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上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1A.已知311V=2202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22A 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 C.电动机的上的热功率为9w

D.若电动机此时正在以10m/s匀速提升重物,则重物的重力为15N

17. 2019年12月12日,中国“玉兔二号”月球车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12月夜.至此,玉兔二号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打破了此前由前苏联“月球车1号”保持的世界纪录.若在“玉兔二号”月球车上安装一个半径为r=1m、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同时在圆形轨道最低点安装一个力传感器;现让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球(可看成质点)沿圆弧与圆心等高点由静止下落,到达最低点时力传感器显示的示数为10N,此过程中月球车未运动,不考虑其他星体引力的影响.已知月亮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玉兔二号”月球车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 B.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2.5m/s

2R2C.月球的质量为 3G12?2RD.绕月运动最快卫星的周期为 518. 如图所示,在足够大、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场方向与BC边平行.在三角形顶点B、C处放有等量的正电荷,此时A的电场强度为2E.现将放于B的电荷由正变成负,但电量不变,则A的电场强度变为( ) A. E?电点点

33E B. E?E C. 323E?E D.E

停属

19. 如图是氢原子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止光照后氢原子辐射出的光中有5种频率的光可让逸出功为2.85eV的金产生光电效应.由此可知( ) A.单色光光子的能量为12.75eV

B.停止光照后 氢原子可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 C.金属光电效应过程中最大遏止电压为10.21V D.氢原子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运动动能越大

20.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53°(图中未标出)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理综 第5页 共27页

其所在的空间存在竖直向上、大小E=2×106V/m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竖直面向里、大小B=4×105T的匀强磁场.现让一质量m=4kg、带电量q=+1.0×10-5C的带电小球从斜面上某点(足够高)由静止出发,当沿斜面下落位移大小为3m时,小球开始离开斜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g=10m/s2,sin53°=0.8,cos53°=0.6)

A.离开斜面前小球沿斜面做加速度a=4m/s2的匀加速运动 B.小球离开斜面时的速度为v=3m/s C.该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增加了60J D.该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30J

21.如图所示,间距为L=0.2m的两平行光滑导轨竖直放置,中间接有R=1.5Ω的电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ABCD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5T的匀强磁场.现将阻为r=0.5Ω、质量为m=0.5kg的导体棒从磁场区域上方某高度由静止释导体棒进入磁场瞬间,加速度大小为6m/s2,方向竖直向下,导体棒离场前已达到匀速运动状态.棒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与导轨良好接触,且整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为q=3C,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 )

A.导体棒进入磁场前下落的高度为0.8m B.导体棒出磁场时的的速度为10m/s C.磁场区域的高度为3m

D.经过磁场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6.75J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道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

22.(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让质量为M(含遮光片,遮光片宽度为d)的物体(在水平上,水平面光滑)与质量为m(m

恒:面光滑用手一电放,开磁个过的是

托住m且使绳处于伸直状态,并在M左前方某处装一光电门;现释放m使他们运动起来,实验测得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t、M刚经过光电门时与之连接的那部分绳子跟水平面的夹角为θ、M开始运动到经过光电门的过程中m下落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m和M均可看成质点,运动过程中m未触地且M未离开地面)

(1)M通过光电门时M的速度vM= , 此时m的速度vm= ; (2)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

理综 第6页 共27页

23.(9分)要描绘一个规格为“3V,1.5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准备了以下器材:

①直流电源(电动势E=3V,内阻不计) ③电流表A2(量程600mA,电阻约0.01?) ⑤表头G(量程10mA,内阻10?)

②电流表A1(量程3A,电阻约1?) ④电压表V(量程15V,电阻约1000?) ⑥滑动变阻器R1(0-2500?,最大电流2A) ⑧定值电阻R=290?

⑦滑动变阻器R2(0-5?,最大电流0.8A) ⑨开关K及导线若干

(1)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实验误差而完成此实验,实验应选的实验器材有: (填写仪器前面的序号);

(2)根据所选的器材在框中设计最合理的实验电路图; (3)某同学通过合理的实验电路图得到了6组灯泡两电压和流过灯泡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由表格数据画小灯泡的I?U图像 电压(单位:伏) 电流(单位:毫安)

0 180 301 398 450 498 0.00 0.60 1.20 1.80 2.40 3.00 1 2 3 4 5 6

(4)将此小灯泡与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的电源串接,小灯泡的实际工作功率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14分)如图所示,在滑动摩擦因素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相隔一段距离的A、B两点,在A、B两点分别静止放置m1=4kg,m2=2kg的两质点,在m2的右侧0.5m处固定一竖直挡板.现对m1施加一大小F=2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F,随后m1继续向前运动3s后与m2在B点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运动与竖直挡板发生无损失的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与挡板碰后刚好B点,g取10m/s2.求:

(1)m1与m2发生碰撞前的速度; (2)力F作用的时间及A、B两点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有垂直于该竖直面、

理综 第7页 共27页

机械能能回到

磁感应强度未知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圆形磁场边界与Y轴上的A(0,63cm)点相切;第四象限有充满整个象限水平向左大小E?23?10?2V/m的匀强电场.现一质量m=2×10-4kg、带电量为3q=+3C的微粒从A点以v=4m/s垂直于Y轴沿+X方向射入圆形磁场,经圆形磁场作用后最终从B(10cm,0)点离开第一象限进入第四象限,进入第四象限时速度与X轴正方向成θ=60°(微粒重力不计).求:

(1)圆形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及方向;

(2)微粒在第四象限内的轨迹方程(即x关于y的函数); (3)微粒从A开始运动到再次经过Y轴所经历的时间.

26.(15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废铁屑(含少量硫等元素)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称取一定量的表面除去油污的废铁屑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在通风橱中置 C热水浴中加热充分反应。待锥形 于50~60°

瓶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氨水,使其反应 完全,制得浅绿色悬浊液。

(1)相比通常铁与稀硫酸生成氢气的条件,在 C热水浴的原因是 实验中选择50~60°

;锥形瓶中溶液冷却至室温

后再加入氨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瓶中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确保获得浅绿色悬浊液,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铁屑过量 b. 控制溶液呈强碱性 c.将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4)莫尔盐是一种重要化学药品,较绿矾稳定,不易被空气氧化,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基准物之一。其组成可用(NH4)2SO4?FeSO4?6H2O或(NH4) 2Fe(SO4) 2?6H2O 表示。一定条件下,(NH4) 2Fe(SO4) 2 发生分解:4(NH4) 2Fe(SO4) 2 = 2Fe2O3 + 5SO2↑ + 3SO3↑ + N2↑ + 6NH3↑ + 7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生成a 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a mol b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硫的两种氧化物

c有a mol电子转移时,生成SO2的物质的量为0.1 a mol d将气体产物用足量BaCl2溶液吸收,只得到一种沉淀物 (5)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Fe2+稳定性的因素。

配制0.8 mol/L的FeSO4溶液(pH=4.5)和0.8 mol/L的(NH4)2Fe(SO4)2溶液(pH=4.0),各取2 ml

理综 第8页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