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一课时 下载本文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9个生字,注意“勘、攀”的字形,理解“阻挠、藐视、要挟、竣工”等词语的意思;辨析词语“争夺、争持”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2.学习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毅然领命——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线路),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结合补充资料,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情怀,并发现其表达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板书:詹天佑

1.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其中的一位,这个人,被千万中国人所怀念着,他就是——詹天佑,(书空詹天佑)知道他吗? 2.谁能来介绍詹天佑。

课外资料:(PPT出示)詹天佑(1861--1919),江苏婺[wù]源人。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任教授。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板书:京张铁路

过渡:这里我们关注到了课外搜集的资料,课文中怎么介绍的呢?

课内资料:(PPT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了解一下詹天佑。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 4.齐读课题。

5.读完课题,我们会发现这篇课文是以人名来命名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名的课文?(郑成功、钱学森)这些课文的特点:常常是通过描写一件或几件事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来烘托其精神品质的。

那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詹天佑的什么事情呢?表现他的什么精神品质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得很充分了,那么老师先检查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PPT出示:轻蔑 嘲笑 讥笑 藐视 勘测 泥浆 岔道口 铜像 竣工 骏马 崇山峻岭 俊俏 狂风怒号 攀山越岭 2.指名读课文,思考:⑴詹天佑是怎样的人?⑵本文写了詹天佑的什么事?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板书:杰出 爱国

师:这句话也是本文的——中心句。一起读

(2)围绕这个中心句,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我们再看看文章的开头、再看看结尾,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 课文结尾说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那么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思考划出有关的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PPT出示问题: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呢?) 2. 交流:A人为困难 B环境困难

(1)“阻挠”:▼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主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

阻止:使行动停止。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阻挠”与“阻止”,词语辨析填空69页。 帝国主义国家阻挠的目的是----

PPT出示资料: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掠夺了近1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国家争着办工厂、采煤矿,掠夺我国的资源。他们在我国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控制了铁路和沿线的地区,以及运输军队等。

帝国主义国家阻挠我们修筑铁路,是因为——夺得铁路的修筑权,他们想控制我国的北部。还是因为——这条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侵吞整个全中国。

看来这条铁路地理位置是多么重要啊!

(2)要挟: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都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

2

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了,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他们真的希望清朝政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吗?

理解“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帝国主义者利用我们的什么弱点?(帝国主义这利用我国政府腐败、经济落后、技术薄弱的弱点)强迫我国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强迫我国答应由他们修筑京张铁路。)

在帝国主义看来,修筑这条铁路,中国没有技术力量,没法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这说明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他们干涉、侵犯中国主权的野心。

理解“争持”:当清廷要修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在华势力最大的英国志在必得,而视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的沙俄誓不相让,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不下,这就叫“争持”。

他们根本不把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放在眼里,恃强凌弱,肆意妄为。

(3)嘲笑:▼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还没有出世”本意是人没有出生。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外国报纸称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实则是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他们认为中国人没有能力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在他们眼里,任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依靠外国人才能完成这个工程。

师:他们看不起的仅仅是中国的工程师吗? 生:他们看不起所有的中国人,看不起整个中国。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指答。

指导朗读:这是对中国国格的侮辱,带着愤怒的心情读这一句。

过渡:詹天佑在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时,除了需要面对外界的阻挠、要挟和嘲讽人为的困难,还需要面对什么困难?

小结板书:人为困难

B环境困难(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原来,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 样艰巨的工程,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感受:由于环境太恶劣,修筑铁路非常困难。 ★都是:一路上全是

★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环境的恶劣 板书: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不敢轻易尝试:可看出环境的险恶,外国工程师之所以不敢轻易尝试就是因为地形复杂、

3

险要。

★无论如何: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 指导朗读:环境是如此恶劣!外国人是如此藐视我们,真是为詹天佑捏了一把汗呀!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刚才交流的内容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这段描写的作用是?(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十分艰巨,更能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4.结语: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修筑权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命运!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面对国人的殷切期望,面对高山深涧,我们可以想象詹天佑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压力面前,詹天佑犹豫了吗?退缩了吗?在这样的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你能体会到什么?(满腔的爱国情怀)

詹天佑是如何主持修筑铁路的呢?他在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节课。 四、生字指导

蔑 攀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习字册》

2. 课外阅读:《马尾海战中的詹天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