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2013版) 3、荷载标准值

(1)活荷载(KN/m2):

有隔断的公共卫生间及盥洗间:3.5KN/m2;消防疏散楼3.5KN/m2;上人屋面:2.0KN/m2;走道:3.5KN/m2;教室、大厅为:2.5KN/m2;其它均为2.0 KN/m2。

(2)构件材料自重:

钢筋混凝土:26.0KN/m3 粘土空心砖:9.0KN/m3 粘土实心砖:19.0KN/m3 (3)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Wo=0.3 KN/m2(重现期50年) 基本雪压So=0.4 KN/m2(重现期50年) 冻土深度为0.79米,属季节性冻土。 4、主要材料

1)砼强度等级: ±0.000以下及一、二层柱均为C30,其余的梁 板 柱砼均为C30,构造柱为C20,屋面构架及露天构件为C30,垫层C15;其余均为C25.

2)砂浆强度等级:室外地坪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女儿墙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其余均为M5.0混合砂浆砌筑。

3)钢筋:HPB300级钢,HRB400级钢。

4)焊条: HPB300级钢之间采用E43型,HRB400级钢之间采用E55型;

5)墙体:女儿墙为MU10实心粘土砖,±0.000以上内外墙均采用KM型MU3.5粘土空心砖,外墙300厚,内墙200厚,容重不大于9.0KN/m3。

5、上部结构 结构选型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体系,楼(屋)盖采用主次梁结构布置,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6、地基基础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2)基础选型

本工程场地类别为Ⅲ类,根据上部结构和地质情况,教学楼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基础形式为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3)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开挖深度为自然地坪以下3.70m(即±0.000以下4.30m)最低处,外放尺寸为基础外边缘向外2.0m,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采用直径60洛阳铲在坑底纵横间隔1.0m布孔,孔深4.0米,若无异常,采用三七灰土分层填捣密实,素土分层夯实至-2.45m,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7,3:7灰土分层夯实至-2.000m,灰土要求过筛、拌均匀,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房心土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

7、结构分析计算软件

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中的SAT-8 JCCAD程序进行计算。 五、给排水、消防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009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201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2013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4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 设计委托书

建筑单位和土建专业提供的工程相关资料 2、设计范围

对单体建筑进行室内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包括新建教学楼给排水系统,灭火器的配置。

3、给排水设计 (1)室外给水

生活给水水源由学校现有自来水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室外给水管采用PE塑料管,PN=1.6MPa,直埋式敷设。

(2)室外排水

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卫生间污水经后期拟建150m3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雨水经雨水箅子收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道。

(3)水源: 接自街道自来水供水管道。 (4)室内给水

本建筑为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为40L/人*d,设计人数为1600人,用水时间为8小时,时变化系数为1.2,最高日用水量为64.0m3/d,最大时用水量为9.7m3/h,系统设计压力0.16Mpa。由室外供水管网直接供水,系统采用下行上给式。

(5)室内排水

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制排水体制,单立管排水系统,排入后期拟建150m3化粪池;排水量为57.6m3/d,按供水量的90%计算。

4、消防设计 1)消火栓给水系统

(1)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h。

消防水源由后期拟建324m3消防水池及泵房进行供给。

(2)室内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系统设计压力0.60Mpa。每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部位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水枪的充实水柱为10m,各立管形成环状管网。

(3)每一消火栓内配DN65消火栓1个,DN65、L=25m麻质衬胶水带1条,DN65*19mm直流水枪1支,所有消火栓处均配带指示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