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第四章 需求分析与预测

一、需求分析

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是按照“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的调整思路,在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于2008年8月在原某某初级中学和某某小学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一次性撤并了某某六所不足百人的学校,于2010年6月撤并了某某六所小学,成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35021.86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5.18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为3005.0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914人,其中寄宿生786人,教职工97人。

根据现某某乡全乡4所幼儿园生源数据显示,大班217人,中班219人,小班220人,也就是说某某实验学校到2018年生源将达到1600人左右,预计36个教学班,到时学校的教学用房将急剧短缺,不能满足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将严重影响到了全区教育的发展。

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情况,在对学校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经某某区教育体育局领导商议决定,拟在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新建一幢五层双面框架结构教学楼,以解决学校的当务之急,对提高教学用房设施条件,推动某某区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模论证

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第五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第二节(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指标)中:表4-3(农村普通完全小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基本指标)和表4-5(农村普通初级中

学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使用面积基本指标)可知,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应为(1826+2373)/0.6=6968.33㎡。学校现有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为2705.00㎡,则某某实验学校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应为6968.33-2705.00=4263.33㎡。

通过对学校设施的调查和分析,在满足实际需要的条件下,最终经建筑方案设计确定,新建教学楼为五层双面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4366.30m2。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某某实验学校的教学条件,新建教学楼共计设置29个教学班,加上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将全面解决学校教学用房短缺及功能教室不完善的局面,及满足学校后期发展的教学用房需求。

从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条件来看,建设4366.30平方米的教学楼是适宜的、合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是学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发展某某区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

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社会环境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不断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普通百姓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政府部门也更加注重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基础教育的难得机遇,不断深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进行本项目的建设,顺应了社会的需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得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呈现出基础教育出现良好局面。

(二)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各国纷纷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能否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是可行的。

(三)本项目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建设积极可行 本次学校的建设是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为了保护和开展更加合理的教学工作,教育部门在此期间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正是有了这些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热切关注,

使本项目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外部建设条件和实施环境。不久的将来,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将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提供一个更好的基础教育培养及学习的平台。

因此,本报告认为本项目建设是积极可行的。 二、场地建设条件

1、地形及地貌 ++++++ 2、气候与气象

某某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据某某气象局资料,本区年平均气温为9.1℃;最冷月为一月份,月平均气温为-5.6℃,最热月为七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为34.6℃,极端最低气温为-19.7℃;最大冻土深度为79cm。

多年平均降水量53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分别为110.2 mm、110.0 mm、97.1mm),以暴雨形式出现,此时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9.3%,降水强度大,24小时降水量96~190.2mm,6小时最大降水量60.7mm,年蒸发量达1470.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428小时,平均风速1.6m/s,最大风速13 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最大冻土深度79㎝,无霜期236天。

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教学楼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复杂程度一般,自上而下主要由人工填土(Q4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