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材料全集 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教学

案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教学目标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

37

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最大,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 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

38

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39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教学

案例二

《确定起跑线》教学案例

教学课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操场上将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想不想去看一下?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赛场。(课件出示实际跑道图)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