的乐趣吧。图画书是什么?去问问孩子们看。” 推荐阅读:《我的图画书论》 松居直 著 四、图画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一)图画书教学

1.从封面切入:激发阅读兴趣(封面、扉页、版权页) 2.讲述:听故事---阅读、写作的指导 3.课堂讨论:深度阅读 4.课外延伸:阅读和生活 课后观看

窦桂梅教学视频《我爱爸爸》 (二)指导儿童自制图画书 绘本制作例1 绘本制作例2 五、图画书的发展

重点:世界第一本图画书

中国第一本图画书 郑振铎《河马幼稚园》

真正为儿童编绘图画书并印刷出版发行,是十七世纪

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7年出版的《世界图绘》是世界上第一本专为儿童编绘的图画书。

英国女画家彼特克斯·波特于1901年出版《兔子彼得》,是图画故事的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图画书得到繁荣。

日本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图画书的发展后来居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形成独特的风格,涌现了一批世界知名作家,如松谷美代子,中川李枝子,宫西达也。

3

▲图画书与卡通读物 卡通读物 (一)概念

卡通, 英语“Cartoon”的直译

日本直接借用了中国的“漫画”一词,将“Cartoon”译为“漫画”。 卡通, 即“漫画”,通常指有主题和情节,有连续性画面,有对话、旁白及音响符号的故事画。 卡通的篇幅可长可短,风格上不拘一格,因此有人称之为 “连环漫画” ,“新型连环漫画” “卡通漫画”

(二)卡通读物的画面语言 1、分格

图画书一般一页展示一个场景或画面,而卡通读物则通常在一页中分成若干画格。

2、动感的营造

图画书的故事也很强调动感,但大多属于温馨浪漫的风格;卡通故事则更强调动感,为此除了情节编得紧张生动外,在画面处理上也使用气流线、多重曝光、瞬间图像、模糊图像等技巧。

3、感情和心理描写

图画书中的感情和心理描写在画面中不容易表现,一般使用文字来表述;

卡通书很少旁白,作者一般用对面部表情的刻画来表现感情和心理,有时也可用一些夸张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还可以用人物身后的背景气氛来表示某些心态。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

第一节 儿歌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一)含义: 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 诗歌。 儿歌:古代称“童谣”“童子歌”“小儿歌” “孺子歌”、“小儿语”

童谣: 是民间歌谣的一个分支; 就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用韵语创作、无音乐伴奏的口头短歌。

周作人在1923年所作《儿歌之研究》一文中说:“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 ▲ 发展概况

1、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人对童谣加以收集、记录。《春秋》、《国语》;(《国语?¤郑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 (古代认为童谣是预言、谶语)

古代童谣往往被蒙上强烈的迷信色彩(预示吉凶祸福)和政治色彩

如:阿房,阿房,亡始皇//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来了不纳捐) 2、明代出现第一部个人搜集整理的儿歌集《演小儿语》(1593年、吕坤编),儿歌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46首儿歌)

3、清代肯定儿歌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称儿歌为“天下之妙文” “天籁”。 《天簌集》(郑旭旦编) 《广天簌集》(悟痴生编) 4、五四歌谣运动,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将儿童歌谣冠以?°儿歌?±名称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宣王之时童女谣曰:“厌弧箕菔,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

欣赏儿歌作品,谈谈儿歌的特征: 语言浅显,通俗易懂, 篇幅短小、具体形象, 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