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应急处置办法 下载本文

2.始发及站停再开的列车,司机接到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发给的行车凭证(路票或绿色许可证),凭发车信号开车。

3.列车凭引导信号(人工引导或机械引导)进站。引导进站时,列车以不超过20km/h的速度越过进站信号机;特定手信号引导通过时,引导员在进站信号机外方高举绿色信号旗或绿色灯光左右摇动,列车以不超过60km/h的速度越过进站信号机。

4.列车进站后,计划路票或绿色许可证特定行车办法时,通过列车不停车交付书面行车凭证,凭车站电台通知的行车凭证号和通过手信号解锁出站。

5.动车组遇基本闭塞设备停用时,司机应将车载列控装臵转为隔离模式运行。

第五十九条 担任路用列车在区间卸料的安全事项

1.确认列车进入封锁区间的行车凭证为调度命令。该命令中应包括列车车次、运行速度、停车地点、停车时间、到达车站时间等有关事项。

2.进入施工地段时,应在施工防护人员显示的停车手信号前停车,根据施工领导人的要求,按尾部值乘人员信号将列车停于指定地点。

3.根据情况打开头灯、尾灯以利作业安全。司机只能在确认尾部值乘人员发车(动车)信号后,才能缓解开车或移动车辆。

4.卸车完毕后,由尾部值乘人员试风发车(装有列尾装臵的列车,由司机试风)。

5.在区间不准将机车与车辆摘离。石碴、炉碴、河砂准许以5Km/h以下速度边走边卸。

6.路用列车在封锁区间作业时,相互之间必须保持30m及以上安全距离。推进运行时,必须严格执行推进运行的规定。

7.路用列车跨越站界施工、维修作业时,注意确认调度命令内容的封锁范围,凭调度命令在封锁范围的线路上移

动,不受进、出站信号(凭证)的限制。如封锁范围仅在区间时,进站必须按进站信号机的显示要求运行。

8.路用列车两端均挂有机车时,往返运行时,由运行前端的机车担当本务机车。

第六十条 天气恶劣行车时的安全事项

1. 充分利用“行安装备”的功能,加强车机联控,与车站保持联系。

2. 运行中遇天气恶劣信号机了望距离不足200m时,应适当降速,并向车站报告转告调度所,严禁盲目赶点和臆测运行。

3. 接到天气恶劣难于辨认信号的调度命令时,运行中应严格控制速度,加强了望和鸣笛,按机车信号的显示运行,当接近地面信号机时还应确认地面信号,遇地面信号与机车信号显示不一致时,立即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

4.可凭车站值班员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信记录装臵须作用良好)发车,确认出站(进路)信号机的显示正确后再加速。

5.当天气恶劣时,机车信号临时发生故障必须立即报告车站转告列车调度员,并按有关调度命令执行。

6.半自闭区间未确认到预告信号机的显示时,应按机外停车处理。

7.当天气转好时,应及时报告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恢复正常行车。

第六十一条 汛期暴雨中行车时的安全事项

1.机班出勤必须携带“防洪重点地段一览表”,对担任值乘区段的防洪地段做到心中有数。列车通过防洪危险地段时,司机要加强线路的了望,了望困难时应适当降速,并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严禁赶点、臆测行车。

2.当发现洪水漫到路肩等险情时,司机应采取减速或停车措施,并将里程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

3.遇线路塌方、道床冲空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司机应立即采取停车措施,并按退行有关规定迅速将列车退

至安全地段;同时,立即通知前、后方车站、邻线列车及追踪列车。

4.充分利用“行安装备”的功能,加强车机联控,与车站保持联系。

第六十二条 列车在区间临时停车防溜的安全事项

列车运行中遇接触网临时停电、临时停在分相绝缘区内或因机车故障等原因停车后,遇机车风泵不能工作,制动系统泄漏,不能保证就地制动时:

1.使用双管供风的列车,应首先关闭机车上的供风塞门,减少风源流失。当可恢复运行时,应及时重新开放供风塞门。

2.担任客运列车时,司机必须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运转车长,让其转告列车长组织列车乘务员拧紧全列人力制动机,以保证就地制动;当可恢复运行时,应及时通知运转车长松开人力制动机再试风开车。

3.货物列车在坡道上停车,由司机负责沿下坡端放臵2个止轮器在机车车轮下,同时必须使用人力制动机紧固器使列车制动,开车前,由司机负责撤除止轮器与紧固器。

4.为防止后部车辆遗留在区间,无守列车由学习司机(副班司机)确认最后一辆车后,用手持电台通知司机试拉,再通知司机采取大闸排风制动。待学习司机(副班司机)确认人力制动机紧固器松开、止轮器撤除后,再缓解列车制动开车。

5.装有列尾装臵的货物列车开车前及开车后必须执行防折角塞门关闭措施,按规定进行尾部风压查询与贯通试验。

6.开车后,用列车无线调度通讯设备通知车站接车人员注意尾部标志并检查车辆是否有抱闸的现象。

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三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机务处负责解释。

第六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前发集团公司文电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