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笔记 下载本文

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笔记(一)

绪论

现代西方政治理论就是民主的西方政治理论,特别是对于中国人们来说。现代西方政治理论就是源于古希腊。

政治理论: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是与政治理论意义相似或相同的,政治学说可以说是和政治理论完全一致的。对某一政治现象进行判断选择的政治思想只是一种政治态度,还没有上升为一种政治理论。每个人都有政治态度,但并不一定能成为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一种系统化的政治思想,比我们一般人的政治思想,更深刻,更理论化,更详细。

政治学:跟政治理论不一样,政治理论强调思想层面,而政治学除了研究政治思想外,还有其他各个方面,政治学的外延更大,是一级学科,而政治理论是二级学科,是政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政治理论是政治学的深化,政治理论还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政治理论是政治学的主干课程,但学习政治理论不是政治学的简单重复,而是更详细,更深入,更系统,更专业。

西方文化部政治学还有广的课程,包含了政治,哲学,文学等,它是一个总的概念。

世界上只有古希腊人把原始民主制带入到阶级社会,但其民主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①在希腊100多个国家中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实行民主制 ②在进入罗马版图后,就没有了民主制 ③进入封建社会后,在拜占庭帝国(希腊的中心)早已没有了民主再接下来的时间,一直持续到19,20世纪,希腊并没有实行民主制度,在摆脱土耳其人的统治后,希腊也还没有恢复民主制,而军 事独裁,只是到二战后才恢复了民主。

第一章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

一、 简史

任何一个民族的政治思想都是在文明中诞生的。

因此每一个政治思想的存在都必须有文明存在,都是在文明中诞生的,而文明的存在在又必须有国家。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世界五大文明之一。其最早文明是克里特文明。第二个文明史迈锡尼文明,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找出该文明的政治思想和概论。(克里特和迈锡尼是两个民族,而现代的希腊也不是这个民族的延续,而是多利亚人的后代)多利亚人在希腊开创了自己的国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城邦。他们的历史是城邦林立,这和春秋战国是不一样的,其城邦是独立的。其政治思想是随着城邦制度发展而发展的。作为欧洲文化的源头,希腊政治思想对西欧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政治思想特点:

① 以自然观哲学为理论基础,很早就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与神学思想分离了。所以,希腊政治思想以自然观人性论来解释社会政治问题,提出了自然法,社会契约等理论。众所周知,希腊有很多神话传说,但其神话是具有人性的特征,较早用科学态度研究自然界和科学领域,故其学术思想能够摆脱神学束缚,独立进行研究,自然法,社会契约等到近代成为西方针对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武器。 ②在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中,正义贯穿始终。正义是理论核心,众多政治学家,思想家都要研究分析如何达到正义 ③古希腊把国家和社会混合在一起,在他们的观念中,国家和社会是同义词。他们认为有了社会就有了国家,人们不能够离开社会也不能离开国家。而他们所说的国家就是城邦,往往思想家在探讨政治理论时是在讨论如何过好城邦生活。

④在古希腊政治思想中,政体理论得到显著发展。因为在他们一两百个国家中,都有不同的政体。只不过是原来亚里士多德把它们归纳为六种。其多种多样的政体为政治学家们研究政治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希腊人关于政体理论的发达程度在其他民族中是看不到的。

第二节 古希腊前期的政治思想

古希腊前期指的是多利亚人前期,即公元前8-8世纪,这时期是城邦形成时期,其政治思想缺乏系统性,主要是分散在抒情诗,哲学著作中。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都是数学家,其最看重的是数。认为数是国家的本源。音乐,几何,艺术宇宙等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合乎比例的数组成,是和谐的典范,而社会也是这样达成和谐的。公民分为受智慧者,贵族,平民三个等级只要按比例享有不同的权力即可,达到政治公正,各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就能达到社会和谐,公正。

赫拉克利特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这个火即是逻各斯,这是非常抽象的,就是自然法。自然法就是支配一切,准系一切决定一切事物的自然规律。城邦生活也有规律,这才是人为规定的法律。其认为正义就是斗争,通过斗争来达到社会和谐。伯利克里政治家,雅典的执政官,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高潮,第一次完整阐述了民主政治思想,在其演讲中。他认为民主政体的基本思想是政权掌握全体人手中。民主政治有三原则:①自由 ②法治 ③平等 所谓自由就是政治生活是公开的,公民可自由决定自己的事务,法治指国家必须有法律保障民主制,平等指法律对所有人都是公正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智者学派:泛指以传授知识为业的教师。在民主制下,演讲是获得政治权利的必要工具。因此形成一批专讲修辞,演讲的教师。这些智者没有统一的观点。最出名的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眼光看世界,人是决定一切的。他认为自然法高于城邦法律,是考查城邦法律的尺度。

德谟克利特:在论述国家起源的时候,摆脱了神创世界的观念,认为人一开始是过着孤立的生活,但为了应付大自然的侵袭,因此他们渐渐看到了联合的好处,从而组成了不同的联合体,形成民族和国家,是社会契约论的萌芽。正义是节制,就是恰如其分。最后的城邦制度就是温和的民主制度。

第三节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一生有许多著作,大部分以对话形式。有三部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分别是。《理想国》(《共和国》,《论共和》),《政治家》,《法律篇》

一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义论。人的天性有三种理智,意志和欲望。其中理智体现了智慧的美德意志体现了勇敢的美德,欲望体现了节制的美德。具有不同天性的人就构成了社会中三个等级。

第一, 爱智者,具有理智的天性,应统治国家

第二, 武士,具有意志的天性,勇敢的美德,应充当卫国者

第三, 生产者,具有欲望的天性。

根据这三个等级的分类,他得出正义论是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国家里执行合适自己天性的职责,各司其职,这就是正义。但是在现实中,希腊有的城邦是由平民统治。哲学王就是出自于爱智慧这一等级。为什么是由哲学家统治呢?因为哲学家既具有智慧,也具备政治家的品德。由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是不需要法律的。柏拉图两次体验其哲学王统治理论。第一次是在公元前 ,在意大利的叙拉古,叙古拉邀请柏拉图过去实行其哲学理论,但以失败告终。五年后,叙古拉再次邀请柏拉图进行其政治理论,但他不仅没有改善叙古拉的政治,反而弄得叙古拉的政治更加混乱。所以他的理论和实际是脱离的,其错误的原因是:①他认为只有生产者才有欲望,是对人性的误判 ②哲学王的统治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而不需要法律,只需要自己约束自己,这是夸大了人的道德作用。这是柏拉图两次的政治理论实践失败的原因。后来他经过了修正,他后期的政治思想只要体现在《政治家》,《法律篇》他的新思想是①由哲学王统治的国家是完美的,不需要法律,但在人类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②既然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不能实现,就只能退而就其次优,这就是二等的理想国。这是结和了君主政体的智慧原则和民主政体的自由原则,这形成了混合政体,考法律统治,为什么需要法律?他总结出:①人性的欲望决定人性是恶的,单靠人的良心无法约束人的欲望,所以只好依靠外在的强制力来约束,这就是靠法律。在二等理想国里法治优于人治,法律体现了道德和正义,并为之服务。从柏拉图开始,就以人性恶的伦理基础来实现政治统治。反映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也反映了德治与法治的冲突,交错。在以后的西方世界里,依法治国是一脉相承,而依法治国的理念在柏拉图这里就得到比较详细的阐释。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简介:

生活在公元前384-322年,希腊城邦已经有了衰落的苗头,他是古典时代最后一位伟大思想家,体现其政治思想有《政治学》,《雅典政制》这是他带着他的学生考察了雅典一百多个城邦的政体和法律制度后写的报告。而他也正是以这份调查报告为基础写了《政治学》这本书。《政治学》是《雅典政制》的提炼和理论深化。《政治学》系统地阐释了政治制度,政治理论,也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即建立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政治学》是政

治学的开山之作。

二 、亚里士多德的 政治思想

1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国家的起源

在《政治学》中首先考察国家的起源问题,人的自然本性驱使人们过优良生活,人类为了许多追求组成了家庭,由许多家庭组成了村庄,由诸多村庄组成城邦。在城邦中, 过城邦生活,实现自然赋予人的权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理由是:这是由人的合群性决定,人们不能脱离城邦生活,生活在城邦之外,非神即兽,人的政治性来自于合群性。因此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与其他思想家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从自然起源论出发,他得出的这个命题不同于其他。

2 政体理论。

这是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核心,在研究雅典众多城邦政体后,得出其政体理论:一个城邦政治权力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决定最高政治机构和政权安排。根据柏拉图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条原则来划分政体①根据城邦宗旨划分政体 ②根据掌权者人数来划分政体。依据这两条原则,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两大类:一 ①以维护城邦公共利益为宗旨的是变态政体。(因为这种政体是错误的,他们是正宗政体的变态)二 根据掌握人数来分,正宗政体有三类:①君主政体(一人掌权)②贵族政体(少数人掌权)③共和政体(多数人掌权)(因为这三种政体都是为全体利益服务) 变态政体分为①僭主政体(有一个人通过某种不正当途径获得国家政权,古希腊特有的)②寡头政体(少数人掌权,贵族政体的变态)③平民政体(共和政体的变态)变态政体是错误,因为他们统治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私利)不能简单地从人数的多少来判断一个政体的好坏,而是依不同的实际情况而定。所以亚里士多德不像柏拉图那样规定一个理想政体,而是依据实际情况而确定一个国家的政体。他说,“如果君主本人具有智慧和道德,而公民又愿意的话,君主政体是最好的。但这种政体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寻。”亚里士多德也不认为贵族政体是最好,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共和政体(因为共和政体可以避免民主制的极端,又可以避免寡头政体的极端)其原话是:凡能包含较多要素的,总是较完善的政体。共和政体融合了多种要素,既照顾了贵族利益,又照顾平民利益。这是其政治主张。如何设计这一共和政体呢?他认为共和政体必须以中产阶级为基础,在一个城邦中,公民可以分极富,极贫和中产阶级。极富或极贫过多对城邦发展是有害的,只有中产阶级较为稳定(中产阶级不会像穷人那样贪图别人的钱财,也不会像富人那样具有让穷人嫉妒的财富,容易引起社会的仇富心理,中产阶级生活既有着落,又不会引起仇富心理,容易使社会稳定,具有中庸美德)因而亚里士多德主张要建立一个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

3 论述城邦的四项原则。

他认为一个城邦必须具备四项基本原则。①财富应该是私有公用。私有观念是人的天性,极富或极贫会趋向极端,危害城邦。所以应该在财产方面互相支助,虽然他肯定私有制。他认为富人帮助穷人才能促进社会稳定。(现代国家正是向这方面发展,实现福利社会化。)在古希腊没有现代的税收制度,所以也只是一个美好理想。②公民应该轮番执政(雅典)。在共和政体的城邦中,公民应该轮番执政,这样才能实现共和政体下的多种要素。③必须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