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修订党章,乃系根据曾琦的建议:说是实际活动的需要。 该党各级组织,仍是秘密活动夕以学校名称为掩护。“社” 称“小学”,“社部”称“补校”,“团”称“初中”,“团 部”称“初校”,“党”称“高中”,“党部”一般称为“高 校”,“市党部”称“市校”,“省党部”称“省校”,华中 央党部”称“总校”。各级党部通信时均一律用化名,如中 央党部化名为“憧X义”,四川省党部化名为“孙光汉”, 成都市党部化名为“易泽民”。各级党部主席称“校长”, 社员、团员、党员分别称为补校、初中、高中uH学”。入 党(团、社)手续亦详加规定:新加入者,须有二人之介绍, 提交当地“党(团、社)委员会”核准后,约期填写入党(团、 社)志愿书,定期“宣誓”。宣誓仪式是秘密举行,由当地 “党(团、社)委员会主席”(或由组织委员代表)主持, 领导宣誓人向党旗、国旗(五色旗)行三鞠躬礼,然后.举手 诵读“宗旨”。(一九三二年三月伪满洲国成立,亦采用五 色国旗,青年党始停止使用五色旗,而改为向“中华民国万 岁”六字条幅行礼宣誓。)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日,该党建 党两周年纪念,对外发表宣言,宣布“国家主义青年团” 成立。该党宣传刊物,亦系统地宣传该党的反动政治纲领: (一)信仰国家主义,反对封建的家族主义,反对军阀割据 的地方主义夕反对共产党的国际主义,诬蔑“工人无祖国” 是共产党人不要自己的国家,不爱国;(二)否认中国有阶 级夕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全民革命;(三)反对一党专 政夕反对阶级专制,主张议会制的政党政治;(四)保护私 有财产,反对“共产”,主张实行累进税制和社会改良政策, (五)反对对外亲善、妥协夕实行独立外交多(六)国防采 取精兵主义夕实行飞、潜政策(即发展空军和潜水艇作为国 防主力),(七)主张联省自治,反对中央集权等等。 三、勾结北洋军阀反对第一次大革命 青年党建党前后,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一九二 三年十二月青年党建立,同年三月,孙中山在广东成立革命 政府,十月,发表国民党改组宣言夕确定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一九二六年七月夕革命军实行北伐)。该党 提出的反共、反苏的反动纲领,违背时代主流,不受广大人 民群众的欢迎。该党的反动本质即决定了它要在政治上与当 时革命的敌人—北洋军阀勾结,而反对革命派的孙中山和 革命军北伐。一九二五年曾琦主张该党设立“二级党员”, 其主要目的,即为方便拉拢军阀、官僚、政客。由此可见,该 党政治纲领所谓“内除国贼夕反对军阀”,早就是自欺欺人 之谈。 一九二四年十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离广 东北上,发表北上宣言夕主张召集国民会议。北洋军阀头子’ 段棋瑞则以召开善后会议相抵制。一九二五年三月夕孙中山‘ 和共产党人李大钊在北京召开国民会议促进会全国、代表大 会,反对善后会议,宣传革命思想。于是南北各地夕都响起 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吼声。而青年党的1 《醒狮周报》、《国魂周刊》,却于此时接连发表了许多反 苏、反共和诽谤孙中山的文章。曾琦并派代表去北京会段祺 瑞夕表示愿意拥护段的善后会议,要段不妨碍青年党在北方 发展党务。在此时期,青年党除在北京建立市党部外,又组‘ 成天津市党部,由留日归国的天津人刘静远任主席。在北京 还搞了一幕“反俄援侨大会”的丑剧(见前节)。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任 “讨贼联军pidu,司令”夕孙传芳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孙、 吴联合进攻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奉系势力被迫退出长江流 域。孙传芳部进驻南京、上海,开府金陵。曾琦于是与孙传 芳联络夕向孙划策,主张孙、吴、张(作霖)联合,以抵抗 广东的革命军。曾琦并派其秘书赵毓松(贵州人,为一投机 政客),到汉口向吴佩孚游说。这恰与当时英、美帝国主义 以“反赤”为日号纠拉奉、直军阀合作的阴谋相契合。据 说:当时孙、吴对曾琦的建议颇为“赞赏”。曾琦在京、沪 两地曾拉拢了孙传芳下而一些幕僚、食客加入青年党为a二 级党员”。 一九二六年,曾琦在与孙传芳、吴佩孚等直系军阀勾结 的同时,又派其党人王师曾去东北活动,与奉系军阀发生关’ 系。王师曾到沈阳后,结认了张学良左右的青年干部霍维 周、王捷侠等,拉霍、王等加入青年党。霍、王介绍他与张 学良晤谈夕他即以曾琦的代表名义向张游说,谓东北环境特 殊,防日固属必要,更须防俄、反共才能自保,劝张氏父子 与吴佩孚、孙传芳弃嫌合作,同共“讨赤”。当时张作霖正 是走的这条反革命路线,青年党的说客是投合上了。但革命 的浪潮,是反动派所阻挡不了的。一九二八年五月,张作霖 被北伐军逐出关外,在皇姑屯为日本人炸死,张学良代统其 众。张学良继承父业,年少志大,想在政治上自搞一套,以 抵制蒋介石的国民党势力。东北易帜后,表面上接受南京国 民政府的号令,实际仍为一“独立王国”。青年党在东北的 活动夕亦颇得张学良之支持。张氏部下的青年干部和东北大 学的师生加入青年党者不少,如王慎庐、苗可秀、赵侗、霍 郁文等,其后均成为青年党在东北的骨干分子。 四、勾结吴佩孚的阴谋活动① 在北洋军阀中,青年党与吴佩孚勾结较深,时间亦久。 始终参与其事的主要人是刘泅英。刘泅英,四川南川人,日 本留学生,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刘出身大地主家庭夕封建思 想浓厚,会做诗,擅交际。归国后,奔走四川军阀之门,任 杨森(四川军务督理)的对外代表。吴佩孚盘踞洛阳时,杨 森拥吴甚力,派刘泅英驻洛经常联系。一九二五年十月,吴 佩孚到汉口任“讨贼联军总司令”,杨森时已败退出川,吴 杨为“讨贼联军四川第一路司令”,刘泅英亦随到汉口,委 任杨森驻查家墩总部的代表夕刘的南川同乡童季龄,时任杨 森的秘书长。刘、童二人分任内外,甚得杨森的倚重。曾琦 要勾结直系军阀夕当然看重这一关系,一九二六年春夕他就 利用四川同乡和少年中国学会会友的关系夕派人到汉口介绍 刘泅英加入青年党夕又由刘泅英将童季龄拉入该党。于是, 刘泅英成为曾琦与吴、杨间的联络人夕为青年党和吴、杨两 个军阀拉上关系。吴佩孚以秀才从军,因缘时会,成为直系 军阀的首脑之一。吴平日好读《春秋》,标榜“忠义”“爱 国”夕以关(羽)岳(飞)自比多又喜欢做诗、题字夕显示 他“文武兼资”。曾、刘迎合吴的癖好夕经常赠诗、和诗, 又以封建的“正统”“道统”观念来投合吴的脾胃。曾、刘 向吴建议:“重振北洋武力夕发扬民族正气夕以国家主义精 神来训练军队,对外反俄,对内讨赤夕先平南方(指革命 军),然后挥军北上,号令群雄,统一中国”。吴对曾、刘的 条陈,认为是“王霸之略”,极为高兴。吴任曾琦派至汉口 的秘书赵毓松为其“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的“高等参赞”, 以加强联系。一九二六年四月夕冯玉祥部撤出北京,曹馄恢 复自由。张作霖拟拥曹复位作为过渡。曹馄派陆军次长王坦 到汉口,要吴佩孚通电拥护曹总统复位。当时,吴正听信曾 琦、刘泅英之言,要自己出人头地,对老上司的话即听不进 去,王坦的汉口之行,便落空了。不过夕青年党想凭借吴佩 孚的武力来取得国家政权的阴谋,也很快幻灭。一九二六年 十月,吴佩孚被革命军打败夕残部逐出于武胜关之外。一九 二七年春,吴率余众由鄂西逃入四川,托庇于杨森部防区, 当光杆“大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青年党在天津知行导院开第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研讨此后党务活动的方针。刘泅英曾到天津汇报 吴佩孚逃川情形。刘谓吴佩孚虽失败逃窜川东,但尚有相当 的潜势力,川中各军愿拥吴东山再起。青年党中央即决定继 续与吴佩孚勾结,想把这只“死老虎耍活”,以为青年党利 用。曾琦派刘泅英回川帮吴孽画。一九二八年初,吴佩孚率 其家眷、卫队辗转到大竹县云雾山笠竹寺驻扎,刘泅英回川后 即追至大竹笠竹寺相会,适吴的旧部陈廷杰(四川巴县人) 亦到笠竹寺。吴于流离转徙中见刘、陈到达,极为高兴,谓 己之由鄂逃川,有如当年“刘先主之走新野、奔樊城”,今 得刘、陈,如获“伏龙、凤雏”。二月,吴移入大竹城内,成 立“孚威上将军行辕”,并挂起“讨贼联军总司令部”的招 牌,设立八大处。吴任刘泅英为“政务处长”,负责对外联 络和画谋定策(陈廷杰任秘书长)。刘泅英劝说杨森勿倾向 国民党,仍继续拥吴。三月七日,吴在大竹做生(五十四岁生 日),四)II各军均派有代表前来祝寿,刘泅英便与各军代表 密商,以杨森部军队为基本,联合四川各军拥吴东山再起, 东下宜昌,回攻武汉;北出秦川,以取西安。吴、刘的密谋 为蒋介石所知,即先发制人,收买杨森部的师长郭汝栋,委 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令郭军于五月出兵讨杨夕谓杨 “拥吴联奉,扰乱全川”。郭倒戈后,杨森被迫撤离万县。 吴亦仓皇离开大竹,北往绥定(达县),托庇于刘存厚。刘 存厚是北洋政府委的\陕边防督办”I此时仍奉北洋号 令,挂五色旗,未接受“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夕割据达县、 宣汉、城口、万源四县。刘部军需处长郑西屏(简阳人夕后 改任第X路司令)已加入青年党,郑劝刘存厚与杨森联合, 共同拥吴。刘的“督办公署”设在绥定,吴不便同处一城, 乃将其.u }---_'f 7辕”驻在绥定县属河市坝。一九二八年冬,青年 党又派杨叔明到河市坝见吴,表示愿助吴“兴复旧业”,吴 任杨为其“行辕”的“高等参赞”。杨到河市坝后,与刘捆 英配合,青年党在,’)巾府”中的活动更为活跃。吴的旧部属 倪九湘(师长)、许铁峰(天津人夕擅长铁线篆书,是吴的 秘书)、程佛肩(江西人夕宋育仁的学生,吴的行辕某处处 长)等,均由刘、杨介绍加入青年党。杨叔明又往广安劝说 杨森加入青年党,去遂宁拉拢李家钮加入青年党(李为二十 八军邓锡侯部的师长兼“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当时刘、 杨的计划是:以杨森、李家饪两部为基本武力,利用吴佩孚 这块老招牌,拉拢刘存厚,联络赖心辉(二十二军军长), 号召川军各部,在四川建立反共、反蒋的“国家主义政权”, 然后俊机东出夔门,进窥武汉,问鼎中原。经过刘、杨的奔 走联络,吴佩孚的函电纷驰,一九二八年夏,杨森、李家钮、 赖心辉,罗泽洲、陈鼎勋、黄隐(罗、陈、黄均二十八军邓 锡侯部的师长)等部组织“同盟军”,进攻重庆地区的二十 一军刘湘部,目的在攻下重庆,打通从川东下湖北的通道, 拥吴出任“同盟军总司令”打出夔门去。因刘湘早有准备, 同盟军又步调不一,战事一起,盟军很快就失败了。盟军虽 然被刘湘打败,吴、刘、杨仍未绝念。杨叔明更借吴的名 义,各方联络。他曾去川北联络过松杉教首领,又去南充将 二十八军的师长陈光藻介绍入青年党,回成都拉拢邓锡侯部 的参谋长朱汉卿、旅长谢无沂、黄石子等参加青年党。一九 二九年春,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与李宗仁争夺武汉。是年 三月,吴佩孚又在河市坝大庆生日,段棋瑞、曹银、阎锡 山、唐生智、李宗仁等均派代表到川祝寿。刘、杨与各方代 表交换意见,认为是吴出山的好机会。刘、杨即f-11吴建议, 以援“鄂”为名,率师东下。吴即分函邓锡侯(二十八军军 长)、田颂尧(二十九军军长)、杨森、李家饪、刘存厚、 罗泽洲等夕谓“四川非坐守之地,宜团结群力,向外发展, 统一中原”。劝诱各部出兵拥他出山。杨森首先响应,致电 川军各部,提出“拥吴”倡议。刘存厚继之在绥定组织“拥 吴援鄂大会”,积极支持。但重庆及川东沿江各县为刘湘部 防地,刘湘接受蒋介石的命令,坚决制止吴佩孚假道出川。 吴的“援鄂”,即只能发通电,而不能运军队。桂系不久被 蒋介石打败,吴佩孚和青年党的幻想又落空了。一九二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