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教学重点:认识梯形的基本特点,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及梯形个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三角板、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行四边形:

1、用手笔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

2、取一长方形纸:昨天作业中有一题是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现在我请大家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你会吗?说说怎么变?

撕下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把它拼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认识梯形:

1、把刚才拼的那个三角形旋转后拼上去,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取下该三角形,问: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板书课题:梯形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梯形

与刚才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梯形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 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口述:这组对边只要平行,不要求相等,另一组对边则不平行;四个角对角都不相等。 指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因为都是四边形,所以它们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2、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个梯形。老师巡视指导。 三、认识梯形的高: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梯形,学生自己读p.47上的一段话。 交流板书这四条边的名称:上底、下底、腰、腰

旋转手中的梯形,再让学生分别指一指这4条边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2、请学生上黑板用三角板比画高的位置。

结合画高指出: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梯形的高。 这样的高可以画多少条?(无数条) 3、交流几种较特殊的梯形:

从学生中收集几种较特殊的梯形展示: (1)直角梯形:这个梯形中有2个直角,这样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找一找,它的高在那里?(就是其中的一条腰)

(2)等腰梯形:举刚才做的等腰梯形,其中这个梯形的腰有什么特点?(相等) 指出:这样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4、学生继续在点子图上画梯形,要求画出三种梯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并分别标出它们的高。 四、完成练习:

试一试: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完成想想做做:

1、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

是梯形的标出其中平行的一对边,不是梯形的也说明一下理由。Www.12999.com 2、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高,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你能有不同的画法吗? 方法一: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方法二:不从交点处画高,分成了两个直角梯形

3、下面是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的展开图。理解:以展开图上的10个交点为顶点,画出不同的梯形,并和同桌分别说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交流后总结:只添一条线得到的是直角梯形;添两条线的是一般梯形或是等腰梯形。大家画出的梯形各不相同,但高长度是相等的。 4、折纸作业布置:

(1)用两个完全一样大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开并拼成一个长方形。 (3)用一个梯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 (4)用一个三角形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

5、用七巧板拼一拼,拼成大小不同的梯形,边拼边分别指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

找规律

教学内容:p.50、51

教学重点:探索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找规律,想想以前学过的找规律都说了些什么呢? (间隔问题,举例:锯木头、上楼梯、种数等 周期问题,举例:算星期几、第几个的颜色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中的“搭配问题” 二、认识并解决“搭配问题” 1、穿衣服的搭配问题:

有的女孩子特别爱漂亮,每天总想穿出新花样,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多。 找一个学生问一问:你这个季节的上衣有几件?裤子呢? 大家一起帮她算一算,每天的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交流:(1)画图(图略),用连线的方法来表达。 (2)根据图帮助理解:比如5件上衣,6条裤子

每件上衣有6种搭配的可能性,5件上衣就是5个6。

或先考虑裤子,每条裤子有5种搭配方法,6条裤子就有6个5种

小结:不管是从上衣开始考虑还是从裤子开始考虑,其结果都是一样的:5×6=30(种) “5件上衣和6条裤子”裤子竟然会有30种不同的搭配,看来衣服是不少了,只要我们合理搭配就行。

2、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

每年新学期开始,校长都会考虑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每个年级安排6个语文老师,3个数学老师,那具体的一个班级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3种不同的搭配,那6个语文老师就有6×3=18(种) (或从数学老师开始考虑) 3、男、女同桌的搭配:

如果不考虑身高、视力等因素,就单纯的考虑这张桌子上安排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你说有多少种不同的人选呢?

(本班25个男生,25个女生)

估计学生会选择算的方法:25×25=625(简单介绍这道题的简便算法) 问:这题有没有学生也会选择用画图的方法呢?为什么? (数据多了,还是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4、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大家来交流,并把它编成数学问题再解决。 (略)

5、刚才大家列举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系的两个物品的搭配,其实像这样的走路问题也用到了今天学的知识。 画图:(图略)(1)分两段,每段都有2条路;让学生或者可以从图上数一数,或者可以列式算一算

(2)再添上一段,其中也有2条路;让学生继续解决。还可以在某一段再添上一条路或几条路,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三、学生阅读书:

学生阅读书上的第50、51页,把例题中的问题和同桌议一议。 讨论:画图方法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第1题)学生读题后自己完成 2、(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有三个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表达清楚,包括算式和“答” 3、布置课后思考: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除了课上讲的这些,每位学生最好再能找一两样准备下节课交流。

找规律(2)

教学内容:p.52、53 教学简析: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例题先通过3个小朋友照相的情境,提出“3人排成一拍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拍法”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索愿望;接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交流,对问题隐含的规律获得初步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用字母分别表示3位小朋友,把每一种排法列举出来,进一步明确认识其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哟内数学方法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请3名学生排成一排,站在讲台前。

问:观察他们排的位置,说说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先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1)可能会有学生受上一节的影响,用算式3×3=9(种)

指名分析该算式的意思:某个学生分别可以排在第一、第二、第三三个位置,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三种位置,那就是有9种。 质疑:这样想对吗?为什么?(重复了) 把第2个同学排在第一,发现了重复。

指出: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避免重复和遗漏。 (2)、排一排:每一个学生都有2次排在第一的可能,3个同学就有2×3=6种

或者可以想:第一的位置上有3种可能性,一个同学确定后,剩下的位置还有2个同学可选择,到第三个位置的时候,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同学了。所以总的排法有:3×2×1=6(种) (3)刚才我们请三位同学排一排,发现了有6种不同的排法。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你能用别的办法帮助理解吗?

可能会有同学想到用3个小物品,或者是字母A、B、C 分别用字母来表示刚才的6种不同排法(注意有序): ABC、ACB、BAC、BCA、CAB、CBA

(4)观察两个算式,你觉得哪个算式更方便计算。继续举例,如6个同学站一排、10个同学站一排、全班站一排……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们站成一排的总人数是n个,说说怎么算多少种? n×(n-1)×(n-2)×……×1 2、完成想一想: 讲清题目要求:如果在这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补充举例:两人交换位置的算2种 同学讨论,并指名交流想法或算法:

(1)2人2人地选,有3种,每种又有2种,所以有2×3=6种 (2)用字母表示:AB、BA、AC、CA、BC、CB ……

二、拓展:

指名一个学生,请他请出班内所有的好朋友(可能有6个)

1、问:如果好朋友们见面了,要互相握手,会有多少次?怎么想的? 生1:有5次握手机会,生2:有4次…… 5+4+3+2+1=15(次) 还可以怎么想?

(每人都需要握5次,但都算了两份,所以算式:5×6÷2=15(次) 如果是打电话呢?(一样的,也是15次)

2、问:如果好朋友过节互相送礼物,一共会送掉多少份礼物呢? 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一样吗?不同在哪里?

指出:每个学生都会送掉5份礼物,6个学生就有6×5=30份 3、像这样的提问题,你会提吗?会解决吗?试一试。 三、读书,并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8、2、5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注意问题的要求的是“几个”,那就是:3+2+1=6(个) 如果要说清楚具体是哪6个?那就是825、852…… 提醒学生要正确审题。

2、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对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先在书上连线,再想自己会用算式来表示吗? 指出:这类问题和刚才的“握手”、“打电话”是一样的。 3、他们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 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 让学生先说说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