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 第一章【典型试题】

1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

一、选择题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一)A型题

1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1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E.相互转化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15.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E.相互转化

16.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

藏之精 E.水谷精微

17.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18.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

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E.以上均是

20.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

21.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 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8.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22.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9.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23.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2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10.阴阳交感是指: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

E.阳虚阴盛 二气的相互运动

25.“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

的对峙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 11.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1

2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

27.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28.“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2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30.脾病传肾属于: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31.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

32.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泻南补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

3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亢 E.肾阳虚而心火越

34.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

35.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以表知里 E.反证

36.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

A.比较 B.类比 C.演绎 D.以表知里 E.试探

37.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反证 E.试探

(二)B型题

A.精气学说 B.比较、演绎、类比 C.诊断方法 D.治疗方法 E.预防方法

1.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

2

2.属中医学哲学方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滋阴扶阳

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指的是:

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的是:

A.阴阳的运动 B.阴阳的交感 C.阴阳的制约 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

5.万物发生和变化的根源是:

6.实现阴阳交感的基础是: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7.肝火犯肺属于:

8.肝气犯脾属于:

A.益火补土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抑木扶土 E.金水相生

9.以泄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治法称:

10.以温肾阳的方法而补脾阳的治法是:

11.滋养肺肾法称:

A.比较法 B.类比法 C.演绎法 D.以表知里 E.反证法

12.患者四肢震颤、抽搐,诊断为风邪为患,此采用的是:

13.患者唇、舌青紫,诊断为血瘀,此采用的是:

A.反证法 B.试探法 C.司外揣内 D.比较 E.类比

14.中医古代医籍中的“消息法”属于:

15.诊断性治疗属于:

(三)D型题

1.精气的两种存在状态是:

A.弥散 B.变幻莫测 C.凝聚 D.气化 E.以上均是

2.阴阳的互根旨在说明:

A.阴阳二气是交互感应的 B.阴阳具有各自的独立性 C.阴阳是对立统一的

D.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E.阴和阳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3.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

A.母子关系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传其所胜 E.传其所不胜

4.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

A.传其所胜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传其所不胜 E.所胜所不胜关系

5.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6.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是:

A.对立 B.互根 C.消长 D.平衡 E.转化

7.下列哪些属于阴阳运动的形式:

A.阴阳交感 B.阴阳制约 C.阴阳消长 D.阴阳互用 E.阴阳转化

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

A.抑强 B.扶弱 C.虚则补其母 D.实则泻其子 E.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9.从结果来进行反推的思维方法有:

A.类比 B.试探 C.比较 D.司外揣内 E.反证

10.气一元论(精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下列何学说的基础:

A.气血津液学说 B.经络学说 C.阴阳学说 D.五行学说 E.病因学说

(四)X型题

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

A.水地说 B.道家思想 C.精气学说 D.阴阳学说 E.五行学说

2.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

A.气 B.血 C.津液 D.先天之精 E.水谷之精

3.精气神学说中的“气”主要组成是:

A.肾精所化之气 B.水谷精气 C.自然界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气 E.脏腑之气

4.阴阳消长是:

A.绝对的 B.相对的 C.稳定的 D.无条件的 E.有条件的

5.属于阳的属性有:

A.温煦 B.兴奋 C.明亮 D.潜藏 E.滋润

6.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

A.阳中求阴 B.阴损及阳 C.阳病治阴 D.阳胜则阴病

3

E.气虚导致血虚

7.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

A.阴阳双补 B.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E.寒者热之

8.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A.阳制约阴 B.阴根于阳 C.阴消则阳长 D.阴阳中复有阴阳

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

9.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A.五行的特性 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 C.五行的生克制化

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水曰润下”比象地说明了肾的哪些功能:

A.肾主水 B.肾开窍于耳 C.肾主骨生髓 D.肾藏精 E.肾在液为唾

11.下列属于土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唇、口、黄、化、肉 C.皮、鼻、口、胃、长

D.宫、脾、黄、思、甘 E.长夏、湿、中、歌、哕

12.下列属于金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鼻、皮、毛、收、悲 C.皮、鼻、口、胃、长

D.商、辛、白、哭、悲 E.秋、西、咳、燥、收

13.下列属于火行的是:

A.爪、筋、皮、肉、苦 B.舌、脉 、喜、夏、长 C.喜、鼻、口、胃、长

D.苦、赤、长、暑、南 E.夏、小肠、舌、笑、忧

14.下列属于木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目、筋、怒、呼、握 C.皮、筋、口、胃、长

D.春、东、风、青、生 E.角、酸、东、胆、目

15.下列属于水行的是:

A.爪、筋、皮、肉、口 B.冬、膀胱、耳、骨、恐 C.冬、鼻、口、胃、长

D.恐、呻、栗、耳、冬 E.北、寒、藏、黑、咸

16.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

A.培土制水法 B.益火补土法 C.滋水涵木法 D.佐金平木法 E.培土生金法

17.“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子病犯母 B.母病及子 C.肺病及肝 D.肾病及脾 E.单纯一脏有病

18.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深重的有:

A.肝病及脾 B.脾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肝病及肺 E.肺病及肝

19.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病情较轻浅的有:

A.肾病及肝 B.脾病及肺 C.肺病及脾 D.脾病及肝 E.肝病及心

20.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转归,下列为“顺”的有:

A.肝病色青见浮脉 B.心病面赤见沉脉 C.肝病色青见沉脉 D.肺病色白见洪脉

E.肾病色黑见沉脉

21.下列哪些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A.思胜恐 B.惊胜思 C.悲胜怒 D.怒胜忧 E.恐胜喜

22.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是:

A.注重整体上的研究 B.比较 C.擅长哲学思维 D.强调功能联系

E.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事物

23.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

A.视外揣内 B.类比 C.比较 D.演绎 E.试探与反证

24.事物按五行属性归类的方法有:

A.以表知里法 B.试探法 C.取象比类法 D.推演络绎法 E.比较法

二、填空题

1.精气学说滥觞于______,西汉时被______所同化。

2.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______,其存在形式有两种:______、______。

3.气的概念源于______。

4.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5.历代中医养生家称为人身“三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6.人体气的运动必须______而______。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_______的作用。

8.神凝则______,神散则_______。

9._________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阴阳消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13.《类经附翼·医易》提出:“动极者_______,阴亢者______”。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在内,______;阳在外,______”。

15.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

16.阳邪盛而导致的实热证,则用_______的方法;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则用_____的方法。

1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应于______证,《内经》称为“________”。

1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应于_______证,《内经》称为“_______”。 19.《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经典性的阐释:木曰______,火曰______,土爰______,金曰_______,水曰_______。

20.五行相乘的顺序与_______一致;五行相侮的顺序与________相反。因此,相侮又称_______,或称_______。

21.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____,又可反悔______;心火之气不足,既可导致______相乘,又为______所侮。

22.用五行学说说明脏腑的病理关系:脾病传肾是______;影响心是______;影响肝是______;影响肺是______。

23.抑木扶土法是_____与_______相结合治疗_____的一种治法,又称_____法,______法,———法。

24.《类经图翼·运气上》提出:“造化之机,不可无_____,亦不可无______,无生则______,无制则_____”。

25.引起乘侮的原因有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26.《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亢则______,承乃______,制则______。”

27.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是“盛则______,虚则______”。

28.以五行学说而言,脏腑间的疾病传变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9.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1.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是彼此依存的结果。 30.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 ) 31.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阴阳相互制约的过程,即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 ( ) 3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常用治疗方法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3.“阴平阳秘”是阴阳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取得动态平衡。 ( ) 33.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常用治疗方法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阴阳转化是阴阳对立的结果。 ( ) 34.益火补土是温______以补_______的一种方法,又称_______ 法,_______法。 15.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 ) 35.中医学的一般思维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6.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变化。 ( ) 36.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四个方面。 17.阴阳的消长是相对的,阴阳的平衡是绝对的。 ( ) 37.古代医家将以表知里的方法高度概括为“有________,必形 _______”。 18.阳胜则热,是指阳气充沛,阴精被抑制的热证。 ( ) 38.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试探法被称为“_______”。 19.阴胜则阳病,是指阴精充盛,阳气被抑制。 39.演绎,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思维方法。 ( ) 40.________,即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20.阳胜则阴病,是指阳气充沛,阴精被抑制。 ( ) 41.“揆度奇恒”,就是一种用_________方法进行鉴别的手段。 21.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 三、判断题 ( ) 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水地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22.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是阴阳学说中最根本的原理。 等。 ( ) ( )

2.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 23.阴阳互损所致的阴阳两虚,是阴阳双方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 ) 态。 ( ) 3.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是指后天水谷之精。 24.“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即是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一种( ) 病理改变。 ( )

4.精气神学说中的“气”,是指自然界清气。 25.在临床辨证中,首先应分清阴阳。 ( ) ( )

5.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 26.阴偏衰的治疗原则,《内经》称为“阴病治阳”。 ( ) ( )

6.事物的阴阳平衡是相对而并非绝对的。 27.阳偏衰的治疗原则,《内经》称为“阳病治阴”。 ( ) ( )

7.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物质。 2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此长彼消之类的治疗法则。 ( ) ( )

8.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2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此长彼亦长之类的治疗法则。 ( ) ( )

9.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30.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 ) ( )

10.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阴阳的作用下发生的。 31.五行实际上是指“五材”。 ( ) ( )

5

32.五行相生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正常现象,而相克则为异常变53.类比法是中医认识自然的常用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化。 ( ) ( )

33.五行乘侮可同时并见,均为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54.类比法是一种或然的推理,对于类比的结论,必须通过实践( ) 加以检验。 ( ) 34.当土过度虚弱时,则不仅木来乘土,而且水也会因土之衰弱55.比较、演绎、类比、以表知里、试探、反证均属中医学的具而侮之。 ( ) 体方法。 ( )

35.五行之中,凡具有生化特性者,大都属于木类。 56.《内经》提及的“揆度奇恒”,是一种用试探方法进行鉴别( ) 的手段。 ( )

36.五行之间“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即是相乘关系。 57.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小承气汤观察患者有无燥屎的方法,( ) 属于反证法。 ( )

37.肾病影响到肝脏,即是“母病及子”。 58.中医主要从微观角度,用哲学的方法,从局部对人体的生命( ) 和疾病进行研究理论体系。 ( )

38.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 59.反证,是从原因来追溯和推测结果,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 ) 思维方法。 ( )

39.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肺金,又可反侮俾土。 60.试探法与反证法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原因来进行反推。 ( ) ( )

40.心火之气不足,势必导致肝木乘心火,肾水反侮心火。 61.中医认识病因的“审证求因”法是典型的反证法。 ( ) ( ) 41.中医学以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说明人体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62.中和思维的核心是平衡与和谐。 响。 ( ) ( ) 42.中医学以五行的乘侮关系阐释脏腑间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63.类比法在中医学中叫做“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法。 响。 ( ) ( ) 43.“泻南补北法”是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而确立的治疗方法。 64.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 ) 法”。 ( ) 44.心火旺盛,累及肝脏,引动肝火,致心肝火旺为母病及子。 四、名词术语解释 ( ) 1.精气学说(古代哲学) 2.精(古代哲学) 3.45.一般来说,母病及子的病情较轻浅;子病犯母时病情较深重。 气(古代哲学) 4.气化(古代哲学) ( ) 5.精气互化 6.阴阳 7.阴阳学说 8.阳化气 46.疾病的转变,相乘时的病情较深重;相侮时的病情较轻浅。 9.阴成形 10.阴阳交感 ( ) 11.冲气 12.冲气以为和 13.阴阳互根 14.阴阳互47.肺金的肃降,以制约肝气、肝火的上升,称为金克木。 藏 15.阴阳自和 16.中和 ( ) 17.阴阳消长 18.阴平阳秘 19.阴阳转化 20.重阴必48.“益火补土法”,目前临床上多指温心阳以暖脾土。 阳 21.重阳必阴 22.阳胜则阴病 ( ) 23.阴胜则阳病 24.阳病治阴 25.阴病治阳 26.阴中求49.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所以怒胜悲。 阳 27.阳中求阴 28.阴损及阳 ( ) 29.阳损及阴 30.五行 31.五味 32.五液 50.“木火刑金”,为火乘金。 33.五色 34.五化 ( ) 35.五官 36.五体 37.五志 38.五行相51.比较、演绎是中医学中一般思维方法。 生 39.五行相克 40.五行制化 ( ) 41.五行胜复 42.五行相乘 43.五行相侮 44.五行学52.试探和反证是中医学中的哲学方法。 说 45.木曰曲直 46.火曰炎上 ( ) 47.土爱稼墙 48.金曰从革 49.水曰润下 50.母病及

6

子 51.子病犯母 52.虚则补其母 26.怎样运用阴阳理论概括分析各种证候? 53.实则泻其子 54.滋水涵木 55.益火补土 56.培土生 金 57.金水相生 58.抑强扶弱 27.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何临床意义? 59.抑木扶土 60.培土制水 61.佐金平木 62.泻南补28. 何谓五行学说?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北 63.比较 64.揆度奇恒 29.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 65.演绎 66.类比 67.以表知里 68.试探 69.反证 30.何谓”取象比类法”?举例说明之。 五、简答题 31.何谓“推演络绎法”?举例说明之。 1.中医学的方法体系大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32.何谓所胜与所不胜? 2.中医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什么? 33.何谓五行相乘?其次序和原因如何? 3.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为什么必须对中国古代的主要哲学思想34.何谓五行相侮?其次序和原因如何? 有个大体认识? 35.何谓“母病及子”?一般规律如何?举例说明之。 4.为什么说精气神三者不可分离? 36.何谓“子病及母”?一般规律如何?举例说明之。 5.简述无形之气与形质之气的异同点。 37.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常用治法有哪些? 6.你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是如何认识的? 38.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常用治法有哪些? 7.气运动有何意义? 39.何谓“五行制化”?其规律如何? 8.如何理解气运动的普遍性? 40.如何以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指导情志病的治疗? 9.气化的形式主要可概括为哪几种? 41.五行生克乘侮理论在针灸取穴中有何指导意义? 10.为什么说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2.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11.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机理是什么? 六、论述题 12.何谓阴阳学说?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1.试述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3. 如何分析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 2.古代哲学中精和气各自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14.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体现在哪几方面?试举例说明之。 3. 为什么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1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4.气的运动与气化之间的关系如何? 16.为什么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5.如何区别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的精、气概念? 17.人体五脏阴阳是怎样划分的? 6.古代哲学之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何? 18. 你对阴阳的对立和制约是如何理解的? 7.如何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举例说明之。 19. 你对阴阳的互根与互用是如何理解的? 8.怎样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举例说明之。 20. 何谓阴阳的消长、转化?二者关系如何? 9.阴阳转化发生的内在根据和条件是什么? 21. 何谓阴阳互为消长?举例说明之。 10.何谓阴阳交感?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22. 何谓阴阳皆消皆长?举例说明之。 11.何谓阴阳互藏?有何意义? 23.阴阳转化的条件及形式如何?举例说明之。 12.何谓阴阳自和?其意义如何? 24.何谓“阴阳自和”?其对自然界和人体有何意义? 13.何谓阴阳平衡?有何意义? 25.如何运用阴阳理论来概括分析药物的性味及功能?

7

14.试述阴阳消长的形式及其与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的关系。

15.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指导确定治疗原则?

16.如何运用阴阳理论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7.如何运用阴阳学说指导中医诊断疾病?

18.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19.何谓“生我”、“我生”、“克我”、“我克”?举例说明之。

20.何谓“五行胜复”?其规律如何?

21.如何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22.如何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阐释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举例说明之。 23.五行生克理论在阐释五脏病变的传变方面有何意义?举例说明之。

24.如何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25.如何运用五行理论指导脏腑用药?

26.试述在中医学中应用较多的思维方法。

27.你对“中和思维”是如何理解的?试举例说明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8.何谓“类比思维”?在中医学中是如何应用此思维方法的?试举例说明。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E 2.D 3.C 4.D 5.A 6.B 7.C 8.B 9.E 10.D

11.B 12.B 13.E 14.C 15.C 16.D 17.A 18.D 19.E 20.C

21.B 22.B 23.C 24.C 25.D 26.B 27.A 28.E 29.C 30.C

31.C 32.A 33.C 34.E 35.B 36.C 37.A

(二)B型题

1.B 2.A 3.D 4.C 5.B 6.A 7.D 8.C 9.D 10.A

11.E 12.B 13.C 14.B 15.B

(三)D型题

1.AC 2.DE 3.BC 4.AD 5.CD 6.AB 7.CE 8.AB 9.BE 10.CD

8

(四)X型题

1.CDE 2.ABCDE 3.ABC 4.AD 5.ABC 6.ABE 7.BE 8.DE

9.ABCD 10.AD 11.BDE 12.BDE 13.BDE 14.BDE 15.BDE 16.BCE

17.ABE 18.ABE 19.ABDE 20.CE 21.ACE 22.ACE 23.ABCDE 24.CD

二、填空题

1.先秦时期 元气说(元气一元论)

2.水地说 无形 有形

3.云气说

4.中医的哲学方法 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 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

5.精 气 神

6.协调 通畅

7.神

8.气聚 气消

9.神

10.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交感与互藏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阴阳自和与平衡

11.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消彼亦消 此长彼亦长

12.阴阳交感

13.镇之以静 胜之以阳

14.阳之守也 阴之使也

15.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16.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

17.虚寒 阴病治阳

18.虚热 阳病治阴

19.曲直 炎上 稼穑 从革 润下

20.相克 相克 反克 反侮

21.肺金 肾水 肾水 肺金

22.土乘水 子病及母 土侮木 母病及子

23.疏肝 健脾 肝旺脾虚 疏肝健脾 调理肝脾 平肝和胃

24.生 制 发育无由 亢而为害

25.太过 不及

26.害 制 生化

27.传 受

28.相生关系的传变 相克关系的传变

29.母病及子 子病及母

30.相乘 相侮

31.补母泻子 抑强扶弱

32.滋水涵木 益火补土 培土生金 金水相生

33.抑木扶土 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 泻南补北

34.肾阳 脾阳 温肾健脾 温补脾肾

35.比较 演绎 类比 以表知里 试探与反证

36.注重宏观观察 注重整体的研究 擅长哲学的思维 强调功能联系

37.诸内 诸外

38.消息法

39.一般 个别

40.比较

41.比较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四、名词术语解释

1.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9

2.在古代哲学中,精的基本概念有: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3.在古代哲学中,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4.在古代哲学中,气化是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5.有形之精与气可以相互转化,即有形之精可散而为无形之精气,无形之精气又可聚积而成有形之精。

6.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7.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对立统一理论阐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8.指物质从有形蒸腾气化为无形的过程。

9.指物质由无形之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的过程。

10.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11.指运动着的和谐之气。

12.阴阳二气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从而产生万物。

13.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14.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5.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16.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涵有平衡,和谐之意,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

17.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的。

18.即阴阳平秘。平,饱满之意;秘,即秘密、潜藏之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而不外亢。

19.是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20.指阴阳转化的机理。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必然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21.指阴阳转化的机理。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必然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2.阳,指阳热;阴,指阴液。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

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23.阴,指阴寒;阳,指阳气。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

24.阴偏衰产生的“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阳病),治疗当滋其阴(治阴),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阳病治阴。

25.阳偏衰产生的“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阴病),治疗当壮其阳(治阳),从而使阴阳恢复平衡,此即阴病治阳。

26.治疗阳虚时,在补阳药中,适当佐以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7.治疗阴虚时,在补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28.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出现阴阳两虚的病变。

29.当阳气虚损到一定程度,就会累及阴精,使阴精化生不足,出现阴阳两虚的病变。

30.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31.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32.汗、涕、泪、涎、唾五种液体。

33.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

34.五行气化而表现出的植物的生、长、化、收、藏五个生长阶段。

35.目、舌、口、鼻、耳五个感觉器官。

36.机体的筋、脉、肉、皮毛、骨五种形体组织。

37.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

38.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39.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40.制化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事物必须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

41.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引起其所不胜行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42.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43.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悔”。

44.属古代哲学范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并以此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45.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树干能屈能伸、向

10

上向外舒展的状态。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

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46.炎,热也;上,向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特点。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47.春种曰稼,秋收曰穑。“稼穑”,是指土具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8.从,由也;革,变革。“从革”,即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革土生金)。金之质地沉重,且常用于杀戮,因而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49.润,滋润;下,下行;“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滋润、向下、寒凉、闭藏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50.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传变。疾病的传变由母脏传及子脏,谓之母病及子。

51.又称“子盗母气”。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变传变。疾病的传变由子脏传,母脏,称为子病犯母。

52.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因补母能令子实(母能生子),故虚则补其母。

53.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因泻子能令母虚(子盗母气),故实则泻其子。

54.即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55.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式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56.即用补脾益气以补益肺气的方法,主要用于肺气虚弱或肺脾两虚之证。

57.亦称滋养肺肾法。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故补肺阴即可以滋肾阴。另一方面,肾阴是五脏之阴根本,所以滋肾阴又可以达到补肺阴的目的。因而临床上对于肺肾阴虚者多采用两脏同补,金水互生以治两脏之阴虚。

58.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主要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抑其强者,则弱者自然易于恢复。“扶弱”主要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59.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平肝和胃法。适用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

60.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61.是滋肺阴清肝火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又称“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无力制肝而肝火犯肺者。

62.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63.即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64.“揆度”,即衡量;“奇恒”,即异常与正常的意思。《内经》中所谓“揆度奇恒”,就是一种用比较方法进行鉴别的手段。

65.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以归纳所得到一般的共性的结论为依据,去研究个别的,尚未深入研究的事物以探求新的结论。

66.又称“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属性相同),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性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

67.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68.即对研究对象先作一番考查,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措施在对象身上所得到的反应,对原有设想作适当修改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思维方法。

69.是从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五、简答题

1.大体可分为中医的哲学方法,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具体方法等三个层次。

2.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3.中医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受当时实验科学尚不发达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得不更多地借助于古代哲学知识来解释一些生理病理现象。因此,在中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古典哲学被运用于中医学中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学有着很大的影响,离开了这些哲学思想,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很多问题是难以理解的。

4.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互化;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神则统驭精与气,故三者不可分离。精为生命的基础(本原);气为生命活动的动力(维系);神乃生命活动的主宰。

5.二气共同之处均为细小而分散的物质。不同之处:无形之气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且肉眼难以看到。形质之气以凝聚的状态存在,且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6.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①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或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②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③精气有“有形”与“无形”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7.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几种。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使整体宇宙充满了生机,推动着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和消亡,维持着自然界新陈代谢的平衡。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了生生之机。

8.气的运动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①宇宙中的任何事物自身都具备运动特性及升降聚散等运动形式,即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②气的运动使宇宙充满了生机,促进新生事物的孕育和发生,引致旧事物的衰败与消亡,维持自然界新陈代谢的平衡;③气的运动止息,宇宙则失去生生之机。

11

9.气化是指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气化的形式主要有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四种。

10.精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包括:①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②精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11.①万物相互感应的机理是“类同则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即(周易)所谓“同气相求”;②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是精气或气。

12.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其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13.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14.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阴阳属性相互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和以比较分阴阳三个方面。

15.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六个方面。

16.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部分。如以人体内外而言,则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以内脏而言,则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以气血而言,则气为阳,血为阴;五脏中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等等。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7.脏腑分阴阳,则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于下属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18.阴阳之间的对立,是指阴和阳的属性是相反的,主要表现于二者之间的互斗争、相互制约。如寒与热、水与火、动与静等。所以,只有相反的的事物和现象,才能区分其阴阳的属性。阴阳之间的制约,是指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之间不是静止着的相互对持,而是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阴可以制约阳,阳也可以制约阴。如寒可以制热,热也可以制寒;动可以制静,静也可以制动等等。

19.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与下、寒与热、明与暗、升与降等阴阳关系中,主要是因相互依赖而存在。若阴阳互根关系被破坏,变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阴精与阳气的关系中,阴精能促进阳气的化生,阳气又能固

护阴精。主要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若阴阳互用关系失常,则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

20.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都是阴阳运动变化的过程和形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21.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称之为阴阳互为消长。例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22.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称之为阴阳皆消皆长。例如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阴(精)不足,不能化生阳(气)而导致阳的不足,属阳随阴消的阴阳皆消变化;而补充营养物质(阴),产生能量,增加了气力,则属阳随阴长的阴阳皆长的消长变化。

23.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极”就是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点而导致阴阳转化发生的条件。若没有消长的量变过程,就不会有转化的质变过程。

阴阳转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下冰雹,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转为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24.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自和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恢复健康的内在机制。

25.中药的性能,主要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而定。四气中的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中的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降浮沉中的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26.确定证候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核心,而辨别阴证、阳证又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在临床诊断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脏腑辨证中,脏腑精气阴阳失调无外乎阴阳两大类。总之,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2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养生防病的一条重要原则。临床根据这一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季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季不易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28.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12

其基本观点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

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29.五行的特性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0.取象比类法是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方法中的一种。“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于水;其他以此类推。如以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升发特性相类似,故东方归属于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方,与金之沉降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之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之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

31.推演络绎法是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方法中的一种。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例如,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同理,心属火,则小肠、脉、面、舌与心有关,故亦属于火等等。

32.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和“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33.五行相乘,是指五中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火,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二:一是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行过度克制,如“木旺乘土”;二是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行的过度克制,如“土虚木乘”。

34.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相克的反向,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有二:一是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反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亢侮金”;二是某一行过于虚弱,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被其“反克”,如“土虚水侮”。

35.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其母子两行皆异常。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是:母脏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如: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若水不足,不能生木,导致木亦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36.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两种: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火旺导致木亢,终至木火皆亢。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如木不足导致水枯,终至木水皆不足。

37.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四种。

38.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是:抑强和扶弱。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弱,适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四种。

39.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制化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土又克水;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40.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可以胜怒;喜伤心,恐可以胜喜;思伤脾,怒可以胜思等等。

41.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在治疗脏腑疾病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荥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42.中医学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六、论述题

1.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天地之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②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主要形式有: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更新变化四种。③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精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④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2.精概念的形成:①源于“水地说”,即由水、地生万物发展而来。②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哲学中精气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③古代哲学家在“水地说”与对人体之精认识的基础上,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气概念的形成:①源于“云气说”,即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大气等是气概念产生之源。②中医学对人体之气的认识,也是气概念产生的基础。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则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即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

3.精、气、神是中医精气学说中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这三者,把它们视为生命的根本,故称“三宝”,并以此创立“精气神学说”。

精气神学说中的精,主要指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禀受于先天,并受后天水谷精气之滋养而充盈。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同时,肾精又是生殖之精,对个体及其种族繁衍至关重要。

13

该学说中的气,是指由肾精所化生之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三者共同组成人体的精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宰者。它是生命存在的表现。神虽由精、气生养,但神有统驭精气的作用。

此学说尤其重视神的作用。精、气、神三者相互资生,关系密切,存则俱存,亡则俱亡。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三者不可分离,是生命的根本,称其为人身“三宝”。

4.气的运动称为气机,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气化过程分为“化”与“变”两种不同的类型:化是指气的缓和运动所促成的某些改变,类似于“量变”;变是指气的剧烈运动所促成的显著变化,类似于“质变”。化与变,皆取决于气的运动。因此,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前提和条件,而在气化过程中又寓有气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5.精,又称精气,在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在中医学中,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之源。既包括父母遗传的性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气,在古代哲学中,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在中医学中,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的不断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因此,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认识。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是有明显区别的: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 6.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①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影响下,中医学构建了精气生命理论,认为人体之精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认为人体之气是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气的不断运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人体诸气皆为一身之气的分化;人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进程;气是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②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促使中医学建立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

7.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因此,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若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

现在其属阴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如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的。水不论多热,对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水来说,仍属阳。

8.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层次或对象变了,则它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①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性;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③同一层次中,比较的对象不同,其阴阳属性不同。

9.阴阳转化发生的内在根据是阴阳互藏。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阴阳转化的必备条件是阴阳的消长运动。如以阴阳消长为量变过程的话,那么变化之极,就可发生阴阳转化的质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阴阳转化发生的条件。没有消长的量变的过程,就不会有转化的质变过程。

10.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和,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万物才得以成长。在人类,男女媾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自然界。可见,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阴阳交感合和的内在机制是阴阳互藏。天之阳气为何能降,地之阴气为何能升?古代哲学家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天气虽在上,但内涵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涵地之阴气的作用下降于地,地气虽居下,但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有阳,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涵天之阳气的作用下上升于天。如此则阴升阳降,天地之气交感合和。

11.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阴阳互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互藏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12.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健康恢复的内在机制,用以阐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深层次运动规律,它可以揭示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

13.所谓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域平衡。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域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

14.阴阳的消长变化主要有两类八种形式:一类是阴阳的互为消长,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一类是阴阳的皆消皆长,包括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第一类消长形式主要由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所决定,阴盛制阳,表现为阴长阳消;阳盛制阴,表现为阳长阴消;

14

阴衰不能制阳,表现为阴消阳长;阳衰不能制阴,表现为阳消阴长。第二类消长形式由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所决定,阴虚不能生阳或阳虚不能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消彼亦消;滋阴以生阳或益阳以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长彼亦长。

15.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盛、偏衰和互损又是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调整阴阳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的协调和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具体而言,阳偏盛的实热证采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的实寒证采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形成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具体而言,阴偏衰的虚热证,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的虚寒证,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阴损及阳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阳损及阴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

16.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出现偏盛、偏衰、互损,协调平衡关系遭到破坏的结果。因此,阴阳学说用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等来概括疾病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阳偏衰的基本病理变化是: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当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理变化,终致阴阳两虚。

1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说明在临床诊断疾病过程中,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如观察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色泽鲜明者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者为病属于阴。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燥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语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再如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状态分,浮大洪滑者为阳,沉涩细小者为阴。

18.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呵概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二是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环境:三是用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生理联系。 19.“生我”、“我生”、“克我”、“我克”,是五行生克关系中用以说明其中一行与其它四行的联系方式。从五行相生关系来说,每一行都有两行与其相联系,即“生我”与“我生”,以木为例,则“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难经》称“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从五行相克关系来说,每一行都有两行与其相联系,即“克我”与“我克”。仍以木为例,则“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内经》中称“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20.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五行中一行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克制,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旺盛,以制约该行

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

21.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火有温热、向上、明亮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水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

22.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①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如肝生心即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等。②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如肾制约心即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等。③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五脏中的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至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

23.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两类。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相克太过致病。如肝属木,脾胃属土,正常情况下,肝木能克脾土。若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等表现时,称为“木旺乘土”。相侮,是反向克制致病。如肺金本能克制肝木,由于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反向克制,而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咳逆上气,咯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

24.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的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根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补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25.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颜色与气味。以颜色分,有青、赤、黄、白、黑五色,以气味辨,则有酸、苦,甘、辛、咸五味。药物的五色、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以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的。即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玄参、生地色黑味咸人肾经以滋养肾阴等。

26.在中医学中,运用较多的思维方法有以下五种:(1)比较:

15

即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2)演绎:是从一般到个

别的思维方法。是以一般的共性结论为依据,去研究个别的,尚未深入研究的或新出现的事物,再探求新的结论,如此推理下去,得出许多新的结论。(3)类比: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属性相同),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性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4)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5)试探和反证:试探是对研究对象先作考查,提出设想,并依据设想采取相应措施,然后根据措施在对象身上所得到的反应,适当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思维方法。反证法则是从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27.中和,又称“中庸”、“中行”、“中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含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中和这种平衡、和谐、适中、适应看作是事物内在的最好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要保持其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人的生命活动才能进行下去。中和这种哲学思想正好反映了中医学这种本质的内在要求,因而中和思想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和思想的核心是平衡和和谐,这种平衡和和谐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阴阳学说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意味着健康。若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的平衡失调,则人体由生理状态转为病理状态。针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阳平衡失调,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即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28.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如中医学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病因理论中的“六淫学说”。例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主动等特性的病症表现,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头痛游移、抽搐等,皆属外感风邪为患,治疗时应采用祛风的方法。

此外,在中医治法中的“增水行舟法”、“提壶揭盖法”、“导龙入海法”等均属类比思维而创立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三)

第三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2.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3.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物质基础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4.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动气

5.具有温煦脏腑、润泽皮毛、控制汗孔开合等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6.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7.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A.推动功能 B.温煦功能 C.固摄作用 D.气化 E.营养作用

8.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指: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机 C.气的防御作用 D.气的固摄作用 E.气化

9.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的配合:

A.推动与温煦 D.防御与固摄 C.推动与固摄 D.中介与推动 E.温煦与凉润

10.临床上,常从“虚里”处的搏动状况可以察其盛衰的气是:

A.中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宗气

11.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

A.卫气 B.宗气 C.中气 D.元气 E.营气

12.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是:

A.中气 B.营气 C.卫气 D.水谷精气 E.脏腑经络之气

13.与视、听、言、动的强弱关系最密切的气是:

A.元气 B.卫气 C.宗气 D.谷气 E.营气

14.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血脉 D.三焦 E.肝

15.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为:

A.气机不畅 B.气结 C.气闭 D.气逆 E.气虚

16.具有司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16

17.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肝脾 B.肺肝肾 C.肺脾肾 D.心肺肾 E.肝脾肾

18.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E.谷气

19.与肺主一身之气密切相关的是:

A.宗气 B.谷气 C.卫气 D.元气 E.营气

20.一身气机的枢纽为:

A.脾胃 B.心肾 C.肺肝 D.脾肾 E.以上均非

21.出现恶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A.推动与调控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2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减退:

A.推动与调控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23.“气有余便是火”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24.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A.推动与调控作用 B.温煦与凉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25.形成多种代谢异常的病变,是气的哪一项失常: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机 E.气化

26.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7.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28.充养脑髓、滑利关节的主要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9.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A.脉管 B.经络 C.腠理 D.三焦 E.分肉

3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不是

31.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32.与血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3.治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的机理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34.治疗血瘀证时,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的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35.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

A.心气 D.肺气 C.中气 D.肝气 E.脾气

36.与血液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7.与人体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膀胱

38.治疗出血证时用补气药物的机理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39.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A.皮肤 B.孔窍 C.肌肉 D.关节 E.血脉

40.在机体内,除______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的范畴:

A.胃液 B.肠液 C.血液 D.泪液 E.唾液

41.液的灌注部位,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A.脏腑 B.骨节 C.孔窍 D.脑 E.髓

42.下列哪一脏或腑与津液的生成关系不密切:

A.脾 B.胃 C.肺 D.小肠 E.大肠

43.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何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

A.心肝脾肺三焦 B.心肝脾肾三焦 C.肺脾肾肝三焦 D.心肝肺肾三焦 E.肺脾肾心三焦

44.与津液输布最不相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7

45.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A.汗 B.尿 C.粪 D.呼气 E.呕吐物

46.气逆导致吐血的生理学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47.大出血时往往导致气脱,其生理学基础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48.临床上行气与利水法常常并用的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以上均非

49.临床上治疗多汗、漏汗时,可采用补气之法,其机理在于:

A.气能行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生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生气

50.脏腑气机升降运动中,以哪一组脏腑最为重要:

A.心肝肾 B.肺脾肾 C.脾肝肺 D.肺肝胃 E.心肝肺

51.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

A.气逆 B.气陷 C.气结 D.气滞 E.气脱

52.喻昌所论的“内气”是指: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53.“上气海”是指:

A.息道 B.膻中 C.丹田 D.心 E.肺

54.营气通过何种途径循行于全身: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十四经脉 D.十五别络 E.任督二脉

55.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气是:

A.元气 B.真气 C.营气 D.卫气 E.宗气

56.五脏之真精是何气之分体:

A.先天之精气 B.水谷精微 C.后天之精气 D.营气 E.元气

57.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须的条件:

A.心气充沛 B.血液充盈 C.脉道通畅 D.三焦通利 E.肺肝脾功能正常

58.《读医随笔》称为“动气”的是:

A.肾气 B.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59.下列哪一项所论不妥:

A.气虚则血少 B.气旺则血充 C.血虚则气少 D.血足则气旺 E.气不运则血不存

6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不摄津的范畴:

A.多汗 B.多尿 C.漏汗 D.遗尿 E.遗精

61.“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

A.肝肾同源 B.乙癸同源 C.津血同源 D.精血同源 E.以上均非

62.临床上气的异常导致血的失常时,下述哪一项不妥?

A.血虚 B.血脱 C.血燥 D.血瘀 E.出血

63.与气虚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心与脾 C.肺与脾 D.肺与肝 E.肝与脾

64.与气能摄血最相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5.津液排泄途径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汗 B.尿 C.粪 D.呼气 E.以上均非

66.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是:

A.滋润和濡养作用 B.作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C.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D.排泄代谢产物

E.以上均非

67.“见痰休治痰而治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生气

68.营气与卫气的共同特点:

A.来源相同 B.性质相同 C.特点相同 D.分布相同 E.功能相同

69.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先天与后天方面 B.性状与分布方面 C.生化与运行方面 D.功能与结构方面

E.以上均非

70.下列哪项属于气机失调:

A.气逆 B.气陷 C.气滞 D.气结 E.以上均是

71.禀受于父母的原始生命物质,称为:

18

A.生殖之精 B.先天之精 C.后天之精 D.脏腑之精 E.肾精

72.一身之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为:

A.心脾肾 B.心肺肾 C.心肝肾 D.脾肺肾 E.肝脾肾

73.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A.气机 B.气化 C.气逆 D.气脱 E.气闭

74.气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称为气的:

A.推运与调控作用 B.温煦与凉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75.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肾精 B.元气 C.脏腑之精 D.水谷之精 E.生殖之精

76.了解脏腑精气充实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气 B.血 C.神 D.津液 E.形体

77.津液与血液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称为:

A.津血同源 B.精血同源 C.气血同源 D.血汗同源 E.肝肾同源

78.人体内何为物质新陈代谢的调控与主宰:

A.心 B.肾 C.神 D.血 E.气

79.下面哪一项指的是“神之宅”:

A.形体 B.脏腑 C.肾精 D.血脉 E.宗气

80.“形之主”指的是:

A.脏腑 B.神 C.肾精 D.气 E.津液

81.在血虚病变的治疗中,通常补气,理论依据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养气 E.血能载气

(二)B型题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

1.人的生长发育靠气的:

2.使津液变成汗、尿是气的:

3.多尿是与气的哪项功能失常有关: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4.对脏腑的功能活动起激发、推动作用的是:

5.主司腠理开合的是:

6.能营养全身、化生血液的是:

A.润泽肌肤 B.化生血液 C.温煦脏腑 D.充养脑髓 E.化生神志

7.营气的作用是:

8.津的生理功能是:

9.液的生理功能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0.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

11.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12.与汗液的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肺脾肾 B.心脾肝肾 C.心肺肝脾 D.脾肺肾肝 E.心肺脾肾

13.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14.与血的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15.与津液的输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脾胃 B.肺 C.心 D.肝 E.肾

16.一身气机的枢纽是指:

17.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的是:

18.可以疏通和调畅气机的是:

A.气机不畅 B.气滞 C.气逆 D.气陷 E.气结

19.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为:

20.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郁滞不通时,称为:

21.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体内者,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陷 D.气闭 E.气脱

22.气的由下向上运动太过,称为:

23.气的上升不及而下降太过,称为:

24.气的由里向外运动太过,称为: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2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26.积于胸中之气称为:

27.水谷之悍气是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9

28.血液运行的动力主要在于:

29.能助心行血的是:

30.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是: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胃

31.血液的生成与何项关系最为密切:

32.津液的生成与何项关系最为密切:

33.对津液的输布起主宰作用的是:

A.气虚血少 B.气虚血瘀 C.气虚出血 D.气随血脱 E.血虚气亏

34.气生血功能失常可见:

35.气行血功能失常可见:

36.气摄血功能失常可见:

A.气虚 B.气脱 C.气滞 D.气闭 E.气逆

37.血虚可导致:

38.大失血时可导致:

39.水液停滞可导致: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调控作用

40.血液循行的动力是指气的:

41.控制着津液排泄是指气的:

42.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是指气的:

(三)D型题

1.气的生成过程中,尤其重要的脏腑是:

A.心 B.肺 C.脾 D.胃 E.肾

2.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何作用间的协调平衡: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中介作用

3.宗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肾中精气 B.水谷精气 C.自然界清气 D.脏腑之精气 E.先天之精气

4.宗气的主要功能是:

A.主管语言 B.温煦肢体 C.调节心脏的搏动 D.走息道以行呼吸 E.贯心脉以行气血

5.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精 E.津液

6.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A.心主血脉 B.肝主藏血 C.脾主统血 D.肺朝百脉 E.肾主封藏

7.气的主要来源是: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之精气 C.阴阳之精气 D.五行之精气 E.天地之精气

8.人体之气生成的主要条件是:

A.脏腑功能正常 B.物质来源充足 C.精气充足 D.血液充足 E.津液充足

9.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A.肝 B.胆 C.脾 D.胃 E.肾

10.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郁 D.气结 E.气脱

11.元气充足必须依赖何脏腑之气正常:

A.心气 B.肝气 C.脾气 D.肺气 E.胃气

12.与宗气生成有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3.与宗气的分布密切相关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4.营气分布全身,主要通过的途径是:

A.十二经脉 B.十二经别 C.手足三阴经 D.手足三阳经 E.任督二脉

15.各类气中,具有阴阳相随关系的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D.中气

16.血的生成主要依赖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中介作用 E.固摄作用

17.在血的生成过程中,具有主要作用的脏腑是:

A.心 B.肺 C.脾 D.肾 E.胃

18.津液的生成主要关系到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

19.津液的排泄主要关系到气的:

20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营养作用

20.治疗出血证时用补气之品是因为: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21.可以形成血行瘀阻的是:

A.气逆 B.气陷 C.气滞 D.气脱 E.气虚

22.气血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A.气为血之帅 B.血为气之母 C.气能生血 D.血能养气 E.气随血脱

(四)X型题

1.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2.与气的来源和生成有关的是:

A.先天禀赋 B.后天饮食营养 C.自然环境 D.肺肾的功能 E.脾胃的功能

3.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脾 B.胃 C.肺 D.肾 E.三焦

4.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

A.固摄血液 B.固摄汗液 C.固摄唾液 D.固摄二便 E.固摄精液

5.人体气化失常,可影响到:

A.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 B.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C.汗液的排泄 D.体温的相对恒定

E.大、小便的排泄

6.气机失调可导致:

A.血液上逆 B.血液外溢 C.血行迟缓 D.津液停滞 E.小便异常

7.气的分类依据是:

A.基本含义 B.功能特点 C.生成来源 D.分布部位 E.历代医家的共识

8.与元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有:

A.肺 B.肾 C.脾 D.胃 E.三焦

9.宗气的盛衰关系到:

A.呼吸的强弱 B.血液的运行 C.视听的正常 D.腠理的开合 E.津液的布散

10.卫气的功能有:

A.温分肉 B.肥腠理 C.司开合 D.充皮肤 E.生津液

11.与血液的生成关系密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胃 E.肾

12.参与血液运行的脏腑组织有:

A.心 B.肺 C.肝 D.脾 E.脉

13.血液运行必备的条件是:

A.营气充沛 D.津液滑利 C.血流充盈 D.脉道通畅 E.脏腑功能正常

14.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A.心的主血 B.脾的统血 C.肝的藏血 D.肝的疏泄 E.肺朝百脉

15.与津液的生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脾 B.胃 C.小肠 D.大肠 E.三焦

16.与津液的输布有密切关系的是:

A.肺 B.脾 C.肾 D.肝 E.三焦

17.与津液的排泄有密切关系的是:

A.肺 B.脾 C.肾 D.膀胱 E.三焦

18.在津液代谢过程中,以哪三脏作用最为重要:

A.肺 B.脾 C.肾 D.肝 E.心

19.津液的正常排泄途径是:

A.汗 B.呼气 C.尿 D.粪 E.呕吐物

20.津主要分布于:

A.血脉 B.肌肉 C.皮肤 D.脑髓 E.孔窍

21.液主要灌注于:

A.骨节 B.脏腑 C.脑髓 D.肌肤 E.孔窍

22.津液的功能是:

A.润泽肌肤 B.滑利关节 C.充养脑髓 D.充养血脉 E.寓神养神

23.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依赖于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

24.血的营养滋润的作用体现在:

21

A.面色红润 B.肌肉丰满壮实 C.皮肤润泽 D.毛发乌黑光泽 E.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

25.生殖之精的化生与施泄有度,依赖于:

A.天癸促发 B.肾气封藏 C.肝气疏泄 D.脾气运化 E.以上都对

26.人体之精的功能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繁衍生命 B.濡养 C.化血 D.化气 E.化神

27.一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哪些作用:

A.防御 B.抗邪 C.调节 D.康复 E.出汗

28.血液的化生是在哪几个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A.脾胃 B.心 C.肺 D.肾 E.肝

29.化神之源是指: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以上都对

30.气化的具体体现有:

A.精血互化 B.精化为气 C.精化为髓 D.津血互化 E.津化为汗

31.人体之精源于:

A.肾精 B.先天之精 C.后天之精 D.脏腑之精 E.生殖之精

32.神的具体体现有:

A.眼神 B.表情 C.言语 D.应答 E.神志

33.人身之三宝是指:

A.精 B.气 C.血 D.津液 E.神

34.“气随津脱”病理变化的形成原因包括:

A.剧烈呕吐 B.大量泄泻 C.大量饮水 D.过用发汗方法 E.过用下法

二、填空题

1.精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______,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______。

2.在气的生成过程中_____的________功能尤其重要。

3.人体之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气的推动作用,指气具有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5.气的防御作用,一方面可以_______,另一方面还可以_________。

6.血的正常运行,依赖气的_______和_______作用,这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7.气机升降之枢纽为_______。

8.元气由______化生,赖______循行全身。

9.宗气的主要功能,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_______。

10.宗气的盛衰,临床上常从_______处的搏动状况和_______测之。

11.上气海是指_______,下气海是指_______。

12.营气通过_______和_______而循行于全身。

13.因为卫气的运行是_______、_______,所以和人的睡眠密切相关。

14.______和______是构成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

15.气的防御作用主要体现于______、_______。

16.“气机失调”中,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为______;气不外达而结聚于内,称为______,或 ______,甚则______。

17.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是_______和_______。

18.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力量,具体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9.《难经·二十二难》指出:“气主_______,血主______”。

20.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其本为_______,其标为_______。

21.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2.气对血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3.血对气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4.津液之中,主要起滋润作用的为________,主要起濡养作用的为_________。

25.津液进入血脉之中,不仅化生血液,还起着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26.宗气积聚之处,称为_______;测知宗气盛衰的部位,称为_________。

27.血得______而行,________而凝。

28.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________的过程。

29.气的运动形式可以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30.营与血关系极为密切,可分而_______,常常________并称。

31.精藏于_______,血藏于_______。

32.《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_______乃居。”

33.精是人体生命的_______,是_______的最基本物质。

22

34.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_______。

35.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中,但主要藏于_______中。

36.气的运动称作_______。气的运动形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精与血之间化源相同,又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_______。

38.气充则神明,气虚则神衰,故称气为_______。

39.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但神又能_______。

40.血为气之母,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41.人体之精除了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三、判断题

1.气血津液是脏腑生理功能的产物,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 )

2.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仅有气、血、津液三者。 ( )

3.气的运动产生的变化称为气机。 ( )

4.天气是指自然界之清气。 ( )

5.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固护体内的阴液。 ( )

6.卫气属于先天之精气所化生。 ( )

7.气化即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 )

8.精、血、津液的化生均离不开气化运动。 ( )

9.五脏精气是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 )

10.后天之精气包括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 )

11.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 )

12.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气滞。 ( )

13.元气根于肾,与脾胃无关。 ( )

14.元气中既有命门之水,又有命门之火。 ( )

15.元气通过三焦而流布于全身。 36.气的固摄作用关系到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和排( ) 泄。 ( )

16.元气由肾中精气化生,靠水谷之精气的培育。 37.因为气能行血,所以临床上治疗出血证时不能用补气药。 ( ) ( )

17.脏腑之气是指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38.人体内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水谷精气。 ( ) ( )

18.宗气是由自然界清气和先天之精气结合而成。 39.一般而言,肾与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无直接关系。 ( ) ( )

19.具有行气血、行呼吸二方面作用的气是营气。 40.气能摄血,就是气有防止出血的作用。 ( ) 20.宗气的生成与心肺脾三脏密切相关。( ) 21.脾肺的功能如何,直接关系到宗气的生成。( ) 22.营气和卫气的主要区别是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 23.营气通过十二经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而络六腑。( ) 24.营气与卫气同源于水谷精气。( ) 25.以水谷精微为主要物质来源而生成的气只有营气。( ) 26.生命物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营气。( ) 27.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 28.脾统血和肝藏血是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 ) 29.血和津液的生成与气的推动作用和气化作用密切相关。( ) 30.血的生成与肺无关。( ) 31.血液归藏于肝,故称肝为血府。( ) 32.宗气又名大气,积聚于膻中。( ) 33.营气和卫气正常协调,才能维持“昼精而夜寐”。( ) 34.肾精化血,主要是通过骨髓和肝的作用来实现的。( ) 35.仅气的推动作用就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

( )

41.气能摄津,就是气有防止出汗的作用。 ( )

42.元气根源于肾。 ( )

43.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 )

44.津液的生成主要是靠小肠主液和大肠主津来实现的。 ( )

45.津液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 ( )

46.气血津液各自的生成,均离不开水谷精气。 ( )

47.津与液相比较,稠厚者为津,清稀者为液。 ( )

48.血为气之母,就是血能载气。 ( )

49.耳之听力与肾精相关,与宗气无关。 ( )

50.津液是脾、胃、小肠与大肠的综合作用生成的。 ( ) 51.津液的正常排泄途径是通过腹泻排出的。 ( )

52.中焦之汁是指津液。 ( )

53.因血能生气,所以大出血时可导致气脱。 ( ) 54.气不行水,可采用行气或补气法治疗。 ( )

55.因“血汗同源”,所以大出血的病人无汗出之表现。 ( )

56.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中,以肝肺肾最为重要。 ( ) 23

57.气的防御作用正常,人就不易发病。 ( ) 10.气闭和气脱各属气的哪种病理状态?

58.尿液的排泄虽与多个脏腑相关,但尤以膀胱最为重要。 11.直接影响宗气生成的因素是什么? ( ) 12.直接影响血生成的因素是什么?

59.津液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 ) 13.血的濡养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60.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排出体外。 14.津液的排泄主要依靠什么途径? ( ) 15.治疗出血证时,为何应用补气药? 61.体内的津液在气的固摄作用控制下而能正常地排泄。 ( ) 16.治疗水肿时,行气与利水法同用,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62.气的固摄作用太过则月经闭止。 17.若津液大量耗损,可出现津枯血燥的病变,其机理如何? ( ) 18.简述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 四、名词术语解释 19.精的施泄形式如何? 1.气血津液学说 2.气机调畅 3.气机 4.气化 5.气海 6.气 20.神的生理作用怎样? 7.血 8.元气 9.宗气 10.营气 21.怎样理解“精血同源”? 11.卫气 12.荣气 22.精与气之间关系如何? 13.营血 14.营阴 15.卫阳 16.息道 17.气街 18.虚里 六、论述题 19.膻中 20.津液 21.血府 22.气交 1.血的生成和运行与哪几脏有关?各起何作用? 23.五气 24.外气 2.气和血在生理方面的关系如何? 25.动气 26.内气 27.谷气 28.中气 29.气逆 30.气陷 3.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二者在生理上的联系如何? 31.气滞 32.气结 33.气郁 34.气闭 4.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是什么?在生理方面如何体现出来? 35.气脱 36.脏腑经络之气 5.所谓“血主濡之”和“血气者人之神”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37.水谷悍气 38.津血同源 39.汗血同源 40.气主 煦之 41.血主濡之 42.气为血之帅 6.津与液在生理方面有何区别和联系? 43.血为气之母 44.夺血者无汗 45.夺汗者无血 46.精 7.气与津液的生理关系如何? 47.神 48.精血同源 8.如何理解“津血同源”和“血汗同源”?有何临床意义? 五、简答题 9.怎样理解气化? 1.气的生成来源有哪些方面? 10.精的含义是什么? 2.影响气生成的因素有哪些? 11.人体之精如何贮藏和施泄? 3.气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2.精有哪些生理功能? 4.元气的组成、分布和功能如何? 13.如何理解中医学理论中的神? 5.宗气的组成、分布和功能如何? 14.何为人身之“三宝”?为什么? 6.“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是哪一理论的实际应用? 15.试述精、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7.气不摄津可导致哪些病证? 试 题 答 案 8.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怎样体现出来? 一、选择题 9.气逆和气陷各属气的哪种病理状态?

24

(一)A型题

1.B 2.B 3.A 4.A 5.D 6.C 7.D 8.E 22.ABCD 23.ABDE 24.ABCDE

25.ABCDE 26.ABCDE 27.ABCD 28.ABCD 29.ABCDE 9.C 10.E 30.ABCDE 31.BC 32.ABCDE

11.A 12.E 13.C 14.D 15.A 16.D 17.C 18.C 33.ABE 34.ABDE 19.A 20.A

二、填空题 21.B 22.D 23.B 24.A 25.E 26.C 27.C 28.E

29.D 30.D 1.产物 物质基础

31.C 32.E 33.A 34.B 35.A 36.A 37.C 38.C 2.脾胃 运化 39.D 40.C

3.物质来源充足 脏腑功能正常 41.C 42.C 43.C 44.B 45.E 46.B 47.D 48.B

49.B 50.B 4.激发 促进

51.C 52.A 53.B 54.C 55.D 56.E 57.D 58.C 5.防邪入侵 驱邪外出 59.E 60.E

6.推动 固摄 61.C 62.C 63.C 64.C 65.B 66.A 67.B 68.A

69.C 70.E 7.脾胃

71.B 72.D 73.B 74.E 75.D 76.C 77.A 78.C 8.肾中精气 三焦 79.A 80.B

9.走息道以行呼吸 贯心脉以行气血 81.A 气

(二)B型题 10.虚里 脉象

1.A 2.E 3.D 4.A 5.D 6.C 7.B 8.A 11.膻中 丹田 9.D 10.C

12.十二经脉 任督二脉 11.E 12.D 13.A 14.C 15.D 16.A 17.B 18.D

19.A 20.B 13.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21.E 22.B 23.C 24.E 25.A 26.B 27.D 28.A 14.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 29.D 30.C

15.护卫肌肤体表 防御外邪入侵 31.E 32.E 33.D 34.A 35.B 36.C 37.A 38.B

39.C 40.A 16.气逆 气郁 气结 气闭

41.D 42.A 17.营气 津液

(三)D型题 18.脾统血 肝藏血

1.CD 2.AD 3.BC 4.DE 5.CE 6.BC 7.AB 8.AB 19.煦之 濡之 9.CD 10.CD

20.肾 肺 11.CE 12.CD 13.AD 14.AE 15.CD 16.AD 17.CE 18.AE

19.AD 20.AC 21.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21.CE 22.AB 22.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

(四)X型题 23.血能载气 血能养气

1.ABCDE 2.ABCDE 3.ABCD 4.ABCDE 5.ABCE 24.津 液 6.ABCDE 7.BCD 8.BCD

25.濡养 滑利血脉 9.ABC 10.ABCD 11.ABCDE 12.ABCDE 13.CDE

14.BC 15.ABCD 16.ADCDE 26.(上)气海 虚里

17.ACD 18.ABC 19.ABCD 20.ABCE 21.ABC 27.温 寒

25

沿三焦下行资先天元

28.代谢

29.升降出入

30.不可离 营血

31.肾 肝

32.精神

33.本原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34.物质基础

35.肾

36.气机 升 降 出 入

37.精血同源

38.神之母

39.驭气统精

40.血能养气 血能载气

41.濡养 化血 化气 化神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四、名词术语解释

1.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

2.是对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的描述。

3.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4.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

5.指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又称膻中。

26

6.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极精微物质。

7.行于脉中的具有丰富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8.由肾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又称原气、真气。

9.是由水谷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有推动血行和促进呼吸等作用,又称动气、大气。

10.是与血共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气,又称荣气、营阴。

11.是运行于脉外的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气,又称卫阳。

12.即营气,因其富有营养,能使机体荣润、光泽,故称。

13.因营气与血共行于脉中,可分而不可离,故常营血并称。

14.即营气,因营气清柔和顺,主内守,与卫气相对而言属阴,故称。

15.即卫气,因卫气慓悍滑疾,主卫外,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故称。

16.指呼吸的通道,是宗气所过之处。

17.①气冲穴别名;②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③指腹股沟动脉处。

18.又名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在此可测知宗气的盛衰。

19.①指两乳中间的部位,是宗气所聚之处,又称气海;②指心包;③穴位名,在任脉上,两乳头正中。

20.津液是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包括津和液两部分。

21.即脉,因脉为血行之道,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称。

22.指人生活的场所,是下降的天气和上升的地气互相交汇的地方。

23.指天之气,因其随时令的变化而表现为风、暑、湿、燥、寒,故称五气。又指五脏之气。

24.指天地之六气,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25,指宗气,具有行气血、助呼吸、助语声等作用。

26.指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7.指水谷精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28.即中焦之气,因脾胃位居中焦,故中气主要指脾胃之气。

29.指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30.指气的下降运动太过或上升运动不及所引起的病理状态。

31.指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一局部淤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32.指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又称气结。

33.指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又称气郁。

34.指气的外出运动受阻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35.指气的外出运动太过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出现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36.是人身之气在形成了脏腑经络等形体结构之后,便藏于其中,变为各脏腑经络之气。其是构成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37.指卫气,因其来源于水谷,其性慓悍滑疾,故称。

38.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能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称。

39.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既同源,汗血亦同源。汗出过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汗血同源”。

40.说明了气的温煦功能。气有温煦人体的作用,故称。

41.说明了血的功能。血有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

42.是气对血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

43.是血对气的关系的概括,主要体现在血能载气、养气两个方面。

44.指对于失血或血虚的患者,不宜采用汗法治疗。

45.指对于汗多津伤的患者,不宜采用破血、逐血之峻剂。

46.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47.广义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

48.精与血皆由水谷精微化生,来源相同;彼此之间互相滋生,相互转化,即藏于脏腑中的精可融入血脉中而为血,血脉中的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精与血之间的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五、简答题

1.禀于父母,藏于肾的先天之精气;源于水谷,化生于脾胃的水谷之精气;后天之精不断充养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可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二者相辅,使人体之精不断充盛。

2.除与先天禀赋,后天饮食的营养及自然界环境等有关外,主要与肺、脾胃、肾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协调平衡有关。

3.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4.元气由肾中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培育而成;元气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和

27

调控血、津液、精的运行、输布和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5.宗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宗气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上循咽喉,下行至足;主要功能—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三是沿三焦下行资先天元气。

6.是津血同源这一理论的实际应用。因汗为津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7.可导致多汗、自汗、漏汗、多尿、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等。

8.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得以具体体现。

9.气逆为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状态;气陷为气的上升运动不及或下降太过的病理状态。

10.气闭为气不外达而结聚于内较甚,突然出现昏厥的病理状态;气脱为气不内守而外脱,出现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11.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

12.饮食营养的优劣与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营气和津液由脾上输于心,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化赤为血。肾藏精,精化生为血。

13.面色红润、肌肉的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

14.主要依靠汗、尿、呼气和粪便等途径。

15.因气能摄血。

16.气能行津。

17.津血同源。

18.人体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组成。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生命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又称“水谷之精”,由脾胃化生。人体之精的来源,以先天之精为本,得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先后天之精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使人体之精逐渐充盛。

19.精的施泄有两种方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20.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又是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①能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②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③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二者之间相互资生,相互转化,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而且藏于脏腑中的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脉中的血液不断输送到脏腑中充养脏腑之精。肾藏精,肝藏血,精能生血,血可化精,精血之间互相滋生、互相转化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又称为“肝肾同源”。

22.精气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精可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之间相互化生。①气能生精摄精,使精不无故耗损外泄;②精为气化生的本源,精足则人身之气得以充盛,故精足则气旺,

精亏则气衰。

六、论述题

1.血的生成:与脾胃、肾、肝、心、肺有关。脾胃有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肺气、心阳有化赤作用;肾有藏精作用,肝有藏血作用,精血相互转化。(2)血的运行:与心、肺、肝、脾有关。心主血脉,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肺朝百脉,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脾主统血,能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维持血行正常;肝又主藏血,能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

2.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指血的生成,离不开气(营气)和气化作用;(2)气能行血,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3)气能摄血,气可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

血为气之母:(1)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血载气以行;(2)血能养气,气存血中,血不断地为气提供营养。

3.二者均以水谷精气为来源。营气为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其性柔顺,行于脉中,主内守而属阴;功能:营养全身,化生血液。卫气为水谷精气中的刚悍部分所化生,其性慓疾滑利,行于脉外,主卫外而属阳;功能:温养脏腑,护卫肌表。在生理上,二者阴阳相随内外相资,运行协调,如环无端,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相对恒定的体温、昼精夜寐及防御外邪的能力。

4.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为升、降、出、人四种。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故气的升降出入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如肺的呼吸功能和宣发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肾气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等。

5.(1)这两句话均是对血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概括,“血主濡之”是指血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血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全身各部分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发挥其生理功能的。(2)“血气者,人之神”是指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与神志活动有密切关系,《内经》说:“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6.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主要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对机体起滋润作用。液较稠厚,流动性较小,主要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对机体起濡养作用。津与液的联系是:两者同源于水谷精微,同属于人体正常水液,相互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7.(1)气能生津,指气的气化作用是津液化生的动力。(2)气能行津,指气的运动是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如脾气的散精;肺气的宣发肃降;肾气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三焦之气的决渎行水等。(3)气能摄津,指气的固摄作用可以控制津液的分泌量和排泄量。(4)津能生气,指津液受到各脏腑阳气的升腾气化,可化生为气。(5)津能载气,指气必须依附于津液之中才能存于体内。

8.津液与血液都源于水谷精微,且二者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故曰“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血汗同源”。临床上病人失血过多时,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黄帝内经》有“夺血者无汗”,《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若津液大量耗损时,不仅渗入脉内的津液不足,甚至脉内的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和津亏血瘀等病变。因此,对

28

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易地使用破血、逐血之剂。故《黄帝内经》有“夺汗者无血”的告诫。

9.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诸如体内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具体地说: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与相互转化;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和糟粕;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津液;津液转化为汗液、尿液等,均属于气化的体现。

10.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之精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本始含义仅指繁衍后代的生殖之精,此为狭义之精。从精华、精微的角度出发,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但从具体物质的生成与功能而言,精与血、津液、髓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精概念的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不包含血、津液、髓。

11.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藏于肾中。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也有部分藏于其他脏腑中。后天之精源于水谷,化为脏腑之精,部分贮藏于肾中,不断充养先天之精。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主要依赖肾气的封藏作用,使精藏肾中而不妄泄,保证肾精发挥各种生理功能。肾所藏之精,一是施泄于各个脏腑,濡养之,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一方面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12.①由肾精化生的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②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使其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③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的来源之一。④精可以化生为气,使机体生命活动旺盛。⑤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只有积精,才能全神,这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

13.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的内涵是广泛的,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其中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人体五脏功能的协调,精气血津液的贮藏与输布,情志活动的调畅等,都必须依赖神的统帅和调控。中医学的神与古代哲学中的神,有严格的区别。前者是对生命的认识,其产生有对精气等物质的依赖性。

14.精是生命本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极其重要的极精微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精可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之间相互化生;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精与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而神又统驭精与气。因此,精、气、神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推测病势的重要理论依据。精、气、神三者之间可分不可离,称为人身“三宝”。

15.精、血、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其性质均归属于阴。生理上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化生、相互补充的关系。例如精血之间相互化生、相互转化称为“精血同源”;津液与血液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称为“津血同源”。病理上三者之间往往互相影响,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如“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则是临床治疗上的运用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四) 第四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E.十二经脉

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

A.经别 B.经筋 C.正经 D.奇经 E.别络

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

A.络脉 B.孙络 C.浮络 D.别络 E.经脉

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别 B.经筋 C.皮部 D.经脉 E.别络

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的是:

A.皮部 B.别络 C.正经 D.奇经 E经别

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

A.浮络 B.孙络 C.别络 D.经筋 E.奇经

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

A.十五别络 B.浮络 C.孙络 D.正经 E.奇经 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

A.阴跷脉 B.阳跷脉 C.足三阴经 D.经别 E.浮络

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

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

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A.浮络 B.孙络 C.经筋 D.别络 E.皮部

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

A.心肝肾经 B.胆胃三焦经 C.心肺心包经 D.心胆小肠经 E.肺脾胆经

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

A.肝胆肾经 B.肝脾胃经 C.肾膀胱胃经 D.脾胃肾经 E.脾肝肾经

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

29

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

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少阴心经 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

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

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A.直线贯注 B.手足贯注 C.上下贯注 D.循环贯注 E.左右贯注

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

A.太阳经 B.厥阴经 C.冲脉 D.任脉 E.带脉

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

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阳维脉

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

A.冲脉与任脉 B.足阳明与足少阴 C.阴维脉与阳维脉 D.阴跷脉与阳跷脉 E.手太阳与手少阴

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

A.足少阳胆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阴肺经 E.足少阴肾经

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

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

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

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

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阳明胃经

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

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太阴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少阴经 E.手足少阳经

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

A.心经、脾经、肝经、胃经 B.胃经、肝经、冲脉、任脉 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

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 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

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

A.足少阴肾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阴脾经

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

A.印堂穴 B.神庭穴 C.大椎穴 D.百会穴 E.关元穴

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

A.别络 B.经别 C.奇经 D.经筋 E.手少阴心经

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

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 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 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

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

31.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A.经别 B.别络 C.奇经 D.督脉 E.浮络

32.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A.冲脉、督脉 B.任脉、带脉 C.阳跷、阴跷 D.冲脉、任脉 E.阴维、阳维

33.十二经脉中,循喉咙,挟舌本的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E.手太阴肺经

34.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的是:

A.冲脉 B.督脉 C.阴跷脉 D.阳维脉 E.阴维脉

35.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

A.带脉 B.冲脉 C.任脉 D.督脉 E.阴跷脉

36.奇经八脉中,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作用的是

A.阴维脉、阳维脉 B.阳跷脉、阴跷脉 C.督脉 D.带脉 E.任脉

37.任脉的终点是在:

A.目眶下 B.口唇 C.目内眦 D.胞宫 E.会阴

30

38.具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阳跷脉、阴跷脉 E.足太阴脾经

39.对全身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正经 B.奇经 C.经别 D.浮络 E.别络

40.十二正经中,有两支别络的经脉是:

A.足太阴经 B.足阳明经 C.足厥阴经 D.手阳明经 E.手厥阴经

41.十二正经中,“络脑”的经脉是:

A.心经 B.肾经 C.肝经 D.膀胱经 E.胆经

42.绕阴器,至小腹的经脉是:

A.足少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太阴经 D.足厥阴经 E.足少阳经

43.循行于“乳中线”的经脉是:

A.肝经 B.胃经 C.胆经 D.脾经 E.肾经

44.十二正经中,既分布于目内眦,又分布于目外眦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足少阳胆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45.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

A.三焦经 B.小肠经 C.胆经 D.胃经 E.大肠经

46.奇经八脉中,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的经脉是: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阴维脉 E.阴跷脉

47.十二正经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阳膀胱经

48.按循经诊断,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应考虑:

A.心脏疾病 B.肺脏疾病 C.肝胆疾病 D.脾胃疾病 E.肾脏疾病

49.与任何脏腑均不相连的经脉是:

A.带脉 B.督脉 C.任脉 D.三焦脉 E.冲脉

(二)B型题

A.孙络 B.浮络 C.别络 D.正经 E.奇经

1.行于浅表而常浮现的是:

2.主要加强相为表里两经间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

3.在人体上肢无分布的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冲脉与任脉 E.足少阳胆经

4.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

5.到舌根两旁的经脉是:

6.环绕口唇后到目眶下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阳跷脉

7.循喉咙、入颃颡的是:

8.环绕口唇的是:

9.上连目系的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阴肾经

10.起于睛明穴,其支者从头顶到耳上角部的是:

11.起于关冲穴,其支者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者为:

12.起于目外眦,其支者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者为:

A.督脉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手太阳小肠经

13.其脉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的是:

14.出于额上达巅顶的是:

15.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的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任脉 D.督脉 E.冲脉

16.沿脊柱两旁循行的是:

17.沿脊柱里面上行的是:

18.其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的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阴跷脉 E.阴维脉

19.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20.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

21.称为“阴脉之海”的是:

A.督脉 B.任脉 C.阳跷脉 D.冲脉 E.带脉

31

22.与女子月经关系最密切的是:

23.与妇女妊娠关系最密切的是:

24.能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是:

(三)D型题

1.足阳明经所络属的脏腑为:

A.膀胱 B.三焦 C.脾 D.肾 E.胃

2.十二经别的含义应是:

A.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正经 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的体系

C.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D.主要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

E.主要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深部联系的作用

3.十二经筋的含义是:

A.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B.有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

C.十二经脉之气结、聚、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D.为十二经脉较大的分支

E.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4.手太阳经脉所络属的脏腑是:

A.三焦 B.胆 C.心 D.肺 E.小肠

5.手太阴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目外眦 B.手小指端 C.手大指端 D.中焦 E.食指端

6.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目外眦 B.鼻翼旁 C.足大趾 D.目内眦 E.足小趾端

7.以下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

A.手太阳小肠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阴脾经

8.在小指端处相交接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

9.足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目内眦 B.目外眦 C.足小趾 D.足大趾 E.足小趾端

10.手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小指端 B.目内眦 C.食指端 D.无名指端 E.目外眦

11.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接的经脉是:

A.足厥阴经 B.足太阴经 C.足少阳经 D.足少阴经 E.足阳明经

12.交接于胸中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少阴肾经 E.手厥阴心包经

13.交接于心中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手阳明大肠经

14.交接于肺中的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太阴肺经 E.手阳明大肠经

15.足三阴经从足趾上行于何处交于手三阴经:

A.头面部 B.上肢内侧 C.胁肋 D.腹腔 E.胸腔

16.称“头为诸阳之会”的主要依据是:

A.督脉行于头顶 B.清阳出上窍 C.手三阳经止于头部 D.足三阳经起于头部 E.阳经不行于头部

17.其脉循行左右成对,起于内外踝下,会合于目内眦的是:

A.阴维脉 B.阳维脉 C.足厥阴经 D.阳跷脉 E.阴跷脉

18.下列属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

A.双腿内侧前缘 B.小腹 C.脊柱两侧 D.鼻咽部 E.足大趾端

(四)X型题

1.下列属于经脉的是:

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二皮部 D.十二经脉 E.奇经八脉

2.分布于躯干部侧面的经络有:

A.肺经 B.脾之大络 C.胃经 D.肾经 E.胆经

3.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

A.熨法 B.针灸 C.气功 D.推拿 E.敷药

4.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A.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加强五脏六腑间的联系 C.与肝、肾、脑、髓关系密切

32

D.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E.统帅全身络脉

5.属于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

A.阴器 B.少腹 C.两胁 D.两乳 E.巅顶

6.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督脉 7.“奇经”异于“正经”之处是:

A.不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B.分布没有正经规则 C.与脏腑不直接络属

D.相互间无表里关系 E.人之气血并非常行奇经

8.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

A.手太阴经 B.足厥阴经 C.足太阴经 D.手少阴经 E.手厥阴经

9.经络能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主要表现在:

A.脏腑与肢节之间的联系 B.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C.脏腑之间的联系

D.六腑之间的联系 E.经脉之间的联系

10.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 B.缺盆中痛,多是肺的病变

C.前额疼痛,多与阳明经有关 D.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有关

E.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有关

11.经络的生理功能是:

A.调节机能平衡 B.感应传导 C.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D.沟通表里上下 E.联系脏腑器官

12.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是:

A.内脏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的途径 B.五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C.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 D.脏与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E.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13.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

A.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深部的联系 B.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

C.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D.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

的联系

E.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系

14.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A.足阳明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 D.任脉 E.足厥阴经

15.脏腑中有“大络”的是:

A.脾 B.胃 C.肺 D.肝 E.肾

16.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A.足阳明经 B.足太阳经 C.手太阳经 D.手少阳经 E.手阳明经

17.到达目内眦的经脉有:

A.阳跷脉 B.膀胱经 C.肝经 D.阴跷脉 E.脾经

18.环绕口唇的经脉有:

A.任脉 B.胃经 C.冲脉 D.大肠经 E.肝经

19.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的经脉是:

A.手三阳经 B.足厥阴经 C.足三阳经 D.阳跷脉 E.阴维脉

20.行于脊柱内的经脉有:

A.督脉 B.冲脉 C.足少阴肾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

21.进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少阳 B.手太阳 C.足少阳 1).足太刚 E.手阳明

22.下列与牙齿有联系的经脉是:

A.肾经 B.大肠经 巴脾经 D.胃经 E.肝经

23.与女子的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的经脉有:

A.跷脉 B.维脉 C.任脉 D.心经 E.冲脉

24.与任脉交会的经脉有:

A.足三阴经 B.阳维脉 C.阴跷脉 D.阴维脉 E.冲脉

25.经过“气街”的经脉有:

A.冲脉 B.肝经 C.脾经 D.胃经 E.胆经

26.下列循行于躯干腹面的经脉是:

33

A.任脉 B.肾经 C.脾经 D.胃经 E.冲脉

27.与心相联系的正经有:

A.足太阴 B.足少阴 C.手少阴 D.足厥阴 E.手太阳

28.到达足大趾的经脉有:

A.胃经 B.脾经 C.肝经 D.胆经 E.冲脉

29.起于足外踝之下的经脉有:

A.足太阳 B.阳维脉 C.足少阳 D.阳跷脉 E.足阳明

30.督脉到达的部位有:

A.绕阴器 B.颅内 C.脐中央 D.上唇系带 E.下颌部

31.以下指冲脉的是:

A.血海 B.气海 C.十二经脉之海 D.阴脉之海 E.五脏六腑之海

32.下列“络脑”的经脉有:

A.心经 B.胆经 C.肝经 D.膀胱经 E.督脉

33.肾经联系的脏腑,除肾与膀胱外还有:

A.肺 B.肝 C.心 D.脾 E.心包

34.足少阴肾经到达的部位有:

A.足跟 B.舌根 C.气街 D.小腿内侧后缘 E.腰部

35.手足太阳经在头面部分布于:

A.头侧 B.面颊 C.耳前 D.头顶 E.头后

36.足阳明经到达的部位有:

A.足大趾 B.足二趾 C.足中趾 D.足四趾 E.足小趾

37.足厥阴肝经循行过程中,联系的脏有:

A.心 B.肺 C.胃 D.胆 E.肝

二、填空题 1.经络是运行 ,联络 ,沟通 的通路。

2.经络,是 和 总称。

3.经脉包括 、 和 。 4.经络系统由 、 、 、 组成。

5.络脉由 、 和 组成。 5.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 ( ) 6.正经有十二,即 和 ,合称为十二经脉,是 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6.手三阴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 ( ) 7.十二经脉中,手经行于 ,足经行于 ;阴经 行于四肢 ,属 ,阳经行于四肢 ,7.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属 。 ( ) 8.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为:手三阳经行于 部;8.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足三阳经之 经行于胸腹面, 经行于背( ) 面, 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 走出, 足三阴经均行于 。 9.手三阴经在上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阴经在前,厥阴经在中, 少阴经在后。 ( ) 9.《灵枢·逆顺肥瘦篇》说:“手之三阴,从 ;手之 三阳,从 ;足之三阳,从 ;足之三阴,10.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从 ”。 阳明经在后。 ( ) 10.别络有 条,即 各一条,加上 、 11.在头面部没有阴经分布,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 的络脉和 之大络。 ( ) 11.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始于 经,依次传至 12.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奇经和经别互相沟通,组成六对经,复交于 经。 “表里相合”关系。 ( ) 12.《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 ,外络13.手少阴心经的起点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于 ”。 ( ) 13.《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 而营 ,14.足少阴肾经的终点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濡 ,利 者也”。 ( ) 14.两胁疼痛,多是 疾病;缺盆中痛,常是 的15.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止于食指的桡侧端。 病变。 ( ) 15.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 经有关,痛在两侧16.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属心过膈肌络小肠。 者,多与 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 ( ) 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 经有关。 17.奇经络属于脏腑,但分布没有十二经脉那样规则。 16.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取穴,称为( ) “ 取穴”。 18.奇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 17.十二经脉中经过咽喉的经脉( ) 是 、 、 、 、 、 、 。 19.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 ) 18.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的经脉是: 。 20.足少阴肾经与足少阳膀胱经相表里。 19.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 ) “ 、 、 、 ”来概括。 21.足少阳胆经前接手少阳三焦经,后连足厥阴肝经。 三、判断题 ( )

1.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组成。 22.手阳明大肠经前接足阳明胃经,后连足太阴脾经。 ( ) ( )

2.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径路。 23.足三阴经从腹到胸交手三阳经。 ( ) ( )

3.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24.手三阳经从手走足交足三阳经。 ( ) ( )

4.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循行于较浅的部位。 25.手足太阴、阳明经分别行于上下肢内外侧的相对位置。 ( ) ( )

34

26.奇经八脉中,只有任脉、督脉才有专穴。 47.带脉起于胞中,主司妇女带下。 ( ) ( ) 27.任脉起于胞中,与妇女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48.阴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 ) ( ) 28.十二经别主要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联系的49.跷脉左右成对,均起于足踝下。 作用。 ( ) ( )

29.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经络,一般都在深部。 50.阴维脉与督脉相会,阳维脉与任脉相合。 ( ) ( )

30.经络是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 51.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 ( ) ( )

31.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作用,但不能传递病邪。 52.别络有统率其它络脉的作用。 ( ) ( )

32.头痛一症,痛在前额,多与太阳经有关。 53.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的肘膝以下分出。 ( ) ( )

33.经络系统具有协调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54.十二经筋受十二经脉的调节。 ( ) ( ) 34.十二经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55.十二经筋多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不进入胸腹腔,不属络部。 ( ) 脏腑。 ( ) 35.孙络是最细的络脉,它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56.手少阴心经与足厥阴肝经均上连目系。 ( ) ( )

36.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57.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阳经均会于任脉的大椎穴。 ( ) ( )

37.手少阳三焦经的终点与足少阳胆经的起点在目内眦相接。 58.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阴与足三阴经均会于任脉。 ( ) ( )

38.足少阴肾经的起点与手厥阴心包经的终点在胸中相接。 59.身以前发热均为阴经的病变。 ( ) ( )

39.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外眦相接。 四、名词术语解释 ( ) 1.经络 2.经络学说 3.十二经脉 40.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在鼻翼旁相接。 4.奇经八脉 ( ) 5.浮络 6.孙络 7.别络 41.足太阴脾经的分支注入心中,交手少阴心经。 8.经别 ( ) 9.经筋 10.皮部 11.属络 42.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 12.一源三歧 ( ) 13.任主胞胎 14.血海 15.阳脉之海 43.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的桡侧端。 16.阴脉之海 ( ) 17.十二经脉之海 18.头为诸阳之会 19.得气 44.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大趾下,斜行于足心。 20.经气 ( ) 21.六合 22.感应传导

45.足厥阴肝经环绕在口唇的里边。 ( ) 五、简答题

46.冲脉、任脉均与女子生殖机能有关。 1.经络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 ) 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

35

3.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如何?有何意义?

4.十二正经在头面部分的分布规律如何?

5.十二正经在四肢部分的分布规律如何?

6.奇经八脉如何调节十二经气血?

7.简述督脉与脑、髓、肾之间的关系。

8.试述循行于胸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次序。

8.试述别络的生理功能。

9.试述人体经络系统所具有的沟通联系作用的具体表现。

10.经络学说如何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1.试述阴阳跷脉的功能。

12.督脉的功能有哪些?

13.手太阴肺经在人体如何循行分布?

14.何谓皮部?其生理功能如何?皮部理论在中医诊断治疗有9.试述阴阳维脉的生理功能。

10.冲脉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何联系?

11.何谓经筋?其生理功能有哪些?

12.何谓“引经报使”?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13.试述手、足阳经的交接规律。

14.经络有哪些连属部分?

15.何谓经脉、络脉?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16.何谓浮络?简述其分布和功能。

17.何谓孙络?主要有何作用?

18.经别如何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

19.经络如何沟通脏腑之间的联系?

20.别络如何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的联系?

21.别络如何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22.试述外邪通过经络由表传里的过程。

23.试述十二经脉的命名依据。

24.举例说明经络学说对方剂组成的指导意义。

25.试述经络学说的形成与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六、论述题

1.试述经络系统的组成。

2.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试述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异同。

4.试述十二经脉的交接方式及其交接规律。

5.试述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具体次序。

6.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7.奇经八脉如何循行分布?

何意义?

15.你如何理解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

16.经络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诊断?

17.经络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

18.你如何理解经络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试 题 答 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E 2.C 3.E 4.B 5.D 6.B 78.D 9.C 10.E 11.B 12.C 13.E 14.A 15.D 16.B 1718.E 19.B 20.E 21.D 22.C 23.D 24.A 25.D 26.B 2728.C 29.B 30.B 31.C 32.D 33.C 34.E 35.D 36.B 3738.D 39.E 40.A 41.B 42.D 43.B 44.B 45.C 46.C 4748.A 49.A

(二)B型题 1.B 2.C 3.E 4.C 5.B 6.D 78.A 9.A 10.D 11.B 12.C 13.D 14.B 15.A 16.B 1718.E 19.A 20.A

21.B 22.D 23.B 24.A

(三)D型题 1.CE 2.AE 3.CE 4.CE 5.DE 6.DE 78.CD 9.BD 10.DE 11.AC 12.DE 13.BC 14.CD 15.DE 16.CD 1718.BD

36

.D .D .C .A . B .A .D .AC .DE 11.× 12.× 13.× 14.√ 15.√ 16.√ (四)X型题 17.× 18.√ 19.√ 20.×

1.ADE 2.BE 3.BCD 4.ACD 5.ABCDE 21.√ 22.× 23.× 24.× 25.√ 26.√ 6.ACE 7.BCD 8.ADE 27.√ 28.× 29.√ 30.√

9.ABCE 10.ABCD 11.ABCDE 12.ABCDE 13.ABCDE 31.× 32.× 33.√ 34.√ 35.√ 36.√ 14.ABCDE 15.AB 16.ABCDE 37.× 38.× 39.× 40.√

17.ABD 18.ABCDE 19.AC 20.ABC 21.ABC 41.√ 42.√ 43.× 44.× 45.√ 46.√ 22.BD 23.CE 24.ADE 47.× 48.√ 49.√ 50.× 25.ADE 26.ABCDE 27.ABCE 28.ABCDE 29.BD 51.√ 52.√ 53.√ 54.√ 55.× 56.√ 30.BCDE 31.ACE 32.DE 57.× 58.√ 59.× 33.ABCE 34.ABDE 35.BDE 36.ABC 37.BCDE 四、名词术语解释 二、填空题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 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1.全身气血 脏腑肢节 上下内外 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脉 络脉 2.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成、循行分布、 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3.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联系的基础理论。 4.经脉 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3.十二经脉,是经脉中的主要部分,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包 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共十二条。十二经脉又称5.浮络 孙络 十五别络 为正经。 6.手足三阴经 手足三阳经 4.奇,异也。指有异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 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由于它们的7.上肢,下肢 内侧,脏 外侧,腑 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与脏腑无属络关系,彼此之间也 无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为“奇经”。 8.肩胛,阳明,太阳,少阳。腋下,腹面 5.指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 9.脏走手 手走头 头走足 足走腹 6.指络脉中最细小者,又称“孙脉”。 10.十五 十二经脉 任脉 督脉 脾 7.为络脉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十二正经及任脉、督脉各11.手太阴肺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分出一支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若加胃之大 络,共有十六别络。 12.腑脏 肢节 8.即别行的正经,它们是从十二正经别出,深入躯体深部,循13.血气 阴阳 筋骨 关节 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 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又称为“十二经别”。 14.肝胆 肺脏 9.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15.阳明 少阳 太阳 厥阴 “十二经筋”,受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和调节,具有连缀四肢百 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16.循经 10.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又称“十二皮部”。 17.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少阴肾经 手少阴心经 足 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11.属,指经脉与其所隶属的脏或腑的联系。络,指属脏的经 脉与其相合的腑或属腑的经脉与其结合的脏的联络。通过十二18.手厥阴心包经 经脉的相互属络,使相表里的脏与腑在生理功能上相配合,病 理上相互影响。 19.离 合 出 入 12.指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三、判断题 行,故称此脉为“一源三歧”。 1.× 2.√ 3. √ 4.√ 5.√ 6.× 7.√ 13.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妊养胎儿及生殖功能密8.√ 9.× 10.× 切相关,故曰“任主胞胎”。

37

14.一指冲脉。冲脉起于胞中,前后上下贯穿全身,能容纳十二经脉之血。与女子月经密切相关,故称为“血海”。一指肝脏。肝藏血以调节全身血量,为女子经血之源,故也称为“血海”。

15.指督脉。督脉行背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对全身阳经气血起总督和调节作用,故称“阳脉之海”。

16.指任脉。任脉行腹部正中,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17.指冲脉。冲脉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胸腹,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要冲。而且,上行者行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下肢灌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18.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三阳和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19.是指对经穴作针灸或推拿等刺激时,受者局部或沿经络循行部位有酸、麻、胀、重及触电等感觉,而施行者也同时有针下沉紧或吸针等感觉,表示经气已至,治疗有效,故曰“得气”。

20.又称经络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经气循经运行,发挥感应传导各种信息以调节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以及抗御外邪侵袭等作用。

21.①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②指上下四方。

22.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五、简答题

1.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四大功能:①沟通联系作用:沟通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以及脏腑之间,经脉之间的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气血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作用。

2.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一定规律可循: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或胸部,交手三阴经。

3.十二经脉有六对表里经:即手足阳明和太阴相表里,手足少阳和厥阴相表里,手足太阳和少阴相表里。相表里的经脉相互属络脏腑,阴经属脏络相表里的腑,阳经属腑络相表里的脏。既加强了表里两经联系,又促进相表里的脏与腑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相表里两经及所属络脏腑病理上可相互影响,治疗时可交叉取相表里两经的腧穴。

4.六条阳经均行经头面部:阳明经主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额部;少阳经行侧头部;手太阳经行面颊部。足太阳经行头顶和后头部。六条阴经除手太阴经、手厥阴经不上头面外,其余均达头面之深部(目系、舌下、舌根)或巅顶。

5.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分布特点是:阴经行内侧面,一般太阴经在前,厥阴在中,少阴经在后,唯足厥阴经和足太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交换位置,变成厥阴经在前,太阴经在中。阳经行外侧面,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38

6.奇经八脉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当十二经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蓄以备用;当十二经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的气血则溢出补充十二经气血,以维持十二经气血的相对恒定。所以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是以蓄入和溢出方式进行双向性调节的。

7.督脉循行贯脊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有密切联系。病理上,“脊强反折”、“脊强而厥”以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常可从督脉论治。 8.循行于胸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9.阴阳维脉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全身经脉。阴维脉与手足三阴经交会,最后合于任脉;阳维脉与手足三阳经相交,最后合于督脉,故阳维有维系全身阳经的作用,阴维有维系全身阴经的作用。

10.女子月经来潮及孕育功能,皆以血为基础。冲脉起于胞中,分布广泛,为“十二经脉之海”,又为“血海”,因此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娠与冲脉盛衰密切相关。只有当冲脉气血旺盛时,其血才能下注胞中,或泻出为月经,或妊娠时以养胎。

11.经筋,是十二经脉经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经筋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此外,经筋还布满躯干和四肢的浅部,对周身各部分脏器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12.“引经报使”理论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在药物归经基础上创立的一种的用药组方理论。引经,即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选择性地治疗某经、某脏的病。如头痛证,病在阳明经,用白芷;病在太阳经,用羌活;病在少阳经,用柴胡;等等。报使,则略同药引,因方剂不同而分别选用。如以姜为引,取其走表祛寒。

13.同名手足阳经有3对,都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内眦。

14.经络系统的组成中,除经脉、络脉外,还包括连属部分。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筋肉、关节、皮肤,因而脏腑、经筋、皮部可作为经络系统的连属部分。 15.“经”,有路径、途径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通路,即主干。“络”,有联络、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对经脉和络脉的区别,虽有多种说法,但应以“经为主干,络为分支”为准则。

16.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浮而常见”的络脉。其分布广泛,没有定位,起着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17.孙络是细小的络脉,属络脉的再分支,分布全身,难以计数。孙络在人体内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18.十二经脉中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头面部,六条阴经则较少到达头面部,而十二经脉中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面部,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过头部。如足三阴经的经别合于阳经后上行头部;手三阴经的经别经喉咙上达头面部,并在喉咙、耳后完骨、目内眦等处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从而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部的联系。

19.经络沟通脏腑之间联系的途径,主要有①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属络一脏和一腑,构成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②某经脉除

属络特定内脏外,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少阴肾经,除属肾络膀胱之外,还联络肝、心、肺等脏;③多条经脉同与一脏相联络,如与肺相联络的经脉除肺经、大肠经之外,还有心经、肾经、肝经等;④经别加强了某些脏腑之间的联系,如足三阳经可通过其经别与心相连。这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20.十二经脉的别络,其脉气汇集于十二经的“络穴”;督脉别络散布背部、头部,并于太阳;任脉别络散布于腹部;脾之大络散布于胁部。故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与躯体组织的联系,尤其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的联系。

21.十二经脉的别络行于身体的浅表部位,在肘膝关节下分出后,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并与其相遇。阴经之别络络于阳经,阳经之别络络于阴经,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22.经络是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这是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布于肌表。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皮毛、孙脉、络脉、经脉,逐次向里传变而波及脏腑。

23.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名称,都是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腑和阴阳属性而命名。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为阴经,阴经隶属于脏;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为阳经,阳经隶属于腑。按阴阳三分法,一阴分为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一阳分为阳明、少阳、太阳三阳。太阳、阳明经在四肢内外之前缘,厥阴、少阳经在四肢内外之中线,少阴、太阳经在四肢内外之后缘。

24.方剂是按君臣佐使组方原则针对证候的性质而配成的中药处方,经络学说是指导方剂组成的主要理论之一。如交泰丸用入心、脾、胃经的黄连,清心以泻上亢之火,为君;以入肾、肝、脾经的肉桂,温肾以蒸肾阴上济,为臣。如此则肾阴升而心火降,引火归原,以治心肾不交的失眠等病证。

25.经络学说的形成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如十二经脉分手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的阴阳维、阴阳跷,络脉的阴络、阳络;阴经行内,阳经行外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属关系;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开、阖、枢”理论;经穴的命名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等等,均有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其中。

六、论述题

1.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连属部分组成。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十二经别三类。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有直接属络关系,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十二条;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共八条;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络脉包括别络、浮络、孙络三类。别络较大,又称大络,共16支;浮于体表的络脉称为浮络;最细小的络脉称为孙络。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故脏腑、经筋,皮部属于经络系统的连属部分。

2.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与许多因素有关,主要是:①古人对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所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的观察;②对病理情况下循经所出现的经络病症的观察;③对穴位主治功用的观察归纳;④对当时人体解剖、生理的认识;⑤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指导。

39

3.十二正经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命名有手足三阴、三阳的区别。十二正经的循行有一定的起止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彼此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在躯干胸腹面、背面及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侧十二条;左右两侧经脉,除特殊情况外(如手阳明大肠经在面部走向外侧),一般不走向对侧。这些正是与奇经八脉不同之处。

4.十二经脉按一定的循行走向,相互联系,有三种交接方式:①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共6对,均在四肢末端交接。其中相为表里的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手指),相为表里的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足趾)。②同名的手、足阳经有3对,都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阳明经在鼻翼旁,手足太阳经在目内毗,手足少阳经在目外毗。③足、手阴经,又称“异名经”,有3对,交接部位均在胸部内脏:足太阴经注心中而交手少阴,足少阴注胸中而交手厥阴,足厥阴注肺中而交手太阴。

5.十二经脉气血流往的次序是:起于手太阴肺经,依次流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6.奇经八脉的功能主要有:①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在分布过程中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分布的不足,并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起分类组合作用。②调节十二经气血。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进行涵蓄和溢出式的双向调节,十二经气血满溢则流入奇经,十二经气血不足时,奇经气血溢入十二经给以补充。③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如督脉的“入颅络脑”、“行脊中”、“属肾”。任督冲脉同起胞中,相互交通等。

7.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虽不似十二经之有特定规律,但也有其特点。督脉行人体后正中线;任脉行人体前正中线;冲脉行腹部、下肢及脊前,带脉横行腰部;阳跷脉行下肢外侧,腹部,胸后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下肢内侧、腹胞及头目;阳维脉行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下肢内侧、腹部和颈部。除带脉外,均自下而上行,上肢没有奇经八脉分布,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联系较密切。此外,八脉中不存在表里关系,每一条脉的循行不象十二正经那样存在必然的左右对称关系。其中任、督、带均仅有一条而单行,冲脉除小部分外也是单行的。

8.别络的生理功能有二:①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阴经之别络走向阳经,阳经之别络走向阴经来实现。②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③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的渗灌作用,注入孙络、浮络,并逐渐扩散到全身起濡养作用。

9.经络在人体内所发挥的沟通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主要表现为:①脏腑与体表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内属外连作用,使外周体表的筋肉、皮肤、肢节等与内在脏腑相互沟通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出特定性和广泛性,即体表一定部位与体内不同脏腑的整体性联系。②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在循行分布过程中,又经过口眼耳鼻舌及二阴等官窍,使体内脏腑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③脏腑之间的联系。通过经脉属络脏腑关系,某些经脉循行过程中联系多个脏腑,多条经脉同达一脏等渠道,以及经别的补正经之不足,构成了脏腑之间多种联系。④经络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十二经络的衔接流注、交叉、交会;表里经、同名经和异名经之间相互贯通,内部气血相互交流;经别、别络的加强表里经关系;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纵横交错,相互

联系;无数络脉的网络沟通等。

10.经络能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起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作用。病理状态下,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①体表受邪,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皮毛、孙脉、络脉、经脉,逐次向里传变而波及脏腑。②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于外。故临床上可用经络学说阐释五脏六腑病变所出现的体表特定部位或相应官窍的症状和体征,并可用“以表知里”的思维方法诊察疾病。③脏腑病变相互传变,亦可用经络学说理论解释。

11.阴阳跷脉的功能有:①主司下肢运动:阴阳跷脉分起手足内外踝下,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机能,主要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②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故阴阳跷脉有司眼睑开合的功能。

12.督脉的主要功能有二:①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②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行脊里,入络脑,又络肾,与脑,髓,肾关系密切,可反映脑、髓、肾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肾为先天之本,主髓通脑,主生殖,故脊强、厥冷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统疾患与督脉有关。

13.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的上、下口,过膈肌,属肺,从肺系横行胸部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列缺分出,沿掌背侧达食指桡侧端,交手阳明大肠经。

14.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受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气血的濡养滋润而维持正常功能。皮部位于人体最浅表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对外界变化具有调节作用,并依赖布散于体表的卫气,发挥抗御外邪的作用。观察皮部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针、灸、贴、熨等疗法,可治疗内脏病变。这是皮部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15.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经络的这种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作用而实现的。通过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作用,各种治疗刺激及信息,可以随经气到达病所,起调整治疗作用。此外,经络还能分别将信息运载至有关的脏腑形体官窍,反映和调整其功能状态。

16.运用经络学说,可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和所属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表现,推断疾病发生于何经、何脏、何腑,并可根据症状性质和先后次序判断病情轻重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有:①循经诊断,即根据疾病表现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及属络脏腑进行诊断;②分经诊断,即根据症变所在部位,详细区分疾病所属经脉进行诊断;③其它如络脉诊察、观察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均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17.经络学说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是针灸、推拿及药物疗法的理论基础。①指导针灸推拿治疗:利用经络通行气血、感应传导、联系沟通、传送病邪等特性,用针灸、推拿等方式刺激腧穴,以达到调理经络气血及脏腑功能、扶正驱邪之目的,并以经络学说指导针灸处方配穴。②指导药物治疗:口服和外用的中药以经络为通道,气血为载体,通过经络传输,到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经络学说还是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理论的基础,是指导方剂组成的主要理论之一。

18.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

40

感受、负载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护阴阳动态平衡状态。经络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性、双向性调节,即原来亢奋的,可调节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调节使之兴奋,促使人体机能活动恢复平衡协调。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五) 第五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体质是指人体的:

A.身体素质 B.身心特征 C.形态结构 D.遗传特质 E.心理素质 2.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可判断:

A.性征 B.体姿 C.体型 D.体格 E. 体表形态

3.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是:

A.性征 B.身高 C.体姿 D.体重 E.体型

4.体型中最有代表性的差异是:

A.身高 B.肤色 C.腠理之坚松 D.形体之肥瘦 E.皮肤之厚薄

5.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

A.可变性 B.稳定性 C.全面性 D.普遍性 E.复杂性

6.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A.可变性 B.连续性 C.复杂性 D.普遍性 E.稳定性

7.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经典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妇人良方》 C.《景岳全书》 D.《黄帝内经》 E.《千金要方》

8.过食咸味,易形成:

A.火旺体质 B.痰湿体质 C.心气虚体质 D.脾气虚体质 E.肝郁体质

9.理想的体质应为: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和质 D.肥胖质 E.瘦小质

10.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为:

A.阴阳平和质 B.偏阴质 C.偏阳质 D.肝郁质 E.阳虚质

11.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为:

A.阴阳平和质 B.偏阴质 C.偏阳质 D.阴虚质 E.气虚质

12.素体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

A.寒化 B.热化 C.燥化 D湿化 E.火化

13.素体阳虚阴盛者,易致邪从:

A.寒化 B.实化 C.虚化 D.湿化 E.燥化

(二)B型题

A.性征 B.体姿 C.体重 D.体型 E.体格

1.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为:

2.反映体质的体表形态标志是:

A.温补益火 B.清热利湿 C.甘寒凉润 D.补气培元 E.健脾芳化.

3.体质偏阳者治宜:

4.体质偏阴者治宜:

A.质势 B.病势 C.从化 D.传变 E.易感性

5.病情随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为:

6.不同体质类型所具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称为:

A.寒化 B.热化 C.燥化 D.湿化 E.传化

7.素体津亏血耗者,受邪后多从:

8.气虚湿盛体质者,受邪后多从:

(三)D型题

1.偏阳质的体质特征为:

A.形体适中 B.形体偏瘦 C.形体偏胖 D.胆小易惊 E.反应较慢

2.偏阴质的体质特征为:

A.形体适中 B.形体偏瘦 C.形体偏胖 D.喜动 E.性格外向

3.痰湿内盛之人易患的疾病为:

A.肺痨 B.中风 C.眩晕 D.消渴 E.食积

4.偏阳质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

A.虚证 B.寒证 C.里证 D.实证 E.热证

5.偏阴质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

41

A.实证 B.热证 C.虚证 D.表证 E.寒证

(四)X型题

1.体质的构成包括:

A.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B.发病的倾向性 C.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D.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E.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2.体质的特点有:

A.普遍性 B.全面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E.连续性

3.影响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有:

A.父母生殖之精的质量 B.父母血缘关系的远近 C.父母生育的年龄

D.母亲妊娠期的养胎情况 E.母亲妊娠期疾病的影响

4.影响体质形成的后天因素有:

A.性别、年龄 B.饮食因素 C.劳逸、疾病因素 D.情志因素 E.地理因素

5.体格反映了人体的:

A.生长发育水平 B.营养状况 C.锻炼程度 D.体姿 E.性征

6.小儿的体质特点为:

A.脏腑娇嫩 B.形气未充 C.易虚易实 D.易寒易热 E.代谢缓慢

7.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为:

A.精气神渐衰 B、脏腑功能减退 C.代谢缓慢 D.气血郁滞 E.阴阳失调

8.偏阳质者:

A.耐寒 B.耐热 C.易感风、暑、热邪 D.易感寒湿之邪 E.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9.偏阴质者:

A.耐寒 B.耐热 C.易感风、暑、热邪 D.易感寒湿之邪 E.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

10.偏阳质的人易发展演化成的病理体质是:

A.阳虚 B.阳亢 C.阴虚 D.痰湿 E.痰火

11.偏阴质的人易发展演化成的病理体质是:

A.阳亢 B.阳虚 C.阴虚 D.痰湿 E.水饮

12.阴虚之体养生时应慎用:

A.肥甘之品 B.辛辣之品 C.甘润生津之品 ( ) D.燥热之品 E.苦寒之品 7.过度劳作致气血不畅,筋肉松弛,脾胃功能减退,易成痰瘀 体质。 ( ) 13.体质偏阳者,用药宜: 8.气郁化火易成血瘀体质。 A.甘寒 B.咸寒 C.酸寒 D.清润 E.苦温 ( ) 二、填空题 9.居处寒冷潮湿,易成阴盛或湿盛体质。 ( ) 1.健康,是人体在 、 和 方面的完好 状态。 10.叶天士采用藏象阴阳分类法对体质作了分类。 ( ) 2.体质是由人体的 、 和 的差异性构 成的。 11.偏阳质者,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 向,喜动好强,爱急躁,自制力较差。( ) 3. 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 12.偏阴质者,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症。 4.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 、 ( ) 等差异。 13.偏阴质者,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 5.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著是 。 ( ) 6. 及 是形成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4.阳弱阴盛者易患肝郁气滞证。 ( ) 7.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反映了 的盛衰偏颇。 15.偏阴质者,慎用温热伤阴药。 8.研究体质,实质上就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 。 ( ) 9.健康之人应为 之质。 16.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 ( ) 10.理想体质的标志也反映了 的标志。 17.肥胖体质,进针宜深,刺激量大,多用温针艾灸。 11.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 和 。 ( ) 12.偏阳质是指具有 、 、 等特征的18.偏阴质疾病初愈,慎用滋腻,酸涩收敛之品。 体质类型。 ( ) 13.偏阴质是指具有 、 、 等特征的四、名词术语解释 体质类型。 1.体质学说 2.体质 3.体表形态 4.体14.体质特征取决于 的强弱盛衰。 格 5.体型 15. 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6.病势 7.质势 8.从化 9.健 康 三、判断题 五、简答题

1.脏腑功能盛衰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 ( ) 1.体质是由哪几方面的差异性构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先天禀赋是体质形成的基础,是人体体质强弱的前提条件。 2.何谓心理?人的心理活动反映在体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哪( ) 些方面? 3.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3.构成体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 本。 ( ) 4.体质具有哪些特点? 4.女性较男性对病邪更为敏感,易患病,病较重,死亡率较高。 ( ) 5.父母素质强壮,其子女体质也一定健康是否正确?简述其原 因。

5.过食咸味易成肾气虚弱体质。 ( ) 6.饮食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6.饮食无度易成形盛气虚体质。 7.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体质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

42

2.形态结构 生理机能 心理活动 8.情志因素是如何影响体质的? 3.体型 9.地理因素是怎样影响体质的? 4.人格 气质 性格 10.疾病对体质有何影响? 5.《黄帝内经》 11.体质因素影响疾病的传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脏腑经络 精气血津液 12.简述质化的一般规律。 7.脏腑功能 13.人体正常体质大致分几个类型?各类型体质的生理特征是 什么? 8.藏象 六、论述题 9.阴阳平和 1.试述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健康 2.人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性是怎样形成的? 11.易感性 耐受性 3.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试述其机理。 12.亢奋 偏热 多动 4.试述男、女、老、幼在体质上的不同特点。 13.抑制 偏寒 多静 5.试述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体质类型的不同特点。 14.脏腑经络气血 6.试述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5.精气血津液 7.体质与证候的关系如何? 三、判断题 8.体质理论是如何运用于临床治疗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试 题 答 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一、选择题 四、名词术语解释 (一)A型题 1.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 1.B 2.D 3.E 4.D 5.B 6.A 7.D 8.C 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9.C 10.C 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11.B 12.B 13.A 2.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 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二)B型题 的特性。 1.D 2.E 3.C 4.A 5.C 6.A 7.C 8.D 3.是个体外观形态的特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 姿、面色、毛发等。 (三)D型题 4.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1.AB 2.AC 3.BC 4.DE 5.CE 5.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 (四)X型题 6.是指具有不同病变特点的致病因素致病后病理演变的趋势。 1.CDE 2.ABCDE 3.ABCDE 4.ABCDE 5.ABC 6.ABCD 7.ABCDE 8.ACE 7.是指不同的体质类型所具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9.BDE 10.BCE 11.BDE 12.ABDE 13.ABCD 8.即病情随体质而发生的转化,又称为质化。 二、填空题 9.是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精神心理方面的完好状态。 1.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精神心理 五、简答题

43

1.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方面的差异性构成,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以躯体形态为基础,与内部脏器结构密切相关,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表现为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的强弱差异;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差异。

2.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人的心理活动在体质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3.基本内容有三方面:①形态结构;②生理功能;③心理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形态结构包括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等),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而心理活动又影响着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

4.体质的特点有四:①体质是人体身心特征的概括;②体质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和复杂性;③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④体质具有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5.不正确。因为人体体质的形成,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后天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除父母的素质外,父母血缘关系的远近、父母生育的年龄、母亲在妊娠期的营养和疾病因素等均会对体质的形成产生影响。

6.饮食物各有不同的成分或性味特点,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久可因体内某些成分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如果饮食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定时定量,五味调和,脾胃健运,则水谷之精充足,脏腑组织得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质。如果长期饮食不节,则必然给体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饮食量少,精血气津液化生不足,则会导致体质虚弱;嗜食肥甘厚味,助湿生痰,易形成痰湿体质:嗜食辛辣则易化火伤阴,形成阴虚火旺体质;过食咸则胜血伤心,易形成心气虚体质;饮食无度,日久损伤脾胃,易形成形盛气虚体质。

7.体力劳动主要动用筋骨,适度的劳作或体育锻炼,可使筋骨强壮,关节通利,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加强内脏的功能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质;脑力劳动主要动用心神,若同时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过度的劳作,则易于损伤筋骨,消耗气血,致脏腑精气不足,形成虚性体质;长期端坐伏案,脑力劳动过度,则易致气血不畅,并暗耗营血,使心脾两虚,也易形成虚性体质。

8.情志活动的产生、维持有赖于内在脏腑的机能活动,以脏腑精气阴阳为物质基础,故七情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脏腑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影响人体的体质。情志和调则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强壮;情志过度,或持久不懈,往往导致内脏气血阴阳的耗损或紊乱,进而给体质造成不良的影响。 9.不同地区或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壳的物理性状、物产及气候条件等特征。这些均影响着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俗等,从而制约着不同地域生存的不同人群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不同地域人群的体质差异和特征。如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致密;东南方人多体型瘦弱,腠理疏松等。

10.疾病对体质的影响多是不利的,如大病、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某些慢性病迁延日久,也易表现出相应的体质特异性,如慢性肝炎,易形成瘀血体质和阴虚体质;慢性肾炎易形

44

成肾阳虚、肾阴虚体质;慢性肺痨,则易形成肺肾阴虚体质。但感染某些病邪,患某些疾病,如麻疹、痄腮等,还会使机体具有相应的免疫力,使患者终生不再罹患此病。

11.疾病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体质因素,体质一方面通过影响正气的强弱,决定发病与否和影响传变。如体质强壮者,一般不易感邪发病,即使发病,也不易传变;体质虚弱者,不但易于感邪,且易深入传变。另一方面通过决定病邪的“从化”而影响传变,如偏阳质者,感邪易从阳化热,疾病多向实热和虚热方面发展;偏阴质者,疾病多从阴化寒,疾病多向实寒或虚寒方面转化。

12.质化的一般规律是:素体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素体气虚湿盛者,受邪后多从湿化。

13.正常体质大致分为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类。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肤色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调节适应能力强。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形体偏瘦或适中,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易出汗,脉多偏阳,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形体适中或偏胖,较易疲劳,面色偏白或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平时喜热畏寒,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

六、论述题

1.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反映了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的盛衰偏颇,涉及到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功、精神意识思维等各种方面功能的强弱差异。诸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言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生殖功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和光泽等,均是脏腑精气生理功能的反映。

2.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以人体的形态结构、脏腑机能活动为基础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同时,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对心理活动产生着明显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个体的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3.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的联络、功能的配合与隶属关系,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了五大生理系统。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五脏系统的功能活动,调节着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决定着个体的体质差异。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脏腑,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差异的最根本因素。在个体先、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个体常表现出某一藏象系统的相对优势或劣势化的倾向,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体质。经络是联系沟通、协调各脏腑机能活动的结构基础,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既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又通过经络的转输作用,输布于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以为其功能活动的物质支撑。脏腑精气的盛衰,经络气血的多少,决定着体质的强弱,并影响着体质类型。故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4.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性多刚悍,体魄健壮魁梧,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性格多外向、粗犷,心胸开阔。由于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病多耗精伤气。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性多柔弱,体型小巧苗条,性格多内向、文静、细腻,多愁善感。由于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病多伤血,并因经、带、产、乳的特殊生理,而有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的体质改变。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精气神渐衰,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减退,代谢缓慢,气血郁滞,动作迟缓,劳动及生活能力渐退。小儿生机旺盛,体质渐强,其体质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筋骨未坚,肌肤柔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5.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肤色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调节适应能力强。不易感邪生病,即使有病,多表现为表证、实证、且易治愈、易康复,有时不药而愈。若无特殊情况,体质不易改变,易获长寿。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形体偏瘦或适中,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易出汗,脉多偏阳,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易感阳邪,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内伤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症。易发展演化为阳亢、阴虚、痰火等病理性体质。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类型,主要表现为形体适中或偏胖,较易疲劳,面色偏白或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平时喜热畏寒,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易感阴邪,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内伤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证;易生涩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易发展演化为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性体质。

6.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①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耐受性和发病倾向性。②阐释发病原理:体质反映了正气的盛衰偏颇,体质强壮者,正气旺盛,抗病力强,不易发病。③解释病理变化:主要解释病机的从化和疾病的传变。④指导辨证:体质决定证候类型,证候特征中包含着体质的特征。⑤指导治疗:“因人制宜”的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故治疗时一要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二是根据体质特征注意用药宜忌,三要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⑥指导养生:调摄时形神共养,在饮食情志、起居、劳逸、运动等各方面都需兼顾体质特征。

7.体质是在非疾病状态下就已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的分析和概括。体质是证候产生的基础,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基础是体质。由于体质的差异,感受相同的病因或患同一种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病因或疾病,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时,证候随体质而化,常又表现为相同或类似的病机变化和证候类型。故判别体质状况是辨证的前提和主要依据。

8.体质理论运用于临床治疗,首先要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针对证候的治疗实际上包含了对体质内在偏颇的调整,是根本的治疗。如阳虚体质,感受寒湿之邪,易从阴化寒,当用温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湿;阴虚体质,若同感寒湿之邪,则易从阳化热伤阴,治宜凉润之品。偏阳质者,慎用温热伤阴之剂;偏阴质者,慎用寒凉伤阳之药。体质强壮,多发实证,当用泻法;体质弱者,易发虚证,当用补法。另外要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异,药物有性味偏颇,针灸也有补泻手法的不同,故治疗时要注意药物性味的宜忌、用药剂量的大小及针灸宜忌,根据治疗时的疼痛反应和得气反应及病人的耐受性注意进针的深度和刺激量的大小。同时还要兼顾体

45

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在药物、饮食、精神心理、劳逸运动等方面的调理中,均需兼顾体质特征。

本文转摘自:爱学中药网http://www.axzyw.cn 更多精彩内容和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xhao2010.lingd.net/article-3998379-1.html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六) 第六章【典型试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

A.张仲景 B.陶弘景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

A.两者互不转化 B.两者相互作用 C.两者互不关联 D.两者对立制约

E.两者静止不变

3.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

A.疠气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劳逸

4.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A.暑邪 B.燥邪 C.风邪 D.火邪 E.寒邪

5.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

A.暑 B.湿 C.寒 D.风 E.热

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

7.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

A.寒邪伤于肌表 B.寒邪入中经脉 C.寒邪自内而生 D.寒邪直中脏腑

E.寒邪侵及血分

8.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

A.寒邪 B.火邪 C.风邪 D.暑邪 E.湿邪

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

A.火邪 B.燥邪 C.湿邪 D.风邪 E.以上都不是

1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A.损伤阳气 B.阻遏气机 C.粘腻重浊 D.凝滞收引 E.易袭阴位

1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热(火)邪 D.湿邪 E.燥邪

1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

A.津液 B.气血 C.肾精 D.肝血 E.阳气

1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

A.夏末秋初 B.近冬深秋 C.长夏季节 D.冬末春初 E.春末夏初

14.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E.寒邪

15.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

A.易伤津耗气 B.易生风动血 C.易扰乱神明 D.易致肿疡 E.易阻遏气机

16.易致肝风内动的是:

A.寒邪 B.湿邪 C.暑邪 D.热邪 E.风邪

17.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A.上炎 B.耗气 C.伤津 D.动血 E.生风

18.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暑邪

19.虚邪是指:

A.微邪 B.较弱的邪气 C.瘀血 D.贼邪 E.致病邪气的通称

20.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A.寒邪 B.燥邪 C.湿邪 D.暑邪 E.热邪

21.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A.湿邪 B.燥邪 C.热邪 D.暑邪 E.寒邪

22.伤于风者:

A.上先受之 B.下先受之 C.阳先受之 D.阴先受之 E.外先受之

23.异气是指:

A.六淫邪气 B.异常气候 C.情志变化 D.气机失常 E.乖戾之气

24.怒则:

A.气缓 B.气上 C.气下 D.气消 E.气结

25.恐则:

A.气消 B.气上 C.气泄 D.气耗 E.气下

46

26.劳则:

A.气上 B.气下 C.气收 D.气耗 E.气缓

27.寒则:

A.气结 B.气缓 C.气收 D.气泄 E.气上

28.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的原因是:

A.恐则气下 B.惊则气乱 C.怒则气上 D.喜则气缓 E.悲则气消

29.七情太过首先伤及:

A.肝气 B.脾阳 C.肾精 D.肺津 E.心神

30.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

A.发病急 B.病势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E.老少皆能致病

31.《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出:久卧伤:

A.气 B.血 C.肉 D.精 E.筋

32.“百病多由痰作祟”是指痰:

A.致病广泛 B.病势缠绵 C.阻滞气机 D.阻碍气血 E.扰动神明

33.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

A.痰可扰乱神明 B.痰可化火化风 C.痰阻碍气血运行 D.痰似风善行数变

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34.与痰饮成因关系较小的内脏是:

A.脾 B.心 C.肺 D.肾 E.三焦

35.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

A.胀痛 B.掣痛 C.隐痛 D.灼痛 E.刺痛

36.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

A.出血量多 B.出血颜色鲜明 C.出血量少 D.出血伴有血块

E.出血色淡质清稀

37.结石致痛一般表现为:

A.胀痛 B.灼痛 C.刺痛 D.隐痛 E.冷痛

38.痰饮、瘀血、结石在形成过程中均与下列哪项有关:

A.寒凝 B.气虚 C.气滞 D.血热 E.湿热

39.寄生虫病的发生,除与饮食不洁有关外,还与下列哪项有关:

A.寒湿内停 B.气血不足 C. 恣食厚味 D.过度劳累 E.湿热内积

40.下列哪项不属于寒邪的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 B.寒性黏滞 C.寒性收引 D.寒性凝滞 E.易伤阳气

41.下列哪项不属于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

A.气候反常 B.环境污染 C.社会因素 D.暴饮暴食 E.饮食不洁

42.下列不属于水湿痰饮致病特点的是:

A.致病广泛 B.变化多端 C.扰乱神明 D.局部刺痛 E.阻滞气机

43.在水湿痰饮四者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

A.饮之凝聚成痰 B.水乃湿聚而成 C.水液积聚成饮 D.水聚稠浊为饮

E.湿乃水液弥散之态

44.以下哪项不属瘀血致痛的特点:

A.痛处固定 B.刺痛 C.疼痛喜按 D.疼痛拒按 E.疼痛夜间加重

45.下列不属于瘀血的别名是:

A.恶血 B.败血 C. 衃血 D.蓄血 E.溢血

46.下列哪项不属于蛔虫病的临床表现:

A.脐周疼痛 B.时发时止 C.寐时磨牙 D.脘腹剧痛 E.皮下结节

47.下列哪项与绦虫病的形成与临床表现无关:

A.肛门奇痒 B.食欲亢进 C.形体消瘦 D.大便中有白色虫体节片

E.食生的或未经煮熟的猪、牛肉

48.在钩虫病的形成及临床表现中,哪些是错误的:

A.有异食癖 B.脐周疼痛 C.初起见皮肤瘙痒 D.手足皮肤直接接触粪土

E.面色萎黄,甚至周身浮肿

(二)B型题

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

1.风邪致病

2.暑邪致病

47

3.寒邪致病

A.上先受之 B.外先受之 C.阴受之 D.阳受之 E.下先受之

4.伤于风者

5.伤于湿者

6.犯贼风虚邪者

A.风邪 B.湿邪 C.暑邪 D.燥邪 E.火邪

7.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8.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9.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A. 气消 B.气结 C.气下 D.气收 E.气耗

10.悲则:

11.劳则:

12.寒则:

A. 困阻脾胃为主 D.留积于肠胃、胸腹、肌肤 C.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

D.直接伤及脏腑 E.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13.湿滞于内则多:

14.水饮停聚则多:

15.痰形成后则多:

A.心盛乘肺 B.肝盛乘脾 C.脾盛乘肾 D.肺盛乘肝 E.肾盛乘心

16.过食咸味可致:

17.过食甘味可致:

18.过食苦味可致:

A. 脐周疼痛 B.皮下结节 C.肛门奇痒 D.腹大如箕 E.手足瘙痒

19.蛔虫病的临床常见:

20.蛲虫病临床常见:

21.钩虫病临床常见:

A.外感病因 B.内伤病因 C.其他病因 D.内生五邪 E.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22.水湿痰饮致病属于:

23.饮食、劳逸、致病属于:

24.药邪、医过属于:

A.汗出恶风 B.皮肤干涩 C.狂躁妄动 D.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E.下利粘液,小便混浊

25.火热之邪致病可见:

26.湿邪致病可见:

(三)D型题

1.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

A. 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有关情况,推断病因 B.以临床表现为依据辨证求因

C.从一般到个别进行思维演绎 D.主要研究六气的变化 E.以五行为依据推衍

2.广义之火是指:

A. 宿食滞留 B.具有温煦作用的阳气 C.火热之邪 D.血运不畅的病理产物

E.津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

3.寒邪、湿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A. 均为阴邪 B.易伤阳气 C.耗气伤津 D.粘腻重浊 E.易袭阴位

4.热邪、暑邪皆有的致病特点是:

A. 均为阴邪 B.均为阳邪 C.均可挟湿 D.均伤津耗气 E.均可致疮痈

5.虚邪是指:

A. 五邪之一 B.较弱的邪气 C.微邪 D.贼邪 E.致病邪气的通称

6.过度安逸可致:

A. 伤津耗液 B.耗损肝血 C.全身虚弱 D.损伤肾精 E.气血运行不畅

7.偏嗜饮酒可致:

A.损伤心肺 B.损伤肝肾 C.损伤脾胃 D.内生湿热 E.气滞血瘀

8.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可致:

A. 内生寒湿 B.损伤脾胃阳气 C.阴虚火旺 D.损伤心肺气血 E.损伤肝肾精血

9.瘀血可致体内癥块,其特点是:

A.时聚时散 B.柔软喜按 C.腹胀喜暖 D.位置固定 E.质硬拒按

10.病因中先天因素是指:

48

A. 婴儿阶段喂养不当 B.婴儿阶段体弱多病 C.婴儿阶段发育不良

D.胎儿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 E.人未出生前父母体质差,影响胎儿发育

11.风性“善行而数变”主要是指:

A. 病位游走不定 B.风为百病之长 C.风有向外的特性 D.风有向上的特性

E.变幻无常,发病迅速

12.六淫中属阴邪的有:

A. 寒邪 B.火邪 C.湿邪 D.风邪 E.暑邪

13.易致人体上部(头面)发病的邪气是:

A. 风 B.寒 C.湿 D.燥 E.火

14.易使人体腠理开泄而汗出的邪气是:

A.燥邪 B.风邪 C.湿邪 D.寒邪 E.暑邪

15.劳神过度则耗伤:

A.心血 B.肺气 C.肝血 D.脾气 E.肾精

(四)X型题

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相兼性 E.变化性

2.易耗伤津液的病邪有:

A. 风邪 B.燥邪 C.暑邪 D.火邪 E.寒邪

3.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发病急骤 B.病情较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E.易于流行

4.饮食不节致病表现为:

A. 脾胃损伤 B.饮食停滞 C.气血衰少 D.聚湿成痰 E.化生内热

5.形成瘀血的原因有:

A.气虚 B.气滞 C.血寒 D.血热 E.内外伤

6.与痰饮形成有关的是:

A.外感六淫 B.饮食不节 C.七情内伤 D.三焦水道不利 E.肺脾肾功能失常

7.目前根据病因发生的途径及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

A.外感病因 B.内伤病因 C.外伤病因 D.其他病因 E.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8.陈无择将病因分为:

A. 内因 B.其他病因 C.外因 D.不内外因 E.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9.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 热性干涩 B.热为阳邪 C.易扰心神 D.易生风动血 E.善行数变

10.导致发病病程较长的病因有:

A.湿邪 B.水湿痰饮 C.瘀血 D.七情内伤 E.结石

11.疠气又称:

A.疫气 B.戾气 C.异气 D.毒气 E.乖戾之气

12.过劳包括:

A.劳力过度 B.劳神过度 C.房劳过度 D.安逸过度 E.饮酒过度

13.瘀血又称为:

A.恶血 B.溢血 C.败血 D. 衃血 E.蓄血

14.与水湿痰饮形成的相关脏腑是:

A.肺 B.膀胱 C.三焦 D.脾 E.肾

15.结石多发于:

A.大肠 B.胃 C.胆 D.膀胱 E.肾

16.结石的致病特点是:

A.多发于五脏 B.多发于六腑 C.易阻滞气机 D.发生绞痛 E.损伤脉络

17.水湿痰饮、瘀血,结石致病均为:

A.导致疼痛 B.致病因素 C.阻滞气机 D.有形病理产物 E.致病广泛,病程较长

二、填空题

1._____代______明确提出“三因学说”。

2.目前根据病因发生的途径,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七大类。

3.六淫之邪多从_______、______侵犯人体而发病。

4.自然界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5.《素问·痹论》说:“痛者,______多也,有_______故痛也。

6.自然界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49

7.湿性黏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__;二是_______。

8.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______、________。

9.《素问·热论》有“先夏至日为_______,后夏至日为______”之说。

10.七情太过,可损伤相应脏腑,从临床上看,以_____、_____、_____三脏为多见。

11.饮食失宜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12.燥易伤肺,肺为____脏,喜润而恶______。

13.温为热之______;火为热之_______。

14.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包括有_______、______、结石三大类。

15.瘀血的疼痛特点,多为______,痛处_______,______间痛甚。

16.六淫致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点。

17.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18.《素问·痹论》说:“饮食______,______乃伤”。

19.药邪的形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20.病因就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包括 、 、 、 、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21. 是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

22.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为: 和 。

23.风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 、 的特点。

24.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为: 、 、风性主动,并为 。

25风性主动是指风邪致病具有 的特征。

26.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寒邪以 、 、 为基本特征。

27.寒邪束表,阻遏卫阳,称为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称为 。

28.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 。

29. 称为“少火”; 称为“壮火”。

30.少火又可分为 和 。

31.热(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是:火邪具有 、 、 、 、 、 等特性。

32.热邪易生风动血,是指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于引起 和 的病症。

33.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 、 。 17.房劳过度,多耗伤心血,损伤脾气。 ( ) 34.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 、 、 、 、____。 18.医生的过失也属于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 35.七情致气机逆乱主要表现为“怒则气 ;喜则气 ;悲( ) 则气 ;恐则气 ;惊则气 ;思则气 ”。 19.燥邪易伤阴,尤以损伤肾为多见。 36.饮食失宜包括 、 、 等。 ( ) 37.过劳包括 、 、 三个方面。 20.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伤寒”。 ( ) 38.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包括有 、 、结石三大类。 三、判断题 1.外感六淫、疠气、外伤等均属于外感病因。( ) 2.风寒暑湿燥火合称六淫。( ) 3.六淫致病与工作环境无关。( ) 4.“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性主动而言。( ) 5.寒湿之邪只能伤阳,不能化火。( ) 6.暑邪伤人,易致气津两伤。( ) 7.燥性干涩,最易伤津耗气。( ) 8.“少火”即指阳气不足,温煦机能减退而言。( ) 9.火热、暑邪侵入,均能伤津耗气、扰神 。( ) 10.《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下,惊则气缓”。( ) 11.饮食失宜,可致聚湿生痰。( ) 12.瘀血日久不去,可以影响血液的生成。( ) 13.结石属于病理产物,不属于致病因素。( ) 14.所谓药邪,是指医生的过失。( ) 15.气虚之人,不会导致瘀血形成。( ) 16.“凉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际。( )

四、名词术语解释 1.病因 2.辨证求因 3.六气 4.六淫 5.少火6.壮火 7.疠气 8.七情 9.痰饮 10.瘀血 11.虚邪 12.贼风 五、简答题

1.中医学的病因包括哪些内容? 2.简述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3.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4.寒邪致病的原因有哪些? 5.如何理解湿性粘滞?

6.何谓疠气?其致病特点如何?

7.六淫致病和七情致病有何不同? 8.为什么说“燥易伤肺”?

9.为什么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10.为什么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11.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 六、论述题

1.何谓“六气”与“六淫”?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风为百病之长””

4.为什么说“暑性升散,耗气伤津”及“暑多挟湿”? 5.试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6.试述外寒与内寒的区别与联系。

7.火热邪气与暑邪在性质和致病特点上有何不同? 8.寒邪和湿邪在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

9.痰饮是如何形成的?有何致病特点? 50