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 下载本文

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________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 2、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部分。前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大脑皮层分四个叶: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是就其反映的________而言;主观是就其反映的__________而言的。 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个性形成有赖于个人心理的___________和个人所处的________。

7、人的心理的实质在于它是_______________。

8、人脑最发达的部分是____________。它是整个有机体活动的_____________。 9、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1、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在于一个人有能力根据__________形成自己的态度系统,并根据这一态度系统采取

___________。

12、_________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心理在____________中发展。 13、心理的主观能力性表现在:(1)因受个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影响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2)能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人的行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14、个性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对小学儿童而言,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___活动对他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6、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_活动,它也是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个性最基本的特征是( )。

A 独特性 B 稳定性 C 社会性 D、整体性

2.大脑皮层四个叶中对于心理生活其有特殊的意义是( )。 A 额叶 B 顶叶 C 枕叶 3.条件反射受( )控制。

A 皮下中枢 B 皮层 C 皮层和皮下中枢共间 4.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是( )。 A 脑 B 客观现实 C 实践活动 5.“谈虎色变” 属于( )发射。

A无条件 B 条件 C 既是无条件反射又是条件 6.( )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A 思维 B 情感 C 认识 D 意志

7.在人的心理形成中,( )环境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A 物理 B 心理 C 社会 D 家庭

1

8.以下反射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 )。

A 学生以铃声为号作息 B 司机遇红灯停车 C 手触电缩回和膝跳反射 9.人的喜怒哀乐属于( )的心理过程。 A 认识 B 情感 C 意志

10.从学生试卷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方法属于( )。 A 问卷法 B 活动产品分析法 C 测验法

三、判断题

1.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人有了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 ) 2. 心理的产生只与脑与客观现实有关。( ) 3. 个性就是人的心理的个别性。( )

4.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音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成思维和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 5. 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有外界刺激,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应。( )

6. 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中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 7. 只要有正常的人脑,就能够产生人的心理。( )

8.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形式。( ) 9. 人的心理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

10. 大脑皮层的绝大部分不承担具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因而可以集中勇于高级的心理过程,如思维。( )

四、解析概念

1、心理学—— 2、反射—— 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五、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3、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和感觉知觉

一、解析概念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注意的分配—— 5、感觉—— 6、知觉—— 7、错觉—— 8、观察——

2

二、选择题

1、( )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2、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注意的( )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 A、广度 B、稳定性 C、转移 D、分配

3、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的特性。 A、对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疲劳

4、当收音机里播出《唱只山歌給党听》时,无论时男高音独唱,抑或是女高音独唱,或者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在儿童的感觉中,( )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A、视觉 B、听觉 C、肤觉 D、运动觉 6、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 )成人。

A、不如 B、接近 C、已达 D、超过

7、根据我国学者对儿童观察力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 )阶段。 A、个别对象 B、空间联系 C、因果关系 D、对象总体

8、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把直观教具中的重点部分做成活动的,这是根据知觉( )性。 A、选择 B、整体 C、理解 D、恒常

9、某学生在课堂上能边听、边思考、边做笔记,说明其注意的( )品质有了较好发展。 A、转移 B、稳定性 C、广度 D、分配

10、某学生在做作业时,一会儿翻阅课本,一会儿思考,一会儿书写直到下课都没有分心,说明其注意的( )品质有了较好发展。

A、转移 B、稳定性 C、广度 D、分配

11、教师指导小学生观察教具时,总是要有目的地用言语启发学生,唤起已有才知识经验,这是根据知觉的( )性。

A、整体 B、选择 C、理解 D、恒常

12、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左顾右盼”,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全然不知,或者只一鳞半爪,这是注意的( )造成的。 A、广度 B、分配 C、转移 D、分散

13、胖人宜穿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 )改变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A、适应 B、错觉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理解性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进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 )的表现。 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错觉 D、知觉的理解性

15、小学低年级儿童写字时,容易把“武”写成“ ”,把“饶”写成“ ”。这是由于其观察品质( )较差的表现。

A、目的性 B、精确性 C、顺序性 D、深刻性

三、判断题

1、 小学儿童男生注意转移能力发展快过女生,但女生注意稳定性却高于男生。( ) 2、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

3、 为组织学生的注意,必须向其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其心理学依据是有意注意规律。( ) 4、 要求教师讲课的声音有高低变化,抑扬顿挫,其依据是无意注意规律。( )

3

5、 在课堂上若发现学生注意分散了,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最好是点他的名。( ) 6、 观察就是直觉过程。( )

7、 感觉的适应和相互作用使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实践和训练使感受性的提高是持久的。( ) 8、 小学儿童握笔写字还不够灵便,是因为其小肌肉运动觉发展较迟的缘故。( ) 9、 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官,就能有感知觉。( ) 10、 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

11、 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 ) 12、 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避免。( ) 13、 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

14、 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有助于视敏度的提高。( ) 15、 小学生时间知觉水平的提高,与他们掌握和运用数概念、计时工具等有关。( 16、 分心和注意的转移实质是一回事。

四、简答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2、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3、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五、论述题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2、.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

一. 解释概念

1、记忆—— 2、表象—— 3、识记—— 4、保持—— 5、遗忘—— 6、机械识记—— 7、意义识记—— 8、想象—— 9、再造想象—— 10创造想象—— 11、幻想——

二、选择题

1、一般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 )记忆。 A瞬时 B短时 C 长时 D 运动 2、识记的材料在保持中会发生( )的变化。 A 量 B 质 C质和量 D 以上都不是

4

)3、考试中因没有复习到而答不出、想不起来的问题,叫( )性的遗忘。 A暂时 B永久 C一般 D特殊

4、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 )词的记忆优于中性词的记忆。 A积极 B消极 C熟悉 D情绪

5、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 )想象的形象。 A 有意 B无意 C再造 D创造

6、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 )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A经验 B知识 C客体 D表象

7、从爱听童话神话故事发展到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是想象( )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

8、小学生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 )的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

9、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通过( )接受信息的保持量为最高。 A听觉 B视觉 C视听同时 D视听交叉 10、学生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是( )记忆。 A形象 B情绪 C动作 D语词—逻辑

11、老师用教鞭指着黑板上已教过的生字,叫学生读出来,这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再现 12、遗忘的规律是( )。

A不均衡的,先慢后快 B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C均衡的,先后一样 13、看小说时根据小说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14、古人的“千里眼”、“顺风耳”是( )。 A再造想象 B幻想 C记忆表象 15、人做梦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三、判断题

1、天生盲人可以有视觉表象。( )

2、凡识记的活动成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时,识记效果就好。( ) 3、遗忘是识记的相反过程。( )

4、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识记的效果要高于意义识记。( ) 5、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识记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识记。( )

6、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是一种耗时较多,极不经济的方法。( ) 7、想象和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非来源于客观现实。( ) 8、梦中出现的形象离现实很远是一种创造想象。( ) 9、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 )

10、幻想中的新形象是人们所向往、所期望的,因此幻想总是积极的。( ) 11、在回忆中,再现比再认的水平低。( )

12、人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要依赖于表象。( ) 13、增强识记的目的性是因为识记的目的明确,效果就会越好。

5

14、表扬奖励会提高小学儿童的识记效果,批评又会降低其识记效果。( ) 15、不管创造性想象的水平多高,都要以再造想象为基础。( )

16、创造想象中的很多新形象是在现实中尚未有过的,所以创造想象与客观现实无关。( ) 17、无意识记是没有意义的识记。( ) 18、有意识记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识记。( ) 19、机械识记是有害无益的。( )

20、有意识记可以是机械识记,也可以是意义识记。( )

21、在街上见到一个人,面很熟,但叫不出名字了,回家后,终于想起来了。这是识记。( ) 22、复习的效果与复习时间的多少成正比。( ) 23、上课刚结束,记忆犹新,复习不必马上进行。( ) 24、小学低年级儿童是以无意识记为主。( )

25、想象对实践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实践又是想象发展的基础。( )

四、填空

1.画家擅长于 记忆,数学家擅长 记忆。 2. 性和 性是表是表的特征。 3.记忆过程包括 、 和 。

4. 曲线说明遗忘的过程是 的,呈现 的趋势。 5.回忆有两种水平 和 。 比 水平更高。

6.初入学儿童既不会用重复,练习来 信息,又不会用系统 和 去 信息。 7.在发展儿童想象力时,丰富儿童的 和 是有效的途径。

8.容易被无意识记的是与人的 和人的 , , 相联系着的事物。 9.需“搜肠刮肚”地作出较大意志努力才能实现的再现叫 。

10.小学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对 词的记忆优于 词的记忆;情绪状态下,对 词的记忆作用明显。

11.创造想象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等特点。

1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像往往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性,创造成分不多。 13.儿童在______年级间,有意识记的效果迅速提高,并开始占用优势地位。

14.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信息的保持量以________接受的为最高,以________接受的次之,以_________接受的

最低。

15.外加动机对识记效果的影响,________年级最大,_______年级最小。物质奖励对________年级识记效果最好,

精神奖励对_____年级识记效果最好。

16.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信息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7.表象是认识过程的_______环节,是_______过渡到_______的桥梁。

18.随时间的推移,识记过的东西会因遗忘而发生_______的变化,因内容的加工改造而发生________变化。 19.遗忘可分为________遗忘和_______遗忘。排列在_______位置的材料易被遗忘。 20.梦是________的极端形式,幻想是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 21.意义识记的效果总是________机械识记。

22.通常考试的判断题与选择题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解答,问答题与填空题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解答。 23.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24.小学儿童保持策略发展的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25.小学儿童记忆效果明显手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和外加______________的影响

6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

2、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3、简要分析遗忘规律。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5、简要分析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储特点。 6、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六、论述题

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一、解释概念

1、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3、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 4、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5、分析——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 6、综合——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 7、抽象——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8、概括——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9、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0、创造思维——创造思维也可以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11、变式——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一切符合概念范围的具体实例)加以变化,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二、填空

1、言语是个体在_______、________和理解_______过程中发生的________现象。 2、思维的基本特性是______ 、 _______。

3、从个体发展看,思维可分为_______ 、_______和______三种。

4、从思维探索问题的方向,思维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其中前者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后者的功能是________。

5、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______和________。其具体运用又表现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 6、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7、儿童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1)_____________和(2)______________ 8、儿童概念形成要具备两个条件(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9、创造性思维有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

10、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吉尔福特认为这一特征表现为_____ 、______、 ______ 。 11.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发展大体经历了 、 和 三级水平。

7

12.小学儿童概念的掌握可分为:第一级水平以 和 来解释概念,第二级水平以 和 解释概念,第三级水平以 和 来解释概念。

13.小学儿童理解力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 (2) (3) 。 14.教师从学生的现实表现而分析其心理状态 这是思维的 性的表现。

15.某小学生在加减计算时,还是要在头脑里呈现一支支铅笔或其他物品的形象,并逐一计算。这种思维是 思维。说明该思维发展处于 水平。

16.某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 思维。

17.小学儿童的思维是以 为主逐步向以 为主过渡,其转折的关键期在 年级(约 岁)。 18.小学儿童低年级时只能在 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中高年级已能在 和 的基础上进行 的分析综合。

19.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1) (2) (3) 。 20.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有五个(1) (2) (3) (4) (5) 。11.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

三、选择题

1、小学儿童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 A具体化 B抽象 C概括 D综合 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 )。

A思维的概括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间接性 D思维的独立性 3、“灯饰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思维的( )性。 A概括 B灵活 C间接 D独立

4、小学儿童的思维有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时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在( )阶段。 A 6、7岁 B7、8岁 C8、9岁 D10、11岁

5、教师把某个学生的言行、成绩、态度、性格爱好、健康等方面组成总体面貌加以思考,这是思维的( )过程。 A 分析 B 综合 C 具体化 D 概括

6、有个小学儿童说:“车是在路上跑的,是用来载人拉货的”,说明其掌握概念处于以( )来解释概念的水平。 A具体实例和直观特征 B重要属性和实际功用 C种属关系和正确义 D本质抽象 7、思维能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不能直接感知的对象,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社会性 D独立性

8、小孩掰手指计算属于( )。验证几何题目属于( )。 A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9、思维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占( )地位。 A一般 B 被动 C主动 D核心

10、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一种社会现象是( )。 A记忆 B 思维 C言语 D 语言

11、从已知判断,即大前提,小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即结论,这是( )。 A 概念 B判断 C 推理 D 动作思维

四、判断题

1、语言与言语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区别的概念。( ) 2、小学儿童只有具体形象思维,成人只有抽象思维。( )

8

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发散性,可见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没有集中思维。( ) 4、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就是要找出事物的差异。( )

5、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及理解力发展都与其概念水平相适应。( ) 6、“鲸不是鱼”这是思维形式“推理”的表现。( ) 7、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

8、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是思维发散性的表现。( )

五、简答题

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3、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什么? 4、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六、论述题

1、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七、分析题(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评析所提供的教育情景)

1、一位小学教师帮助小学儿童形成和掌握“动物”的初级概念的教学过程是: 教师:大家看这几张图画上的动物,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鸡、鸭有两只脚,猫和猪都有四只脚。 教师:它们的颜色都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猫有白的、花的;公鸡是红的;那个大猪是黑猪。 教师:大家再仔细看看,这些动物还有些什么不相 同的地方?

学生:鸡子是尖嘴,鸭子扁嘴,猪的嘴象个“防毒面具”,猫的嘴上还长有胡子哩!

学生:鸡的脚有爪;鸭子脚上有“薄肉”,(师:停一下,鸭脚趾间的薄膜叫做蹼,大家跟我念一遍??,然后说:

继续说。)猪有蹄子。

教师:那为什么把它们都叫做动物呢? 学生:因为他们都会叫唤!

教师:对吗?蚂蚁不会叫唤,可它也是动物呀! 学生:蚂蚁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叫动物。

教师:鱼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都是动物吗? 学生:它们都是动物, 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也会飞,也会动,是不是动物? 学生:飞机是人造的,它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又:飞机自己会飞,是人开动的。

教师:对了,凡是有生命,能生长,自己又能活动的生物,都叫做动物。大家拿出笔记本来,记下这个结论。 教师:现在我来看看大家会不会应用这个结论:公园里猴山上很多小猴子,是不是动物?回答时还要说出为什么。 学生:是动物,因为它们有生命,能自己活动。 教师:百货商店里摆的那些小熊猫是不是动物?

9

学生:不是动物,那是人作的,没有生命,公园里喂的熊猫才是动物。

教师:对了,大家学得很好!知道了凡是有生命,会成长,又能自己活动的都叫动物。不合这个条件的都不是动物。

将来大家上中学学习动物学时,还会有更新奇的内容哩! 请运用思维过程,概念掌握等理论知识评析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2、一位教师在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应用题启蒙教育时,制作了插入式活动卡片:(1) 他先用四开大小铅画纸画上河,岸各半的彩色图景,再用刀划出若干道小口;(2)然后又用 硬纸剪若干张小鸭子图案,正反而涂上颜色;(3)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题意将小鸭子插在背景 图上,成为一道三情景习题。

岸上原有5只鸭子,又游来3只,共几只? 岸上有8只鸭子,游去3只。还有几只? 岸上有5只鸭子,河里还有3只。共有几只?

岸上有5只鸭子,河里有3只。河里鸭子比岸上少几只? 岸上有6只鸭子,游去1只,又游去2只。岸上有几只鸭子?

教师在使用时根据题意,将鸭子只数和方向加以变换,学生学得趣味盎然。请根据知识掌握的过程有关理论来分析这一教学活动卡片的设计。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

一、填空题

1.情感和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 、 和 而产生的 ,它依赖于 ,但它又反作用 ,既可以 ,又可以 ,又可以阻碍 的发展。2.情感有 和 两种功能。 3.表情指伴随着情感而产生的 、 和 。

4.情感按状态分类有 、 和 ,按社会性内容分类有 、 和 。 5.移情是指人们在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 的情绪反应。

6.意志是指人在行动中自觉地 以实现 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不可分,意志 行动,同时也在 中得以表现。人的意志有三个特征: 、 和 。

7.意志行动可划分为 和 两个阶段,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主要的心理成分有 、 、和 。 8.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 ,目的是一个期望在其行动中 。

9.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其最佳地实现,称之为 。在意志行动选择中,主体的 、 、 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10.人在确定目的,解决动机冲突,制定计划,进行决策以及 的过程中,克服 ,把意志行动贯彻到底的心理力量,称为 。

11.小学儿童意志自制性品质的发展是 , , , 的状态。 12.小学儿童坚持性品质的发展呈 , , 的状态。

和 。果断性指一个人是否能 事物真相,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并采取 的意志品质。缺乏果断性的人常表现为 或 。

14.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儿童 和 的常规训练,使儿童形成 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选择题

1.“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 。

A、言语表情 B、肢体表情C、面部表情 D、言调表情

10

13.自觉性是指一个人 自己行动目的并 和 行为的意志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2.“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 。 A、 心境 B、应激 C、 激情 D、道德感

3.“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同志友谊感”属于 。 A、美感 B、心境 C、道德感 D、理智感 4.“人逢喜事精神爽”属于_情感。 A、心境 B、美感 C、激情 D、应激

5.小明解决了道数学难题,心中感到无比的欢乐,这种情感表现为 。 A、美感 B、心境 C、激情 D、理智感

6.、随知识经验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偷笑、嘲笑、苦笑、狂笑等。这一表现说明了小学儿童情感 。 A、丰富性发展 B、深刻性发展 C、可控性发展 D、稳定性发展

7.小红在小学二年级时,常因小事与同学吵架,升入三年级后,这种现象便逐渐减少了,这说明小红的情感 得到发展。

A、丰富性 B、深刻性 C、可控性 D、 稳定性

8.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以某同学是否跟自己一起玩,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而中高年级儿童则从他(她)学习是否好,是否遵守纪律为集体做好事来确定是否喜欢他(她),这说明儿童情感的 在逐步发展。 A、丰富性 B、深刻性 C、可控性 D、 稳定性 9.“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 。 A、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 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C、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10.“前怕虎,后怕狼”,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的 差的表现。 A、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持性

11.小学低年级儿童长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 水平比较低。

A、 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三、判断题

1.“知之深,则爱之切”,这说明情感依赖于认识过程。( ) 2.情感的信号交际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 ) 3.情感和情绪是一致的。( )

4.人们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颂扬,是道德感情的体现。( ) 5.“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道德感。( )

6.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出现由一种表情转向另一种表情,如批评就不高兴,表扬就高兴,这说明他们情感的稳定性较差。( )

7.在行动过程中,没有困难,该行动不属于意志行动。( )

8.在教学中,教师富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讲述,激起儿童相应情感体验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称之为移情。( )

9.新教师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所产生的畏难情绪,这便形成了教育过程中的内部困难。( ) 10.受意识支配的那种学熟了的动作叫随意动作,这些随意动作是意志行为的基础。( ) 11.困难越大,越有利于小学儿童的意志培养。( )

12.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表率,对小学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有积极影响的。( )

11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要说明意志的基本特征。 3、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五、论述题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一、解释下列概念

1、品德: 2、仿效法:

3、道德认识: 4、强化法:

5、道德行为: 6、意义障碍: 7、说理法:

二、填充

1、品德是个人依据___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 ___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包括 ___、 ___ 、___ 、 等心理成分,其中___是品德的形成的基础,且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__,并可由此引发出一定的__ 。 ___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使之贯彻始终成为__

3、小学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是从__ 的理解,过渡到比较__ 的理解。

4、儿童在道德判断上,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只注意___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__ 和___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规律: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5、心理学家对我国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情感发展程上升的趋势,其中小学__年级到___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

6、三年级儿童开始对成年人的不公正惩罚提出了疑问,表明其在道德判断时具有了_____的特点。 7、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与___的提高相适应,而其道德行为的发展表现为由___向____过渡,大约在__年级以后小学儿童才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

8、在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上,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了一个___和__年级高而___年级低的“马鞍型”。

9、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发展水平从__年级以后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10、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___、___、___等品行障碍。 11、小学品德培养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等。

12、意义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 13、为使榜样教育发挥应有的效果,为儿童提供的榜样要___、___、___。

14、应用强化法培养预期的行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④__

12

______。

15、在品德教育中要坚决反对____和______。

16、惩罚应少用,慎用的原因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小学儿童道德判断发生转折的年龄阶段是( )年级。 A二 B三 C四 D五

2.小学儿童道德意志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是属于( )的。 A初步 B较高 C 相当高 D相对成熟 3.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是( )。

A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 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C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的稳固联系

4.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从总体上说是( )。 A知落后于行 B比较协调 C行落后于知 D完善结合

5.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向成人电影中的某个人物是好人好是坏人,这说明他的道德判断是处于( )阶段。 A他律 B自律 C片面 D全面

6.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从内部去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时,它们就成了( )。 A态度定势 B良心 C道德动机 D自尊心

7.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品德中两个主要构成部分,是这两者加以沟通并付之实现的是( )。 A道德判断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认识 8.下列哪一种行为不是品行障碍( )。 A攻击 B撒谎 C抄作业 D逃学 9.儿童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 )。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10.小学儿童在( )年级以后才逐步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 A二 B三 C四 D五

四、判断题

1.品德即道德。( )

2.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或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三年级下学期。( ) 3.品德一方面依存于道德,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另一方面品德对道德也有反作用。许多人的品德又构成或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 )

4.强化只能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 ) 5.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某些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称为意义障碍。( )

6.人们想的、说的和做的可以互不相同,因此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

7.从小学儿童坚持性的动力来源看,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年级的坚持性则以外界权威的影响逐步转向内心的自觉坚持完成任务了。( )

五、简答题

1、品德与道德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3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哪几个成份?它们在品德形成中各起着什么作用? 3、从总体上如何评估小学阶段儿童品德的发展?我们从中应得到什么启示?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一、概念

1、人际关系: 2、班级人际关系: 3、规范: 4、心理相容: 5、舆论: 6、凝聚力: 7、人际吸引:

二、填空

1、交往是由 、 和 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活动。

2、班集体中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是 、 、 和 。 3、小学儿童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普遍具有 和 两大特点。

4、小学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一般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保持个人之间,群体内部以及 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持社会的 ,发挥群体的 ,都是十分重要的。

6、友谊是同伴关系的 ,是建立在 和 基础上的持久的 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的技能,锻炼 能力有现实意义;同时,它的存在也能满足儿童的 需要,增强同伴之间的 支持。

8、调整处境不利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主要通过训练来实现,这些训练主要有 和 三种方法。

9、受欢迎儿童通常处于班集体交往中的 地位,这类儿童在班集体中占 左右。

10、不受欢迎儿童有两种,其一是 ,占 ;其二是 ,占 。两类合计可知道,不受欢迎儿童在班集体中共占 。 和 作用。

12、班集体的舆论具有 作用。

13、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即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 、 、 、 和 等。 14、人际交往的建立和发展,其关键是在于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 、一致的 、共同的 ,也在于人际交往中双方的 。 15、群体可分为 和 两种,其最高水平是 。

16、学校中 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一种 ,又是一种 。

17、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即 关系,包括 、 和 三方面。

14

7、班集体中的小团体是小学儿童 的一种存在方式。它的存在对小学儿童吸收 、学习

11、低年级儿童间的友谊常常建立在 条件或 一致基础上,高年级儿童在友谊关系中比较重视

18、小学儿童选择朋友时通常采用四种类型的标准,它们分别是 、 、 以及 。 19、整个儿童期 关系始终是小学儿童择友的重要标准。 20、 行为对小学儿童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具有关键的影响。

21、在心理学研究中,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通常采用 的方法,这种方法又有三种常用的具体方法(1) (2) (3) 。

22、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调节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 (2) (3) 。

三、选择题

1. 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活动 B交往 C人际吸引 2.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是就( )而言的。 A.人际交往 B人际吸引 C人际关系 3. 群体中的最高水平是(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集体 4 同伴关系的最高形势是( )。

A友谊 B同伴 C同伴团体

5 为了了解儿童在班集体中的地位,社会心理学通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社会测量法 B观察法 C谈话法 6 人们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共同体叫( )。

A群体 B集体 C正式群体 D非正式群体 7 班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叫( )。

A规范 B凝聚力 C舆论 D心理相容 8 ( )是指班集体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 A凝聚力 B规范 C心理相容 D舆论 9 集体对个体的期望属于( ),集体荣誉感属于( )。

A集体的认同感 B集体的归属感 C集体的支持作用 10 人际关系中的主要特征是( )。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11( )是儿童同伴关系发生的最初形式,也是友谊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 A直接接触关系 B接受关系 C敬慕关系 D 其它关系

12 儿童选择朋友时候,以“学习成绩好”、“整天笑呵呵的”作为他的朋友,这表明他的择友标准是(A直接接触关系 B接受关系 C敬慕关系 D其它关系 13 不受欢迎的儿童遭同伴拒绝的主要原因是下述原因之( )。

A有攻击性行为 B有不良品行 C难以相处 D身上有怪味

四、判断

1 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同伴关系。( ) 2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大群体心理。( )

15

。 )3 班集体中的非正式群体,简称小团体。( ) 4 班集体中的小团体是规模以2—3人为最多。( ) 5班集体中的小团体以不同性别的为主。( )

6 儿童喜欢挑选能力比自己强,身体比自己高大的同伴为朋友,这是其择友趋上性的表现。( ) 7 班集体中的小团体都是与班集体对立的小圈子,应予否定。( ) 8教师对班集体中“不受欢迎儿童”应特别注意和关心。( ) 9 认识成分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

10 儿童以是否“合得来”来选择朋友,这是其择友同质性的表现。( ) 11 人与人空间距离上接近就易建立友好关系。( )

12 人际关系的相互影响,不仅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而且还发生在群体之间。( )

13 在一个班集体中,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从个体入手,不如从改变其群体规范入手。( ) 14 一个班集体中的舆论是固定不变的。( )

15 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和相互依恋基础上的持久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 16 从小学三年级起,儿童在择友上逐渐开始注意交往对象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标准。( ) 17 儿童择友的同质性和趋上性是其社会交往积极性的表现。( )

18 小学儿童把学习好坏当作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及其在班集体中地位高低的标准。( ) 19 青春期以前的儿童都倾向于选择异性作同伴。( ) 20 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 )

21 中间型儿童在班中占大多数,因而在班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 ) 22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因而是集体性教学模式。( )

23人际关系是指人们交往中产生的各种互相利用的关系,即我们常听到的“关系学”。( )

五.简答

1.班集体中影响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哪些? 2.简述小学儿童友谊发展的一般趋势。 3.如何做好对班集体中小团体的引导工作?

4.指导小学儿童学习交往技巧,教师要做好哪些工作? 5.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心理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六.论述

你认为目前现存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不足之处在什么地方?在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上有何设想,其出发点是什么?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1.个性: 2.需要: 3.直接兴趣: 4.间接兴趣: 5.兴趣: 6.志向:

16

二、填空

1.个性指的是个体在 活动和 活动中形成的具有 的 的 。 2.个性作为心理现象,具有 性 、 性 、 性和 性的特性。

3.心理的 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从功能上,个性具有 性,从发展的角度看,个性又是具有 性。

4.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各种过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心理活动的整体。这一整体的 ,决定着个性发展的高度。

5.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 的,而不是 的。 6.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 、 和 。

7.个性的动力结构包括 、 、 和世界观。其中,小学儿童的世界观表现为 。 8.个性的特征结构包括 、 和 等心理成份,它是个性 的集中表现。 9.个性的自动调节结构包括 、 、和 三方面。

10.一种较有影响的分法是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 、 、 、 和 等五个层次。

11.小学儿童认知需要的发展表现为二个特点,其一是 ,其二是 。

12.小学儿童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需要,是促进同伴关系发展的 ,也是保证儿童个性形成的 。

13.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就能使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产生______感,______感,体验到他人和集体的爱,同时也有助于通过他人的______,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此外,也有利于发展______-和提高学习成绩。 14 .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与人的_____ 直接相联。 15 .儿童的兴趣只有在_______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发挥动力作用。 16 .促进儿童兴趣转移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_______和______叫做价值观。它是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个性不是_______的,而是心理发展到________后形成的。

19 .认识需要是小学儿童的_______需要,其发展表现为由______向_____发展的趋势。

20 .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包括对______活动和________活动的需要。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活动的需要是______的。 21 .小学儿童之间的交往需要,是促进________发展的内容,也是保证儿童_______形成的重要条件。 22 .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乃至今后的______成就,不仅依赖于他们的能力,而且有赖于他们的________ . 23 .小学儿童对学习的兴趣由_______兴趣向________兴趣转化。

24 .志向是关于将来做_______、当_______的有进步意义的________和_______。它是_______的初级状态。

三、单项选择

1、个性的最本质的特点是( )的。

A 社会 B生物 C自然 D 整体 2、追求社会肯定的需要叫( )需要。

A生理 B尊重 C自我实现 D安全

17

3、小学儿童的主导需要是( )需要。 A 活动 B交往 C认识 D成就 4、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叫( )兴趣。 A 直接 B 间接 C积极 D 消极

四、判断题

1、心理学中个性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是一样的。( ) 2、个性倾向性是个性构成的核心。 ( ) 3、一个人偶然的情境性的表现可以当作是个性的体征.( )

4、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 ) 5、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就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 6、小学儿童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 )

7、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 )

8、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 ) 9、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

10、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交往需要的强度日益强烈。( ) 11、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 ) 12、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 )

五、问答题

1、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哪几方面? 2 、满足小学儿童的交往需要有什么意义? 3 、简述怎样对小学儿童的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4、 心理学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5 、为什么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 6 、简述怎样对小学儿童的兴趣进行引导和培养。

六、事例分析题

某小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常常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升学考试科目的辅导或测验,学生意见很大,再三要求学校补上体育课,班主任却批评学生贪玩、不爱学习。小学生和班主任对这件事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请用有关“小学生需要的发展”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说明之。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 2、自我体验: 3、自我评价: 4、自我控制:

二、填空

1、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 。

18

2、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包括 、 和 。

3、自我认识包括 、 和 。 4、自我体验的内容主要有 、 、 。 5、自我监控表现为 、 和 。 6、儿童 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的特点。

8、自我意识的 成分或基础是 。

9、自我意识对态度和行为具有 、 作用,对 具有推动作用。 10、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表现有 评价、 评价和 评价三种形式。

11、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很大程度上依然依附于 和 的评价,大约从 年级开始,儿童自我评价的 性和 性有了 的发展。

思维和道德认识的发展,他们开始学会 评价别人和 的行为

1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指评价 的长短,小学儿童着我评价的稳定性随着 增长而提高。 14、教师的态度和 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 作用。

15、小学儿童,特别是 儿童通常是信服地 对自己的评定而将这种评定作为对 的评价。

7、在交往活动中,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 的特征,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则通常有着

12、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是 的和 的,而且善于评价 而不善于评价 。随着

三、单项选择题

1.自我意识的首要成份或基础是(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评价

2.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的判断即( )。 A、自我观察 B、自我分析 C、自我评价 D、自我体验 3.( )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A自我检查 B、自我监督 C、自我控制

D、自我监控

4.小学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及今后的发展缺乏自信心。这是他对自己评价( )的表现。 A、过高 B、过低 C、适当 D、三者都不是 5.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是( )。

A、 潜意识 B、自我意识 C、无意识 6.自我意识的形成要比个性的形成( )。 A、晚 B、同步 C、早 7.自我意识的作用可归为一条,那就是(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动力功能

四、判断

1、自我意识通俗地讲就是自我认识。( )

2、在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对于儿童年的自我评价起主导作用。( )

19

3、学习上的“平等竞争”是指全班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竞争。( ) 4、社会视角转换技能是指在社会认识过和中转换观察问题。( ) 5、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 6、自我评价就是自我认识。( ) 7、自我监督即是自我监控。( )

8、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

9、对自快报外部行为及人际关系的意识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 )

五、问答

1.为什么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2.你认为是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还是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为什么? 3.简述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 4.简述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 5.简述提高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6.小学儿童在学习上自我评价过低的原因是什么?

第十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名词解释

1、能力: 2、气质: 3、性格: 4、一般能力: 5、特殊能力: 6、才能:

二、填空

1. 和 品德及自我意识等交互作用,共同组成认得完整个性。 2.才能的高度发展即 。

3. 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4.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被称之 能力,它又叫做 。 5.气质是人心理活动 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

的 、 、 、 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6.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其分布多寡构成了人的气质差异, 即 质、 质、 质和 质。

7.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了化的行为方式称之为 。 8.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符合统计学上所谓的 分布。

9.小学儿童性格发展比较慢时期是在小学 年级到 这一段时间;在小学 年级前后,儿童性格发展进入骤变期。

10.当个人把某个群体作为一种尺度,使自己行为有所参照,那么这个群体即被称之为 群体。 11.通常了解气质类型的方法包括 和 法。

12.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 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 。

20

13.才能是 的独特组合,才能的高度发展即 。

14.社会交往能力是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与他人 、 的能力。

15.一般能力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必须具备的 的、 的能力,又称为 。

16.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表现在能力 的差异、能力发展 的差异和能力发展 的差异等方面。

三、单项选择题

1.技能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 A )的行为方式。

A、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 B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 C自然而成 D多次重复形成 2智力的核心是( C )能力。 A想象 B记忆 C思维推理 D感知 3下列那一项不属于智力( B )。 A记忆力 B操作能力 C想象力 D观察力

4( B )更多地表现为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A 性格 B气质 C 能力 D个性

5热情、正直或懒惰、自私等这些品质表示人的( A )特点。 A 性格 B气质 C情感 D意志 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C )。 A 13 ﹪ B 0.3 ﹪ C 3 ﹪ D 1﹪

四、判断题

1.气质有好坏之分。( )

2小学阶段正处在性格发展和初步塑造时期。( )

3勤奋、自信心、坚持力等都是促进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品质。( ) 4知识、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

5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等是抑郁质的主要心理特征。(

五.问答题

1.简述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小学儿童能力。 (1)激发兴趣;

(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3)知识与技能训练。

2.简述小学儿童性格的培养方法。 (一)提供适合参照群体;

(二)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三)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 (四)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21

) 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和坏的。

(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如多血质)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如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吝啬尖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二)性格与气质又具有密切联系。

(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如多血质的人用热情敏锐来表达勤劳,而抑郁质的人则以埋头苦干来展示这同一性格特征。

(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成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如粘液质的人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 (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一位粘液质的教师会由于多年从事少先队工作,而渐渐变得活泼、开朗。

第十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2、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二、填空

1. 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 ___不成熟__到___成熟__的整个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发展具体表现为四个方

面:(1) 心理活动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 ;(2) 心理活动从无意性为主待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逐步稳定 。

2.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1)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发展的阶段性 ;(3)

发展的不平衡性 ; (4) 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

3. 儿童心理发展分以下几个年龄阶段:(1)从出生到一个月为__新生儿__期;(2)从一个月至一岁__婴儿

__为期;(3)从一岁到三岁为__幼儿早__期;(4)从三岁到六岁为__幼儿__期;(5)从六岁到十一、十二岁为__童年__期;(6):从十一、十二至十四、十五岁为__少年__期;(7)从十四、十五岁至十七、十八岁为__青年__期

4. 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充分体现了发展的__可能性__与发展的__现实性__之间的辩证关

系。

5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在主体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亦即__实践活动 __中得以实现的。

5. 儿童心理的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各年龄阶段中具有的__一般性__的、__典型性__的、__本质

性__的心理特征。

6.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发展的因素分为__客观__因素和__主观__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包括__生

物__因素(遗传因素和__生理成熟__)和__坏境因素__因素。

7. 环境可分为__自然__环境和__社会__环境两大类。在社会环境中, 教育 是对儿童心理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有意性为主 ;(3) 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本质属性 ;(4).

三、选择题

22

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A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与可变性 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A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3、小学阶段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B )。 A、游戏活动 B、学习活动 C劳动活动 4、儿童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 C )。 A、成长 B、发育 C发展

5、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C )。 A、客观因素 B、主观因素 C、心理的内部矛盾 6、小学儿童处于( A )期,即学龄初期。 A、童年 B、少年 C、青年 D儿童

7、( C )因素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

四、判断

1、儿童心理纷繁复杂,其发展的总趋势既是向上的,同时又是可以逆行的。( ) 2、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是最积极的因素。( ) 3、遗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

4、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指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因。( )

5、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育条件,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 6、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的物质前提。( )

五、回答

1、什么是年龄特征?怎样理解年龄特征的概念?

1)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对年龄特征概念的理解可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

(1)年龄特征是从许多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概括出来的普遍事实,代表着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是包括这一年龄阶段所有一切儿童的个别特征;

(2)年龄特征反映了某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典型特征,而不是个别儿童或少数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年龄特征是指在每一个阶段里具有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本质特征。如口头言语的迅速发展是2、3岁儿童的年龄特征。

2、简述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指所有遗传的生物性状,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机能等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和神经系统的构造、形态、机能等特点。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团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 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

第二,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23

儿童之间的遗传素质越相似,心理发展的相似程度也就越高;反之,遗传素质差异越大,心理发展的差异越大。

3、简述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一下两点: 第一,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是由遗传因素提供的,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作用,可能性是不会变成现实的。 第二,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六、事例分析

1983年,辽宁省发现了一个8岁四个月的女孩,由于自少很少得到家人的照顾,而绝大部分时间与猪为伍,吃猪奶、抢猪食,养成了不少猪的习惯。经测定智商为39,不辨性别、颜色、大小,不懂高低,更无数的概念,仅能说的少数单词也含混不清。这个“猪孩”的事例说明了什么?请用有关“社会环境对心理儿童发展作用”的有关理论分析说明之。

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告诉我: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它们是人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心理发展有决定作用,它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并最终决定人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案例中的女孩 “很少得到家人的照顾,而绝大部分时间与猪为伍”,说明其生长的社会环境极其不正常。由于自小都没有生活在正常的人类环境中,所以造成其心理发展也极不正常,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养成了不少猪的习惯),发展速度缓慢、水平低下(8岁四个月而智商为39,不辨性别、颜色、大小,不懂高低,更无数的概念,仅能说的少数单词也含混不清)。可见,社会环境对人心理发展有决定性意义。

心理学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1879、冯特 2、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3、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4、内容、形式 5、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6、发展水平、社会环境 7、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8、大脑半球皮质、最高管理者和调解者 9、反射、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10、认识过程 11、客观现实 相应行动 12、客观实质、人脑、实践活动 13、态度、经验、支配、调节 14、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个别性 15、学习、整体 16、应答、生理基础

二、选择题

1、C 2. A 3. B 4.C 5. B 6. C 7. C 8 C 9. B 10. B

三、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 4、6、9、10、

24

错的题目有:1、2、3、5、7、8、

四、解析概念

1、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反射——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 4、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

五、简答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探讨人类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像等认知活动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人类情绪、动机、人格、社会态度等非认知活动的规律,为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康人格提供科学依据。

3、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1)陈述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若不能被揭露,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时甚至会被看承是任意发生的、主观自觉的、不受因果规律支配的。

2)解释心理现象。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原因。 3)预测心理活动。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去预测心理活动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心理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和感觉知觉

一、解析概念

1、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注意的分配——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种活动的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

5、感觉——由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由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7、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直觉。

8、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二、选择题

1、 B 2、D 3、C 4 B 5、A 6、A 7、 C 8、A 9、D 10、B 11、C、 12、D 13、B 14、A 15、B

三、判断题

25

对的题目有:1、3、4、7、8、11、13 15 错的题目有:2、5、6、9、10、12、14、16

四、简答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 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2、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实物直观。即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形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指通过图片、图象、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的材料 3)言语直观。即通过语言(书面和口头)的生动具体描述、形象鲜明的比喻、合乎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精细性 4)观察的敏锐性

五、论述题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知道,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连好的观察品质。 2、.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作到以下几点: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力的要求。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要正确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以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无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有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适当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湿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像

26

一、解释概念

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2.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3.识记是把所需信息输入人脑的过程。

4.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5.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回忆。

6.机械识记是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7.意义识记是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 8.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选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9、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0、.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形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1.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二、选择题

1、B 2、C 3、B 4、D 5、C 6、D 7、B 8、C 9、B 10、D 11、C 12、B 13 A 14、B 15、A

三、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 2 、12、13、 15、20 、24、25 、

错的题目有:1、3、4、5、6、7、 8、9、10、11、14、16、17、18、19、21、22、23

四、填空题

1.形象 逻辑 2.形象 概括 3.识记 保持 回忆 4.艾宾浩斯遗忘 不均衡 先快后慢 5.再认 再现 再认 再现 6.保持 搜索 用追忆 提取

7.表象 言语 8.活动任务 兴趣、需要、强烈的情感9.追忆 10.情绪 中性 相应情绪 11、首创、独立、新颖 12、复制、模仿 13、二年级到四年级 14、 视觉 视听交叉 听觉悟 15、四、三、二、六 16、输入、加工、储存、提取、输出 17、中间、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8、量和质、质 19、暂时性、永久性、中间 20、无意想像、创造想像 21、优于 22、再认、再现 23、(1)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24、保持保持材料由偏重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逐渐学会了用练习来保持信息 25、情绪状态、动机记忆效果

五、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再认或回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回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吧他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去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吧他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回忆或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2、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1)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特别是在有意识记里面,我们要反复地接受

27

客观事物对我们的刺激。照现在的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作用。

2)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识记需要复习,但复习不只是为了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为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复习一次就有一次加工,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就增进了加工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

3)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复习在教学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复习任何材料时,都要提醒他们每复习一次就要加深一次对材料的理解。要\口而诵,心而维\不可\学而不思\ 3、简要分析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的多;在学习程序相同的情况,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2)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称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而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5、简要分析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储特点。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象记忆和声像记忆。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短暂,但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行。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吧心的信息纳如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吧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称一个心的知识框架。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6、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 1)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学生的表象和言语 2)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训练学生想象力 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

六、论述题

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力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一、解释概念

28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3、集中思维是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或最佳的解决方案的思维。 4、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5、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 6、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 7、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8.、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0、创造思维也可以叫做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11、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一切符合概念范围的具体实例)加以变化,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二、填空题

1、掌握、运用、语言、心理。2、间接性、概括性。3、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4、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求异。5、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

6、概念、判断、推理。7、概念形成、概念同化。8、第一是儿童必须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碗和非碗,如杯子、盘子、筐子等);第二是成人对儿童的反映应给予肯定或否定。 9、准备、酝酿、阐明、证实。10、发散性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11、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 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 12.具体实例、直观特征、重要属性、实际功用、种属关系、正确定义。 13. 直观形象水平的理解 形象—抽象水平的理解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理解

14.批判 15.具体形象、第一级 16.抽象 17.具体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四、十或十一

18.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抽象 19.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20.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三、选择题

1、A 2、C 3、A 4、D 5、B 6、B 7、B 8、A 9、D 10、D 11、C

四、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5、 7、 8、

错的题目有: 1、 2 、3、4、 6

五、简答题

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2)比较与归类:比较是指在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归类是在人脑中根据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归入适当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人脑中抽出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点、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具体化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后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

29

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2)判断是指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练习,它是事物之间练习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3)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练习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3、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什么?

1)准备期:准备期是指创作活动前,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以及前人对同类问题的研究成果。 2)酝酿期:酝酿期是在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 3)豁朗期:豁朗期是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这时期具有豁然开朗、突然出现的特点,所以又叫灵感期

4)验证期:验证期是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休整使其趋于使其完善的时期。可以采取逻辑推理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实验或活动求得事实上的最终结果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可对新产品、新思想反复修正、补充,从而达到完善的地步。

4、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1)思维的广阔性2)思维的深刻性3)思维的灵活性 4)思维的敏捷性 5)思维的批判性

六、论述题

1、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 (3)注意\变式\的使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因素(能力\\气质\\性格)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发展儿童的言语;2)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3)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4)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的方法

七、分析题参考答案

1.这种教师在帮助小学儿童形成和掌握“动物”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好的。

首先,教师充分掌握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概念的认知带有具体性、直观性的特点,对“动物”这一高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掌握存在着困难的实际,教师运用了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这位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充分地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这基础上进行启发、引导。这里教师所提供的“鸡、鸭、猫、猪、蚂蚁、鱼、鸟、猴子”等都是小学儿童所熟悉的动物。

第三,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了概念形成、掌握的思维过程的规律,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撇开一些非本质属性,把一些本质属性抽象出来,及时加以概括,并把这一概念加以具体化。

第四,这位教师的设计还充分注意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如向学生提供了说明和加工成概念的直观材料——变式,启发学生进行多成次的下定义活动如“他们会叫、会爬、能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最后是凡是有生命、能生长,自己又能活动的生物叫做动物。”还进行概念练习工作——向学生提供肯定的或否定的例子,要学生作出判断。 2、这位教师的教具设计是非常成功的,他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应用题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首先,教师充分掌握一年级小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特点,孩子在初学应用题时往往对抽象的文字和教学的理解发生困难,因而在教师根据教学艺术制作了直观教具,通过活动教具的演示、变化,使孩子对“共”“多”“少”等概

30

念有具体、形象的认识,为他们形成数学概念提供了基础。

其次,教学活动卡片的设计,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拓宽思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次,教学活动卡片的设计,不仅在讲授计算课时可以使用,而且在反复练习时也可以使用,这样又能使教师教师节约大量的课堂准备时间。

如果在制作活动教具时,不仅制作“小鸭子”的图案,还可以制作“小青蛙”“游泳的小朋友”等图案,那麽,这种活动卡片在“教的认识”“比多”“比少”等教学内容时都可使用,而且能增添情趣。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和意志

一、填空题

1、需要 愿望 观点 体验 认识 认识 推动 认识过程 2、调节行动 信号交际 3、肢体表情 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 4、激情 心境 应激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5 相同 6、克服困难 预定目的 通过 行动 明确目的性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7、采取行动 执行行动 动机冲突 决策 意志努力 8、内容原因 获得结果 9、决策 知识经验 思维能力 意志品质 10、执行决定 内外各种困难 意志努力 11、迅速发展---平稳---迅速发展 迅速发展—平稳—明显发展 13、是否认识到 调整 控制 受暗示性 独断性 14 辨别 积极行动 15 优柔寡断 冒失 14 自觉遵守纪律 生活制度 自动控制

二、选择题

1. B 2.C 3. C 4.A 5.D 6. A 7. C 8.B 9.C 10. B 11 A

三、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1、2 、4、7、9、10、12、错的题目有:3、5、6、8、11、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认知和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情感; 2)情感既可以成为认识过程的动力,也可以成为认识过程的阻力。 (二)意志与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1)意志的产生是以认知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知过程,意志便不能产生。

2)意志对认知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知过程。更不可能使认知过程深入和持久。 (三)意志和情感过程也有密切的联系。

1)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力或支持作用时,这种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或消极作用时,该情绪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2)意志通过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人们在工作或学习中面对困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可以通过意志力加以调节的控制,从而使自己的意志行动服从于理智的要求。 2、简要说明意志的基本特征。

1)有明确的行动目的。 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4、如何培养健康情绪。

1)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31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3、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自觉性 4)意志的坚韧性

五、论述题

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

1)开展理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性。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和自制力; 3)教育儿童正确地对待挫折; 4)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六章

一、解释下列概念

1、品德: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和倾向。

2、仿效法: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给儿童提供道德榜样,让其仿效,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具体化的方法。

3、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4、强化法:是指每当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做出一个合乎规范的行为时就受到成人的夸奖,而每当其做出一个不合乎规范的行为时就遭到成人的否定,这样,通过不断的强化,儿童就逐步理解行为的好坏,并相应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方法就称为强化法。

5、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6、意义障碍:是指儿童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

7、说理法:是针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存在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辨是非,恶善的准则,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

二、填充

1.社会道德 稳定的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习惯

3.直观、具体 比较抽象的本质

4.行为的效果 动机 效果 从他律到自律 从效果到动机 从片面到全面 5.四 六 6.自律

7.认识水平 外部调节 内部调节 四 8.低年级 高 中 9.四

10.攻击 撒谎 逃学与离家出走

11.说理法 强化法 仿效法 12.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 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 13可敬 可信 可亲

14.要有一个目标 制定小步子 及时“反馈”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巩固训练的结果 15.体罚 变相体罚

32

2.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 道德动机 道德行为

16.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手段 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惩罚应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 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更好。

三、选择题

1.B 2. A 3.C 4.B 5. A 6.C 7. B 8.C 9. A 10. C

四、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2、 3、 5、 7 错的题目有:1、4、6、

五、简答题

1、1)联系: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品德与道德两者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体的品德;同时,个体品德又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个体品德的集中表现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并影响社会道德的内容和社会风尚。

2)区别:(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3)道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儿童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道德动机,并引发出一定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使之贯彻始终,成为道德行为习惯。

3、1)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发展比较协调的时期,道德认识水平不断提高,道德知识的新系统化,道德行为的发展与道德认识水平相适应,并且逐步养成了一些道德行为习惯,言行较一致,而且年龄越小越是这样。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言与行之间逐渐出现了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2)启示是:系统的道德认识与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小学阶段逐步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加强小学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道德知识的传授,培养道德信念以增强儿童道德行为的自觉性,而且对儿童的教育还要从低年级就开始抓起。越早越好,持之以恒。

第七章

一、概念

1、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2、班级成员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称为班级人际关系。 3、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集体期望。 4、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称为心理相容。

5、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 6、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7、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二、填空

33

1、信息交流 动作交换 相互理解 2、规范 心理相容 舆论 凝聚力 3、同质性 趋上性

4、受欢迎儿童 不受欢迎儿童 中间儿童 5、群体之间的 社会安定团结 实力 6、高级形式 利益一致 相互依恋 个体

7、同伴关系 同伴的经验 社会交往 实际活动能力 归属的 情感 8、口头指导 角色扮演 正向行为强化 9、核心 7.8%

10、受排斥儿童 5.1% 受忽略儿童 9.8% 15%左右 11、外部 偶然条件 个性因素 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 12、评论

13、空间距离 交往频率 仪表风度 心理品质 特点相似 特点互补 14、价值观 利益 目标 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 15、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集体 16、班级 社会组织 心理群体 17、同伴 同伴 同伴团体 友谊

18、直接接触关系 接受关系 敬慕关系 其他关系 19、直接接触 20、学习

21、社会测量 (1)等级排列问卷 (2)社会距离量表 (3)关系分析 28.(1)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 (2)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 (3)调整处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三、选择题

1C 2 B 3C 4 A 5A 6 A 7 B 8 C 9 A B 10 B 11 A 12 C 13 B

四、判断

对的题目有:1、 3、 4、 6、 8、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20 错的题目有:2、 5、 7、 9、 14、 19、 21、 22、 23

五.简答

1.有:规范,心理相容,舆论和凝聚力。

1)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集体期望。就本质而言,规范是对成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如果某成员干了大家不希望干掉事,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制约。

2)心理相容是指班级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

3)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具有评论作用。舆论能对人造成压力,因而也能约束每个人的言行

34

4)凝聚力是指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在一个高凝聚力的班级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往比较频繁,交往方式以正面的、友善的为主;成员参加集体活动的出席频率较高;成员比较乐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凝聚力高的集体中,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

2.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儿童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儿童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

1)低年级儿童的友谊主要是建立在空间联系等外部联系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

2)中年级儿童的友谊出现了某些互惠的因素,但仍不稳定,只是一种“顺利时的合作”,这表明他们仍未理解友谊应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

3)高年级儿童开始体会到友谊是一种持久共享的关系,并逐渐重视同伴间的个性因素以及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等

3.首先,教师要在任何时候都了解自己班级中的小团体的活动状况,核心人物的态度以及人员的变迁。其次,教师要做好小团体的核心人物的工作。第三,教师要善于在班级中创造良好的情感气氛,使班级的目标与小团体的目标在根本利益上是相容的,并努力使小团体的活动适应与班集体的活动。第四,教师要冷静地分析班集体中的舆论。第五,如果某个小团体的活动影响了成员的学习,健康或违背了常规,教师必须及时地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限制,并项他们说明道理。

4.第一,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①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第二,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第三,调整处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5.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心理成份是情感成份。因为人际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直接的心理关系,即情感上亲疏远近的关系。正是由于情感上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因而造成人们的人际关系,有的关系亲疏融洽,而有的关系就很疏远冷漠。

六.论述

现在的教学模式虽然在集体中进行,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比较少。因而本质上仍然是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个别交往,这种个别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不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建议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集体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其交往能力的途径。如根据学生水平相当的原则,在教师中组建5-7人规模的课堂学习小组。教师安排适当时间,让各小组进行集中性学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进集体内部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往能力,发展儿童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内在源泉,它直接导致情绪的产生,也推动认识和意志的发展。 3.直接兴趣:是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 4.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意义引起的兴趣。

5.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6.志向:是关于将来做什么事、当什么人的有进步意义的意图和决心,是理想的初级状态

二、填空

1.物质 交往 社会意义 稳定 心理特征系统

35

2.稳定 整体 社会 个别 3.成熟 稳定 可变性 4.综合水平 5.社会 生物

6.个性倾向性系统 自我意识系统 个性的心理特征系统 7.需要 兴趣 志向 价值观 8.能力 气质 性格 个别性 9.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10.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11.由外部需要向内部需要转化 由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转化

12.内因 重要条件 13.安全 归属 评价 儿童智力 14.认识能力 15.活动

16.第一,要善于发现小学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 第二,要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同点;

第三,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儿童产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 17.观点 信念 世界观 18.天生 一定水平 19.主导 低级 高级 20.游戏 运动 相当强烈 21.同伴关系 个性形成 22.工作 成就需要 23.直接 间接

24.什么事 什么人 意图 决心 理想

三、单项选择

1、A 2、B 3、C 4、A

四、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6、 9、 10、 11 错的题目有:1、 2、 3、 4、 5、 7、 8、 12

五、问答题

1.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包括活动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等

2.满足小学儿童的交往需要,不仅能使儿童在集体生活中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体验到他人和集体的爱,同时,也有助于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此外,交往需要的满足也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3.简述怎样对小学儿童的需要进行引导和培养。 1)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需要

(1)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儿童需要的特点,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等合理需要,

36

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创造各种条件,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这也有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目的的达成 (2)对于儿童的不合理需要,必须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加以遏制,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展。何谓不合理需要?凡是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利于身心健康,不符合具体客观条件的需要都属于不合理需要 2)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人的需要总是不断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教师应根据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给予正确的教育,不断向他们提出更高要求,引导他们的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 4.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有什么区别?

日常生活中的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而心理学中的个性则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心理特征系统。

5.之所以说个性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而不是生物的,是因为:

1 )个性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而形成的社会特征。 2 )人在形成个性的活动中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也是社会的,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个性自然也就包含了社会的属性。

6.简述怎样对小学儿童的兴趣进行引导和培养。 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 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 3)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兴趣的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对它也发生兴趣。

兴趣迁移的条件有三: (1)要善于发现小学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2)要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3)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儿童产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 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适当的含义有二:(1)以表扬和鼓励为主;(2)表扬和鼓励要适度,不可过头或不足。 在实际教育中,要防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不置可否、不做评价的态度和做法

六、事例分析题

小学生要求补上体育课,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活动需要,常常不上体育课,使他们的活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因而有意见。

班主任因为不了解小学儿童具有强烈的活动需要,也没认识到这种需要是正当的、应当满足的。所以当小学儿童要求补上体育课是的,认为他们的要求不对而而批评他们贪玩、不爱学习。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2、自我体验: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 3、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基础之上的,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它方面的社会价值的判断。 4、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己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二、填空

1、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2、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3、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 自我评价

37

4、自尊感(自尊心) 自信感 成功感和失败感 5、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 6、与同龄人的交往活动 7、难于与人交往 不与人交往 8、首要 自我认识 9、调节 控制 自我教育

10、过高的评价 过低的评价 适当的评价 11、教师 父母 三四 自觉 独立 显著

12、片面 表面 别人 自己 抽象逻辑 较全面 自己 13、持续时间 年龄 14、评价 主导 15、低年级 接受 自己

三、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 B 5 B 6A 7 B

四、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2、 4、 5、 8、 9 错的题目有:1、 3、 6、 7

五、问答

1、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总会评价其学习活动及其成果,把不同儿童评定为勤奋的或懒惰的,聪明的或愚笨的,讨人喜欢的或令人厌恶的,是优等生、中等生或差等生,这实质上是对儿童的个性、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以及他在集体中地位的评定。而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通常是信服地接受教师的这种评定,并在理解教师的评价时把自己划归相应的等第。所以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2、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以及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都不利,但相比较而言,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其今后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因为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及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学习、活动中,缺少主动参与精神,往往知难而退;交往中,他们通常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对交往上的成功缺乏信心,常有退缩的行为表现,倾向于不与人交往。不参与活动,不与人交往,就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能够做到扬长补短,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不利于锻炼、发展自己的能力。所以过低的自我评价对其将来的发展成长更为不利。 3、儿童自我评价独立性是相对于自我评价的依附性而言的。

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附于教师和父母的评价,但他们已有了对自己行为的独立看法。当教师及父母的评价不公正时,往往会引发他们的反感甚至“抗议”。

大约三、四年级开始,儿童自我评价的自觉性、独立性有了明显发展,他们逐渐开始学会独立地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相互比较,把别人的行为当作自子的“镜子”来和自己的行为相对照,把别人的行为当作评价自己的行为的依据,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独立的。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全面性是指对自己言行评价的广度和深度

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常是片面的和表面的,并局限于具体行为的评价上;他们往往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容易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

中、高年级儿童可较全面地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后进一步能抓住自己主要的优

38

缺点,并且逐步过渡到对自己个性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5、提高小学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点: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

提倡“将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来培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6、小学儿童在学习上自我评价过低是由于两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儿童学习上的评价不适当缺乏教育的机智。当学生学习上产生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常常不是冷静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上失败的原因并制定改进的措施,而是错误地运用对比的方法,即把他们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加以比较,责备其能力不够,甚至说他们是“笨蛋”,致使学生气馁,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教师的这种不负责任造成了周围儿童对着部分学生持反感和鄙视态度,说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于是很快使他们得出悲观结论,认为自己学习上不可能得到好的成绩。这样,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他们更持否定态度,而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也更加丧失信心。于是,这类学生就可能会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2、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3、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4、一般能力:是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通的,共同的能力。

5、特殊能力:适应于某种专业活动需要和这种专业活动得以有效完成的多种能力的组合便称之为特殊能力。 6、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

二、填空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2.天才 3.知识 4.一般 智力 5.动力方面 .速度 强度 稳定性 指向性 6.胆汁 多血 粘液 抑郁 7.性格 8.正态 9.二 四 四年级到六 10.参照 11.行为观察法 量表测定法

12.活动效率 心理条件 13. 多种能力 天才 14.相互交往 保持协调 15.普遍的 共同的 智力 16.类型 发展水平 发展早晚

三、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B 4 B 5 A 6 C

四、判断题

对的题目有:2、 3、 4 错的题目有:1、 5

五、问答题

1、答:(1)激发兴趣;

39

(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3)知识与技能训练。 2、答:(一)提供适合参照群体; (二)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三)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 (四)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3、答:(一)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和坏的。

(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如多血质)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如有的慷慨大方,有的吝啬尖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二)性格与气质又具有密切联系。

(1)不同气质可以使各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如多血质的人用热情敏锐来表达勤劳,而抑郁质的人则以埋头苦干来展示这同一性格特征。

(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成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如粘液质的人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 (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一位粘液质的教师会由于多年从事少先队工作,而渐渐变得活泼、开朗。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2、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二、填空

1、不成熟;成熟;心理活动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心理活动从无意性为主待有意性为主;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逐步稳定。

2、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3、新生儿;婴儿;幼儿早;幼儿;童年;少年;青年。 4、可能性;现实性。 5、实践活动

6、一般性;典型性;本质性。

7、客观;主观;生物;生理成熟;坏境因素 8、自然;社会;教育

三、选择题

1、A 2、A 3、B 4、C 5、C 6、A 7、C

四、判断

对的题目是:2、 5、 6 错的题目是:1、 3、 4

40

五、简答

1、答: 1)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对年龄特征概念的理解可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

(1)年龄特征是从许多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概括出来的普遍事实,代表着某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是包括这一年龄阶段所有一切儿童的个别特征;

(2)年龄特征反映了某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典型特征,而不是个别儿童或少数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阶段中,既留有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年龄特征是指在每一个阶段里具有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本质特征。如口头言语的迅速发展是2、3岁儿童的年龄特征。 2、答:遗传素质——是指所有遗传的生物性状,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机能等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和神经系统的构造、形态、机能等特点。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团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 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

第二,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儿童之间的遗传素质越相似,心理发展的相似程度也就越高;反之,遗传素质差异越大,心理发展的差异越大。 3、答:社会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一下两点: 第一,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是由遗传因素提供的,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作用,可能性是不会变成现实的。 第二,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六、事例分析

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告诉我: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它们是人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心理发展有决定作用,它使遗传素质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并最终决定人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案例中的女孩 “很少得到家人的照顾,而绝大部分时间与猪为伍”,说明其生长的社会环境极其不正常。由于自小都没有生活在正常的人类环境中,所以造成其心理发展也极不正常,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养成了不少猪的习惯),发展速度缓慢、水平低下(8岁四个月而智商为39,不辨性别、颜色、大小,不懂高低,更无数的概念,仅能说的少数单词也含混不清)。可见,社会环境对人心理发展有决定性意义。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