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 图文 下载本文

(三)资本来源 丝业公司的资本总额,在1937年仅30万元(丝厂厂房设 备不龙内),1933年增至300万元,1946年为400万元。随着 法币贬价,1941年上升为一1.9200万元,1942年一1944年为 3,000万元,1945-1946年为1亿元;1947.年以后,由于国民 党通货恶性膨胀,资本表面总额遂亦暴涨,1947年为25亿 元,1948年为160亿元,19 4 9;年为(金圆券)250万元。丝业 公司的资本来源,表明官僚资本“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 利”的特点,请看以下分类: 1.旧丝商股。大华公司九家入股丝商原有厂房设备是丝 业公司开办的唯一物资墓础,亦即初期资木的主要来源之 一。1938年折合476,000元(地方当局扣回所谓代偿债款在 外)入股,占当时总股额4.46%,后受四川官僚资水排斥, 逐年一I年。 2.四大家族股。成立初期,吸收中国银行、农民银行、 交迁银行及农本月入股,四个单位股额达公司资本总额 33.30 %, 1941年度一度上升到38.98 %,之后,川康兴业公 司等四川官僚资本大量入股,下降为20一 23%. 3.省府与省行股。开办之初,四川官潦利用省府公款 (建一设厅所属蚕种场估值17 5 , 3 0,1元,大华公司大‘家丝商归还 的所衍代偿位款及一部份现金)作为投资。19 3 8--1939年, 地方官股比重仅次于四大家族,为3O.O-30.40% ;1940年 以后,范崇实等阴桨化公为私,对官股不随通货膨毖升位, 将其不断压缩,于是比重逐年下降,最低时期只占总的百 分之零点儿了。 4。川康兴业公司股。兴业公司为政学系与“中央”及四 川官僚资本的混.血儿。1942年,兴业公司插手丝少公司,投 资额几与中国、众民、交通三行以及经济部和复兴公司五个 “中央”直接单位的总和柳等,占丝公司资本总28.33%。 1943年一1944年保持原有比例;狡“中央”单位拦资总额约 多5%;1945一1949年受兴记公司与川盐、川康等银行增资 影响,比例下降为17%。 5\兴记贸易公司股。这是范崇实、刘航深(主要是范) 的私人企业。从1945午“投资”丝公司,一直占相当大的比 重,在9.24%一10.00%之间。 G.省内商业银行股。包话关丰(代表人康心如)、川盐 (代表人刘航深)、川康(代.表人刘从深)、和成(代表人 吴晋航),此外还有聚兴诚、华成与信通钱庄。这几家银行 的投资,在1939年一1944年间占的比重在13-16%之间, 1945年至1949年_I--升为23.38%一 24 .38 %。其中股倾狡大的还 是刘航深、庄心如控制的美丰(1941年以后趋于下阵),川 盐和川康(两家均逐年上升)。 7。公司职员及其他散户股。公司职员及其他散户股占的 比重,在2 5 .5 8 %(1938年)一I1. 76%(1942年)之间。19 4 3年以 后基本上保持了百分之二十的水平。 8. 四家贸易公司股。四家公司系物产、华愁、泰'记及华 源。扮资所占比重甚微,合计最高年度尚不及百分之`四。 丝公司资木及各股东额比率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