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古代汉语练习题 下载本文

古代汉语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及意义。 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古义专指动物的毛皮、今义泛指事物的表面部分,词义范.围扩大; 2、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子:古义指子女,今义指儿子,词义范围缩小; .

3、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类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4、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怨:古义指痛恨、今义指埋怨,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5、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今义指毁谤或造谣中伤,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成贬义; 6、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爪牙:古义指得力的助手或勇猛的干将、今义指坏人的..帮凶,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 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8、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 大泽。 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9、其始播百谷。 谷:古义泛指各种粮食作物、今义专指谷子一种作物,词义范围缩小; .10、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词义范围转移; .

11、大学始教,皮弁祭菜。 菜:古义专指蔬菜、今义指包含蔬菜以及肉蛋等副食,词义范.围扩大; 12、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睡:古义指打盹、今义指睡觉,词义范围扩大; .13、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粮:古专指出行所带的干粮、今义指各种粮食,词义范围扩大; .14、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汤:古义指热水、今义指汤类的食品,词义范围转移; .15、江水又东,经巫峡。 江:古义专指长江、今义泛指河流,词义范围扩大; .16、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臭味,词义范围缩小; .1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诛:古义指责备、今义指杀掉、杀.死,词义程度由轻变重; 18、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宫:古义指所有人的房屋、今义指帝王居住的宫殿,词义.范围缩小; 19、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坟:古义指大土堆、今义指坟墓,词义范围缩小; .20、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 官:古义指官府、今义指官员,词义范围转移;寺:古义指..官署、今义指寺院,词义范围转移; 2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朕:古义指所有人均可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今义指皇帝一人使用的称呼,词义范围缩小; 22、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暂:古义为突然或一下子、今义为短暂或暂时,词义范围转移; .23、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祥:古义为征兆、今义指吉祥,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褒义; .24、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侵:古义为不宣而战、今义指侵略,词义感情色彩由.中性变贬义; 25、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锻炼:古义为玩弄法律诬陷人、今义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人或..

事朝好的方面发展,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褒义;

1

26、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 购:古义指重金悬赏、今义指一般的购买,词义程度由.重变轻;

27、臣有一术,曰五禽之戏。 禽:古义是鸟兽的总称、今义专指鸟类,词义范围缩小; .28、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虫:古义是所有动物的总称、今义专指昆虫,词义.范围缩小; 29、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瓦:古义是陶器的总称、今义专指一种建筑材料“瓦”,词义.范围缩小;

30、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 复辟:古义为恢复君位、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褒义; 31、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丈夫:古义是所有男子的总称、今义专指妇女的配偶,..词义范围缩小; 3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 丈人:古义是所有老年男子的总称、今义专指妻子..的父亲,词义范围缩小;

二、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差异的在范围、感情色彩、及程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义范围不同,也就是词义的外延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 1、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

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例: 响:古专指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今泛指声音。洛宾王《在狱鸣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宜沉。” 2、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

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缩小。(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例: 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说文·金部》:“五色金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后专指黄金。《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3、词义范围转移(词义转移)

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今义古义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词义范围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由甲范围变为了乙范围。例: 荤:古义指葱蒜等有辛辣刺激气味的蔬菜。《说文·艹部》:“荤,辛菜也。”《管子·立政》:“瓜瓠荤菜,百果具备。”后指鱼肉等肉类食品,《旧唐书·王维传》:“居常蔬食,不茹荤血。”范成大《离堆行》:“款门得得酬清樽,椒浆桂酒删膻荤。”舒梦兰《游山日记》:“公已绝荤久矣,亦尚思肉味否?” (二)词义感情色彩不同

词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词义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词的感情色彩没有变化。但有少数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情形如下: 1、由褒义变为贬义。例: 复辟:古义指恢复君位。《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感情色彩为褒义。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用作贬义。 2、由贬义变为褒义。例:

2

锻炼: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用为贬义。今义则用为褒义。 3、由中性变为褒义。例:

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韩非子·内储说上》:“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为褒义。 4、由中性变为贬义。例:

②侵:古义指不宣而战,无正义非正义之分。《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钟鼓曰侵,轻曰袭。”后指非正义的侵略、侵犯。《韩非子·内储说上》:“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三)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有些词意义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例:

诛:古义为责备。从诛的字形可以分析出来。《说文·言部》:“诛,责也。”今成语有“口诛笔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天诛地灭”。

2、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例: 购:古义指重金购求、悬赏。《说文·贝部》:“购,以财有所求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今义指一般的购买。《清史稿·兵志》:“请令两广督臣续购大小洋炮。”

三、阅读《九方皋相马》《景公射出质》《扁鹊之卫》三篇文章,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几篇文章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 a、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九方皋相马)用法:名词作状语; b、请见之。(九方皋相马)用法:动词使动用法; c、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九方皋相马)用法:数词用为动词; d、景公饮诸大夫酒。(景公射出质)用法:动词使动用法; e、君嗜之,则臣食之。(景公射出质)用法:动词使动用法;

2、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判断句及被动句,并说明其类型。 (一)判断句:

1、臣之子皆下才也。(九方皋相马) 2、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九方皋相马) 3、若皋之所观,天机也(九方皋相马) 4、此诸臣之不肖也。(景公射出质) 5、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景公射出质) 6、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景公射出质) 7、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行也。(景公射出质) 8、非子所能治也。(扁鹊之卫) 9、夫扁鹊,天下之良医。(扁鹊之卫) 10、而不能与灵巫争用者,知与不知也。(扁鹊之卫) (二)被动句:

A、今所辅于君未见于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景公射出质)

3、找出几篇文章中的宾语前置句式,并说明其类型。

3

1、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九方皋相马) 句式:宾语用代词复指。

2、故事求远而失近,广藏而狭弃,斯之谓也。(扁鹊之卫) 句式:宾语用代词复指。

第二章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属于本义还是引申义。 1、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齐發。 發:发射、射箭,本义; .2、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发:出发,引申义; .3、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崛起,引申义;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发:启发,引申义; .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早上,本义; .6、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朝:朝见、上朝,引申义; .7、使妇人载以过朝。 朝:朝廷、朝堂,引申义; .8、首身离兮心不惩。 首:头,本义; .9、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防:堤坝,本义; .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防备,引申义; .11、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本:树根,本义; .12、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北:战败、失败,引申义; .13、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过:超过,引申义; .

14、人谁无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過:过错、过失,引申义; .15、川雍而溃,伤人必多。 溃:堤坝决口,本义; .16、蔡溃,遂伐楚。 溃:溃败,引申义; .1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语真实,本义; .

18、由此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信:相信,引申义; .1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节:节约,引申义; .20、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起舞。 节:节奏、节拍,引申义; .21、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節:节气、季节,引申义; .

22、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隙:墙上的裂缝,本义; .23、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隙:隔阂,引申义; .24、昔楚灵王好细要。 要:人的腰部,本义; .25、地不知寒人要暖。 要:需要,引申义; .26、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城:城墙,本义; .27、其御之妻自门閒而窥其夫。 閒:门缝,本义; .28、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引申义; .29、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间:离间,引申义; .3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引申义;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