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下载本文

A、大革命前的教育

学校多由天主教会控制。其中,由天主教神父拉萨尔建立的“基督教学校兄弟会”,后来成为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主要力量。

B、法国大革命(1789年)中的教育改革:大革命中先后执政的资产阶级党派,提出了许多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教育方案,如由立宪派提出的塔列兰方案、由吉伦特派提出的“康多塞方案”、由雅各宾派提出的“雷佩尔提法案”等,其共同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提出了课程及年限相互连接的学校系统构想;实行普及教育。其中,雷佩尔提出由国家举办“国民教育之家” ;要求教育世俗化、科学化。 (2)19世纪法国教育

A、《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

为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拿破仑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1808 年设立的帝国大学,成为全国最高的教育领导机构,大学首脑称总监,由拿破仑直接委派;同时将全国分为 27个“大学区”,设学区总长,由总监任命。大学区制的特点: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全国实施学区制管理;开办任何学校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影响:奠定了近代法国教育制度,并影响着现代法国教育制度。 B、初等教育

1833年由基佐制定并颁布《基佐法案》。规定:每个乡设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地方有权征收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设立师范学校以培养师资,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金;规定了政府与教会共同发展初等教育;学校应实施宗教和道德教育等。该法案促进了法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但是没有提出义务教育的思想。1881和1882年,费里提出两个初等教育法案,即《费里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免费;教师任教须获得国家颁布的证书,学校不得设宗教课程等。该法案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的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中等教育

19世纪初,有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两种;以后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先后进行了几次改革,如增加现代外国语和自然科学等课程。1864年,开办实科中学,以现代语和理科为主,培养工商业人才;19世纪末,将实科中学改为现代中学。 D、高等教育

拿破仑当政时创办专科学校、军事学校及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开始改革法国大学,神学地位下降,医科、理科发展迅速;新建一些大学,加强学术研究工作。

1808年,规定在每一所大学区设五所学院:神学院、医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 (3)20世纪法国教育

A、统一学校运动与学制改革

针对双轨制教育体系,1919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认为统一学校要解决两个问题:民主教育和择优录取。这一主张反映了欧洲新教育运动对法国教育的影响。以新大学同志会的活动为契机,法国掀起了统一学校运动。其中,“新大学同志会”的改革主张引起法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1923年,法国决定在初等教育实现统一学校制度,即所有的初等学校按照同样的教育计划实施教学。1925年法国初步实现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并于1933年决定在中学设立统一入学考试制度,让学生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1937 年,让·泽提出在中学的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方案。主要内容:a、把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衔接,实现初级中等教育的统一;b、为通过考试、持有“初等教育证书” 、升入中学第一阶段的学生设立方向指导班,以培养和指导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c、依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在第二年实行分流,分别进入古典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影响:统一学校运动冲击了法国的双轨制教育,扩大了受教育对象,推动了法国教育民主化进程。

B、中学课程的改革(选择题)

19世纪末,法国中学形成了古典课程和现代课程并行、以古典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使得许多没有学过古典课程的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为解决这一问题,1902年,法国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新的方案是学生学了4—5年的预备课程后,再学七年中学课程。中学课程前四年有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是古典课程,一种是现代课程。后三年,学生可从四类专业课程中任选一类:拉丁语和希腊语,拉丁语和现代语言,拉丁语和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在这三年中的最后一年,所有学生都要学习哲学或数学,为取得大学入学考试文凭作准备。意义:这次改革强调古典学科和现代学科的传统和实用的价值,以及二者的并行和相互补充,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法国教育发展的影响,确立了法国中学的基本模式。 C 、《阿斯蒂埃法》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背景:随着法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要求日益加大,客观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战后,法国各界对改革职业教育的呼声更是不断高涨。1919年,通过《阿斯蒂埃法》。主要内容:a由国家代替个人来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b规定全国每一市镇设立一所职业学校,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负担一半。C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有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义务。d、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三部分:补充初等教育的普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的各门学科、获得劳动技能的劳动实习。意义:《阿斯蒂埃法》的颁布,使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一次获得了有组织的形式,成为一种由国家管理的事业,在历史上有法国“技术教育宪章”之称。 D、《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47年,通过《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它以现代化、民主化为目标,主要内容:a、提出6项教改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工作价值平等,学科价值平等;人人都有接受完备教育的权利;加强专门教育的同时,适当注意普通教育;各级教育实行免费;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b、实施 6-18 岁的免费义务教育,通过基础教育阶段(6~11岁)、方向指导阶段(12~15岁)和决定阶段(16—18岁)进行;c、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设想:高等教育分为两年预科阶段、两年硕士阶段和国家学位阶段;d、课程设置应加强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科目;e、各级学校教师一律由师范大学培养;f、对教育中注意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意义:《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融会了法国战前教育改革的诸多成果,紧紧把握住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性质,虽然受战后初期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实施,但提供了战后法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对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E、《教育改革法》(选择题)

1959年,颁布《教育改革法》,规定义务教育年限为6—16岁。6—11岁为初等教育。初等教育之后,除个别儿童不适于接受中等教育外,其余儿童进入中等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分为四种类型,即短期职业型、长期职业型、短期普通型、长期普通型。此方案由于实施效果不佳,60年代初期普及中等教育的理想并未实现。

1959年颁布的《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为调解国家与宗教团体及个人在办教育上的矛盾,政府采取与私立学校签订“契约”的方式,对私立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并进行控制。 F、《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选择题)

196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富尔法案》)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三条办学原则。“此法案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在法国长期集权化管理教育的背景下很难实现。 G、《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哈比法案》)(选择题)

进入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石油危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法国为了保障其在世界上工业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地位,也为了促进人口的就业率,注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75年通过《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改革》,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主要内容:对普通中小学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改革措施。在教育管理体制上,规定学校成立各种组织,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三分制教学法”,即把教学内容分为工具课程、启蒙课程和体育课程三个部分。该法案是一个方向正确,但要求过高、改革步子过大以致难以实现的法案。 H、《课程宪章》(选择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法国备受重视。1992年,公布了《课程宪章》。主要内容:今后仍然坚持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大纲以《政府公报》的形式颁布;课程编制以学生为中心,使全体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对学科体系进行综合改革,既有从小学到高中课程融为一体的纵向综合改革,也有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横向综合改革。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1)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较早从教会手中夺取教育权的国家。

初等教育: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泛爱主义教育运动,因巴西多创办泛爱学校而得名。特点:采用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采用“自然教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直观教学;提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的进步教育主张;教学过程注重实用性和儿童的兴趣;学习内容丰富,重视本民族语和实科知识;教育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用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巴西多的《初级读本》被誉为18世纪的《世界图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图的教科书。。

中等教育: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骑士学院。文实中学是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重视古典文学,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上层职业者作为重要任务。实科中学,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最早的是1708年席姆勒在哈勒创办的“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中学”。骑士学院是一种培养新贵族的学校,这是德国不同于其他欧美国家的特点。

高等教育(考过):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是欧洲具有现代理念的大学的雏形,是欧洲的第一所新式大学。特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技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具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提倡“教自由”和“学自由”;首开民族语(德语)讲课的风气,重视现代外语;注重科学研究,设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各种研究所;上课采用讨论、实验观察等新的教学方法,即使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也抛弃了背诵、模仿等做法。1737年,创办哥廷根大学。新大学运动为19世纪柏林大学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2)19世纪的德国教育

初级教育:丰富和扩展教学内容;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872年,帝国政府颁布《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到19世纪后期, 德国基本上实施了6-14岁的普及教育。

中等教育:以文科中学、实科中学、文实中学为主。将各种不同名称的古典中学统一为文科中学,规定文科中学教师的任职资格需要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称号。尽管实科中学发展迅速,但地位相对于文科中学来说较低。后期,实科教育受到重视。

高等教育:A、洪堡对各级学校进行了改革,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该大学提倡“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研究统一”的教学,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且对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创办柏林大学的出发点:从长远利益考虑,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柏林大学办学新思路:大学拥有充分的自由权;聘请既有学术造诣又有高超教学技能的教授;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B、建立了与大学功能不同的高等工业学校或其他专业性学院,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洪堡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基本内容:教学自由、 学术独立、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是洪堡教育改革的核心。①在初等教育改革上,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为了培养师资,派遗教师到瑞士裴斯泰洛齐那里进修。②在中等教育改革上,编制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语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③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上,提出教学自由、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创建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对欧美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改革的积极影响:①促进学术研究,活跃了学术氛围。②科研受到空前重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③改进了教学内容与形式。消极影响:①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使得当时德国的职业教育相对落后。②提倡教学自由,缺乏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必修课。③对教师的考核偏重科研,导致了部分教师忽视教学环节,使教学质量下降。 (3)20世纪的德国教育

A、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9):三轨学制:文科中学,实科中学和文实中学,以文科中学为主。 B、魏玛共和国时期(1919—1933)(简答题)

初等教育:废除了双轨学制,实施了4年制的统一初等教育。之后,又实施了8年制的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一是取消了中学的预备阶段,使中学能够建立在统一的基础学校之上;二是新建立了两种学校: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

高等教育:一是坚持大学自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提出高等教育面向大众的思想。 师范教育:提出小学教师由高等师范学院培养。

评价:该时期德国教育较快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有了一定的衔接,一些新型的高等技术教育院校成为德国发展科学和技术的阵地。但也出现了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倾向,为德国法西斯主义教育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C、二战后:

《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选择题)

1959年德国公布《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简称《总纲计划》)。《总纲计划》探讨如何改进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没有涉及高等教育。在初等教育上,建议所有儿童均接受4年制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的促进阶段教育。在中等教育上,建议设置三种中学: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总纲计划》既保留了德国传统的等级性,又适应了社会劳动分工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和档次的不同要求。

《高等学校总纲法》(选择题)

1976年德国颁布《高等学校总纲法》。这是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主要内容:正规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为四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迟毕业,改变了过去因学生自由选课、自定毕业考试时间,平均修业七年的状况;对大学的任务、入学许可、学校内部人员机构构成、学校组织和管理、校长的任期、学历的认定等事宜作了规定。这个法案的精神实质是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四)俄国近代教育制度和苏联教育制度 (1)17、18世纪的改革

A、彼得一世的改革:18世纪初,教育改革的措施:创建实科学校,主要有炮兵学校、数学和航海学校等;改善初等教育,如设立俄语学校;规定除农奴的子女外儿童必须入学;筹办国家科学院等。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改变了东正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强调了教育的实科化倾向,扩大了教育对象,拉开了教育近代化的序幕,但等级性加强。

B、莫斯科大学的创建:18世纪中叶,以罗蒙诺索夫为首的科学家创建了莫斯科大学,设法律、哲学和医学三个系。

C、叶卡捷琳娜的改革:18世纪下半叶,颁布《俄罗斯帝国国民学校章程》,规定在县城设2年制初级国民学校,在省城设5年制中心国民学校,这是俄国历史上发布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法令,奠定了近代俄国国民教育的基础。

(2)19世纪的改革:教育体制采用法国的学区制。该时期教育倒退。 (3)20世纪的改革:

1917年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全俄教育的领导机构。 A、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政权创立初期,采取的教改措施:建立无产阶级教育领导的机构,实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建立新的学校教育制度——统一劳动学校;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团结、教育和改造教师;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

1918年,通过《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宣言》,建立新的学校教育制度——统一劳动学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级学校招收8—13岁的儿童;第二级学校招收13—17岁的青少年。统一原则表现为两级学校相互衔接,劳动原则表现为学校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过高地估计了劳动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等。尽管有很多问题,但它毕竟是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教育立法。 B、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综合教学大纲”和“劳动教学法”

1923年公布《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统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主要特点:取消学科界限,将指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加以排列,并以劳动为中心。在实施综合教学大纲的同时,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采用“劳动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即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

C、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改革:《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1931年颁布《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成为整顿苏联普通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干部、中小学的物质基础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改进措施;要求学校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各科教学;要求在学校中采取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纠正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学校教学上的问题,成为20世纪30年代改革普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快了苏联教育的发展。 D、二战后的教育改革

a、1958年的教育改革(加强教育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1958年通过《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针对当时苏联教育存在的学校脱离生活和脱离生产劳动的倾向,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出了改革要求,标志着战后苏联一场规模较大的教育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 b、1966年的教育改革(注重知识的学习)

1966年,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指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选择职业。 (3)1977年的教育改革

1977年,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明确规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科基础知识和劳动技能。 (4)1984年和1987年的教育改革

1984年通过针对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两种教育的《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

1987年,公布《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这是苏联继80年代初期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之后把注意力转向高等教育的新的改革动向。这个文件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和保证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使之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国家社会经济对教育的要求。

(4)俄罗斯的教育改革 :1992年,制定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实行“人道主义”“多元化”和“民主化”。 普通学校分为三级:普通初级小学、普通基础学校和普通中等学校,实行中央、地区和普通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五)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1)17世纪—独立战争前的美国教育

建国前:北部殖民地:以清教徒为主,教育目的是为了传播清教徒教义,基本照搬英国的学校模式。南部殖民地:以国教徒为主,儿童的初等教育大多在家庭完成,然后送往欧洲进修中学和大学。1635年,设立了最早的中等学校—拉丁文法学校。1636年创办的哈佛学院,是美洲第一所高等学府。1751年,由富兰克林创办文实中学,是18世纪中期美国中等教育界新生的事物,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779年,杰斐逊提出《普及知识的法案》,这是18世纪建国后倡导普及教育和公共教育制度的典型,在法案中提出了单轨制的教育系统。

(2)独立战争后-19世纪末的美国教育

A、初等教育:公立学校运动是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民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由贺拉斯·曼推动。公立教育运动最初发生在初等教育领域。主要特点:(1)建立地方税收制度,兴办公立小学;(2)颁布义务教育法,实行强迫入学;(3)采用免费的教育手段,促进普及义务教育的开展。后来,公立学校运动扩大到中学。评价:公立学校的建立不仅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也成为美国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端。

B、中等教育:文实中学将古典学科和实用学科相结合,兼顾就业和升学,适应美国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发展迅速,成为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的主要中学类型。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逐渐取代文实中学,其公立和免费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

C、高等教育:19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在办学形式、学校类型、课程设置、教育规模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变化。特点:a、在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体,公私兼有。1819年,发生了影响巨大的达特茅斯诉讼案,该案强调了私立大学的合法性,鼓励了大批私立院校的建立。b、高等院校数量大增,但规模较小。c、农工学院兴起。1862年,林肯总统颁布《莫雷尔法案》,也就是“赠地法案”,规定政府拨出一定的土地给各州,各州将赠地的收入用以创办农业或机械工艺学院。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美国高等教育为农业生产、为社会服务的传统,改变了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同时,它的创办也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