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下载本文

【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根据甲的溶解度进行计算;

C、根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

D、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解答】解:A、由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说法正确;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错误,应该是6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故B说法错误;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还是饱和溶液,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说法错误;

D、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会结合相关选项分析解答问题,能较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 A.将黄铜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

B.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 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在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还可以溶解其他的物质;油不能溶于水;镁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解答】解:A、黄铜是铜的合金,硬度大于铜,将黄铜与铜互相刻划,铜表面出现划痕,故A正确;

B、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可以继续溶解,故B错误; C、油不能溶于水中,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不会溶解,故C错误;

D、镁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固体属于实验的结论,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以及有关的实验现象,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差别.

7.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的反应由2个CO分子与2个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2个CO2分子和1个N2分子,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NO=2CO2+N2; A、由反应图示以及方程式可知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正确;

B、反应前的CO、NO都是有毒气体,而反应生成的CO2与N2都属于无毒气体,因此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的CO、NO都是氧化物;故C正确;

D、由图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原子个数不变,而分子的个数由4变为了3,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解决思路: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有关信息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即可.

8.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的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化学与能源;元素与化合物性质的类比.

【分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据此结合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是一种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三大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不可能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9.下列可用于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 ) A.Fe、Ag、CuSO4溶液 B.Cu、Ag、FeSO4 溶液

C.Fe、Cu、H2SO4 溶液 D.Ag、FeSO4 溶液、CuSO4 溶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

A、分别把Fe、Ag放入CuSO4溶液,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Ag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A正确;

B、分别把Cu、Ag铜放入FeSO4溶液中,都不反应,无法验证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故B错误;

C、药品中无银的单质或盐溶液,无法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把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CuSO4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出现,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验证三种金属的顺序方法:排出三种金属的正确顺序,中间金属是单质,两边的就是盐溶液,中间是盐溶液,两边就是金属单质,即常说的“三取中”.

10.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塑料及其应用. 【专题】生活实际型.

【分析】根据低碳经济的概念分析即可.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解答】解: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保护环境;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既浪费能源,又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不符合“绿色”理念;

C、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减少二氧化碳对生存环境的影响,符合“低碳”理念;

D、提倡使用风能、太阳能等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