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科学下教案 下载本文

2. 就用你们最满意的温度计来帮我测测这杯水的温度吧,谁来测?没有?为什么你们都不来测?(没有刻度)

3. 还有刻度没有解决,是呀这些温度计都有刻度才能测出温度来。知道温度计的刻度是怎么确定的吗?我们一起来继续看,科学家将水结冰的温度作为零摄氏度,水沸腾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我们将0到100度平均分为100份,每份就是一度;平均分成10份呢每份就是10摄氏度。

4. 现在你有办法让你的温度计也有刻度了吗?先小组间相互交流一下。 5. 谁来说说你的好办法?

6. 生回答实验步骤:用温度计做参照物,分几次记录下在不同温度的具体高度,然后在记录的数据间平均分,记出具体刻度。(尺子、皮筋、油笔) 7. 哦,原来你们也想到了和科学家一样方法,那就赶紧动手做吧。学生制作温度计刻度。

8. 温度计做好了,来用你们的温度计来测测这盆水温度吧,我们比比看哪个组的温度计最准确。老师说出准确结果,选出优胜小组,颁发小巧手勋章。 三、 知识拓展

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破裂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水在不同的温度都会热胀冷缩吗?课下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后记:学生自己制作温度计有一定的困难。

6.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教学目标

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1

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酒精灯的使用

教学准备:铜球、塑料球、一个铜球和塑料球刚好穿过的铁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动画,引发思考

教师播放动画:烈日炎炎,一男生起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忽然听到“嘭”的一声,回头一看,车胎爆了。出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学生思考,猜测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师板书课题——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本,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自由发言,师板书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自行车胎爆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气体受热或遇冷会怎么样变化?固体受热或遇冷会怎么样变化?喷泉实验是怎么做的???)

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

师总结: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看来同学们离科学家越来越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吧!

二、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刚才好几位同学都提到了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气体能热胀冷缩,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或从资料书上查阅到的信息。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你们的猜想呢?

(各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2.全班交流各种实验方案

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的设计方案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22

(小组汇报实验设计方案)

看来同学们的课前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到了这么多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老师也不是很了解,你们真是老师的骄傲啊!善于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这也是作为一名科学家应该具备的,恭喜你们,又朝科学家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师竖起拇指对学生给予肯定)

3.各小组进行实验验证

下面各小组根据你们的实验方案,来领取你们需要的实验器材。 (各组组长上台领取实验器材)

在同学们实验前,请同学们注意几点问题: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A小组内分工合作,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B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课本上。

C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倒热水时要注意安全。 D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实验是否达到了你希望的结果? (不同方案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结论,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车胎内气体膨胀引起的。所以夏天我们在自行车打气的时候,不要打得太满。汽车轮胎夏天一般都建议充氮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膨胀,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风险。

三、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气体跟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固体热胀冷缩现象并不明显,所以很多学生会猜测固体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器材,设计方案验证

老师这儿有一套实验器材,是专门验证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器材。 (师展示主要器材:铜球、塑料球、一个铜球和塑料球刚好穿过的铁圈)

23

如果让你来设计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你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设计方案。 (小组汇报)

同学们说得不错。我们可以对铜球和塑料球加热,再看看他们是否能穿过铁圈,如果不能穿过,就能说明固体有热胀的性质,再把两个小球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如果两个小球能穿过铁圈,说明他们有冷缩的性质。

3.学生分组实验

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熄灭酒精灯的时候,直接用酒精灯的盖盖上即可。再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物体加热,对塑料小球的加热时要防止烫伤。另外记得把你的发现填写到课本上。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和塑料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圈了。说明铜和塑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其他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通过刚才几个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小小的科学家了。那是不是所有的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像木块、橡胶等其他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老师相信各位小科学家们,一定能通过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

(各组选择1—2种固体,设计实验验证它们热胀冷缩的性质)

同学们真不愧是一位位小小科学家,想到了这么多方法。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和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汇报方案和实验现象、结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