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为全面落实国家和某某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根据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部署和《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解决某某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是按照“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的调整思路,在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于2008年8月在原某某初级中学和某某小学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一次性撤并了某某六所不足百人的学校,于2010年6月撤并了某某六所小学,成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35021.86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5.18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面积为3005.0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914人,其中寄宿生786人,教职工97人。
根据现某某乡全乡4所幼儿园生源数据显示,大班217人,中班219人,小班220人,也就是说某某实验学校到2018年生源将达到1600人左右,预计36个教学班,到时学校的教学用房将急剧短缺,不能满足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将严重影响到了全区教育的发展。
近些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校改造工程等一系列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某某省“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义务教育进入了注重内涵、提高质量、推进均衡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但是,某某省作为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义务教育教学条件较差,寄宿制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科结构不合理,辍学率相对较高,城市义务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是某某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让贫困家庭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结合当地城镇化发展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故提出该项目的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新教学楼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完善办学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学用房紧张的局面,满足师生的教育
教学需求等突出问题。从全县宏观布局来看,也有利于完善基础教育设置不平衡的现状,有利于某某区教育尽快接近或达到全市的发展水平。 2、本项目的建设是某某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前进。根据某某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于2014年起恢复了初中部,成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18年下半年某某实验学校的学生规模将达到1600人左右,需设36个教学班,到时学校的教学用房急剧短缺,将严重影响到了全区教育的发展,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3、本项目的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某某区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教育事业的建设逐渐成为重点,某某实验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学校教学用房紧张问题直接影响其发展乃至全区的发展。为了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新建某某区某某实验学校教学楼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区概况
一、区域概况
+++++++++++ 二、乡域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