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易错成语专题强化训练50题 下载本文

27、D(A、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不能理解为躲避。B、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此处误用。C、指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应该为“不厌其烦”。D、指对某些事情表现出很常见,不觉得奇怪。此处使用正确。)

28、B(A、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不符合语境。B、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此处运用恰当。C、该词不能接宾语。D、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使用对象是人,不能是物。)

29、B(A、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贬义词。此处不符合感情色彩。B、指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系那个比的。此处使用正确。C、指不能想像,用于不好的方面。应该为“不可思议”。D、指过分赞美的言词。贬义词。此处不符合感情色彩。)

30、A(A、指改变老眼光,用新眼光看人。此处正确。B、形容口吃,不能理解为“吞吞吐吐”或“犹豫不决”。C、形容文学艺术达到高超的境界。此处不符合语境。D、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此处望文生义,理解错误。)

31、D(A、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B、态度冷淡,毫不关心。不能带宾语。C、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不能形容性格。D、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32、C(A、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不指不学习就没有本领。B、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贬义。C、指不象样子。D、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指说话人。) 33、A(A、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B、指虚度光阴。C、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D、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34、A(A、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B、指什么坏事都干。 C、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D、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

35、B(A、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不能带宾语。B、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C、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D、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36、C(A、众多的学子。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B、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C、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D、形容一点不差。)

37、C(A、比喻任意挑剔。B、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C、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D、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D(A、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B、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C、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D、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39、A(A、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贬义)。可以形容想法大胆离奇(褒义)。B、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C、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D、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0、C(A、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B、比喻受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C、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D、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不能带宾语。)

17 / 18

41、D(A、比喻疑虑、误会等消除。此处使用正确。B、比喻处境窘迫,顾此失彼,穷于应付。C、形容建筑物等多而集中,排列整齐。D、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此处应改为“鱼目混珠”。)

42、A(A、形容好的诗文等风行一时,流传广泛。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指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此处使用正确。C、指没有事先约定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一致。此处符合语境。D、指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处用得正确。)

43、B(A、形容主任待客殷勤周到。此处使用正确。B、指通俗的文学艺术,此处望文生义。C、形容言行敏捷。此处用得正确。D、形容恳切地教诲。此处使用正确。)

44、B(A、指当前急需处理的事情。此处符合语境。B、比喻用言论文章使头脑糊涂、是非不明的人警醒过来。不能理解为声音大。C、形容关系极为密切。此处使用正确。D、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此处使用恰当。)

45、D(A、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此处符合语境。B、比喻新事物大量涌现。此处使用正确。C、形容极端贫困。此处符合语境。D、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与“人民”搭配造成语义重复。)

46、C(A、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此处使用正确。B、指顺应时机而出现的人或事物。此处使用正确。C、此词是贬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对。D、形容某种事情已广泛流行,形成风气。褒义词,此处用得恰当。)

47、A(A、此词指没有经过商量但意见一致。应改为“不约而同”。B、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此处符合语境。C、比喻过时的事物。此处使用恰当。D、形容除此以外空无所有。此处符合语境。)

48、B(A、指忍不住要发笑。此处使用正确。B、此词指为正义的事情而积极去做,毫不退缩。此处属大词小用,不符合语境。C、指很急迫的事情。此处使用恰当。D、指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处使用正确。)

49、A(A、形容技艺极其精湛纯熟。此处属望文生义。B、指不可磨灭或不可更改的言论。此处使用正确。C、形容兼收并蓄。此处运用恰当。D、比喻用自己不好东西引出好的东西,谦辞。此处符合语境。)

50、D(A、表示不值得理会,使用正确。B、不易之论形容大无畏的气魄。此处符合语境。C、....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此处用得正确。D、该词形容技艺精巧、绝妙。只能用于形容人工的事物。)

18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