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D.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刮风 迥乎不同 在劫难逃 月明风清 B.绿苹 怒不可遏 失魂落魄 诡计多端 C.园圈 咄咄怪事 不容置疑 一视同人 D.摇蓝 鸦雀无声 疲惫不堪 鞠躬尽瘁 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
B.闻之于宋君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C.身亡所寄 亡:无,没有。 .D.因往晓之 晓:明白,知道。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乃翁 ..
B.其一犬坐于前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以刀劈狼首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一狼径去 太丘舍去 ..
5.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
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D.云南地震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2)强欲登高去,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认真思考和努力学习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2)请找出本诗的韵脚。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四、综合性学习
8.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局》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学对联 (2)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就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作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的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B.饭疏食饮水 饭:米饭 C.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矩:越过法度 D.人不堪其忧 堪:忍受
2)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人不知而不愠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句子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接 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逻辑顺序。这种顺序安排能更好 地体现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B.孔子认为学习有三个境界:知学、好学、乐学,在学问上要有成就,就要进入乐学的境界。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思考当前情况,仁就在其中了。
4)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刘沆为官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及长,倜傥任气。举进士不中,自称退士,不复出,父力勉之。天圣八年,始擢进士第二,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有大狱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章献太后建资圣浮图,内侍张怀信挟诏命,督役严峻,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再迁太常丞、直集贤院,出知衡州。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欲窃取其田,乃伪作卖券,及邻翁死,遂夺而有之。其子诉于州县,二十年不得直,沆至,复诉之。尹氏持积岁税钞为验,沆曰:若田千顷,岁输岂特此耶?尔始为券时,尝如敕问邻乎?其人固多在,可讯也。尹氏遂伏罪。
(注)①擢:提拔、选拔 。 ②诉:告状。 ③输:缴纳(贡品赋税)。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B.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C.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D.大姓尹氏欺邻翁老/子幼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狱(________) ②窃(________) ③敕(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 州将至移疾不敢出,沆奏罢怀信。 (2) 若田千顷,岁输岂特此耶?
4)读了选文后,你觉得刘沆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现代文阅读
②
③
①
11.1)阅读理解
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
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段中加点的“杰作”是指什么?
(4)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泉城之冬
①或许是由于秋的来去匆匆,济南的冬天总会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在济南人的记忆中,很难找出一个由秋到冬的过渡,说不定哪天的早晨,你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揉着惺忪睡眼,拉开厚重的窗帘,就会惊奇地发现,外面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世界了。
②雪是济南冬天的象征,没有了雪,济南的冬天就失去了几多韵味,济南人就失去了几多乐趣,对于济南人来说,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可想象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白色的精灵成了济南冬天的灵魂。 ③大雪过后的济南无疑是个硕大无比的乐园。雪花悠然自在地飘落着,盘根错节的树枝,或平或尖的房檐,熙熙攘攘的街市,都被它悄无声息地覆盖住了,那份晶莹剔透的洁白让整个城市换了新装,立时素雅而壮丽起来。
④对济南人来说,这纷纷扬扬的雪花犹如一张张参加喜庆宴会的邀请函,大街小巷里,公园广场中,仿佛到处都是欢乐人群,或一家老小,或亲密恋人,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干脆仰卧在雪地上,任雪花在自己火红的脸膛上一片片地融化……不管是老是少,也不管是男是女,在这神圣的雪花面前,都变得天真纯净起来,烦恼没有了,忧愁消失了,那份欢愉是经久不衰的,无与伦比的。
⑤冬日里的趵突泉自然也不会寂寞的,雪中赏泉当是别有情趣。泉涌如轮,泉水汩汩流淌,漫天飞舞的雪花未等落地就融化在泉水的热气里,就像孩子投入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游人畅游其中,分明感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⑥那么,大明湖呢?那么,千佛山呢?她们在雪花里又是个什么样子?
⑦济南的美景举不胜举,雪中的美景千姿百态,无论你用多少笔墨都不可能一一道尽,挂一漏万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