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2.0分)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氯化氢的电子式:C.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D. 2-丙醇的结构简式:

【答案】D

【解析】解:A.氯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为8个电子,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A错误;

B.HCl为共价化合物,是由H和Cl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的,其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碳原子比较大于氧原子,其正确的比例模型为

,故C错误;

D.2-丙醇含有3个C原子,-OH在第二号C原子上,结构简式为CH3CH(OH)CH3,故D正确; 故选:D。

A.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总数为18,图示质子数错误; B.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C.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比较大于氧原子;

D.2-丙醇含有3个C原子,-OH在第二号C原子上。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比例模型、结构简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注意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醇的系统命名,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2. 一 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O(g)

+H2(g)△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初始物质,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

容器 容积/L 温度/℃ 起始量 甲 1 T1 乙 1 T2 丙 V T1 2mol C(s)、2molH2O2mol CO2molH26mol C(s)、4molH2O(g)、(g) (g)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0~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 mol/(L?min) B. 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C)=0.56mol,则T2>T1

C. 若甲容器中的起始量为0.2 mol C(s)、0.15 mol H2O(g)、0.5 mol CO(g)、0.6 mol H2(g),则到达平衡状态前:v(正)>v(逆) D. 丙容器的容积V=0.8L 【答案】D

【解析】解:A.甲容器中,0~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mol/(L.min)

=0.2mol/(L?min),故A错误;

B.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C)=0.56mol,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n(CO)=n(H2)=n(H2O)=n(C)=0.56mol,平衡时c(CO)=c(H2)==

mol/L=0.56mol/L,化学平衡常数K乙=

mol/L=0.72mol/L,c(H2O)

=0.926,甲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

c=1.5mol/L,=c=1.5mol/L,c=2mol/L-1.5mol/L=0.5mol/L,(CO)则c(H2)(CO)(H2O)化学平衡常数K甲=

=4.5,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K甲大于K乙,说明甲温度高于乙,即T2<T1,故B错误; C.0.15 mol H2O0.5 mol CO0.6 mol H2甲容器中的起始量为0.2 mol C(s)、(g)、(g)、

(g),则浓度商c(H2O)=0.15mol/L、c(CO)=0.5mol/L、c(H2)=0.6mol/L,浓度商=

=2,浓度商大于化学平衡常数,则平衡逆向移动,v(正)<v(逆),故C

错误;

D.达到平衡状态时,丙中c(CO)=3mol/L,根据方程式知,c(H2)=c(CO)=3mol/L,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则平衡时c(H2O)=

mol/L=2mol/L,设丙容器体积是

xL,=3mol/L×xL=3xmol,=3xmol,则生成的n(CO)消耗的n(H2O)等于生成的n(CO)剩余n(H2O)=2xmol,3x+2x=4,x=0.8,故D正确; 故选:D。

A.甲容器中,0~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B.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C)=0.56mol,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n(CO)=n(H2)=n(H2O)=n(C)=0.56mol,平衡时c(CO)=c(H2)==

mol/L=0.56mol/L,化学平衡常数K乙=

mol/L=0.72mol/L,c(H2O)

=0.926,甲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

c=1.5mol/L,=c=1.5mol/L,c=2mol/L-1.5mol/L=0.5mol/L,(CO)则c(H2)(CO)(H2O)化学平衡常数K甲=

=4.5,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C.0.15 mol H2O0.5 mol CO0.6 mol H2甲容器中的起始量为0.2 mol C(s)、(g)、(g)、

(g),则浓度商c(H2O)=0.15mol/L、c(CO)=0.5mol/L、c(H2)=0.6mol/L,浓度

第!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19页

2

商==2,根据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相对大小判断反应方向,从而确定正逆反应

速率大小;

D.达到平衡状态时,丙中c(CO)=3mol/L,根据方程式知,c(H2)=c(CO)=3mol/L,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则平衡时c(H2O)=

mol/L=2mol/L,设丙容器体积是

xL,=3mol/L×xL=3xmol,=3xmol,则生成的n(CO)消耗的n(H2O)等于生成的n(CO)剩余n(H2O)=2xmol,3x+2x=4,据此计算x。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把握化学平衡常数计算方法及灵活运用化学平衡常数与浓度商的关系确定反应方向是解本题关键,注意D的计算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3. “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与此相符合的是( )

A. 通过露天焚烧秸杆,给土壤增肥

B. 废电池深埋,避免重金属污染浅层土壤或地表水 C. 推广实施“煤改气”技术,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D. 在洗衣粉中添加三聚磷酸钠(Na5P3O10),增强去污效果 【答案】C

【解析】解:A.露天焚烧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A错误;

B.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带来土壤、水体的污染,所以废电池要集中处理,故B错误; C.将煤直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粉尘,“煤改气”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煤改气”技术,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产生,故C正确;

D.三聚磷酸钠会使水体中磷元素过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A.露天焚烧秸杆,会增加空气中PM2.5; B.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带来污染;

C.“煤改气”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D.含磷洗衣粉的使用能够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本题考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环保问题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时,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2×10-2NA

B. 一定条件下,1molN2与3 molH2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6 NA C. 常温下,1.0L0.1 mol/L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1 NA

当阴极析出6.4gCu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 用石墨电极电解足量CuSO4溶液,

【答案】D

【解析】解:A、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A错误; B、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不能进行彻底,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6NA个,故B错误;

C、铁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铁离子小于0.1NA个,故C错误;

2+-D、6.4g铜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阴极的电极方程式为Cu+2e=Cu,故当生成0.1mol

铜时转移0.2NA个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A、溶液体积不明确;

3

B、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铁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

D、求出铜的物质的量,根据阴极的电极方程式为Cu2++2e-=Cu来计算。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

5.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g)?N(g)△H,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图中曲线I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的△H=E3-E1

C. 该条件下N(g)更稳定

D. 曲线I可表示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

【答案】B

【解析】解:A.图示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应该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的△H=E2-E1,故B错误;

C.M(g)?N(g)是放热反应,可知N的能量比M的能量低,则N稳定,故C正确;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路径,使发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Ⅰ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故D正确; 故选:B。

A.图示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B.反应热等于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 C.能量低的稳定;

D.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热的关系,易错点为C,注意把握反应热的计算。

6. 室温时,向100mL0.1 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加

0.1 mol/L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c(NH4+)=c(Na+)=c(SO42-) B. b点溶液中:c(Na+)+c(NH4+)>2c(SO42-) C. c点溶液中:c(Na+)>c(SO42-)>c(NH4+)>c

-(NH3?H2O)>c(OH)

D. d点溶液中:c(Na+)>c(SO42-)>c(NH4+)>c(NH3?H2O) 【答案】C

++

【解析】解:A.a点为加入100mLNaOH溶液,恰好中和H,溶液中NH4水解使溶液

+2-++

呈酸性,根据物料守恒:c(Na)=c(SO4),c(Na)=c(NH4)+c(NH3?H2O),

第!异常的公式结尾页,共19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