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找春天》 谢佩兰 下载本文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设计者姓名 所教年级 联系电话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找春天》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的第一课,这篇课文通过带领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好,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我想通过本研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身边中“找春天”,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春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一方面是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课题介绍 本课题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投身到大自然中观察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存在的证据,感受春天的美丽。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大自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 (2)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仿写创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春天。 (2)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 思维导图如下: 找春天 谢佩兰 二年级 13695149203 所在学校 研究学科 电子邮件 揭阳市登岗镇浦口小学 语文 734018264@qq.com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

素。) 1、学生喜欢春天,热爱春天,对语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生思维较活跃,愿意阅读,已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学生能编写与主题相关的片断或小童话故事。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春天在哪些地方。 2、身边哪些事物可以证明春天的存在。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源,进行仿写创编。 2、学生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 3、让学生找到春天的证据,例如,枯草下的新长出来的小草、柳条上的嫩芽、花儿等。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PPT展示、学生“找到春天”的成果展示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的资源: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PPT、相关资料。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从网上或者图书馆得到的相关资料;证明找到春天的东西,如花的标本、嫩草、树芽等;自己编写的并与主题相关的语句。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生活动 1、初步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了解什么事研究性学习。 2、初步了解并学习本次研究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教师活动 1、用PPT展示与春天相关的图片、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3、为学生解答相关的疑问。 1、组织学生进行“选择什么课题”的讨论。 2、在选主题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3、补充学生的选题,确定选题后,将所选主题写在起止时间 二课时 提出和选择课题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1、 讨论:“找春天”这次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 通过讨论,选定课题:(1)春天在哪些地方?(2)身边哪些事物可以证明春天的存在。 二课时

黑板上,以便给学生做参考。 成立课题组 1、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主题分成小组。 2、 认真听取老师对学习小组的活动建议,并按照各小组的选题进行分析研究。 3、 研究后,由各组组长分配组员的工作,实现分工合作。 各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使组内成员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方法、内容等。 1、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协助学生分组。 2、为学生提供活动建议。 3、传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向学生具体讲解如何制定实施方案,并对其进行指导帮助。 第三阶段:课题实1、分组探索,充分利用资1、及时了解学生四周 施阶段 源,上网搜索资料,在图书的活动情况,帮助馆查阅相关书籍。 学生解决活动过2、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程中遇到的困难。 整理,然后交流信息。 2、引导学生有序3、小组到户外寻找代表春开展活动,嘱咐学天到来的事物, 生在进行户外活4、由各个组长汇报本组研动时注意安全。 究情况。 3、根据组长汇报5、制定学生研究成果展示的情况,提出建的方案。 议,同时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成果展示方案。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让实践体会和课堂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跨越式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 同时,《找春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分工合作的能力。而在课题实施阶段,则有效提高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另外,在户外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语文的意义。但是,由于参与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教师。所以,以后,还需要多组织学生参加这种自主学习类型的活动,提升他们的能力。除此以外,教师对于各阶段的时间还要很好地调控,评价方面也不够全面。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附: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评价表 课题名称 所属年级 《找春天》 二年级 所属班级 二(1)、二(2) 对课题方案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 资源准备 □清晰 □一般 □模糊 进度安排 □丰富 □一般 □很少选题的可行性 资源 □合理 □一般 □不合理 □好 □一般 □较差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相符 □一般 □不符活动过程是否按照研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好 □一般 □较差 合 究性学习的步骤进行 相符合 研究环节 □明确 □一般 □不明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好 □一般 □较差 确 行性支持与指导 预期成果 □合适 □ 一般 □不合适 学生是否能经历所□是 □一般□较差 有活动并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