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 - 以《傲慢与偏见》和《红楼梦》的文本分析为例 - 图文 下载本文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一、《傲慢与偏见》中四段婚姻的解读白)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人物,谁要是不喜欢她,我可不答应。”伊丽莎白漂亮聪明,俏皮可爱,有独立的思想,对人和事有着自己的见解,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是一位富有反抗精神的中产阶级女子。在面对自己鄙视的柯林斯的求婚时,她断然拒绝,对他所提及的财产经济因素,只是觉得可笑。她在没有得知威克姆真实面目前对威克姆有好感,但是在得知他的恶劣人品后迅速丢弃了这种好感。在初遇达西时不喜欢他的傲慢无礼,听了威克姆编造的事情后,对达西充满了不满,后来得知达西拆散了姐姐和宾利,更是对达西厌恶至极,拒绝了达西的第一次求婚。后来通过相处,了解到达西的骄傲来自于自己的学识,又解除了对达西的误会,消除了偏见,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相互欣赏,倾心相爱,在面对达西姑妈的羞辱时不卑不亢,最后和达西喜结良缘。达西是一位财产丰厚、有社会地位的贵族子弟,刚出场时书中这么描写:“但是他的朋友达西先生却立即引起了全场的注意,因为他身材魁伟,眉清目秀,举止高雅,进场不到五分钟,人们便纷纷传说,他每年有一万镑收入”,1可是很快“人们发现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好逢迎”,2无论走Nu,那JL,达西始终得罪人,甚至贝内特太太都可以忽略他的丰厚财产,说他“是个最讨厌、最可恶的人,压根儿不值得去巴结他。那么高傲,那么自大,叫人无法忍受”。3由此可见,达西给人的感觉是傲慢无礼,这也是伊丽莎白最初对他的看法,可是后来通过情节的发展,达西对朋友的关心、对妹妹的关爱以及对待宾N4,姐等的清醒,到最后为了爱情深刻反省自己,让我们发现达西是一个不爱社交,不善言辞但却是个有着真知灼见的人,他对人和事有着独特见解和判断力,看不惯矫揉造作,聪明而又富有同情心。在认清自己对伊丽莎白的感情后,他不顾身份地位的悬殊向她求婚,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达西的第一次求婚暴露了“门第”在他观念里的重要性,他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向伊丽莎白求婚,并认为志在必得,然而在遭受伊丽莎白辛辣的拒绝后,他深刻思索了自身的行为,明白了只有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感情才是真挚的,于是有了第二次诚恳的求婚,最终赢得了婚姻。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是作者最推崇的,他们的婚姻以彼此诚挚热烈的感情为基1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0页2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狲致礼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0页3简?奥斯hV:《傲慢与偏见》狲致礼译,译林出版社12000年,第13页7一、《傲慢与偏见》中四段婚姻的解读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础,以理性判断为前提,是幸福而牢固的。伊丽莎白代表了当时社会中超越时代局限、具有进步思想的女性,是作者心中完美女性的象征,她漂亮活泼,达西第一次见面就被她有神的大眼睛吸引,拥有女性魅力。同时她又具备理性思维,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性格集刚柔于一身,不屈从于权势,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她两次拒绝别人的求婚看出。第一次柯林斯向她求婚时,她作为一个没有财产的中产阶级女子,柯林斯的客观条件是有诱惑力的,而她却丝毫不为所动,拒绝得干净利落,敢于反抗母亲。如果说第一次拒绝求婚不能充分体现她的品质,那么拒绝达西这位有着丰厚财产、又向自己表达热烈爱情的求婚者则让她的品质得到了更完美的体现。达西在第一次求婚中表示自己经过了很强烈的心理斗争,表现出了对伊丽莎白的家庭等的蔑视,伊丽莎自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她理性地认识到建立在这样不平等的地位上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于是冷静拒绝了达西的求婚:“你为什么要这样如此露骨地冒犯我,侮辱我,非要告诉我你是违背自己的意志、理智甚至人格而喜欢我”。1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她在婚姻中追求的是建立在平等,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爱情,而不是财产、地位等因素。达西则代表了当时贵族子弟中存在的一些有识青年,他富有、聪明、有社会地位,但是却没有在这些东西中迷失自己,相比较他的好友宾利,他更有主见,更有勇气,更为可贵的是在了解到自己的局限性后能够重新认识自己,最终赢得了美满的婚姻。相比较简和宾利的婚姻,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更值得我们推崇,他们是在对彼此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爱情,在遇到阻碍时能够坚持到底,这段婚姻是建立在一种“非你不可”的爱情之上的。作者通过他们的婚姻也告诉我们,经济在婚姻中固然有一定重要性,但是双方之间相互吸引以及相互尊重的爱情才是婚姻的真谛。伊丽莎白形象的塑造一方面从作者经历来看,奥斯汀的第一次爱情是在她二十岁的时候,她和来史蒂文森探亲的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的法学毕业生汤姆?勒弗罗伊两情相悦,两个年轻人拥有共同的爱好,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很快这段感情就被扼杀,勒弗罗伊的姨妈担心勒弗罗伊和一位没有财产的乡村牧师的女儿结婚会影响他的律师前途,坚持让勒弗罗伊离开史蒂文森,奥斯汀的第一段感情就这样夭折。小说中伊丽莎白同样经历了达西姨妈的阻挠,但是最终抗争实现了自己的爱情,也是弥补了奥斯汀本人的遗憾。另一方面,伊丽莎白的出现是同当时背景分不开的,奥斯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狲致礼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8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一、《傲慢与偏见》中四段婚姻的解读汀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要求谋求女性平等地位的声音越来越多,在新一轮的男女劳动分工性别差异化的过程中,不少觉醒的妇女发展了女权主义意识,开展了争取与男性同等社会地位的斗争。现实主义作家奥斯汀正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作家,所以我们才有了这样一个独立、勇敢、理智而坚强的伊丽莎白。二、《红楼梦》中女性婚姻解读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婚姻观对比分析二、《红楼梦》中女性婚姻解读《红楼梦》是清朝作家曹雪芹的鸿篇巨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可以和世界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媲美。小说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作者对女性的关注,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写了大观园中众多女性形象,她们每一个女子都具有独特的个性,但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们不能有正常的情爱,不能有美满的婚姻,上至封建统治阶级的千金小姐,下至底层的丫鬟,她们的婚姻都没能逃脱掉悲剧的命运。究其原因,还是封建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通过书中几个典型人物的婚恋与命运,我们可以对18、19世纪的中国社会婚姻观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一)封建淑媛的婚姻《红楼梦》中描写了一群青春靓丽的封建贵族淑女,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以及“四春"为代表,她们填词作诗、抚琴绘画、理财管家,有着丰富细腻的内心,鲜明的个性。然而就是这群才华横溢的少女,她们的婚姻却都以悲剧收场。贾元春,这朵“照宫闱”的“榴花"最终在寂寞深宫里香消玉殒,贾迎春因抵债而嫁给中山狼,可怜“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贾探春尽管“才自精明志自高”,但最终远嫁他乡,最后“千里东风一梦遥”,贾惜春目睹家里姑娘们的悲剧,最终遁入空门,“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些才华横溢的封建淑媛的婚姻都是以悲剧收场,而在“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是全书的主线,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婚姻观。在宝黛钗的这段感情中,林黛玉的悲剧在于有爱情没婚姻,薛宝钗的悲剧在于有婚姻没爱情,贾宝玉更是万念俱灰,出家避世。黛玉和宝玉从小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1感情一直很亲厚,再加上两人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产生爱情是必然的。黛玉追求的是个人的独立自由,对封建礼教下的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从来不劝宝玉追求“经济仕途”,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五回,第46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